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部门统计信息
索引号 001008003008011/2008-94630 主题分类
组配分类 部门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 南京大汉
生成日期 2008-04-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农村统计基础建设急待完善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农村统计基础工作,切实提高统计源头数据质量,为我县提供可靠的农村统计资料。全县一定要加强乡村统计队伍建设、提高乡村统计基础数据质量为突破口,从强化乡镇统计员的配备、提高乡镇统计员政治、经济待遇入手,改善基层统计装备落后局面,很好地稳定了乡镇统计队伍,提高乡镇统计人员的社会地位。

  一、我县乡镇基层统计的现状

  1、乡镇基层统计是整个统计工作的源头,特别是乡镇统计力量强弱与否直接影响基层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全县31个乡镇只有五个镇设置独立统计机构,一般都挂靠在经济办,其他乡镇没有设置专门统计机构,没有相对明确的统计系统的统计人员,基层统计工作大多由兼职的统计人员兼任。所以出现乡镇一级统计机构不健全、统计力量不足、队伍不稳定、人员调换频繁、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很难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要求。

  2、乡镇统计队伍不稳定,不能保证基层数据的准确性和统一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乡镇统计员的调动,应当征得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同意。在现时工作中,乡镇在调换统计员时,都没有首先征求县统计局的意见,有时调走了统计员却没有及时配备新的统计人员,统计工作出现脱节,造成统计工作群龙无首和互相推诿的现象。

  3、村级统计不健全,统计基础工作薄弱,乡村两级统计渠道不贯通。村级是最基层的统计,搞好村级统计工作,是统计基础数据准确性的保证。现在乡镇财政相对比较紧缺,部分乡镇政府不能给村统计人员一定的补贴,而村统计人员又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所以村级统计人员更加不稳定,甚至一些村根本就没有配置专兼职统计人员。

  4、统计工作离不开统计信息化,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更离不开统计信息化。计算机是统计信息化的建设最基本的硬件,但是,我县31个乡镇还有一半以上没有配置统计专用计算机,这就阻碍统计信息化发展,成为统计工作发展的阻力。

  二、 乡镇基层统计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乡镇统计力量,稳定统计乡镇队伍。要进一步推进基层统计基础建设向规范化发展,落实乡镇统计员职责,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培训,业务交流和年度考核,通过稳定队伍,提高素质,健全网络,为提高源头数据质量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立乡镇、村居统计网络,由乡镇统计员指导和培训村居统计人员的业务,同时及时地将统计部门的业务布置贯彻到村居及基层,形成乡镇、村居上下统计渠道的贯通。

  3、加快乡镇基层统计自动化建设步伐,乡镇统计站必需全部配置计算机,县统计局要组织乡镇培训计算机操作基本知识和网络远程传输基本技能,全面建立乡镇统计数据库。同时要充实和完善统计综合数据库建设,深化统计数据处理系统的应用,提高统计网站建设的水平和层次,推进我县综合数据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王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