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平阳科技局  > 相关下载

浙江省林业生产抗寒减灾技术纲要


 

浙江省林业生产抗寒减灾技术纲要

 

浙江省林业厅  编 印

二○一六年一月

前   言

 

为了预防并减少严寒、雨雪冰冻天气给我省经济社会和林农生活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特别是竹林、经济林、花卉苗木等林业生产方面的损失,确保灾害过后,能尽快恢复林业生产,帮助林农减灾减损,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在灾害防控和灾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我厅组织有关科研院所、高校等部门的专家,针对不同林种、树种的对抗寒性的特点和近年来我省林业科技成果的储备,编制了《浙江省林业生产抗寒减灾技术纲要》,以指导各地推广应用。

请各地及时总结抗寒减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和今后对林业科技的需求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为我省的林业科技救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浙江省林业厅

                        二O一六年一月


  

一、竹类 6

1、毛竹林抗寒减灾技术 6

2、覆盖栽培雷竹林的抗寒减灾技术 8

3、自然出笋小径竹雨雪冰冻防灾减灾技术 10

二、经济林 12

4、香榧抗寒减灾技术 12

5、杨梅抗寒减灾技术 15

6、山核桃抗寒减灾技术 18

7、油茶抗寒减灾技术 20

8、枣树抗寒减灾技术 22

9、枇杷抗寒减灾技术 24

10、猕猴桃抗寒减灾技术 26

11、板栗林抗寒减灾技术 28

12、柿树抗寒减灾技术 29

13、柚类抗寒减灾技术 32

14、铁皮石斛抗寒减灾技术 37

15、三叶青抗寒减灾技术 38

三、种苗花卉 40

16、苗圃地防寒防冻技术措施 40

17、大田花木抗寒减灾技术 43

18、设施栽培花木抗寒减灾技术 44

四、用材林、生态公益林及古树名木 46

19、松树林冰冻雪灾重建技术 46

20、杉木林冰冻雪灾重建技术 47

21、公益林抗寒减灾技术 48

22、幼林及新造林抗寒减灾技术 49

23、古树名木抗寒减灾技术 51

24、用材林冰冻雪灾重建技术 52

25、庭院绿化抗寒减灾技术 54

五、灾后易发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55

26、松树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55

27、杉木灾后易发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要点 60

28、柳杉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63

29、竹林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65

30、板栗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73

31、山核桃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80

32、香榧灾后易发主要害虫防治技术要点 81

33、杨梅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84

34、枇杷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86

35、柿树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88

36、枣树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点 95

37、猕猴桃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99

38、花卉苗木灾后易发主要害虫防治技术要点 102

39、樟树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104

41、桂花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107

42、油茶灾后易发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108

 

一、竹类

1、毛竹林抗寒减灾技术

毛竹是我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竹种。由于毛竹自然出笋成竹的旺盛生长处于春季,经1~2个月的秆高生长和发枝长叶,新竹基本定型,到冬季来临时,新竹的木质化程度已经很高,具备了抵御寒潮侵袭的能力。因此,除遭遇3月底~4月出现的“倒春寒”天气影响,因气温的突然下降,会使已经出土,正在高生长的竹笋受到伤害外,通常情况下不存在低温胁迫的生理冻害问题。对毛竹林造成重大灾害的往往是冻雨天气所带来的雨雪冰挂的机械危害。

◆ 抗寒防灾技术措施  

对于“倒春寒”,我们可以通过疏除早期出土竹笋,适当推迟留养母竹时间的方法来躲避寒潮危害。

对于冰挂雪压,可采取毛竹林钩稍或摇稍的办法,防止毛竹负重折断。即在毛竹林出笋大年的9月~11月(白露-小雪)用钩梢刀对当年长成的新竹去除顶稍,或在新竹尚未开枝展叶,竹稍较嫩时采用摇梢的办法,去除顶稍。

  • 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对毛竹林遭遇的冰雪灾害由于主要是冻雨冰挂造成的竹子折断、劈裂和翻蔸,所以应根据竹林的生长时节,区分大小年竹林,采取不同的清理和恢复技术。

    1、对面临春季为出笋小年的毛竹林,可在春季竹林的换叶时节,也是正常的砍伐竹季节,一次性及时清理倒伏、折断比较严重的毛竹。

    2、对面临春季是出笋大年的毛竹林,为了减少对竹林出笋和成竹质量的影响,可在笋期保留折断和倒伏的母竹,待新竹发枝长叶后,再进行竹林清理。

    3、对一些断稍和劈裂较轻的竹株,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可适当保留,以保证竹林具一定的林分密度,加快竹林恢复生产力。

    4、对于出笋大年竹林,仍可适度采挖冬笋,增加收入,但应做好春季的留笋养竹工作,避免挖笋过度。雪压冰挂后竹子大量折倒,降低了林分密度,因此必须做好年度的新竹留养,尽快增加竹林密度,全稍(不实施钩梢)毛竹林的合理密度为160~200株/亩。

    5、有条件的地方,可推广识别和采挖“退笋”技术,以增加农民收入。另外倒折的一年生新竹枝条是制作扫巴的上等原料,可单独收集处理,增加收入。

    6、新竹发枝长叶后,应重点加强竹林的肥水管理,增施氮、钾类化肥,有利于竹林的尽早恢复,提高林分生产力。

    7、在今后的3~5年内仍应严格执行合理的采伐竹制度,做到“砍老留新”,努力保持竹林合理密度。

2、覆盖栽培雷竹林的抗寒减灾技术

雷竹是一重要的笋用竹种,其生长习性与毛竹相仿。尽管每年秋季处于地下生长的竹鞭已有笋芽萌动,发育了冬笋,但为了适应冬季的低温环境,萌动后的笋芽(冬笋)往往要在土壤中休眠越冬,待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后再出土成竹,这一生理现象使得雷竹等有效地躲避了冬季的低温危害。因此,通常情况下也不存在低温胁迫的生理冻害问题。对于覆盖栽培雷竹林造成冬季灾害的现象除了雨雪冰挂带来的竹株折断和倒伏外,更主要的还在于过多的雨雪破坏了雷竹林覆盖层的保温效果,影响了竹林的反季节出笋,从而造成竹林经营效益下降。

◆ 抗寒防灾技术措施

1、每年留养新竹后,应及时砍除顶稍,避免台风和冬季冰挂带来的危害。

2、降雪后,尽可能清除林内积雪。以免冰雪融化后造成覆盖物(主要是覆盖上层)水分过高,影响有机物的发酵增温和保温效果。另外,清除积雪后,若上层覆盖物料(砻糠)过湿,可重新添加干燥砻糠,起到保温效果。

◆ 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1、开春后,应及时(3月上旬)清除林内覆盖物,做好新竹留养工作。

2、若有折断或倒伏竹子,可视竹株的损伤程度,尽量保留那些斜倒、部分劈裂和枝下高以上折断的竹株,待新竹完成发枝长叶后再清除。

3、平地栽种的雷竹林应视竹林土壤水分状况,做好开沟排水工作。

 

3、自然出笋小径竹雨雪冰冻防灾减灾技术

◆ 雨雪冰冻灾害竹林防灾措施

(1)建立合理的竹林林分结构

改善竹林群体结构,是防止和减轻雨雪冰冻灾害的根本措施。

建立合理的竹林立竹年龄结构。幼龄竹遭雨雪冰冻易竹秆开裂、拆断,是竹林受害的主要对象。竹林中1-4年立竹比例为3:3:3:1。

提高竹林立竹密度。立竹密度低的稀疏竹林雨雪冰冻受害程度比立竹密度大的竹林严重,适当提高竹林立竹密度可增强竹林抵御雨雪冰冻灾害的能力。

(2)钩梢。及时钩销是防止雨雪冰冻灾害的有效措施。钩除立竹梢部的长度占竹冠长度的1/2~1/3。

(3)施用硅肥和石灰。施用硅肥可增强竹子组织坚硬度和韧性,提高竹子抗压能力。施用石灰既能增强竹子抵御低温能力,也能提高竹子抗压能力。

(4)培土。对竹蔸分布浅的竹株,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适当竹蔸培土,可明显减轻立竹倒伏、翻蔸的数量。

◆ 雨雪冰冻灾害竹林救灾措施

(1)用竹竿敲打竹枝,除去竹冠层积雪,减轻立竹负重,防止竹秆弯曲、倒伏、翻蔸、开裂和折断。切忌用力摇晃竹子除雪,否则会造成竹子折断、倒伏和“螺丝钉”的损伤。

(2)斩梢是减轻雨雪冰冻灾害的主要应急措施。在积雪冻雨初期和化雪初期,对交通方便地区的竹林,及时斩梢,即将竹株梢部斩去1/2~1/3。

(3)砍去严重弯曲、倒伏竹1/2左右竹梢,并用木桩支撑,防止立竹翻蔸、开裂和拆断。

(4)伐去严重压迫其它立竹的弯曲竹和倒伏竹。

(5)地势平缓的竹林开沟排水,防止积水烂鞭。

◆ 雨雪冰冻灾害竹林灾后恢复措施

(1)竹林清理。灾后及时伐除或挖除断鞭的翻蔸竹、枝下高以下竹秆折断的竹株。保留斜倒、竹秆开裂、枝下高以上拆断的竹株,待当年新竹长成后再伐除损伤竹。扶正、固定未断鞭的翻蔸竹、倒伏竹等。弯曲竹宜尽量保留,梢部断裂竹如断裂部位高,可砍去梢部。

(2)留笋养竹。按丰产林立竹径级标准在受灾当年自然出笋的盛期留养好足够的新竹。

(3)施肥。在新竹抽枝长叶期和8-9月份分别撒施复合肥50公斤/亩左右,施后浅锄林地。

(4)林地垦复。6-7月份深翻林地,深度30厘米左右,促进地下鞭往土层深处延伸生长,改善地下鞭系结构,也增强立竹抗倒伏能力。

二、经济林

4、香榧抗寒减灾技术

雨雪冰冻给香榧林分造成的灾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雪压造成枝条断折、撕裂;雪压加雪后冰冻造成幼年树整株倒伏;雪后冰冻引起枝条断折、撕裂;气温低,在高海拔地区产生雾凇,引发枝条断折、撕裂;低温造成新造林“冻拔”现象;气温低,冻害引起大量落叶。对香榧苗圃造成以下灾害:雪压造成催芽大棚、育苗大棚倒伏;化冻后造成苗圃地积水;低温造成幼苗落叶。

◆ 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适量疏剪。枝叶繁茂的香榧幼年林,易因雪压承重过大而倒伏。应根据树体枝条位置及着生方向,及时疏剪过密枝、主枝竞争枝、大量结果衰败枝。疏剪以剪大枝为主。

(2)覆土、覆草。对新造林可适当增加覆土厚度或覆盖杂草保温,减轻冻拔危害。

(3)立杆支撑。对平展的大枝因就地取材用竹竿、木条支撑枝条基部(支撑点过度在外,不利于雪块自然滑落),减轻雪压断折、撕裂危害。

(4)清沟排水。对香榧苗圃地、种植平缓区,应及时清(开)沟排水,防止积水引起烂根。

(5)去棚去绳。育苗大棚应及时去除覆盖的薄膜、黑丝,减轻承重、防止大棚倒伏;对实行拉枝开展分枝角度的幼年树需及时解去拉绳,避免承重过大,引起枝条断折、撕裂。

◆ 救灾技术措施

(1)清雪除冰。及时清理树体积雪,若由于冰雪一时无法去除,对一些树体弱小,再也无法承担重压的榧树可采取“去小留大”的方法,即除去部分被冰冻住、被雪盖住的枝叶,以保住大的树枝甚至整株大树不至于压断压倒。

(2)立杆支撑。在雪后冰冻严重,对未及时立杆支撑的幼年树仍应开展支撑工作。

◆ 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1)截枝清理。对完全折断的枝干,留在树体部分应及早锯断削平伤口,涂以石硫合剂等保护剂,以防腐烂;若枝干中空,则必须先用水泥膏填平空洞后,再涂保护剂。对断枝上能做穗条的应尽早剪下,采用沙藏或冷藏方法保存加以利用,其余枝干尽早清理出林地。

(2)包扎抢救。对已撕裂未断的枝干,不宜轻易锯掉,宜先用支柱撑起、恢复原状后,再用绳索捆绑固定,伤口部用塑料布包扎,促其愈合,恢复生长。

(3)扶正加固。被大雪压倒树木,应及时扶正树体,培土加固,并用竹杆、木杆支撑树木。支柱桩与树干相接部分要垫上蒲包片,以防磨伤树皮。

(4)排水挡土。对坡度大、土层薄、肥力差、生长不好的林地,要砌坎培土,以免根系裸露。平缓地带易积水地方要开沟排水,防止积水引起烂根。

(5)嫁接补冠。对于品质、结实性能不良树体,若应雪害造成主干全折和大部分主枝折断的树木,应及时将裂口锯断削平,并适时采用优质穗条进行嫁接换冠。

(6)加强管理。天气晴好后,要及时垦复、除草,防止土壤板结。同时要重施有机肥,适施磷钾肥,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改善立地条件,加快受灾林地地力恢复和林木生长。香榧成年树分别在3、5、8月施开花肥、膨大肥和采前肥,秋冬季每亩施土杂肥2500公斤,施后即覆土。

(7)及时保果。针对香榧结果树,要在2月至3月上中旬选择晴天露水干后,喷施万果宝或爱多收,进行保花保果确保今年产量。

 

5、杨梅抗寒减灾技术

雨雪冰冻给杨梅林分造成的灾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杨梅枝叶茂密,很易积雪,会压裂、压断树枝,甚至压倒整株树木;雪后冰冻,则使杨梅枝、芽受冻,花芽不萌发,导致减产;严重冻害导致树干及根颈部皮层开裂;冻害引起黄叶、落叶等。为减轻雪冻灾害,必须采用灾后抢救措施,促使树体恢复。具体措施如下

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选择适宜栽培地。杨梅在生产上习惯认为, 日最低温度低于-9 、日最高气温在 0 以下, 连续 3 天以上,树体就会产生冻害,因此在浙江,杨梅种植地海拔不宜过高,山地种植宜选择在向阳回风处,北部山区种植尽量选择荸荠种。

2)加强树体养分管理。7、8月份,当观察杨梅叶片嫩绿, 就不能施氮肥, 要控制磷肥,增施钾肥。钾肥以株产量 50 kg 计算, 株施硫酸钾1.2~1.6kg。同时, 要根据微量元素的需求,增施硼肥,提高树体组织充实程度,增强抗冻性。

3)适量疏剪。枝叶繁茂的杨梅林分,易因雪压承重过大而倒伏。可结合整形修剪,通过开天窗、疏剪过密枝、主枝竞争枝,减少枝叶,降低承重。

4)涂白、包扎。对树干及根颈部可通过涂白或包扎稻草保温的方式,防治树干皮层开裂。

5)去除晚秋梢。晚秋稍组织幼嫩,易受冻害,在可结合秋冬修剪,及时去除。

 救灾技术措施

1)清雪除冰。及时清理树体积雪,若由于冰雪一时无法去除,对一些树体过大、枝叶过密的杨梅树,可除去部分被冰冻住、被雪盖住的枝叶,以保住大枝、大树不至于压断压倒。

2)立杆支撑。雪后冰冻严重,对未及时立杆支撑的幼年树应开展支撑工作。

 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1)截枝清理。对完全折断的枝干,留在树体部分应及早锯断削平伤口,涂以石硫合剂等保护剂后,包扎塑料膜。

2)包扎抢救。对已撕裂未断的枝干,不宜轻易锯掉,宜先用支柱撑起、恢复原状后,再用绳索捆绑固定,伤口部用塑料布包扎,促其愈合,恢复生长。

3)扶正加固。被大雪压倒树木,应及时扶正树体,培土加固,并用竹杆、木杆支撑树木。支柱桩与树干相接部分要垫上蒲包片,以防磨伤树皮。

4)裂皮防治。如主干或根颈部出现树皮开裂,应用消毒后刀具仔细清理伤口,然后用“402”涂抹包扎,或用黄泥加水拌食盐涂抹,如裂皮树出现大面积枯枝的必须强截枝后促发新枝。

