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服务三农

茶树栽培主要技术


 

一、茶叶基地建设

(一)园地选择 茶园位于本品种适宜区域,山坡地或丘陵地,坡度在30°以下。

总体要求:无公害茶叶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1、土壤

土壤透水蓄水性良好,水源较近,排水良好,呈酸性或微酸性,PH值4.5~6.5,非石灰岩发育成土,土壤含石灰0.2%以下。

2、规划

应以水土保护为中心,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统一规划,茶林、农牧区合理布局,道路、水沟、水池、水库统一安排,路旁设沟,园内植树,以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3、道路设置

道路设置应路路相通,并尽量利用瘦薄地段建路,因地制宜设置机耕道、工作道、步道。

(二)茶园开垦 茶园开垦坡度15°以下平缓坡地直接开垦。翻垦深度50cm。坡度15°以上坡地,以等高水平线筑梯坎,梯面宽应大于1.5m,然后翻垦。属塾地的,经过深耕平整就可划行种植;生荒地分初,复垦两次。初垦深度达50cm,深耕后不必整碎土块,以利蓄水。垦翻时注意不要把草皮翻入底层,以便复垦时清出园外,初垦完毕,就可以进行复垦,复垦深度为25-30cm。复垦要求敲碎土块,除净柴草根。切忌把生长密结的草皮块翻入下层,免得杂草腐烂后形成孔洞,影响茶苗根系水肥吸收。

(三)茶树种植

1、品种选择: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平阳特早茶、乌牛早、龙井43等茶树品种,苗高20cm以上,苗粗3mm以上,达到国家二级苗木。

2、种植时间:秋季种植时间在10--11月,春季种植时间在2-3月。以秋季种植为好。

3、定植密度:双条栽大行距15cm,小行距40cm,株距30cm,每丛茶苗2株,每亩种植茶苗4000-6000株左右。

4、施足基肥

植苗行确定后,按植苗行开种植沟,深50cm,宽60cm,种植沟内施足底肥,每667m2(亩)施栏肥或青草等有机肥40-60担,加饼肥100-150公斤,施后覆土。距种植时间不应少于10d。

5、茶苗移栽

根据种植规格,按规定的行株距开好移植沟或定植穴。最好是即开即栽,保持沟/穴土壤湿润。栽植茶苗时,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填入沟/穴中,首先在茶苗根部填些松土,逐层填土,将土填满时,用手将茶苗轻轻一提,使茶苗根系不受弯折。然后层层压实,将土壤覆盖至不露须根止,一般栽植深度为埋没根颈处为宜,随即浇足“定根水”。移栽定植后定期检查成活情况,发现缺株及时补齐。茶苗移栽主要应抓好三个环节,一是不违农时。(选择有利时机及时进行茶苗移栽,应在茶树地上部生长停止,地下部根系生长较为旺盛时进行移栽,以利于根系的迅速恢复。所以茶苗移栽晚秋为季节最好。)二是起苗时多带土少伤根。(茶苗的吸收根与土壤密合在一起,如起苗不带土,势必损害大量细根,影响茶苗生长。)三是抓好定植技术关。(在茶苗定植前按规定的行株距开好移栽沟/穴,以便茶苗运到后能及时种植。)

二、茶园管理

(一)树冠管理

也就是茶树修剪:通过茶树修剪能打破茶树地上部(树冠)与地下部(根系)的生长平衡,促进树冠生长。修剪类型可分为定型修剪、轻修剪、重修剪、台刈等四种,修剪视茶树树龄、长势、季节而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

1、定型修剪:定型修剪的对象是幼龄期茶树。通过修剪,促进侧枝形成,培养骨架,塑造树型,为形成广阔的采摘面打下基础。定型修剪一般分三次完成。修剪时间: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第二次在第二年的春茶采摘结束后进行;第三次在第三年的春茶采摘后进行。修剪高度与方法:第一次在离地15cm20cm处用整枝剪剪去主枝;第二次在离地25cm30cm或在上年剪口上提高10cm处修剪;第三次在离地40cm45cm处,可用篱剪剪去上部枝条,要求剪口光滑。

2、轻修剪:轻修剪的对象是成龄茶园。(通过剪去冠面突出枝和晚秋新枝,刺激茶芽萌发,平整冠面,控制树高,便于采摘。)轻修剪每年可进行1次,时间宜在春茶后4月上旬进行。方法:用篱剪剪去树冠面3cm5cm的枝叶,把冠面突出枝剪除。

