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栽培是今后水稻生产发展的基本方向。但是,与手栽稻相比,机插稻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机插稻要稳定高产需掌握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一、品种选择 选用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倒、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单季晚稻可选的余地较大,早稻和连作晚稻要考虑机插稻秧龄短、稍早熟的问题。 早稻一般选择中嘉早32、嘉育253、中早39等品种;连作晚稻一般选择甬优9号、天优华占、甬优6号等品种;单季晚稻一般选择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甬优6号等品种。 二、种子处理 1、发芽试验:机插秧种子播种前应做发芽试验,发芽率低的种子不能作为机插秧用种。 2、晒种:晒1-2天,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3、选种:用清水漂浮法或风选选种,去瘪籽粒。 4、药剂浸种消毒:为了预防 “恶苗病” 、“干尖线虫”等病虫害的发生,用“浸种灵”、 “施保克”等药剂浸种24小时以上。 5、晾干:催芽后将种子置于室内摊晾,达到内湿外干、不粘手、易散落状态。 三、播种 每盘播种量:早稻常规品种130-150克;杂交晚稻60-80克。 亩用秧盘数量:早稻23-25只,连作晚稻18-21只,单季晚稻16-18只。 四、秧龄 早稻25天左右,晚稻20天左右。参考标准为:叶龄3叶1心,苗高12~20cm,茎基宽不小于2mm,根数12~15条/苗。 五、插秧密度(行距30厘米) 早稻:株距12-16厘米,每丛3-5株,每亩大田1.5-1.8万丛; 连作晚稻:株距14-18厘米,每丛2-3株,每亩大田1.2-1.5万丛; 单季杂交稻:株距20-25厘米,每丛2株左右,每亩大田0.9-1.1万丛。 六、田间管理 (一)水分 1、立苗:立苗期保温保湿,快出芽,出齐苗。一般温度控制在 2、炼苗:秧苗出土 3、三叶期:先湿后干,三叶期以前秧苗,保持盘土或床土湿润不发白。移栽前1-2天控水,促进秧苗盘根老健。
4、大田:机插稻栽培以薄水层机插,活棵期应采用湿润灌溉为主,待移栽后长出第二片新叶以后,建立浅水层,并维持到整个有效分蘖期。当群体总茎蘖数达到穗数苗的80%左右开始断水搁田。早搁、多次搁、适度搁,使土壤沉实、田表裂小缝、土壤不陷脚为宜。拔节-成熟期实行定量湿润灌溉, 即搁田后,每次灌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