5)黄叶、小叶防治。对因冻害出现黄叶或新抽叶片过小的树,应及时补充养分。主要营养元素:硫酸钾,小树 150 ~ 200 g/ 株, 投产树 1.5 ~ 2.0 kg/ 株,挖土撒施, 辅以腐熟人粪尿掺水 50 倍浇地面保湿,再用磷酸二氢钾、硼砂、硫酸锌进行喷雾。 一般 10天检查一次生长势, 并根据树势情况适时调整肥料,倘若叶面仍然过黄, 那么结合整枝再以速效氮肥为主进行补肥。 整个工作宜早不宜迟。

6)嫁接补冠。对于雪害造成主干全折和大部分主枝折断的树木,应及时将裂口锯断削平,并适时采用优质品种进行嫁接换冠。高接时间在3-4月间树液开始流动后,最适在“春分”到“清明”期间。 采用切接法,即采用多头、长穗、马蹄形切接。

7)加强管理。天气晴好后,要及时垦复、除草,防止土壤板结。喷施叶面肥,可喷施0.3%~0.5%的尿素,0.3%的硫酸钾或0.29%的氯化钾,2%~3%的过磷酸钙,0.3%~0.5%的磷酸二氢钾和0.02%的钼酸氨等。同时要重施有机肥,适施磷钾肥,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改善立地条件,加快受灾林地地力恢复和林木生长。杨梅要施好攻梢肥、壮梢肥,秋冬增施有机肥。

8)保花保果。针对杨梅结果树,要在3月上旬至4月初的花芽萌动或初花期,选择晴天露水干后,每隔10天叶面喷施0.2%硼砂+0.4%磷酸二氢钾1-2次,进行保花保果来提高产量。

6、山核桃抗寒减灾技术

 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对新建园2-5年生的幼树进行树干涂白、树盘覆草、培土、防寒处理,树下培30cm高的土堆,以防冻伤根颈及嫁接口,树上喷用防冻剂防寒效果好。在来年春季气温回升且稳定后去掉培土,整平树盘。

2)老山核桃林,树干涂白防寒、树盘覆草;涂白剂的配方是:食盐0.5公斤,生石灰6公斤,清水15公斤,再加入适量的石硫合剂涂遍枝干。

3)树盘浇水。浇水能提高地温,可预防和减轻冬季冻害。

4)树体包裹。寒潮来临前用,用稻草绳缠绕主干,主枝或用草捆好树干,可有效地防止寒流侵袭,来年春解草把时集中烧毁,既防冻又可消灭越冬的病虫。
    (5)挖坑烟熏防冻,在林子较为空旷的地方,在寒潮来临前用土堆或用稻壳进行烟熏防冻。

6)洒草木灰。将草木灰浅施于果园土壤,即疏松土壤,吸热保温,减弱冻害,又能提供钾、磷、钙、硅等多种矿物养分。

 救灾技术措施

1)烟熏。在林子较为空旷的地方,烧草木灰或用稻壳进行烟熏防冻,最好能长时间烟熏,如果条件不允许,要求早晚各烟熏一次。

 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1)截枝、包扎。雪后及时处理断裂枝干,对完全折断的枝干,应及早锯断削平伤口,涂以白调合漆或石灰乳等保护剂,以防腐烂;已撕裂未断枝干,应用绳索绑牢固定吊起或支柱,恢复原状,受伤处涂接蜡等并绑牢,促其愈合,恢复生长。

2)树体扶正。大雪压倒、压斜树木,应及时扶正树体,培土加固。

3)加强管理。受灾林地要及时开展垦复、松土和除草,并培土护苗。同时,要增施肥料或种植绿肥,恢复地力。冻害后树体容易出现缺锌、锰、硼等症状河根据叶面判断结合叶面施肥补充所缺元素

4)受冻苗木:秋播幼苗易受冻,地上部分枯死,但不影响次年萌芽,要及时选留主干,以培育壮苗。

7、油茶抗寒减灾技术

◆ 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加固大棚;苗木苗床寒潮来前采取覆盖(杂草、薄膜)措施;1年生小苗和容器苗苗床扣棚保护,其它苗木寒潮来前采用盖稻草等覆盖物;

(2)苗床和造林地在寒潮来临前清深沟,有利于排水;

(3)新造林有条件进行培土,捆扎稻草等。

◆ 救灾技术措施

(1)在保证安全前提下采取施救措施;

(2)防止苗圃大棚雪压;

(3)防止幼林或大树雪压,及时去积雪。

◆ 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1)苗木扶正与培土。积雪融化后,及时对全部或部分倒伏但未折断的苗木,进行扶正并培土,土层厚度为20~30厘米。

(2)林地覆盖。于林木行间铺草,厚度在10-30厘米以上。也可以将稻草、麦秸、玉米秆等粉碎后覆盖地面,来年腐烂后变成

(3)清除积雪。及时摇落树上积雪,如果积雪已冻成冰,不宜强行除雪,以免损害枝条。

(4)熏烟防冻法。在油茶园堆积锯末、糠壳、碎秸秆等发烟材料,在午夜12时左右点燃,以暗火浓烟为宜。一般每667平方米可点3~4个燃火点。

(5)清沟排水。对于地势较低平地或易积水地,雪后10天内及时清理沟渠,排除油茶园内积水。

(6)适当修剪。2月底到3月上旬,根据受冻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冻害严重时剪去枝的2/3,冻害轻时剪去枝的1/3。

(7)高接换种。油茶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品种混杂、良莠不齐,产量低。被大雪严重压坏的无结果能力的油茶,须高接换种,嫁接高产优质油茶良种。3月初,对高接换种油茶林施肥复合肥一次,每株0.2-0.3公斤,以恢复树势。6月中旬进行嫁接换种,嫁接后要遮阴。

(8)林地管理。清理地上的断梢和折断的枝条,集中销毁,保持油茶园清洁。春季芽萌动前,距树干30~40cm处环状沟施有机肥和复合肥,每亩施有机肥3000kg或复合肥50kg。

8、枣树抗寒减灾技术

◆ 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枣树品种相对较耐寒,树体由于低温造成的冻害相对较少,但由于雪压及土壤冻结等原因对枣树生产的影响却不可低估,要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严格选择园址。避免在冻害严重或冻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低洼地建园。

(2)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及时垦复、除草,防止土壤板结,并在3-4月份根据植株的大小施有机肥30-70kg,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透气性和土壤结构,增强树势。注意追肥,5月底开花坐果期幼树株施尿素0.1-0.2kg,成龄树株施尿素0.25-0.4kg。7月上旬幼果膨大期施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复合肥,幼树株施0.4-0.5 kg ,成龄树株施0.1 kg 。从开始发芽至采收前1个月,每隔半月喷施叶面肥如喷尿素、硼砂,提高枣树的生长量和结果率,最大程度减少灾害的影响。

◆ 救灾技术措施

(1)防止雪压及冻拔。用竹杆或木杆搭三角架用以支撑和固定倒伏树体及苗木,在根部堆土并培实土壤防止根系裸露并防止由于积水引起根部腐烂。对折断枝条进行整形修剪,伤口应截平,并涂石硫合剂防止病原菌侵入。

(2)适时补植苗木。可在2月下旬至3月中下旬,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危害的优质壮苗进行补植,及时减少损失及对今后生产的影响。

(3)注意病虫害控制。灾害后树体的生长势受到较大影响,对病虫害抵抗力下降,应抓好全年果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枣树萌芽前,及时清理园地的枯枝落叶,集中焚烧,全园喷洒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

◆ 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1)及时更新。及时锯掉树干基部树皮裂缝、枝条干枯的树冠、以利根部尽快萌发新的枣头;如果嫁接口处冻坏难以恢复且砧木尚好,在根颈部以下短截以促发新芽萌发,重新嫁接优良品种。

(2)修剪。对枣树基部冻裂能正常萌芽、展叶的枣树,可用6-7cm宽的地膜,将裂缝及树皮紧紧缠住,1个月后可产生新的皮层组织,枣树还可正常结果。

(3)加强肥水管理,恢复树势。4月上旬,枣树发芽前结合浇水追肥1次化肥,株施尿素加二铵各0.1kg,可促进愈伤组织产生,迅速恢复树势。

9、枇杷抗寒减灾技术

◆ 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严格选择园址。避免在冻害严重或冻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低洼地建园。

(2)选择耐寒品种。花穗比较松散,每穗花蕾数量偏少,支轴平展或低垂,花蕾多分布在支轴下方,花梗向下弯曲的品种耐寒性较强。浙江的枇杷品种中以洛阳青最不容易受冻。白砂类枇杷最不耐冻。

(3)重施采果肥。干旱时灌溉,增强树势,提高花芽质量,适当推迟花期,合理施用磷钾肥,秋冬季氮肥的比重不可太大。

(4)叶面施肥能增强抗寒力及坐果率。幼果初期每20天左右喷施浓度为0.15%~0.25%尿素加0.15%~0.25%磷酸二氢钾,提高抗寒力。花期喷洒0.1%~0.15%硼砂提高坐果率。

◆ 救灾技术措施

(1)摇雪。由于枇杷叶大,枝干多,不仅容易积雪,而且很易造成断枝折穗,树冠上结冻的凝雪在融化时,要吸收树体热量。刚开的花或谢后萼筒未关闭的花,尤其是整个花冠向上的,因积雪融化后花器内积水冰冻,为害更甚。不管白天黑夜,要一边降雪一边摇落或用竹扫帚等扫除树冠积雪,做到降雪停止,树冠也无积雪。

(2)地面覆盖增温保湿。用地膜、干草、土杂肥或土壤等覆盖地面。

(3)果枝套袋。靠枝束叶是将枇杷每一花穗下部叶向上把花穗裹束,并将大枝间相互捆拢,可以减轻花穗及幼果冻害。也可以在盛花后将整个花穗套袋,但一定要在盛花后花瓣已脱落再套,因很多品种要异花授粉,蕾期就套袋无法授粉。套袋可以增加套中温度减轻冻害。

◆ 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1)根外追肥。用磷钾肥(0.5%浓度的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也可在土中追施速效肥料。果园进行浅中耕松土。如有积水,要及时开沟排除。

(2)断枝整理。对压断的枝干要及时进行修剪整理,已折断的枝条可齐枝基剪去,较粗的断枝干剪面应削平刮清断口,并涂以保护剂。大枝劈裂的裂口及时绑扎并支立柱。

(3)疏花、疏果。枇杷的花蕾、花朵抗冻能力高于幼果,对易发生冻害的地区,可推迟疏花、疏果,同时多留一些中、晚花,待极端低温过后再进行疏花、疏果工作。

10、猕猴桃抗寒减灾技术

猕猴桃耐寒性较强,冬季可耐-15以下的低温,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冻害。但萌芽后如遇晚霜危害,嫩芽、新梢受冻,花芽易脱落,影响当年产量。树体健壮抗寒力较强,树势衰弱者易受冻。3年生以内的幼树易受冻。一般平地、低洼地易发生冻害,丘陵地区则比平地冻害轻。深山及周围有高大森林等防风屏障地区及冷空气不易逗留的山边等地受冻要轻。沙土比黏土易受冻。

◆ 抗寒减灾技术措施

(1)加强管理,健壮树势:增施有机肥料,健壮树势,是提高树体抗寒性的基础。成年树控制结果量,幼树、旺树控制氮肥用量,弱树前期多施氮肥,生长后期停止施氮、增施磷钾肥。

(2)建立防风林带:乔灌结合营造防护林,减弱风速,抑制干旱,减轻冻害。

(3)培土护干: 冬季对树干根颈部位培土或覆草20厘米厚,防冻效果好。

(4)灌冻水:土地封冻前,灌足一次水。

(5)主干刷白或涂抹防冻药剂:用石灰加石硫合剂对枝干涂白。可降低向阳面皮部因昼夜温差过大而受冻伤。

◆ 救灾技术措施

(1)防冻清雪:及时摇落树上积雪,避免枝芽受冻。将积雪堆培于根部增墒保温。

(2)喷抑蒸保温剂:低温寒潮到来前可全树喷果树防冻剂,增强抗寒性。 

(3)喷糖水:冻害来临前一天下午或傍晚时,全树喷0.3%—0.5%蔗糖水溶液。晚上寒流袭来时,防止树体温度骤降,可减轻或避免晚霜危害。

4)熏烟:在果园上风方向,每15米设1熏烟点,熏烟材料可以潮湿的麦糠、稻草及落叶、杂草组成,可提高果园温度,避免冻害发生。

◆ 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1)增施肥料:早春解冻后提早施春肥,以速效氮肥为主,薄肥勤施。若干旱则及时浇水。

(2)修剪:对受冻枝梢不宜过早剪除冻死部分,待新梢长至1米以上时剪除。

(3)嫁接:对嫁接口以上全部冻死的树,早春及时嫁接,加强管理,早上架整形。

(4)防治病虫害:冻害后猕猴桃易感染病害,加强春季清园,萌芽前喷1次杀菌剂。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安排防治。

11、板栗林抗寒减灾技术

◆ 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涂干。对树干进行涂白(用石灰+石硫合剂制成膏状),防止主干部因极端低温受冻开裂。

 (2)合理施肥。生长期适当增施磷钾肥或农家肥,减少氮肥数量,防止枝条过分细嫩遭受冻害。

(3)包草。嫁接年数较短的低产改造栗园,应在板栗嫁接口部位包稻草,防止嫁接部位因冻害开裂。

(4)增加土温。冬季结合施农家肥,松表土或培土,防止因低温引起土壤冻结,根系受冻。

(5)整形修剪。结合生产,注意整形修剪,剪去过密枝、衰弱枝、病果枝和长枝

◆ 救灾技术措施

1扶正树体。雪灾发生后,应及时扶正倒伏的树,培土加固,并用竹杆、木杆支撑树木。

2)截枝修剪。对雪压折断枝条,结合整形修剪工作进行剪除。对完全折断及受冻严重的枝干,应及早锯断削平伤口;对已撕裂未断的主侧枝,宜先用支柱撑起恢复原状后,再用绳索捆绑固定,促其愈合,恢复生长。

(3)包扎稻草。出现冻害时,及时在嫁接口部位或对风口栗树的1米以下的主干包扎稻草,防止冻害进一步危害和发生

◆ 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1嫁接换冠。雪害造成主干全折部分较高和部分主枝折断的树木,应及时将裂口锯断削平,并适时进行嫁接。如受灾严重的树,可以采用良种接穗进行高接改良。

(2)补植补种。冰冻雪害造成死亡缺株,应选择优良种苗进行补植,以恢复林相和生产能力。

(3)加强管理。受雪灾栗园,要重施有机肥,适施磷钾肥,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改善立地条件,加快受灾栗园地力恢复,促进栗林生长。

(4)病害防治。雪后及清理枯枝、病枝,预防各类病害的发生。

12、柿树抗寒减灾技术

 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秋施基肥 于秋后采果前(9月中下旬)施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此时柿树枝叶已停止生长,果实将近成熟,消耗养分极少,而叶片尚未衰老,正值养分积累时期,根系也处于缓慢生长阶段,此时施入基肥可加强光合效能,促进营养积累,使树体充实,提高抗冻能力,也为明春枝叶生长和开花座果打好基础。

(2)早灌防冻水 在柿树落叶前的11月中下旬灌足防冻水,几天后耕翻耙耢,可以减少冻土层,保障根系对水分的需

(3)适当缠草培土 入冬前用麦草、稻草包扎枝干,或用麦草、稻草、绿肥等做成草把紧缠树干及大侧枝,缠扎好后树干基部培土,春天及时撤土,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早日活动及时吸水。

(4)加强果园管理 入冬前后及时清理园内杂草、枯死枝、病弱枝,采用石硫合剂等对树干进行涂白,防止病原菌侵入;深挖翻土,同时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和自身免疫力,把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救灾技术措施

(1)埋土防寒 冻前,把能拉倒的1-2年生幼树向着迎风面轻轻按倒埋成土堆,以不露枝、不透风为原则,埋后用铁锹轻轻拍实。

(2)覆草压肥 不能压倒的幼树可在树下覆盖10~15 cm厚的麦草、落叶、绿肥等,撒15~20 kg有机粪肥,上再用土压实。

(3)覆膜、缠膜 用地膜覆盖树盘,提高地温。同时用塑料膜将主干及主侧枝紧密地缠裹,抑制树体水分的蒸发。

(4)围埂挡风 在小幼树的西北方向距根40~50 cm处,堆围高50 cm左右的半圆形土埂,保护根颈,以免受冻。

(5)喷保护剂 没有缠草、缠膜的幼树,临冻前喷布5倍石蜡乳化液、150-200倍羟基纤维素或聚乙烯醇等保护防冻剂2~3次,以封闭枝条、树干气孔,减少水分散失。

 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1)及时清理树下雨雪 雨雪过后及时开挖或清理排水沟,以排除树下积雪或积水,防止雨雪白天化、晚上冻造成树皮开裂、干枯直至树体死亡。

