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的“小火亡人”案例教训 1.2015年12月31日1时57分,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东北大学家属区一居民楼一层楼道内杂物起火,过火面积约3平方米,在楼道内发现6人死亡,分别位于1层、1层半、2层半、3层、3层半、4层楼道内,火灾原因正在调查。 2.2015年12月31日23时17分,北京市东城区夕照寺西里6号楼发生火灾,119消防指挥中心立即调集27部消防车赶赴现场扑救,过火面积约300平方米,火灾造成3人死亡,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 3.2016年1月7日10时51分,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万家灯火装饰有限公司发生火灾,119 指挥中心第一时间调派8个消防中队参加灭火。经现场勘查,起火地点为万家灯火装饰有限公司南侧板材区,过火面积400平米,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 4.2016年1月9日19时24分,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辛力庄村12号发生火灾。经现场勘查,共两间平房起火,过火面积50平米,一人死亡,高某,女,94岁,南口镇辛力庄村人。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中。 5.2016年1月9日21时06分,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新建村266号发生火灾。经现场勘查,起火物为平房内家具等杂物,过火面积30平米,中队成功救出一名被困者,无生命危险。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中。 “小火亡人”火灾特点分析 一是出现季节性高发的特点。从历年统计数据情况看,冬季是亡人火灾的高发季节,50%左右的火灾都发生在这个季节,这与我市冬季寒冷、风大、干燥,用火用电较多,火灾发生频率和总量较高的规律是一致的。 二是呈现夜间熟睡期间亡人火灾高发的特点。从火灾发生时段看,89%的亡人火灾发生在夜间。由于冬季入夜时间提前,加上冬季期间人体生物休眠较为困倦,身体警觉度和火灾警惕性下降,在夜间尤其是深度睡眠期间对于火灾突发的预警能力下降,造成“小火亡人”的发生。 三是过火面积小,多集中在生活区域。“小火亡人”火灾燃烧面积小、经济损失小、多发生在人员居住场所是这类火灾的共同特点。因集中在卧室等生活区域,个人的安全警惕不高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容易诱使火灾发生。 四是受灾者多为弱势群体。从受灾人群看,大部分为70岁以上老人或行动不便人员,逃生能力较弱,火灾发生时,缺乏行动能力的老人及精神病患者无人看护,当灾难发生时,此类弱势群体人员往往容易成为灾难的受害者。 消防提示您:抓住十点,让“小火亡人”悲剧不再重演 冬季用火、用电、用气量大,历来是火灾多发高发季节,全市发生的“小火亡人”火灾悲剧,遇难的多为老弱病残、鳏寡孤独人员。为切实减少火灾事故生,保障广大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区火灾形势稳定,消防特别提示您: 一、利用土炕、炉火、电取暖时,要与周边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不在电取暖设备覆盖晾晒衣物,检查土炕高温部位被褥有无碳化迹象,如有碳化痕迹转移睡觉位置; 二、购买使用合格的电热毯,并严格遵照说明书使用,严禁折叠,发现电热毯不热或只是部分发热,说明存在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遇临时停电应关闭电热毯电源; 三、不卧床吸烟,尤其酒后、睡前、疲倦时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 四、加强对孩子的看护,不将孩子锁在家中,正面引导教育孩子不要玩打火机、火柴、蜡烛; 五、关爱对鳏寡孤独、老弱病残人员的监护,帮助检查室内火灾隐患,尤其对燃气、电气、火源及其周边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张贴嘱咐消防安全注意事项; 六、及时清理可燃杂物,不往家中捡拾废品,不在疏散通道内堆放杂物影响通行; 七、注意充电消防安全,尤其对电动车进行充电,不私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进行充电。 八、发生火灾不要贪恋财物,捂住口鼻弯腰逃离火场; 九、一旦发现火情要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 十、提倡家庭购买安装独立式火灾报警装置,保证着火及时发现,及时警示呼叫,提高家庭消防安全系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