3、重修剪:用篱剪或整枝剪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的枝条剪去1/2或1/3,重新培育树冠,在春茶后4月进行。

4、台刈:用台刈铗或锋利柴刀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枝条在离地10cm处全部刈去,重新全面塑造树冠,在春茶后4月进行。

(二)土壤管理

1、茶园耕锄

茶园耕锄的目的是疏松土壤,除草杀虫,熟化土壤,加深耕作层,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吸水,吸肥能力,促进茶树生长。耕锄分为浅深、中耕、深耕三种。其深度分别为2-5cm10-15cm25-30cm。幼年茶园以浅耕为主,结合中耕,每年3-4次;成年茶园以中耕和浅耕相结合,每年3次;即春、夏茶后各一次浅耕,浅耕结合施追肥,秋茶后进行一次深耕结合施基肥。

2、茶园客土又称茶园加土。其目的是通过客土、加厚耕作层,改良土壤,以利干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养分的分解,促进茶树生长和成品茶品质的形成,这种客土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客土可以就地取材,一般可用红黄土壤,草皮土、稻田土等,加土层厚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是5-15cm

3、茶园铺草

茶园铺草的作用是保持水土,特别杂草丛生,调节土温,增加土壤微生物活动,减轻旱害和冻害,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茶园铺草一般选用稻草、垄糖、青草等,在6月或11月进行,厚度为8-12cm。铺草农艺措施较为简便,效果非常好,是目前早生优质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有机农业的关键配套技术之一。

4、茶园施肥

茶树正常生长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养分的供应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为了获得高产优质,施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措施。

1)茶树的需肥特点

根据茶树本身的遗传性和个体发育时期,时间的不同,随着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对营养的需求表现出持续性、阶段性、集中性和多样性。所以在施肥的原则上要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化肥)相结合,这种施肥方法符合茶树需肥的阶段性和集中性的要求;重施基肥,分期追肥,基肥要足,追肥要速;有机肥与铺草相结合,有条件的以农家肥料或饼肥与茶园铺草(或客土)相结合,这种施肥法,有机质丰富,肥效缓慢持久,符合茶树所需肥料的多样性和持续性的要求。同时通过铺草或加土能改良土壤,促使茶树根系发达,枝叶繁盛,达到优质高产高效。

2)肥料:茶园常用肥料分为有机肥(迟效性农家肥)和无机肥(速效性化肥)。有机肥一般是经沤制的土杂粪、豆饼、菜饼等,主要作基肥用,少数用于追肥。无机肥主要用作追肥(化肥)。

3)施肥时期:春茶催芽肥在1月底至2月初施。夏茶催芽肥在4月上旬施。秋茶催芽肥在6月上旬施。秋冬季结合深耕施基肥,在10-11月进行。全年春夏秋三季全部采摘的茶园,一般实行一基三追。

4)施肥量:幼龄茶园:一年生的幼龄茶园,当年初夏第一次施肥,结合松土,每亩用腐熟人粪尿50kg-100kg或尿素2kg-3kg兑水稀释后浇施,夏秋季再追肥1次~2次。第二年开始每年分春夏秋三季施追肥3次,用量应随树龄增长逐年增加。生产茶园:以氮为主,辅以磷、钾,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及干茶产量情况而定,一般N:P:K=3:0.5:1配施,基肥施用量占总量的60%。基肥施肥量是:饼肥每亩100kg-150kg;碳铵每亩25kg-50kg;复合肥每亩20kg-30kg;春秋追肥用尿素每亩20kg-40kg。

5)施肥方法:根际施肥:在树冠下行间开15cm~20cm深条沟,施入肥料覆土。根外追肥:宜选阴天,多云天气或傍晚进行,在树冠叶正反面均匀喷洒,浓度为1%。

(三)、茶树病虫害防治

防治措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相结合,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加强预测预报,做好防治工作。

1)农业防治: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抑制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白星病等危害芽叶的病虫。通过修剪控制茶树高度低于80cm,减轻毒蛾类、蚧类、黑刺粉虱等害虫的危害。

2)物理防治: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蓑蛾类、象甲等害虫危害;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或异性诱杀;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

3)生物防治:注意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草蛉、瓢虫、蜘蛛、捕食螨、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减少因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宜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

4)化学防治:严格按制定的防治指标,掌握防治适期施药;宜一药多治或农药的合理混用;宜低容量喷雾,一般蓬面害虫实行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