(2)苗木扶正培土、截枝及包扎 积雪融化后15天内,用竹杆或木杆搭三角架支撑和固定倒伏树体及苗木,在根部堆土并培实土壤防止根系裸露或腐烂;对折断枝条进行整形修剪,伤口应截平,并涂石硫合剂防止病原菌侵入;对已撕裂未断的枝干,先用支柱撑起、恢复原状后,再用绳索捆绑固定,伤口部用塑料布包扎,促其愈合,恢复生长。

(3)适时补植苗木或高接换种 在春天土壤化冻后(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优质壮苗进行补植;或采用优良品种接穗对因雪害造成主干全折和大部分主枝折断的柿树进行嫁接换冠。

(4)加强管理 天气晴好后,要及时清园、垦复,防止土壤板结;同时要重施有机肥,适施磷钾肥,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改善立地条件,加快受灾林地地力恢复和林木生长。

(5)整形修剪 修去折断枝、病弱枝、徒长枝,尽量多保留健壮的结果母枝以促生结果枝,在伤口处涂蜡,防止病原因侵入。

(6)注意病虫害控制 灾害后树体的生长势受到较大影响,对病虫害抵抗力下降,应抓好全年果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柿树萌芽前,及时清理园地的枯枝落叶,集中焚烧,全园喷洒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

13、柚类抗寒减灾技术

柑橘出现冻害的原因是温度低于柑橘可耐受的最低温度并且超过其在该低温时可耐受的最长持续时间,导致内部组织结冰、脱水,进而造成蛋白质变性、原生质发生不可逆凝胶化和细胞机械伤害等一系列受害现象。因此,柑橘发生冻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低温的持续强度和时间;2、柑橘本身对低温的忍受能力,即抗寒能力。

柑橘种类和品种之间的抗寒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柑橘类植物栽培品种的抗寒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金柑、宽皮柑橘、酸橙、甜橙、柚、柠檬和枸橼。经过由秋季到冬季的逐步降温,金柑类可以耐-10~-12℃的低温,大多数宽皮柑橘品种可以耐-7~-9℃的低温,甜橙和柚类可以耐-5~-7℃的低温,柠檬类可以耐-2~-3℃的低温。柚类属于耐冻能力较差的种类,现将其抗寒防冻技术和冻害后果园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 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合理选择果园地址,适地适栽

在“合适的区域发展合适的柑橘品种”是减少柑橘冻害损失的根本性措施,在较容易出现冻害的地方,要充分利用大山屏障,丘陵山地南坡大水体周边等有利的小区域气候发展柑橘生产,减少冻害损失。

(2)选择抗冻品种和砧木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和砧木,并注意品种和砧木的亲和性,以及砧木对当地土壤和灌溉水的适应性。

(3)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

通过栽培管理提高柚类抗寒能力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措施,比如:合理载果,合理施肥,适度修剪,合理排灌、冻前灌水,果园地面覆盖15-30厘米的稻草等。

(4)树体防护

①熏烟防冻

根据天气预报,气温可能降至-4℃以下时,则提前在柚园内堆积湿润的稻草、枝叶草皮等物,分层交互堆积,外覆薄层泥土,中间埋入一捆扎的稻草,以方便点火和出烟,每亩果园3-4堆,每堆15-20公斤,发烟堆分布在果园四周和内部,上风口烟堆多些,以利于烟雾向果园扩散。

②树冠覆盖

对新栽的柚子幼树用3根小竹竿或杂木棍斜着交叉插在树冠滴水线外沿,然后在东、西、北3面用塑膜上下围住并扎牢,只在南边留个窗口通气、透光,到大地回春后拆除。

③枝干包扎

用稻草,破旧衣物等,在低温来临前,将主干和大枝包扎起来,尽可能包厚些,外用薄膜包紧,防止雨雪渗入,能很有效的保护枝干免受冻害。

④树干培土或树盘覆盖

柚树不同部位耐寒能力不同,根茎进入相对休眠期最晚,越冬锻炼最差,抗寒力最低,因此应重点保护根茎部位。在低温来临前,或冰雪未融化时对树干进行培土,对防止树干冻害效果好,天气回暖以后扒开培土,恢复原状。树盘覆盖是用稻 草 或 杂 草 在 树 干 周 围 铺 一 层 厚 度15-20 厘米的草盘后,再用塘泥、沟泥或园内取土覆盖,使其保护树盘。

⑤枝干刷白

用石灰和水混成匀浆,涂刷在树干上,也可以在石灰水中加入适量黄泥、硫磺粉、杀菌剂等涂刷。

冻害后果园管理

柑橘的冻害分级标准见下表:

表   柑橘冻害分级标准

级别

树体表现

0

枝叶基本无冻,无落叶现象,一年生枝无冻伤,主干无冻害,树势正常。

1

叶片音冻脱落量小于40%,除个别晚秋梢略有冻斑外,其余枝梢无冻害,对当年树势、结果基本无影响。

2

40%~70%叶片因冻脱落,一年生枝部分冻伤、冻死,影响树势和当年产量,但两年生枝无损害,树势易恢复。

3

70%以上叶片因冻枯死脱落或宿存,大部分一至三年生枝条冻死,当年无产量或严重减产,树势受严重影响。

4

叶片全部冻伤枯死,秋梢夏梢均冻死,主枝、主干受冻,树势伤害严重,冻后培管不善有死亡可能。

5

全株冻死,丧失萌发能力。

◆ 冻后恢复措施主要有以下措施

(1)清除冰雪、固定伤枝

大雪过后要及时将树冠上的积雪摇去,防止枝干折断或拉裂。并及时将拉裂的枝干拉回原位,绑缚固定,再均匀涂上接蜡,用胶带缠紧,促进伤口愈合。剪掉冻伤严重枝干,摘除枯叶防止受冻部分病变影响健康部分。大的剪口伤应作防病处理和涂防护液。

(2)合理施肥

施肥促恢复,解冻后树体功能显著减弱,施肥要以水带肥,勤施薄肥,3月上中旬对受冻树松土施肥,深度l0~l5厘米每株人粪尿5~10公斤,加尿素0.5公斤与细土拌匀后施入。在3月底~4月初补施一次速效性肥料,促进梢叶的生长。根外追肥宜在新叶展开后进行,可用0.2%至0.5%的尿素溶液进行数次叶面喷布。

(3)及时喷药,严防大病

防治病害,由于受冻后,树势衰弱,树体伤口多,极易发生并流行弱寄生性真菌病害,特别是炭疽病、树脂病等,因此,要及时清除受伤枝叶,进行全园杀菌消毒。杀菌剂有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等

 

14、铁皮石斛抗寒减灾技术

◆ 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大棚栽培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一是控制好基质含水量。冬天温度低、水分不易散失,冬季正常越冬一般基质含水量控制在30%左右,喷水间隔可以2个星期喷1次。寒潮来临前,立即停止喷水。

二是加强大棚保温管理。寒潮来临时修补铁皮石斛破损大棚薄膜,严密封闭棚膜,防止冷空气进入棚内。进行大棚多层覆盖保温,棚外加盖薄膜、草帘、无纺布等覆盖物等保温。一般采用“大棚+中棚(薄膜)+小棚(薄膜或无纺布)”或“大棚+小棚(薄膜或无纺布)”的形式。

三是加固铁皮石斛大棚。此次寒潮伴有暴雪,必须重视大棚加固,沿大(中)棚棚架纵向中轴线每隔2-3米用一根毛竹等支撑物对棚顶进行支撑加固,提高大棚棚架的抗压性,防止雪压倒棚。棚架上有外遮荫设备的,要收起收紧外遮荫上的遮阳网,防止雪压毁坏。

(2)活树附生铁皮石斛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活树附生铁皮石斛抗寒防冻十分困难,最根本的办法是选用抗寒品种。其次是进入冬季栽培技术的核心促进安全休眠越冬,在进入冬季前对铁皮石斛进行抗冻锻炼,常温时不浇水或少浇水。寒潮来临时用稻草或无纺布包裹,顶端用薄膜防雨雪。

◆ 救灾技术措施

大棚栽培寒潮期间可临时采取烟雾防冻、烧碳(水)加温、电热加温等措施。暴雪天气,应及时清除大棚顶部及周围蓄积的冰雪,防止大棚倒塌。活树附生可用烟雾防冻,但必须注意用火安全。

◆ 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寒潮过后,白天气温超过大棚内温度,立即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切不可长时间闷棚。基质含水量较高的棚更应注意通风透气,否则不利于休眠越冬。活树附生及时解除包裹的薄膜、稻草或无纺布。

15、三叶青抗寒减灾技术

    三叶青生物学特性喜凉爽气候,适温在25℃左右生长健壮,冬季气温降至10℃时生长停滞。耐旱,忌积水和霜冻。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含腐殖质丰富或石灰质的壤上种植为好。

◆ 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严格选择林地。避免栽种在冻害严重或冻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低洼地。选择常绿、半常绿的阔叶林林下,忌选择在落叶林下。林分郁闭度0.7-0.8为最佳。

(2)选择耐寒种源。选择丽水、温州、金华高海拔优良种源。

(3)合适施肥,增强树势。施用合适K、P肥和厩肥,增强树势,少施N肥。

◆ 救灾技术措施

(1)覆盖枯枝落叶、稻草。三叶青是藤本,不怕被压。覆盖枯枝落叶、稻草增加地表温度,避免融雪后冰冻造成对叶片的直接冻害。

(2)地膜覆盖。用地膜等覆盖地面,及时除去地膜上的冰雪。

◆ 救灾技术措施

(1)修剪。剪除被冻枝条、枯死枝。促进萌条萌发和新根产生,防止枝条干枯回缩。

(2)补植。冻死的植株及时清理,及时补植优良抗寒种源。可在2月下旬至3月中下旬,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危害的优质壮苗进行补植,及时减少损失及对今后生产的影响。

(3)病虫害防治。及时喷施65%代森锌55~600倍液或1∶1∶150的波尔多液,防治叶斑病等。

三、种苗花卉

16、苗圃地防寒防冻技术措施

◆ 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选择良种。选择抗寒品种,入秋后应及早停止灌水,并追施氮肥,加施磷、钾肥,加强松土、除草、通风透光等管理。阔叶树苗休眠较晚的,可用剪梢的方法控制生长并促进木质化。

(2)设防风障。土壤结冻前,对苗床的迎风面用秫秸等风障防寒。一般风障高2米,障间距为障高的10倍~15倍。第二年春晚霜终止后拆除。设风障对于高干园林植物可在其主干、大枝缠绕草绳,并在草绳外围自下而上顺时针方向缠绕宽10至20厘米的带状薄膜,预防植株主干及大枝发生冻害。

(3)增加覆盖物。土壤结冻前,对幼苗用稻草、麦秸等覆盖防寒。对少数不耐寒的珍贵树种可覆土防寒,厚度均以不露苗梢为宜。夜间或霜雪天,在低矮的花灌木上方覆盖遮阳网。覆盖时,四周用砖、石块压牢,白天除去覆盖物。对于高大植株可在其四周打3至4个桩,用遮阳网围起植株,再用细绳缝合,形成一筒状,并在顶部加遮盖阳网。晴天可将遮阳网从下往上撸起,使植株接受光照,提高表面温度。第二年春,土壤解冻后除去覆盖物即可。

(4)增施有机肥。在树冠外围挖3至4个深50至100厘米的穴,施入碎草等酿热物肥料提高地温。结合施肥对植株进行培土,以盖过根颈处为宜,成圆锥状小土丘。

(5)灌封冻水。冬季苗木周围土壤缺水时,易发生冻害,因此在土壤封冻前要及时灌封冻水。

(6)树干涂白。对生长在苗圃地的二至三年生苗进行树干涂白,溶液里有石灰、杀虫剂、防病药等,可以增加苗木抗冻力,同时也防止野兔、鼠类等啃咬危害苗木。

(7)假植。对于抗寒性较弱或第二年春天需要移植的小苗,要进行假植。于入冬前挖起,分级后入沟,进行假植防寒。严寒地区也可将苗木全部埋入土中,防止抽条失水。

(8)设暖棚。暖棚应比苗木稍高,南低北高,北面要紧接地面不透风,用草帘夜覆昼除,如遇寒流可整天覆盖。

(9)熏烟。有霜冻的夜间,在苗床的上风,每亩分散地设置3个~4个发烟堆,当温度下降有霜时,即可点火熏烟。尽量使火小烟大,保持较浓的烟雾,持续1小时~2小时。

◆ 救灾技术措施

苗圃基地受雪压冰冻等危害时,及时进行清除苗木上的积雪,对树体扶正,伐除雪折木和倒木。

◆ 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1)修剪清理。将枯死枝、衰弱枝、病虫枝、风折枝等剪下,对林下枯落物进行清理,对病死木、虫害木要集中销毁,防止病虫害的蔓延,并进行树形修剪。

(2)适当补植。选择抗寒品种,进行补缺栽植。

17、大田花木抗寒减灾技术

主要针对露地栽培的1-2年生苗和多年生绿化大苗。

◆ 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搬移防冻  在育的种苗、盆花及部分年宵花卉、名贵花卉和绿化苗木,凡是能够入棚的都要做好入棚保温工作,及时覆盖好棚膜,防止冷空气的入侵。

(2)清沟排水  及时做好圃地四周的清沟排水,降低田间土壤含水量,预防冻害和渍害同时发生。

(3)覆盖保护  新育一年生苗木、芽苗和地被植物,应采取浮面覆盖稻草、遮阳网等措施防御冻害。有条件的可采用竹片弯曲做拱、覆盖塑料薄膜,做成小拱棚,以提升温度。用稻草或塑料薄膜包扎树干,对花木树防冻有明显的效果。

◆ 救灾技术措施

(1)清沟排水  遭受重度冻害的花木,在萌芽后,更要注意土壤水分的管理,过涝、过旱都不利于植株生长的恢复。

(2)支撑绑束  对弯曲、倒伏的大苗要及时扶正、支撑或重新栽植,有条件的可用草绳缠绕主干主枝或采取罩塑料薄膜等办法防止树干树枝冻伤冻裂。板栗、山核桃、香榧、甜柿等嫁接苗木的接口要采取封塑保温措施,防止和减轻苗木冻害。

(3)清除积雪  在下雪期间,要密切观察雪势,对大田苗木进行摇雪、打雪,加强圃地排水沟渠的清理。

◆ 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1)培土施肥  培土高度根据苗木种类和大小的差别高出地面5~30厘米不等,土层温度高于10℃时及时扒除。珍贵苗木可用稻草、树叶、锯木灰等铺盖苗床,以增加地温。受冻较轻植株,可用0.5%尿素进行根外追肥2~3次,解冻后,提早施足春肥,恢复长势。冻害重的植株,应薄肥多施,特别要注意施肥时期,以促春、夏梢而控秋梢为目的。

(2)修剪整形  及时摘除冻后枯萎叶片。已断梢、断枝的苗木,要及时修枝、整形,剪口要平滑,大剪口处要涂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等,防止感受病害。受冻干枯枝梢的修剪,应在萌芽后进行,修剪不宜过早,否则伤口易感染病害。

18、设施栽培花木抗寒减灾技术

主要针对设施栽培的高档盆花、鲜切花、珍贵观赏植物或新培育的幼苗、芽苗。

◆ 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加固棚体  要抓紧修复、加固骨架和棚膜,抗压不强的要新增支撑架,以防倒塌;大棚四周底膜要用泥土压严;破损的棚膜要及时修补。棚体损毁不能及时修复的,要迅速转移棚内植物,或加盖薄膜、遮阳网等,提高保温效果。

◆ 救灾技术措施

(1)棚内增温  采取灯泡、暖气、临时可燃物等临时增温措施,合理调控棚内温度,燃烧增温要防止气害发生。为增温防冻可在大棚内扣小拱棚,用细竹拱起,盖上双层薄膜。

(2)清除积雪  清除棚顶积雪,增加透光,防止积雪进一步压坏大棚。清除积雪应轻扒轻推,避免刺破棚膜。及时清除棚内及四周沟内积雪,清沟排水,以防溶化雪水通过棚脚的泥土渗进棚内。

◆ 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1)合理追肥:对受冻植株喷施速效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增强植株耐寒抗冻能力。应根据不同花木种类追施不同的肥料。

(2)剪枝防病:受冻严重的枝叶,要及时剪除并清出棚外。及时喷洒保护剂和杀菌剂,还要结合追肥,加强管理,尽快恢复生长。植株恢复生长后,叶面喷施一次甲基托布津等广谱药剂,防止病害发生。

四、用材林、生态公益林及古树名木

19、松树林冰冻雪灾重建技术

(1)松树林受害木的救护处理。断梢、断干林木应及时伐去、清理,防止病虫害侵入形成次生灾害。部分侧枝受损林木,应及早修去断枝残桩,大剪口处要涂石硫合剂或石灰水等,以防伤口腐烂。

(2)清理采伐方式为卫生伐。要本着先近后远,先集材道后其它,先清小树和“迎门树”,后清理大树和“切身树”的顺序进行,以免砸伤周围树木和形成“搭挂树”。清理前要正确判定树木的倾斜方向和树冠的偏斜方向,以便正确选择树倒方向。

(3)林分恢复。在中幼林救护上,对轻度雪压、雪融后仍可恢复生长的幼树,在树体根颈处培土,一般培土厚度20~30厘米;注意从树干基部50厘米外取土培用,並將松动或倾斜林木扶正踏实。林木受损50%以下的林分可在林地清理后,采用相当规格的容器苗進行人工补植,补植时尽量补植阔叶树,以利混交林形成。林木受损50%以上的林地应进行重造。在成熟林救护上:对受害面积较大、形成林窗的林地,补植木荷、枫香等耐荫阔叶树,形成针阔混交林。

20、杉木林冰冻雪灾重建技术

(1)断无法恢复生长的杉木,进行卫生伐除清理。采伐迹地应尽可能重新造林,伐除时伐桩应尽可能低,等5~6月份萌芽条長出后,每个树桩选留1~2根健壮萌芽条,并对树蔸进行培土盖住萌芽条基部。

伐木前,必须先砍下茬、再锯上茬,要求小径材伐根高度与上坡地面相平,下坡不能高于5cm,大径材上坡与地面相平,下坡不能高于10cm,根据具体情况留弦和借向,以便掌握树倒方向,避免发生“打拌子”、抽心及边材劈裂等损伤木材的现象,对个别树冠和侧枝过大的灾害木,先卸树冠,再清理树杆,以免砸伤周围保留木和幼树。

(2)弯受害林木在冰雪融化后大都仍可恢复原状。清除冰雪后林木仍弯斜的,可通过人工扶直;无法扶直且主干与地面的角度小于75度则需伐除。

(3)倒地树根未离地或根系受损较轻的受害林木,冰雪融后通过扶直能逐渐恢复生长,应该給予保留。根系受到严重损伤、扯断或恢復比较困难的,应伐除清理。

受灾严重的新造杉木林,可进行平茬萌芽更新或重新造林,尽量避免面积过大的純林,提倡营造混交林。

21、公益林抗寒减灾技术

◆ 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加强监测、监控工作,留意植被区域的异常动态,做好应急措施。对新造林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树干包扎以防严重冻害死亡;有必要时采用树冠喷布保温,提高树体自身抗寒防冻能力;对易受冻折断林木进行必要的扎固;对树冠大的林木进行适当修剪。

◆ 救灾技术措施

及时关注气象变化,定时观察监测植被及林木动态。现场指挥应急补救行动,利用一切设备最大限度地把灾害降到最低程度,同时做好清沟排水工作,以防严重冻害。

◆ 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1)受灾林分清理原则。①林分清理应尽量保留轻度受损木、有恢复能力的受损木,保护下层植被。②下列情况原则上不予清理采伐:特殊保护的重点公益林区,除影响电力、交通和房屋等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外,禁止清理采伐;轻度受灾的林分(受损木株数比例少于10%),原则上不予清理采伐;海拔较高、坡度较陡、人工补植或更新造林难度较大的受灾林分,原则上不予清理采伐。
    (2)受灾林分清理方式。 ①松、杉林清理:中度受灾林分(受损木比例在10%~30%),可进行抚育性质采伐;重度受灾林分(受损木比例在30%~70%),可对受损木进行适当采伐,以利于补植改造;强度受灾林分(受损木比例在70%以上),可进行更新性质采伐;受灾林分中的断梢木(有二轮以上活枝的受损木)原则上应予保留;断干木可实施采伐,以减少林农经济损失。②阔叶林清理:已经断裂的枝梢材允许清理利用;残留主干应予保留,以加快林分萌芽恢复。
    (3)受灾林分重建技术。采取合理的树种配置及不同的营林技术措施,林分密度相对用材林要大些、选择树木抗折能力较强的树种,强调混交林为主。受冻林木修剪后可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及时进行浇灌,对受冻严重的林木进行土壤追肥,有条件的地方提倡用复合肥料。同时采取松土措施,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对遭受冻害后生长势衰退的林木特别是幼树幼苗加强保护,注意防控病虫危害。

22、幼林及新造林抗寒减灾技术

 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清沟排水对于地势较低或坡度平缓、易积水的幼林地,容易发生雪后严重积水,要提前做好清理沟渠,以便后期及时排除积水。

(2)加固修剪。提前对苗木进行树枝的适当修剪,以及采用树桩加固或培土加固处理。

 救灾技术措施

及时关注幼林地雪灾情况,根据幼苗幼树的枝、干、叶颜色、硬度和手感等变化,判定其受害程度。可采用摇晃等方式去除幼苗幼树上的积雪,对倾斜、倒伏但主干未折断的苗木、幼树及时进行扶直与培土等处理。

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1)清理和保留幼树的确定。对已确定整株冻死、主干低位折断且不能利用根系恢复的幼苗、幼树,顶芽损坏的松类树种,及时进行清理,保持林地卫生状况良好。对保留的幼苗、幼树采取扶直、培土、修剪、平茬等救护措施。

(2)苗木幼树扶直与培土。积雪融化后,对倾斜、倒伏但主干未折断的苗木、幼树进行扶直,并在其基部培土。对受冻拔害的幼苗、幼树及时重新栽植。栽植前对根系进行修剪,剪去受损伤和过长的根系;栽植时注意保持其根系舒展;栽植后在干基部采取培土措施。

(3)修剪受冻枝条。早春气温稳定回升且冻害表征明显后开始修剪,在1—2周内完成。幼苗幼树轻度受冻后,芽叶焦灼,但未及枝条,可及时把焦灼芽叶剪去,促进新梢萌发。对受冻致死已丧失发芽能力的枝条、折断枝条进行剪除,防止蔓延危害整个树体。

(4)平茬。对于地上部分冻害严重,但是树干基部及根系仍然良好且为萌蘖能力强的树种,可采取平茬措施。平茬高度一般控制在距地表面10厘米左右。

(5)补植或重造。对于因苗木冻死而未达到合理造林密度的幼林地,应及时补植。对于造林树种(含品种、无性系)选择不当而造成冻死的,需更换树种重新造林。提倡使用优良乡土树种造林,慎重采用外来树种造林。在补植或重造时,要选用适当的树种,调整树种组成,形成合理的混交林。同时,保证造林密度在合理范围内。

(6)水肥管理和松土除草。冻雪危害的幼苗幼树施肥坚持轻肥薄施和多次施的原则,每次新梢生长期进行根外追施尿素2—3次,土壤追肥1次,促进新梢生长健壮。有条件的地方提倡施用复合肥料。同时采取松土除草措施,促进林木健康生长。

23、古树名木抗寒减灾技术

对古树名木的抗寒防冻强调预防为主,保护为主,开展多级救护、实时救护、保护与恢复并举。

 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根据树体和立地情况,对可能出现的灾害,通过工程与管理措施结合的方式进行灾害预防。如对树干的空洞进行混凝土浇注,防止进水腐烂,对歪斜树体进行支撑等,以提高树体应对灾害的能力。

  • 救灾技术措施

    实时关注灾害进展,具体分析受灾情况,及时清理积雪及压断的枝条,避免枝条掉落砸到行人、房屋及高压线。联合科技部门、古树名木管理部门、所在单位的力量,通力配合,科学开展救护。

  • 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对被压弯或轻度撕裂的侧枝进行伤口保护,捆绑包扎和支撑工作,防止再次折断。对重度撕裂侧枝,果断采取清理,注意对伤口进行削平处理和杀菌保护。及时培土保养裸露的根系,对压歪的树体要予以加固,防止倾倒,压倒的树木要及时向当地林业部分和绿化委员会汇报,申请进一步管理意见,切勿擅自伐除、搬运等盲目举动;强调树体生长势的恢复工作,具体的措施因树种和受灾情况的不同,可通过土壤施肥、叶面施肥、吊针注射营养液、高枝嫁接、乔接、适度修剪,开展病虫害防治等方式进行,以增强古树名木的生命活力。

24、用材林冰冻雪灾重建技术

(1)清理林地。抓紧清理雪压木、折断木。对雪压折断、冻死无法恢复生长的一般予以伐除;对轻度雪压造成倾斜、倒地,雪融后仍可恢复原状,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要及时扶正培土,对名贵树种应采取固定和支撑措施;对枝条和树梢受冻枯死严重的,应抓紧打枝、打梢。清理的林木和枝条(特别是松木及枝条)要清出林地,防止火灾和病虫害发生。要加强重点公益林、特殊防护林带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严防出现乱砍滥伐现象。

(2)防冻培土。新造林苗木采用稻草、薄膜覆盖或者搭建搭遮阳网等防冻措施,减少地面热量散失。冰雪融化后,要迅速进行幼林扶直、培土培蔸踏实,提高造林成活率。松林要停止采割松脂,防止冻伤扩大。

(3)补植补造。雪压冰冻折断、死亡较多而未达到合理造林密度的,要及时补植;受害严重的,应重新造林;能够天然恢复的,应抓紧落实封育措施。为防止清理造成林分郁闭度下降,影响森林涵养水源功能,清理也只能在郁闭度大于等于0.7以上的林分中进行,清理后的郁闭度不得小于0.6。清理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报批。灾害木清理时要适当保留少数倒木、枯立木在林内,以保持林内野生动物和鸟类食物链的持续。

(4)垦复抚育。及时采取松土除草、水肥管理等抚育措施,清理杂草、杂灌,适当增施复合肥料,补充土壤微量元素,促进林木恢复和生长,地势较低或坡度平缓、易积水的幼林地,要做好清理沟渠,及时排除积水。

(5)科学搭配树种。提倡营造混交林,科学搭配常绿和落叶树种;提倡乡土树种造林,慎用外来树种造林,提高林分抗冰冻雪压及其他灾害能力。

(6)病虫害监控。监测和控制各种病害(杉木细菌性病害、杨树腐烂病等)和各种次期性害虫(天牛、小蠹和吉丁虫等钻蛀性害虫,特别是松褐天牛),一旦发生,要及时采取人工清理、天牛引诱剂、生物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

25、庭院绿化抗寒减灾技术

 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盆栽类绿化植物可移入室内或遮挡雨雪的空间内。庭院内其他绿化植物可进行树桩加固和适当修剪枝条等处理。

  • 救灾技术措施

    及时关注雪情,及时对歪倒、折弯等树木扶正培土,对名贵树种应采取固定和支撑加固措施;对枝条和树梢受雪压较为严重的,采取打枝、打梢或摇晃等措施及时清除积雪。

  • 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1)对于以压折、断枝为主要受灾表现的庭院树种,应及时采取清理断枝,适时修剪与伤口护理及绑缚支撑,确保树木的健康、美观,保障庭院建筑、民用电线及人身安全。

    (2)对于以断梢、断枝、断干和倒伏为特点的防护树种和材用树种,及时清理断枝、断梢,做好歪斜树木的扶正和培土、支撑,伐除重灾树。阔叶树受害后通常自然恢复容易,可截去压折的枝梢后绑缚、支撑,而对主干折断和整株翻倒等难以恢复生长的,可予以伐除,同时进行苗木补植。

    (3)古树名木,强调保护为主,尽量恢复树体生长势。

    (4)菜用、药用及果用树种,常因雪压、冰雹等引起断枝、枝桠撕裂。对于危害程度较轻的,可适当剪去部分枝叶,能轻则轻,维持树种生长力。将撕裂的枝条扶回原生长部位,杀菌、包扎和捆绑支撑。明显无法复位的,应适时锯除,同时保护伤口,以防病变腐烂。

    (5)对所有类型的受害树体尽可能开展良好的土壤、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管护,维持林地健康和保持较高的综合效益。

五、灾后易发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26、松树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松林中的主要次生性病虫害是多种钻蛀性害虫及弱寄生菌病害,特别注意灾害后的断枝枯梢等及时运出林外,防止小蠹虫等蛀干害虫潜入。

(1)松纵坑切梢小蠹:在南方,成虫在被害枝梢内越冬。越冬成虫于翌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离开越冬处,侵入松枝梢头髓部进行补充营养,以后在健康的树梢、衰弱树或新伐倒的树木上筑坑、交配、产卵。在杭州观察,卵于4月中旬孵化,幼虫孵出后即行蛀食为害,形成坑道,坑道为单纵坑,在树皮下层,微触及边材,坑道长一般为5-6厘米,子坑道在母坑道两侧,与母坑道垂直,长而弯曲,通常10-15条。幼虫期约1个月。5月中旬化蛹,蛹室位于子坑道的末端。5月下旬到6月上旬出现新成虫,再侵入新梢进行补充营养。成虫在梢枝上蛀入一定距离后随即退出,另蛀新孔,在1条枝梢上侵入孔可多达14个。

防治方法:①及时剪除被害枝梢、死梢。当越冬成虫及新羽化成虫进行补充营养造成枝梢枯萎时,应及时剪除并烧毁。②成虫侵入新梢之前,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1000-1500倍液喷洒树冠。③保持林地良好的卫生条件,改善立地条件促进林木健康成长。④进行合理的抚育管理,灾害后的树杆及枝丫梢头,应及时运出林外。

(2)松材线虫病:病害由松材线虫引起,染病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在树干上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木材蓝变。近距离传播主要靠媒介昆虫松褐天牛传播;远距离主要靠人为调运带疫(带松材线虫的天牛)的苗木、松材、松木包装箱及松木制品等进行传播。松材线虫病多发生在每年7-9月份。高温干旱气候适合病害发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①严格检疫制度,禁止疫区的苗木、木材、木制品、枝丫、锯片等运往非病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销售、存放、携带、使用来自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未经检疫合格的松木及其制品。②集中清理病死木,伐除枯立木、衰弱木。对伐桩进行处理,以防媒介昆虫逃逸。③诱杀天牛。用诱捕器或引诱剂诱杀媒介昆虫松褐天牛。④化学防治。药剂防治包括树冠喷药和地面喷药。前者在天牛羽化出来取食补充营养时喷药,后者在羽化开始时喷药,喷药一次可持效2.5-3个月。可用25%杀螟松乳剂,每公顷3-3.6公斤,杀灭天牛。⑤加强松林抚育,增强树势,保持林分旺盛生长。

(3)松褐天牛:松褐天牛是危害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成虫补充营养,啃食嫩枝皮;幼虫钻蛀树干,致松树枯死 。松褐天牛是传播松树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

发生规律: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坑道中越冬。5月中旬成虫羽化、取食。5月下旬至7月为卵期,幼虫孵化后蛀入皮下为害,晚秋蛀入木质部。一般在稀疏的林分发生较重,郁闭度大的林分,则以林缘感染最多;或自林中空地先发生,再向四周蔓延。雪压木、伐倒木如不及时运出林外,留在林中过夏,或不经剥皮处理,则很快即被此虫侵害。

防治方法:①彻底清除被害树并运出林区销毁。②春季在林间设置饵木,引诱成虫在饵木上产卵,然后将饵木剥皮处理。或用引诱剂诱杀成虫。③在松材线虫病发生小班,除了彻底清除被害树外,可在成虫羽化期间,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50% 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等,杀灭幼虫。

(4)日本松干蚧:又称松干蚧、松干介壳虫。老龄松树和4年生以下幼树及苗木均能受害,以5-15年生松树受害最重。主要以2龄若虫在阴面枝梢上危害,造成树干向阳面倾斜弯曲或枝条软化下垂、针叶枯黄脱落、枝梢萎蔫。被害较久的松树,树皮增厚、硬化、卷曲、翘裂,并易引起次期性病虫如松纵坑切梢小蠹、松天牛、吉丁虫及白蚁等的发生,造成大片松林枯死。蚧虫的各虫态均可随苗木、接穗、幼树、带皮原木、薪炭材、球果等的调运作远距离传播;卵囊、初孵若虫还可借助风力、雨水等外力自然扩散。

发生规律:1年2代,以1龄寄生若虫越冬或越夏。1龄初孵若虫很活跃,喜沿树干向上爬行,潜伏在树皮缝隙等处固定寄生。此期虫体很小,生活隐蔽,很难识别,故称“隐蔽期”。脱皮后雌雄分化,虫体迅速增大,显露于树皮缝外,似油菜籽状,肉眼可见,较易识别,故称“显露期”。这是危害松树最严重的时期。

防治方法:①检疫措施。疫区或疫情发生区的苗木、松原木、小径材、薪材、新鲜球果等外调时必须进行彻底剥皮或采用溴甲烷熏蒸处理,用药量20-40g/m3,熏蒸48h。处理合格后方可调运,或水浸30d作除害处理。从疫情发生区调出的应检物,应严格履行检疫手续,确认无疫情后方可进行繁育、造林或利用。②化学防治。在初孵若虫向无肢若虫发育时,采用50%杀螟松200-300倍液喷洒或用50%久效磷5-10倍液、40%乐果等药剂进行涂干;卵囊盛期可用50%杀螟松乳油 200-300倍液喷洒。

(5)马尾松毛虫:

发生规律:1年发生2-3代,第一代5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二代8月至9月下旬。同一地区产生二、三代的分化开始于9月上旬,以4龄幼虫于11月中旬越冬,翌年2月开始活动。该虫成、幼虫能迁移扩散为害,幼虫常由群集趋向分散,食料缺乏时则成群向外迁移觅食。成虫趋光性强,有很强的迁飞扩散习性,往往飞向健康松林或受害较轻的松林产卵。

防治方法:①营林防治。包括营造针阔叶混交林、封山育林、抚育、补植、改造等措施,提高林分抗性。②生物防治。施放白僵菌或苏云金杆菌(Bt)防治3-4龄幼虫,③采用黑光灯诱集成虫。④采用灭幼脲(每亩30克)进行喷雾防治。

27、杉木灾后易发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要点

在杉木林中,应重点加强监测和预防的主要是粗鞘双条杉天牛、杉木细菌性叶枯病和杉木炭疽病。

1)粗鞘双条杉天牛

发生规律:1年1代,少数2年1代,以成虫或幼虫越冬。成虫在树皮裂缝内产卵,幼龄幼虫为害木质部和形成层交接处,产生扁平不规则的虫道。老熟幼虫蛀食常达木质部,使树干内形成空洞。部分幼虫会发生滞育现象,各地幼虫滞育的比例10-50%不等。

防治方法:①涂白。秋、冬季至成虫产卵前,国光糊涂(树干涂白粉剂)与水按1:1比例混配好,加入200倍国光必治涂于树干基部(2米以内),防止产卵,可加入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腐烂,做到有虫治虫,无虫防病。同时,还可以起到防寒、防日灼的效果。②喷药防治。成虫发生期,向树干喷洒40%国光必治乳油800倍液、国光依它(45%丙溴辛硫磷)800-1000倍液,或者国光Bt、国光苏松质病毒等杀灭成虫。③虫孔注药。幼虫危害期(6-8月),用小型喷雾器从虫道注入国光防蛀液剂,也可浸药棉塞孔,然后用粘泥或塑料袋堵注虫孔。④熏蒸防治。磷化铝片是良好的熏蒸杀虫剂,可用该药堵孔,黄土封口,杀死幼虫。每孔放1/20片(3克/片)。或薄膜封干后,往薄膜内放药片熏蒸。

(2)杉木细菌性叶枯病:病菌通过风雨传播,多从伤口侵入,雨雪冰冻灾害后,杉木受害很重,大多数是主梢折断,也有部分林分是主干折断,造成杉木遍体鳞伤,定会加剧该病的发生加重,是应加强监测的重点,并应及时制定控制预案。

发病规律: 病菌在活枝叶病斑中越冬。春夏温湿度适宜时,病菌从病斑处溢出,通过风雨传播。多从伤口侵入,潜育期5-10天。病害一般于4月下旬发病,6月上旬达最高峰,7月以后基本停止发展,9月中旬病害又继续发展,但不如春季严重。在树冠相接、枝叶交错的地方,病害常较重。林缘、林道两旁,春夏季处在迎风面的林分,针叶产生伤口的机会多,病害严重。

防治方法:①在通风面或风口处的林地,更换成抗风树种,如柳杉、拉山松等。②选用健壮苗木造林。③营造混交林,控制病害蔓延。采用杉木与马尾松、或柳杉、或黄山松、或木荷、或拟赤杨等混交。④小面积病重的林分在5-6月喷50%杀枯净500倍液2-3次。

(3)杉木炭疽病:在4-5月间发生,为害新老针叶和嫩梢。开始叶尖变褐或生不规则形斑点,逐渐向下扩展,使全部针叶变褐枯死,并可延及嫩梢,使嫩梢变褐枯死。在老枝上,通常只危害针叶,茎部较少受害。枯死的病叶两面生有黑色小点状分生孢子盘,高湿气候下出现粉红色孢子堆。

发病规律:该病菌以菌丝在病组织内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在自然条件下有潜伏侵染现象,即秋季侵染,至次年春才发病,一般4月初开始发病,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盛期,6月以后停止。到秋季黄化的新梢,又有少量发病。浅山丘陵地区,由于土壤瘠薄,粘重板结,透水不良或低洼积水,营造杉木因根系发育不良,发生黄化现象后,最易感染炭疽病。

防治方法:①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提高整地标准和造林质量,加强抚育管理、施肥、压青,促使幼林健壮生长,增强其抗病能力。②对黄化的杉木幼林,除加强土肥水管理外,在晚秋和早春病菌侵染期,喷洒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托布津、多菌灵800倍液防治;还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25-175g,兑水40-60千克喷雾防治。③杉木幼树已郁闭成林,在傍晚静风条件下,可施放五氯酚钠等杀菌烟剂防治。

 

28、柳杉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1)柳杉瘤病:主要为害柳杉。初期小枝出现瘿瘤、新叶难以萌发、落叶,后期大枝,主干上出现瘿瘤,瘿瘤并可常年继续生长,形成巨大肿瘤,影响外观,同时小枝上长满瘿瘤。最后可导致枯死。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瘿瘤组织中越冬,翌年5月孢子借风雨传播。在病虫危害严重的情况下,病原菌侵入伤口造成病害流行;整个生长季节瘿瘤均可扩展蔓延,以春秋季较快。栽培管理不善,肥水不足,树势衰弱,春季干旱,土壤粘重,空气污染等发病常重。树势衰弱和酸雨的发生对病害发生也可能有较大影响。

防治方法:加强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复壮树体,增强抗性。发病初期注意修剪瘿瘤,消除侵染源。严重发生的柳杉林地。可在孢子萌发传播季节,在林间喷施杀菌剂,抑制孢子萌发。药剂可用:多菌灵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2)柳杉毛虫:又称云南松毛虫,是柳杉的一种猖獗性食叶害虫,以幼虫啃食柳杉针叶、嫩枝,影响植株生长,轻者降低生长量,重者则造成成片林木呈火烧状死亡,制约柳杉生产发展。

发生规律:1年1代,以卵过冬。于1月中旬开始孵化,3月上旬孵化盛期,4月上旬结束;结茧化蛹始于7月上旬,8月上旬结束;成虫9月中旬开始羽化,9月下旬为羽化产卵盛期,10月上旬结束。

防治方法:成虫羽化盛期,利用黑光灯或火堆诱杀成虫。涂刷毒环,利用炎热天幼虫需下树避荫喝水的习性,在树干涂刷毒环(较浓的药液加些胶性物质),截杀幼虫。可用90% 敌百虫 1000 倍液喷药防治。(4)人工采茧消灭,但要注意防毒。

29、竹林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冰雪灾害容易造成大量的竹子翻到及折断,造成竹林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容易引发病虫害发生。因此,除了加强竹林病虫害的测报及常发性病虫害的防控意外,冰冻雪灾后更多的应关注笋期病虫害的危害,特别是如竹笋泉蝇、竹笋夜蛾、竹林金针虫及毛竹基腐病等。

(1)毛竹秆基腐病:俗名毛竹烂脚病、枯萎病、烂蒲头病。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瘤座孢科、镰刀菌属中的串珠镰刀菌。分布于长江下游各产竹区,多发生在沿海竹区的山脚平地。病害引起枯萎倒竹或退笋,减少竹笋成竹率,影响竹杆基部材质。

发生规律:该病菌在病竹残留物或土壤里越冬。翌年笋期经土壤表层蔓延至嫩笋的基部并侵入,可从笋幼嫩的笋箨和表皮直接侵入,也可从伤口侵入。病害流行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病害发生和流行的程度同笋期的气温、湿度、雨量、雨日有关。一般笋期阴天多雨,有利病菌生长,发病重,林地土壤含水量高,低洼积水,土壤板结,排水不良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低洼积水竹林应做好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可以减轻病情。②竹园清洁,减少侵染源,病期过后,立即清除林内病竹、病蒲头、病根、病箨,运出林外烧毁。③3月下旬出笋前竹林内每亩撒生石灰125公斤,并浅翻一遍。有条件的地方,出笋前林地土表加垫黄心土,厚20厘米,隔绝病菌和降低地下水位,效果较好。④出笋后约4月中旬,用15%氟硅酸水剂100倍液,喷洒林地和笋,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竹笋生长到1.5米左右时,用50%根腐灵或30%稻病宁可湿性粉剂的400~500倍液喷雾,每周1次,连喷3次。

(2)竹秆锈病又称竹褥病。为害淡竹、刚竹、哺鸡竹、箭竹及刺竹等竹种。竹秆被害后,竹秆发病部位成黑褐色,发笋减少,材质变黑发脆,影响工艺价值。发病重的竹子可导致枯死。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不成熟的冬孢子越冬。冬孢子堆于9~10月间开始产生,盛期11月、12月初及2、3月间。冬孢子成熟萌发始于3月中、下旬。病菌担孢子不侵染竹子。竹林内的冬孢子一般在4~5月间雨后吸水脱落。夏孢子堆在冬孢子堆下产生,冬孢子堆脱离时夏孢子堆就显露出来,5~6月是夏孢子盛发期,成熟的夏孢子主要由风传播,是竹杆锈病的唯一(接种体)侵染源,林中1年生以上的新老竹均见发病。林内病竹上病斑常逐年增加,病情逐年加重,最后导致全株枯死。竹林在生长过密,林地湿度大,不通风,经营管理不善的情况下容易感病。

防治方法:①加强竹林经营管理,合理砍伐,不使竹林过密,也可减少病害的发生的机会。②应及早清理病竹,或刮除病部,以免病菌继续蔓延传播。③发病重的竹林,于3月用刀刮除冬孢子堆及其周围上下10厘米,左右5厘米的竹青,再喷涂0.5-1度(波美)的石硫合剂。④5月份产生夏孢子堆前或10月份产生冬孢子堆前,用石硫合剂200倍液喷雾竹秆防治。

(3)竹叶锈病:发病初期,在病叶上密生许多黄色针点状斑点,随着病害的逐渐发展,后在叶背上生出很多锈褐色的粉状物。严重的病叶枯黄,最后脱落。严重影响竹子生长,竹林逐渐衰退。

发病规律:病菌以冬孢子和菌丝在病部或在病落叶中越冬,翌春2~3月冬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3月以后,一直到11月份,有夏孢子多次重复侵染。气温20~35℃,相对湿度高于70%易发病。竹林密度大,病害严重。

防治方法:①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②加强竹林抚育管理。保持适当密度,并进行松土、施肥,促进竹子生长,提高抗病能力。③从3月中下旬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油的800~1000倍液,每周1次,连喷3~4次。

(4)竹笋夜蛾:俗名笋蛀虫,在我省笋用林内主要发生的有竹笋基夜蛾、竹笋秀夜蛾和竹笋禾夜蛾3种。危害刚竹属主要竹种的笋,禾本科杂草。幼虫危害造成大量退笋,能生长成竹,节间也缩短、断头、折梢、积水、心腐、材脆等现象。

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在江苏卵于翌年4月上、中旬孵化;浙江3月底4月上旬孵化,广东2月中下旬孵化。竹林中有杂草幼虫孵化后入杂草取食,早竹林无杂草幼虫孵化后入竹子叶芽中取食,竹林出笋后幼虫吐丝落地,爬入竹笋取食。幼虫在笋中取食20~30天幼虫老熟,于5月上中旬化蛹,5有下旬羽化成虫,6月上旬产卵。笋夜蛾卵均产于杂草枯叶缘,早竹无杂草,现产于竹子叶箨边缘。

防治方法:①加强竹林管理,促进竹笋生长健壮:笋夜蛾成虫多产卵于杂草上越冬,初孵幼虫均侵入杂草为食,待竹笋出土后转移到竹笋上危害。竹林中有无禾本科、莎草科杂草是危害轻重的关键。竹林抚育、减少林间杂草,是控制该虫的一项重要措施。②退笋下山:将竹笋夜蛾幼虫尚未逃逸的竹笋带离林地,减少林间虫口数量,降低下一年竹笋被害。③灯光诱杀:笋夜蛾成虫多有趋光性,5~6月可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效果明显。④药剂喷杀:严重危害的竹林,初出笋时,可喷施8%绿色威雷触破式微胶囊剂200~500倍液、或噻虫啉微胶囊剂200~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均有良好的效果。

(5)竹林金针虫:俗称铁丝虫,危害竹笋地下部分,危害轻者,竹笋食用部分减少,商品外貌欠佳;危害种植,竹笋无法成竹。

发生规律:在浙江为4年1代,以成虫及各龄幼虫越冬。每年出笋季节,3月上旬幼虫开始活动,4月下旬到7月下旬是越冬成虫出土及活动期。5月~6月成虫交尾产卵,卵约20天孵化,随后幼虫在土壤中危害3年多的时间,第四年8~9月化蛹,9月成虫开始羽化。

防治方法:①挖笋除虫。挖笋时,选用完好的蛇皮袋或布袋装笋,将蛀入笋内的金针虫携带出竹林。一年内1亩山可减少金针虫900多头。②黑光灯诱杀,在成虫出土期内(4~7月),悬挂黑光灯诱杀成虫。单盏黑光灯每年的平均诱捕量可达到1144头。③药剂防治。笋挖掘结束后,翻土施肥时,将“3%辛硫磷+5%毒死蜱”拌入肥中施入地下,每亩5kg,施肥后立即覆盖好土壤以防药物分解。 (5月和9月底可以各施1次)。另外,可用氟虫腈(锐劲特 )乳剂800-1000倍灌根,保护种笋。④生物防治。4月底,施用高效绿僵菌颗粒剂(混同培养基,沟施),对金针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6)毛笋泉蝇:俗名笋苍蝇。危害刚竹属中各竹种生长较衰弱的竹笋。危害后,竹笋很快腐烂,被害竹笋大多死亡,失去食用价值。

发生规律:1~2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在浙江省3月上中旬成虫羽化,4月上旬羽化终止,并留有30%的蛹在土中滞育,越2个冬天,第3年羽化。3月中旬成虫开始交尾,3月下旬为交尾高峰;3月底4月上旬开始产卵,4月中旬为产卵高峰,卵产于两笋箨之间的上部。在相对湿度大时,卵经3~5天孵化。幼虫在笋中取食20天左右老熟,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入土化蛹,与留在土中上代的蛹一起越冬。

防治方法:①合理经营维护竹林健康。该虫主要危害林中衰弱竹笋,即时挖除退笋,减少成虫产卵寄主,竹笋可以食用;对有虫笋亦挖掘运送下山,减少竹林中虫口密度,逐年减少虫害。②诱杀成虫。该虫成虫产卵前需补充营养,对腥臭物品、鲜笋汁液、新鲜土壤有特强的趋性,可以用这些物品加适量的敌百虫诱杀,效果明显。

6)一字竹象甲:常发性竹子害虫,主要集中在龙泉、庆元等县市。主要为害毛竹、淡竹、水竹等。该虫雌虫以笋为补充营养,将笋咬孔产卵;幼虫取食笋肉,成竹后易被风折。成竹竹材变形、变脆不能利用。

发生规律:在小笋竹林1年1代,在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林2年1代。成虫在地下8-15cm深土茧中越冬或越两个冬。4月下旬至5月中旬出土,白天活动,以笋为补充营养。4月中旬交尾、产卵,卵多产于最下一盘枝节到笋梢之间,卵2-3天孵化,其幼虫取食笋肉,被害处即停止生长。3龄幼虫食量增大,可将笋吃成空洞。老熟幼虫咬破笋箨入土,2~3天筑成土室,经半个月化蛹,7月即以成虫在土中越夏过冬。

防治方法:①营林措施。结合竹园抚育,于秋冬季垦复、松土,可直接捣毁蛹室,改变其越冬环境,既抚育了竹林,又可使害虫大量死亡。②人工防治。利用成虫的假死性、趋光性及行动迟缓的特点,且出土期比较集中,极易发现和捕捉,可组织人力集中捕杀和黑光灯诱杀。③当竹笋长到1-2m时,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液,每7天1次,视虫情喷1~3次。也可采用竹笋高1~1.5米左右,每株注射乙酰甲胺磷原液(1毫升/株),可杀死补充营养的成虫和取食竹笋的幼虫。④竹笋套袋,当竹笋长到0.5-2m时,在笋上套用约60cm的塑料袋,可有效减少病虫害。

(7)卵圆蝽:以若虫、成虫在竹子大小枝条的节上,主秆节的上下群集吸取汁液,造成竹子被害枝节以上的枝条落叶枯死,危害严重时,竹子上出现大量枯枝或全株死亡。

发生规律:浙江地区1年1代,以2-4龄若虫于10月底、11月上旬时坠落地面,以4龄若虫为主在地被物下越冬 2-3龄若虫越冬死亡率较高。翌年4月上中旬,越冬若虫开始活动,5月底至6月上旬羽化成虫,6月中旬交尾,6月下旬为交尾高峰,7月中旬为产卵高峰,成虫10月上旬绝迹。

防治方法:①在4月上旬若虫上竹前,用8%绿色威雷触破式微胶囊剂按1:200倍液在竹秆基部喷50-100厘米宽的一闭合环,可以杀死上竹若虫。②当竹卵圆蝽若虫聚集在竹节上下危害时,在竹秆上喷洒1:1000-1500倍液吡虫啉加菊酯类药剂。

(8)刚竹毒蛾

发生规律:刚竹毒蛾在我省1年3代。以幼虫在卵内越冬和以1~3龄小幼虫在竹上越冬。在浙江南部各代幼虫取食期分别为3月中旬到6月上旬、6月下旬到8月上旬、8月中旬到10月上旬。

防治方法:①加强竹林管理,保持竹林合理密度:竹毒蛾一般是先发生在湿度较大的山凹或立竹密度较大的竹林,危害后再向山坡、山脊转移,逐渐加重。竹林合理密度,保持竹林通风透光,可以降低该虫的危害。

②保护天敌:卵期有赤眼蜂、黑卵蜂寄生。幼虫有茧蜂、姬蜂寄生,寄生率均较高,对控制该虫的虫口密度起重要作用,也是该虫在大发生后下一年虫口即下降的重要原因。

③灯光诱杀:该虫有趋光性,成虫期可以用黑光灯诱杀。

④)药剂防治:在山凹初发现该虫危害,可以喷用白僵菌粉。因初发生地竹林密度较大,可用敌马烟剂每亩1公斤薰杀。

 

30、板栗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1)栗疫病:又名干枯病、胴枯病、腐烂病。为害板栗、锥栗和栎树。主要发生于树干、枝条上。发病初期病斑水渍状,黄褐或紫褐色,病皮稍肿皱,皮层组织腐烂,后期树皮干缩,枝条枯死。

发病规律:3月开始发病,6月进入发病盛期,染病枝干陆续枯死,10月后病情逐渐停止发展。病菌多从伤口侵入,冻伤、虫伤、嫁接接口、剪切口等损伤处易发病。

防治方法:清除重病株或病枝烧毁。对主干和大枝上的个别病斑,用刀刮除后涂以下药剂:抗菌剂“402”200倍液,波美10度石硫合剂,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或4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倍液。

(2)枝枯病:包括几种症状相似的病害,主要有板栗干枯病、枝枯病、墨汁病等。主干病部初期肿大,树皮纵裂,逐渐出现水状腐烂,中后期病部失水,以后病斑逐年扩展至环绕树干,引起枝杆枯死、树势衰弱直至全株死亡。

发病规律:板栗枝枯病可以由多种病原引起,如瘤痤孢菌、棒盘孢菌。在1-2年生枝条上,发病枝条叶片发黄,皮层颜色灰褐并逐渐由上而下干枯,病健交界处病部下陷。病原主要由伤口直接侵入。管理不善,林内通风透光状况差,土层脊薄则易发该病。墨汁病主要发生在树干1米左右以下,主干表皮初期皮孔变粗,树皮逐渐溃烂并流出污黑色汁液,后期根皮腐烂,全株死亡。林内长期阴暗潮湿,土壤板结,极易发病。

防治方法:选择通风、向阳、土层深厚、通透性好和适当远离水面的地方建园。搞好修剪、疏伐,剪除病枝。及时清理林地,做好秋冬清园。于春季病原尚未活动时刮除病斑,并涂刷渗透性较强的药剂如“401”、“402”杀菌剂,半月一次,连续2-3次。

(3)板栗炭疽病:主要为害栗叶、嫩枝幼杆和栗果,造成栗叶早落,嫩枝幼杆枯死和栗果霉烂。

发病规律:林间6—7月大量发生,病菌在病落叶、病枝杆和病空蒲上越冬,下年春夏借风雨传播,侵染为害。烈日灼伤,虫伤,有利于病菌侵入。

防治方法:清除病枯枝杆和病落叶,减少菌源。冬季落叶后喷1次波美4-5度的石硫合剂,翌年发芽前再喷1次,以杀灭在病枝杆过冬的病菌,或在4-5月喷65%代森锌600倍液、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800倍液,每星期1次,连喷3次,抑制菌源的产生。

(4)板栗白粉病:病叶上初生块状褪绿的不规则形病斑,后在叶背面或嫩枝表面形成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菌丝及分生孢子。秋天,在白色粉层中产生初为黄白色、后为黄褐色、最后变为黑色的小颗粒状物,即病菌的闭囊壳。幼芽、嫩叶受害严重时呈卷曲、枯焦状,不能伸展。嫩枝受害严重时可扭曲变形,最后枯死。

发病规律:病菌以闭囊壳在病落叶上越冬,第二年春季释放子囊孢子,借风传播进行初次侵染。3-4月间发病后,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经风传播进行再侵染,1个生长季节可有多次再侵染,使病害不断蔓延扩展。8-9月份形成闭囊壳,9-10月闭囊壳逐渐成熟。病菌由气孔侵入寄主。温暖、干燥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展。高氮低钾以及促进植物生长柔嫩的土壤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低氮、高钾以及硼、硅、铜、锰等微量元素对病害则有减轻作用。

防治方法:结合冬季修剪,剔出病枝、病芽。施足底肥,控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春季开花前,每月2次,喷布波美0.2度石硫合剂、25%粉锈宁1500—200倍液。开花10天后,结合防治其它病虫害再喷施一次。

(5)栗绛蚧:在全省板栗产区广泛分布。以若虫和雌成虫寄生于板栗1年生枝梢上吸汁危害,被害树延迟萌芽和长叶,甚至造成枝杆和整株枯死。

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树枝的裂缝、芽痕等隐蔽处越冬。翌年3月上旬越冬若虫恢复取食。3月中旬以后,部分若虫蜕皮变为雌成虫,继续取食为害,是栗绛蚧主要的为害期。雌成虫在4月上旬至中旬体积增大较快。卵在母蚧体内孵化。5月中旬至6月上旬,初孵若虫陆续从母蚧体内爬出并扩散,母蚧腹面留下大量的白色碎屑状卵壳。

防治方法:3—4月重剪有虫枝条,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促发新芽。3月中、下旬,用50%乐果乳剂10倍液,涂刷树干离地50厘米高处,操作时先刮除老皮成20厘米宽环状,涂后用塑料薄膜包扎。观察若虫孵化情况,在若虫盛孵期用药。一般在5月中下旬喷药,如虫口密度大,6月上旬再喷一次。药剂可用40%速扑杀乳油1000-1500倍液、35%快克乳油800倍液、40%杀扑磷乳油1000倍液、松碱合剂或茶饼松碱合剂16—2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6)栗瘿蜂:又称栗瘤蜂。全省板栗产区普遍分布,以幼虫在栗树新芽内为害。当春季栗芽萌发时,被害芽不能萌发,逐渐膨大而形成虫瘿,有时在瘿瘤上着生有畸形小叶。严重时树势衰弱,可引起枝条或全株枯死。

发生规律:1年发生l代,以初龄幼虫在寄主芽内越冬。当春季栗树抽梢时,在新梢枝叶上出现小型瘿瘤,5月下旬幼虫老熟在瘿瘤内化蛹。6月上旬成虫羽化,产卵,卵孵化为幼虫后在芽内为害,并在被害处形成椭圆小室,至9月下旬开始越冬。

防治方法:冬春季结合修剪清除有虫瘿的枝条,改善树冠内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新梢生长。受害严重的栗林,可采取重修剪,除枝条基部着生休眠芽的部位外,其余都剪除,1年后可恢复结果。化学防治。受害严重的栗林,于6月上旬成虫盛发时,用50%杀螟松乳油、80%敌敌畏乳剂2000倍液喷洒树冠、可以大量消灭成虫。此外,在树冠茂密的板栗林内,于成虫盛发期也可用敌敌畏烟剂熏杀。

(7)栗大蚜:在全省板栗产区均有分布。以成蚜、若蚜群集于新梢和嫩枝,刺吸寄主汁液为害,影响新梢生长,严重时影响栗果的成熟度及品质。寄主范围仅限于板栗和其他壳斗科树木。

发生规律:1年发生多代,以卵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孵化为无翅孤雌胎生蚜,群集于枝梢为害,5月上旬大量发生有翅蚜,10月底前后产生性蚜,交尾产卵越冬。

防治方法:冬春刮除老树皮或刷除越冬卵。板栗芽萌动至展叶前(蚜虫发生初期),喷5%来福灵乳油2000-3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3000-4000倍液。于4月上中旬越冬卵初孵期,树干涂药防治(参考栗绛蚧防治)。

(8)栗剪枝象:成虫活动以晴朗天气上午9时至下午4时最盛,夜晚、雨天很少活动。一头剪枝象半天可剪1-2个果枝,产卵1-5粒,一生可剪枝40个左右,产卵30粒左右,受害栗苞30-50个不等,甚至更多。成虫产卵前先在距栗苞3-6厘米处咬断果枝,但保留果枝下部一层,表庋相连,使栗苞枝例悬其上,然后在栗苞中下部位咬一孔洞,产卵于孔洞表面,后用头管把卵粒送到孔洞底部,最后将悬果枝相连表层咬断,果枝坠落,少数果枝因皮层相连未断仍挂在树上。

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次年5月开始化蛹,6月上旬成虫出土,下旬为出土盛期。成虫白天活动,常在树冠下部取食嫩苞,夜晚静栖,有假死性。雌虫一生可剪断40多个果枝。幼虫老熟后从栗实脱出,入土筑室越冬。

防治方法:成虫产卵为害期(6-7月)拾净落地果枝,每10天进行1次,集中烧毁或深埋。平整栗园,可在早春解冻后翻耕土壤,消灭土中幼虫。

31、山核桃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1)山核桃干腐病:又名溃疡病、墨汁病、黑水病。主要危害幼树,病害初期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呈黑色,树皮稍微突,用手指按压会流出带泡沫的液体,似墨水汁液,有酒糟气味,天气干燥时病部有褐色胶质物。剥开树皮,皮层发黑腐烂。由于病菌纵向发展快,病菌继续侵入木质部,使木质部变黑,一直可深达髓心,严重时整株树枯死。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上越冬,春季4月、5月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病菌从伤口和树皮孔侵入,病害时间一般从3月下旬开始到11月为止。

防治方法:加强培育管理,增施生物肥料,促进健康生长,提高抵抗病害能力。在发病初期用刀在病斑部划几道口子,然后用80%402或80%乙蒜素抗菌剂配1:200倍液在树干上喷施。对受病害较重的树,用刀刮去病斑烂皮或划破病理斑皮层后,用80%402或80%乙蒜素抗菌剂1:50—100倍液在树干上涂抹或喷施。注意:必须每隔5天一次连续三次,方可杀死树体内病原菌。

(2)山核桃花蕾蛆:山核桃花期的主要害虫,以幼虫刺吸雄花序和雌花蕾的汁液,雄花序受害弯曲、肿大,雌花蕾受害浮肿、变色,最后枯萎凋谢,严惩影响山核桃产量。

发生规律:1年1代,山核桃花蕾蛆是以老熟幼虫于5月下旬入土越冬,第二年待雄花开放时陆续羽化,物候现象十分明显。羽化在一天中傍晚又是高峰时期,白天几乎不羽化。羽化后成虫从地面逐渐飞到花上产卵,先在雄花序上,后在雌花蕾上。

防治方法:抓紧山核桃雄花长2公分和掌握雌花蕾初形成两个有效防治时间开展树冠喷药,也可在当前采取地面喷药的方法杀死地下未羽化的害虫。选准农药品种,不要盲目加大使用药量和多种农药混合使用,地面喷药用25%根虫净1:500倍,树上喷药可用25%广治乳油1:600-800倍或者用毒丝本乳油1:800倍液,注意在喷雾防治时一定要使药液渗透到花蕾。严禁使用乐果、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人身、食品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32、香榧灾后易发主要害虫防治技术要点

(1)香榧细小卷蛾:香榧的主要害虫。第1代幼虫于5月初蛀害榧树的腋芽,为害严重时榧树新抽发的腋芽几乎全部脱落;第2代幼虫潜叶为害,形成弯弯曲曲的虫道。

发生规律: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榧树主干基部树皮裂缝及树冠下枯枝落叶苔藓中越冬。越冬代成虫3月上、中旬羽化并开始产卵,四月上旬初见虫苞。危害期一般从4月上旬始至5月中旬,幼虫随虫苞落地后爬出虫苞化蛹,5月中旬为化蛹高峰,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第1代成虫高峰。成虫羽化后产卵于幼嫩叶片。6月下旬开始出现潜叶症状。7月上、中旬为卵孵化盛期,8-9月为潜叶症状出现高峰。11月上旬幼虫老熟,吐丝下垂至榧树主干基部树皮裂缝及树冠下枯枝落叶苔藓中越冬。

防治方法:12月上旬—2月底之前清除榧树下枯枝落叶沤肥或深埋,树干用涂干剂处理,消灭越冬虫源;3月上旬榧树腋芽长8.0—10.0mm 时防治越冬代成虫,药剂每hm2可用1.8%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1000g兑水1000-1500千克,或苏云阿维可湿性粉剂1000g兑水1000—1500千克,重点喷树冠下地面及下层树冠杀成虫。4月上旬初见虫苞时,药剂每hm2可用1.8%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1000g兑水1000—1500千克,或苏云阿维可湿性粉剂1000g兑水1000—1500千克,抑太保可性性粉剂1000g,兑水800千克,重点喷虫苞。8月上旬如遇潜道较多,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hm21000-1500毫升兑水1000—1500千克喷雾,潜道不多可以弃治。11月份根据气温下降动态,老熟幼虫吐丝下垂时每hm2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毫升兑水1000-1500千克在树冠下地面上及主干1米以下喷雾,消灭越冬幼虫。

(2)香榧硕丽盲蝽:若虫和成虫危害榧树的嫩梢和果实,危害严重时造成枯梢和榧实脱落。

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卵在杂草上过冬。危害期一般从4月下旬始至6月上旬止,历时50天左右,危害高峰期出现在4月底5月初这一时段。受害嫩梢枯萎,受害幼果不久就会脱落,受害成熟果实发黑,开裂。成虫发生时间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卵产于嫩梢。

防治方法:营林措施,早春清除树下杂草,消灭越冬虫卵。保护天敌蜘蛛。药剂防治,若虫期每hm2可用5%高渗吡虫啉乳油1500毫升,10%吡虫啉乳油1000毫升,45%辛硫磷乳油1000毫升,兑水1500千克;成虫盛发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m兑水2000千克。

(3)苹掌舟蛾:以幼虫为害多种果树叶片,为害时常自树株顶部或某一枝条梢端开始,逐渐累及下方,多点片发生。树株受害重时叶片常被食尽。

发生规律:每年均发生l代,均以蛹在寄主附近的表土层内越冬。翌年7月末-8月初为成虫羽化盛期,7月下旬至9月间为幼虫发生为害期。9月中、下旬幼虫先后老热,落地人土化蛹越冬。成虫多产卵于寄主叶片背面,幼虫共5龄,3龄以前群集在—起为害,3龄后分散为害。

防治方法:利用幼虫3龄前群集为害和受惊吐丝下垂的习性,剪除虫枝,人工捕杀。7—8月份幼虫发生期可喷布苏云阿维12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喷布青虫菌800倍液;幼虫老熟人土期,树冠下地面撒施白僵菌,然后轻耙松土。

33、杨梅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1)杨梅癌肿病:又称杨梅溃疡病,俗称杨梅疮,是为害杨梅枝干最严重的病害。主要为害杨梅树干和枝条,尤以2年生、3年生枝梢受害最严重。

发病规律:病原为丁香假单胞萨氏亚种杨梅致病变种,是一种细菌性的枝干病害。主要在树枝上或果园地面残留的枝梢病瘤内越冬。春季病菌在病瘤表面流出菌浓,主要借助雨水、空气、昆虫等传播,从伤口或叶痕处侵入。一般在4月底5月初开始侵入,在20-25条件下,经30-35天的潜伏期后开始出现症状,6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最多。幼树和苗木上发病较少,而结果树上发病较多。有些当年生的新梢上也有发病。

防治方法:加强检疫。禁止从病树上剪取接穗和调运带病菌苗木。新区一旦发现病树,应及时挖除并烧毁。加强管理。采收时,宜赤脚或穿软鞋上树采收,以免弄破树皮增大感染概率。采收后多施含钾量高的有机肥,增强树体。修剪。新梢抽生前,剪除带瘤小枝并集中烧毁,及时清园以减少病菌,防止再侵染。药剂可选用1:2:200波尔多液,或10%农用链霉素600-800倍液,或77%可杀得2000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刮除病斑。春季3-4月份,病原菌未流出前,先用快刀刮净病斑,在伤口处涂以硫悬浮剂(或石硫合剂原液)加402抗菌剂100-200倍液,或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或硫酸铜100倍液,或1:6的浓碱水进行消毒保护。隔2周再涂1次,效果更好。

(2)杨梅肉葱病:俗称杨梅花、杨梅火、杨梅虎、肉柱分离病、肉柱萎缩病。浙江省杨梅肉葱病的株发病率达20%以上,多的达40%-50%,是杨梅果实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发病规律:一般对长势过旺的树冠中、下部,或树势健壮结果较多的树,或褐斑病发生较多的衰弱树,或土壤有机质缺少而出现缺硼、缺锌病的树,发病严重,其果实提早脱落;轻度被害的树,其果实也失去商品价值。仅在硬核后到果实成熟时,肉眼最易发现病害。此外,东魁杨梅果实的发病率比其他杨梅品种稍高。

防治方法:加强衰弱树培育管理,应在立春和采果后,及时增施有机肥和钾肥,预防褐斑病的发生,增强树势和提高树体的抵抗力;树势强树,应在生长季节(5月10日前后),人工疏删树冠顶部直立或过强的春梢约1/3,控制使用多效唑,使树冠中、下部通风透光。多施有机肥和钾肥,满足供应硼、锌等微量元素。控梢控果。控制夏梢(结果母枝)15厘米以下;按叶果比50:1疏果,严格控制结果量。喷药防治。谢花后果实膨大期,果实喷施高美施营养液3次,第1次浓度为0.15%,第2、第3次浓度为0.1%;或0.2%-0.3%的磷酸二氢钾液多次,每次相隔10-15天;或喷施绿芬威1号1000倍液;同时,在5月中旬喷施1次赤霉素,浓度为33-50毫克/千克,可有效防治。

34、枇杷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1)枇杷炭疽病:主要危害成熟果、嫁接苗,引起果实腐烂、嫩梢受害。果实染病,初发时在果实上发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后期果面凹陷,病斑上发生小黑点,排列成同心轮纹状,迅速扩展。叶片染病,叶片上出现圆形至近圆形病班,病班中央灰白色,边缘暗褐色,扩展后可连成大斑。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由风雨和昆虫传病。嫁接苗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接芽刚萌发时发病重,果实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发病重。防治方法:加强果园肥水和土壤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园地开沟排水,增施钾肥,增强树势。清园。采后结合修剪,清除病果、病梢,减少病菌来源。药剂防治。上年发病重的果园,于果实转色前一个月选用0.3%-0.6%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1-2次,5月上、中旬选用托布津、多菌灵药剂以保护果实。

(2)枇杷黄毛虫:别名枇杷瘤蛾。幼虫食芽、嫩叶,猖撅时也为害老叶、嫩茎皮和花果,发生严重时连老叶也吃成仅剩叶脉,甚至造成枇杷树死亡。1年发生4-5代,5-10月都有发生和为害,但到8-9月份为害量最大。老熟幼虫在叶背主脉或枝干上结茧化蛹越冬。防治方法:人工捕杀。利用初龄幼虫群聚新梢叶面取食或成虫喜欢栖息于树干上的特性,进行人工捕杀。冬季清园和树干涂白。冬季将果园落叶、断枝、树皮等集中烧毁,刮刷树皮缝隙并涂白,以减少越冬虫源。保护天敌。从树干上收集一些已被寄生的黄毛虫、蛹于寄生蜂保护器中,使黄毛虫的成虫及幼虫不能逃出,而寄生蜂的成虫能飞虫,保护广腿小蜂、黑瘤姬蜂等寄生天敌。化学防治。在幼虫初发时喷2.5%天王星乳油2500倍液等喷雾。

35、柿树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柿树是我省的一种重要的果树品种,其主要的病虫害有柿角斑病、炭疽病、柿圆斑病、柿绒蚧、柿蒂虫、柿伪安瘿蚊、碎斑簇天牛等。

(1)柿炭疽病:主要为害柿树新梢和果实,也为害叶片,造成大量新梢枯死,果实变红、变软,提早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枝梢病斑中越冬,也有在病果、叶痕和冬芽中越冬。翌年春末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由伤口或直接侵入新梢和幼果,潜伏期3-10天。浙江一般于5月上旬开始发病,以后可再侵染。春夏梢受害重,秋梢也有发病。病菌喜高温(25-30)高湿,5-6月雨水多,发病重。柿苗及幼林树发病重,树势衰弱也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减少越冬病菌:结合冬季修剪,彻底剪除病枝梢,扫除园中的落果、病枝及病叶,集中烧毁。化学防治。柿树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1次。于4月下旬、5月上中旬、6月中旬各喷一次药。药剂可选用25%使百克乳油10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0%炭疽灵800倍液。

(2)柿角斑病:也称角斑落叶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柿蒂,造成柿树早期落叶、落果。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柿蒂和病叶上越冬,结果大树则以挂在树上的病蒂为主要初侵染源。柿树落花后1个多月内,即5-6月,陆续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叶背气孔侵入。一般经25-38天的潜育期才开始表现症状,8月病叶开始脱落,柿果变红、变软脱落。病害发生与叶片老嫩、越冬菌源数量和当年的降雨密切相关。柿角斑病菌不易侵染幼叶,故枝梢顶部叶片病轻,而下部老叶病重;5-6月降雨早、雨量大,发病严重。同时,环境潮湿也有利于该病发生。

防治方法:减少越冬菌源。冬季与早春彻底清除树上和落地病蒂及病叶,集中烧毁。加强果园管理,提高抗病能力。低洼的果园做好开沟排水,降低果园湿度,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合理修剪,促使树势健壮。化学防治。于谢花后开始喷药,隔10-15天后再喷1-2次。药剂可用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使百克乳油1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

(3)柿圆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柿蒂。发病后造成早期落叶,柿果提早变红、变软并脱落,对树势和产量均有较大影响。柿蒂上的病斑圆形、褐色,比叶片上的病斑发生晚,病斑也较小。病菌以未成熟的子囊壳在病叶上越冬。在浙江翌年5月中旬,子囊孢子释放并通过风雨传播、侵染,一般7月下旬开始出现症状。上年病重落叶多,当年5-7月雨水多,该病将严重发生。凡地力差或施肥不足,树势衰弱的发病也往往比较严重。

防治方法:彻底清除落叶。秋末至早春彻底清扫果园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越冬菌源。加强果园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促进树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化学防治。于谢花后开始喷药,隔10-15天再喷1次。药剂可选用: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使百克乳油1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

(4)柿绒蚧:俗名白蜡蚧,以若虫在柿树的叶片、花蕾、果实和枝条上吸汁为害,造成叶片畸形扭曲,大量落叶、落果,严重的造成枯枝死树,影响产量和品质。在浙江1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各代若虫孵化盛期为6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下旬、10月下旬。越冬代和第一代若虫主要为害新梢、柿叶、花蕾;第2至4代为害柿果较重,尤以第3代最重。

防治方法:人工清除病源。冬季刮除柿树主干、主枝上的老粗皮及地衣苔藓,消灭在树皮裂缝中越冬的若虫。剪除严重受害的虫枝,并集中烧毁。化学防治。采用重点防治越冬代(4月中下旬),狠治第一代(6月中旬),补治第二代(7月下旬)的防治策略,在若虫孵化盛末期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40%速扑杀乳油1000倍液等喷雾。

(5)柿蒂虫:又称柿实蛾、柿举肢蛾、柿食心虫。以幼虫蛀果为主,亦蛀嫩梢。使幼果干枯、脱落,柿果提前变黄早落俗称“红脸柿”、“旦柿”,为害严重的能造成绝产。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里,树干基部土缝中,树上挂的干果、柿蒂上结茧越冬。越冬幼虫来年4月下旬化蛹,5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7月中旬为第1代成虫羽化盛期。第二代幼虫于8月上旬至9月中旬蛀果为害,造成柿果提早变红、变软脱落。8月下旬幼虫陆续老熟,爬出被害果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诱杀幼虫。8月中旬幼虫脱果越冬前于树干束草诱集越冬幼虫,翌年发芽前彻底刮除树干老翘皮,连同束草一并烧毁,消灭越冬幼虫。清园。在幼虫为害期,及时摘除树上虫果,拣净地下落果,集中深埋。秋冬摘除树上残留的柿蒂。化学防治。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在两代幼虫发生高峰期,应各喷两次药,每次间隔10-15天。药剂可选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等。喷药着重果实、果柄和柿蒂。

(6)柿伪安瘿蚊:寄主仅为柿树。其幼虫在当年生枝条皮层下取食并形成虫瘿,使芽叶萎缩,生长停滞,失去座果能力,翌年受害枝条枯死,削弱树势,造成减产。浙江1年发生1代,以1龄幼虫在柿树受害枝条上的虫瘿内越冬。翌年3月,越冬幼虫开始发育,4月中旬开始化蛹至下旬达到化蛹高峰,5月上旬为成虫羽化高峰,高峰期一般持续4-10天。成虫羽化时间与春梢抽生时间吻合。成虫一般白天羽化,羽化时将蛹壳带出虫瘿,虫体离开后,白色蛹壳即留在虫瘿上的羽化孔处,非常醒目。羽化后即可交尾产卵。幼虫孵出后在皮层下危害,受害枝条一般在9月份可见局部肿胀,形成虫瘿。虫瘿处枝条发脆易折。11月份气温下降,幼虫即在虫瘿内越冬。防治措施:减少虫源。冬季剪除有虫瘿的枝条,集中烧毁。化学防治。4月底5月初在成虫羽化始期开始喷药,每隔5天喷药一次,连续防治2次。药剂可选用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或80%敌敌畏1000倍等细喷1年生树枝和当年春梢。

(7)碎斑簇天牛:以幼虫在主干内蛀食为害,受害严重时主干中空、主枝枯死,很少结果,对产量影响很大。目前发现仅为害柿树。浙江3年1代。成虫羽化期为7月底至10月上旬,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到10月下旬仍见少量成虫活动,羽化期长达2个多月。8-9月是成虫的产卵高峰期,可延续到10月上中旬。后期产的卵,经越冬后,于翌年4月下旬-5月上旬破壳孵化。故柿园内可观察到有两个幼虫孵化高峰期,即8月中旬-9月中旬和翌年5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后,沿树干皮下向上蛀食。当幼虫体长约15毫米时,开始蛀入木质部,沿树干纵向蛀食,把树体蛀成似莲藕状中空。11月至翌年3月为该虫的越冬休眠期。越冬虫态有卵、幼虫和蛹。

防治方法:捕杀成虫。在8-10月成虫羽化期,结合柿园管理及采摘,发现成虫进行捕杀;也可利用成虫于夜间8-12时在主干基部产卵的习性,进行夜间捕杀。刮除卵粒及低龄幼虫。于9-10月逐株检查产卵痕,并用铲刀刮除其内的卵粒或初孵幼虫。毒杀大龄幼虫。在5-7月幼虫蛀食期,选用1.8%阿维菌素,或5%吡虫啉乳油5-10倍液,用钻孔注液法进行毒杀,或用药棉蘸80%敌敌畏药液塞入虫孔毒杀。冬季清园刮除老树皮,并用涂白剂涂白。

(8)柿斑叶蝉:又名柿血斑小叶蝉、柿小浮尘子。以成虫、若虫在柿叶背面刺吸汁液,破坏叶绿素的形成。被害叶片呈现褪绿斑点,严重时斑点密集成片。 受害严重的能造成柿树早期落叶,削弱树势,产量下降。1年发生2代,以卵在当年生枝梢皮层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孵化,5月中旬越冬代成虫出现,产卵于叶背面近中脉处,6月中旬孵化出第二代若虫,7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出现。若虫孵化初期喜群集,随龄期增长逐渐分散。

防治方法:在若虫盛发期,喷施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0%叶蝉散乳油500倍液,或25%仲丁威乳油500倍液。

36、枣树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点

枣树是浙江的一种重要果树品种,枣树在浙江的栽种比较广泛,兰溪市是我省鲜食枣种植科研基地。我省枣区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枣疯病、枣锈病、枣炭疽病、枣粘虫、枣瘿蚊、黄刺蛾等。

(1)枣疯病,又称丛枝病、“公枣树”。发病3-4年即可整株枯死,对青枣生产威胁极大。根蘖繁殖和各种嫁接方式均能传病,在自然界,中国拟菱纹叶蝉,橙带拟菱纹叶蝉,凹缘菱纹叶蝉和红闪小叶蝉等是传播病原的媒介。而土壤、花粉、种子、疯叶汁液及病健根的接触均不能传病。经嫁接传播,潜育期短者25-31天,最长达382天。枣疯病发病时,一般先在部分枝或根蘖上表现症状,然后逐步扩展到全树。该病是一种系统性侵染病害,发病后,小树1-2年,大树5-6年即枯死。防治方法:彻底挖除重病树和病根蘖,初发病的枣树,一发现疯枝就应及早剪除。培育无病苗木。砧木、接穗、接芽都应严格从无枣疯病的园地选取。一旦发现病苗,应立即挖除。选育抗病品种,并加强培育管理,使枣树生长健壮,力求壮树防病。治虫防病。从枣芽萌发的4月上旬至8月,喷药防治传病媒介叶蝉类。农药可选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或20%叶蝉散乳油500倍液等喷雾。可结合防治其它病虫害进行兼治。

(2)枣锈病,俗称“串叶”。仅为害叶片,能引起早期大量落叶,削弱树势,严重发病树,叶片落光,仅留部分果实,影响当年和第二年的产量,对枣果品质影响也很大。通常于6月下旬病菌夏孢子在雨水多、湿度大时开始侵染叶片。病害潜育期一般7-15天。病害先从树冠下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者全树叶片提早落光,致使枣果不能正常成熟。7-9月,出现大量夏孢子堆,再次侵染,使发病达到高峰。一般雨季来得早,气温高、湿度大,枣园郁闭,发病早且重;反之,发病晚而轻。

防治方法:减少菌源。秋、冬季彻底清除枣园落叶,深埋或烧毁,消灭菌源,以减少初次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合理修剪,以利通风透光,增强树势。枣园做好开沟排水,以降低枣园湿度。药剂防治。于6月中下旬喷0.5%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每隔15-20天连续喷2-3次。发病后,可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者10%世高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喷雾,隔15天一次,连续喷2次。

(3)枣炭疽病,俗称“烧茄子”病。主要为害果实,使枣果提早脱落,味变苦,不堪食用。亦能侵染枣吊、叶片、枣头和枣股。病原菌以菌丝体在残留的枣吊、枣头、枣股和僵果内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昆虫如蝽象类也能传播,从伤口、自然孔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从花期即可侵染,但一般要到果实接近成熟和采收期才发病,有明显的潜伏侵染现象。雨季早、雨量多、田间湿度大,则发病早而重。干旱年份轻或不发病。树势弱发病率高。

防治方法:清洁枣园,减少菌源。秋、冬季摘除树上残留的枣吊、僵果;剪除病虫枝及枯枝;清扫落地枣吊、枣叶,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菌源。加强树体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枣树抗病能力。药剂防治。结合防治枣锈病,于6月上旬-8月上旬喷施0.5%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也可选用25%使百克乳油10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连喷3-4次,每次间隔10天。

(4)枣粘虫,又名枣镰翅小卷蛾、枣实蛾、枣卷叶虫。以幼虫为害芽、叶、花、果。浙江1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以蛹在枣树主干、主枝粗皮裂缝内越冬。翌年春季成虫羽化,各代幼虫发生期4月中旬-5月中旬、6月上旬-6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上旬-9月初、9月上旬-10月上旬。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趋性强。幼虫能吐丝下垂,转移为害。幼虫老熟后在叶包内、花序中、枣果内或树皮裂缝处结白色薄茧化蛹。

防治方法:减少越冬虫源。冬季或早春刮除树干粗皮以消灭越冬蛹,或在各代幼虫化蛹前,于主干分叉处束草,引幼虫到束草中化蛹,然后解下束草带回烧毁。黑光灯诱杀成虫。药剂防治。在各代幼虫孵化始盛期喷药,杀灭初孵幼虫。药剂可选用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

(5)枣瘿蚊,俗称枣叶蛆、枣蛆。为害枣树嫩芽、嫩叶。叶片受害后,叶缘向上卷曲成筒状,幼虫在其内取食,对苗木、幼树生长及结果树的产量影响都很大。该虫1年发生5-7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下土内结茧越冬。翌年4月上旬羽化为成虫,产卵于刚萌发的枣芽上,幼虫孵化后刺吸叶汁,使被害叶片组织肿胀,变红,变硬变脆。幼虫老熟后钻出叶筒入土结茧化蛹羽化。全年枣芽萌发时均有为害,第一代幼虫影响最大。

防治方法:秋冬季翻耕枣园,消灭在浅土内越冬的虫茧。化学防治。3月底-4月上旬, 50%辛硫磷乳油500倍,或10%二嗪磷颗粒剂1公斤/亩拌细土撒施土面。在幼虫为害期进行树冠喷药,可用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90%万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等。

37、猕猴桃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1)蔓枯病:主要为害二年生以上的枝蔓,当年新生的枝蔓不发病,病斑多在剪锯口、嫁接口和枝蔓杈处发生。多年生果树发病高,严重时造成大量枝梢死亡,甚至整枝或整株死亡。

病原和发病规律:为猕猴桃主要病害之一,有的果园病梢率高达80%,造成大量枝梢死亡,甚至造成整枝或整株死亡。枝蔓普遍带菌,猕猴桃抽梢期和开花期出现发病高峰。发病与树势有关,伤口是诱发病害的主导因素,冻害是引发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品种间以中华猕猴桃最易感染。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清除病虫枝蔓,喷施4140、激素复合肥等微肥,一般年喷施3-4次,增强树体抗病能力。新梢生长期喷1:0.7:200倍液波尔多液1-2次,或涂刷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以灭除潜伏病菌。

(2) 猕猴桃溃疡病

溃疡病是猕猴桃重要病害之一,危害巨大,轻者减产、枝条干枯,重者死树、甚者毁园。低温高湿,多雨、气温突降遇冻后或上一年超负荷挂果,易染病;人为碰伤、夏剪、冬剪锯口愈合慢时有利病害侵入,发病重。

病原菌是一种耐低温、腐生性强的细菌,主要在树体病枝上越冬,或者随病枝病叶等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翌年3月开始发病,4月下发病高峰,发病部位多从衰弱的枝干皮孔、芽基、落叶痕、枝条分杈处开始,如遇风雨,不断重复侵染。

农业防治:多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树体对多种元素的吸收利用,限制挂果量,入冬前灌防冻水,早春用防冻剂防止新稍嫩芽受冻,高温强光树体遮阴。    

化学防治:冬剪后,及时全面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3月发病后,对小伤口或病斑,用小刀在病灶部位纵向割三个伤口,深达木质部,伤口上下应超出病灶1-2cm,用毛刷蘸强力克菌灵50倍液在上刀口挤压,迫使药液穿过病灶流向下口;发病盛期,且病灶大,可用原液少量涂入,以快速杀菌;如剪锯口或树体的病斑过大,可选医用凡士林拌杀毒矾(即恶霜灵锰锌),刮去病部坏组织后涂抹此膏,既能保护伤口不受染菌侵染,又能促新的皮层快速生长。

综合防治:减少大青叶蝉等害虫引起的伤口感染,选用70%宝贵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70%上格金刹5000-8000倍防治;修剪时减少大伤口,使病菌侵入无门。大伤口须涂药保护;剪有病树后的剪刀不能剪无病树,如剪要先酒精或火消毒,同一果园先剪无病树,后剪有病树,也可备两把剪刀;科学管理、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合理负载,健壮树体,提高抗病抗灾力;加强地下管理,防止根部病害降低树体抵抗力:及时防治根腐病和根结线虫,可用0.8%菌立灭300倍,40%多菌灵400倍,80%代森锌200-400倍,或68%金雷水分散粒剂600-800倍灌根;重视萌芽开花期的追肥和灌水,补充氮肥和磷肥,增施速乐硼(叶面喷施型,补充钾硼元素);高垄栽培,防止积水,干旱时及时灌水。秋季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透气性;有病种苗、果实不得进入无病区,严禁栽植带菌苗木和病园采集接穗。

避雨栽培可有效防治溃疡病。

 

38、花卉苗木灾后易发主要害虫防治技术要点

受冻后花木长势较弱,往往容易引发病虫害,必须加强监测,一旦发现病虫害,立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治。对于受冻受压的苗木如果没有恢复生长的可能就要及时清除,防止产生病虫害。中等规格苗和大苗建议把冻枯的枝叶及时剪除,尽快让其恢复树型树冠。对留床种苗春季叶面及时增施氮肥,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恢复树势。

花卉苗木的害虫种类繁多,大体可分为食叶害虫、刺吸害虫及螨类、枝干害虫和地下害虫等4类。

(1)食叶害虫:主要有刺蛾、毒蛾、夜蛾、舟蛾、卷叶蛾、枯叶蛾、尺蛾、天蛾、凤蝶、粉蝶等幼虫及金龟子、金花虫、叶蜂等。这类害虫有的能把花木叶片食成缺刻,咬食花蕾使之残缺不全,或啃食叶肉仅留叶脉,甚至把叶全部吃光,有的卷叶危害等等。

发生规律:一般5-6月初现,7-8月危害盛期。

防治方法:①消灭越冬虫茧。②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可设黑光灯诱杀。③喷洒90%敌百虫或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3%溴氰酯乳油3000倍液,防治幼虫时可选用3%呋喃丹颗粒剂兑土翻入土中.

(2)刺吸害虫:主要有介壳虫、蚜虫、红蜘蛛、粉虱、蓟马、叶蝉、蝽象等。这类害虫常使花木卷叶或叶片上出现斑点、枯黄、或因局部组织受刺激,使细胞增生形成虫瘿等症状。

发生规律:一般20—27度左右,气候较干燥时发生虫害,5—6月份为危害高峰期。

防治措施:①喷洒40%乐果1000--1500倍液,25%敌敌畏乳油3000倍液,防治介壳虫加入适当5-10克煤油、柴油、或些许洗衣粉防治效果更好。②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可捕食介壳虫。

(3)蛀干害虫:钻蛀花木枝梢及茎干内取食,造成孔洞或隧道,直接影响主干和主梢的生长,易遭风折。

发生规律:5—6月危害最重,6—7月羽化成虫。

防治措施:①剪除虫枝、消灭幼虫;②人工捕杀或用黑光灯诱杀成虫;③用80%敌敌畏500倍液或40%乐果20--50倍液注射孔内或浸药棉塞孔,50%辛硫酸也可以的,再用黏泥封孔。

(4)地下害虫:常见的有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等。这类害虫在土中危害花木的根部及基茎。

发生规律:一般3—5月为危害期,多于傍晚活动取食。

防治方法:①圃地要精耕细作、消除杂草,并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可减少蝼蛄、金龟子产卵。②毒谷毒杀。煮半熟的谷子,晾后拌上50%辛硫磷乳剂制成毒谷,每公顷用量15--30公斤,随同种子播下,可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③毒饵诱杀。取90%敌百虫50克,拌入5公斤煮至半熟或炒香的饵料(如麦麸、饼肥等)中作毒饵,在傍晚撒入花木根部附近,可诱杀蝼蛄、地老虎。

39、樟树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雨雪冰冻灾发生后,树势较为衰弱,容易发生各种病虫害,应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雪后及清理园内清理枯枝落叶,同时树冠、枝干和地表喷杀菌剂,预防各类病害的发生。

(1)香樟赤斑病:又称香樟赤枯病,是香樟叶部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初期,在叶缘、叶脉处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的桔红色病斑,边缘褐色,中央散生黑色小粒。随着病斑的扩大,叶面病斑连在一起,看上去象“半叶枯”,引起叶片提前大量脱落。

  发病规律:病原为半知菌的叶茎点霉菌,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在落叶病斑上越冬,为第二年初侵染的病菌来缘,翌年春季香樟叶子展开时分生孢子随风、雨、昆虫传播到新叶上,从伤口、气孔处侵入叶内扩展蔓延,6-7月病症出现大量落叶、落果。

防治方法:①在冬季将落叶、修剪的病枝枯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病原。②合理修剪,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木抗病能力。③春季在树木展叶期用波尔多液1:1:160进行预防,发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800倍,多菌灵800倍,可湿性退菌特1000倍进行喷雾防治。

(2)香樟枝枯病:侵染1-2年生枝条,受害部位初期肿大,树皮纵裂,逐渐出现水状腐烂,中后期病部失水,以后病斑逐年扩展至环绕树干,引起枝干枯死、树势衰弱直至全株死亡。

  发病规律:在1-2年行枝条上,发病枝条叶片发黄,皮层颜色灰褐并逐渐由上而下干枯,病健交界处病部下陷。病原主要由伤口直接传播。管理不善,林木生长衰弱,树冠通风透光及卫生状况差,土层脊薄等易发该病。此外林内长期阴暗,土壤板结,潮湿,极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搞好修剪、疏伐、剪除病枝。②及时清理林地做好秋冬清园。③于春季病原尚未活动时刮除病斑并涂刷渗透性较强的药剂如“401”“402”杀菌剂,半月一次,连续2-3次。

(3)绿尾大蚕蛾:又名燕尾水青蛾。寄主植物有多种树木。以幼虫蚕食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食光。

发生规律:绿尾大蚕蛾1年发生2代,以茧中蛹在近土面的树干或灌木枝干上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

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捉。根据地面新鲜虫粪,寻找幼虫捕捉消灭。②化蛹期,采摘虫茧,消灭蛹。③化学防治。在幼龄幼虫期,可喷布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

(4)香樟瘿螨:又称香樟毛毡病。 症状初期叶片背面产生白色不规则状斑块,之后发病部位隆起,斑块上密生毛毡状物,灰白色,最后毛毡状物变为暗褐色,斑块主要分布于叶脉附近,有的相互连结覆盖整个叶片,叶片的正面看上去凹凸不平,严重的叶片上发生皱缩卷曲,质地变硬,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正常生长。

  发生规律:引起毛毡病的病原是瘿螨,叶片的表皮细胞受病原物瘿螨的刺激后伸长和变形成为毛毡状物。瘿螨以成虫在植物芽的鳞片内或病叶内以及枝条的皮孔内越冬,次年春天,叶片抽出时爬到叶片背面进行为害、繁殖。高温干燥情况下繁殖速度较快,所以夏秋两季为毛毡病高发区。

  防治方法:瘿螨是毛毡病的根源,所以防治毛毡病主要是防治螨。①发现个别叶片有螨虫时,及时摘除,将螨杀死;及时清除杂草、残枝落叶,减少越冬虫源。②为害期可喷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醇乳油600-800倍液、或苏云阿维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药时必须喷到虫体。③凡有毛毡病果园,应人工摘除老病叶集中消灭,减少虫源转移扩散为害,在新梢叶片展开期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200倍液、73%克螨特2500-3000倍液防治。

40、桂花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1)桂花叶枯病: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病落叶中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7℃左右。病害发生多在7-11月。栽培场所潮湿闷热、通风不良时,或植株生长衰弱时都会病重。病害在经冬后的老叶上发生较多。植株下部叶片发生较多。

  防治方法:①桂花要忌积水,增施腐殖质肥料和钾肥,以提高抗病力。病株要及时摘除病叶,冬季还应清除病落叶,以养活侵染来源。②发病期间,初期可喷1:2:1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以后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2)桂花叶蜂:为害桂花。以幼虫取食叶片,致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前蛹期在土中结茧越冬。每年3月开始化蛹,3月底4月初羽化。幼虫喜群集,昼夜均取食,常将寄主叶片吃光,仅剩主脉,不但失去观赏价值,甚至使植株死亡。幼虫有互相残杀习性和假死性。成虫较笨拙,产卵时,即使遇惊扰也不飞,仍继续产卵。

  防治方法:①冬季在寄主植物周围松土,杀灭越冬虫蛹。②幼虫为害期,可喷洒苏云阿维可湿性粉剂900克加水900-1125千克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50%马拉硫磷、50%辛硫磷、50%杀螟松乳油15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

41、油茶灾后易发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冰雪灾害造成大面积林木的折干断枝,极易造成大量伤口并导致林木生长势的急剧下降。众多伤口是多种病菌的侵染点,树势急剧下降又可引发一些腐朽菌的侵入,因此,雪后应该及时清理油茶园的枯枝落叶,集中焚烧。清园后,用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全面对树体及地表喷施一次。重点关注油茶炭疽病、软腐病、煤污病、黑跗眼天牛、油茶织蛾及茶籽象甲等害虫。

(1)油茶炭疽病:是油茶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在油茶老残林中发生比较严重,在高温高湿季节蔓延最快,感染此病后造成成油茶落果,常导致油茶减产20%左右,最高达30%以上。

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在带病的蕾、芽、果柄、枝、叶上越冬。早春当日均气温连续10天在15℃时,病害即可发生,一般是春雨早、雨水多,发病也早、发病重。在浙江丽水4月中旬开始发病,先是新梢、嫩叶先发病,后是花蕾发病,果实于5月上旬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少量新叶和果实上出现褐色病斑。7-8月病害迅速扩展,病果和病叶大量脱落,直到10月茶果采收时为止。一般低山区比高山区病害发生较多、较重;阳坡、山脚、林缘多于阴坡、山顶、林内;施氮肥的地块重于施农家肥的地块。

防治方法:①营林防治技术:及时清除病株、病枝、病叶、枯梢、病蕾、病果集中烧毁外。早春后及时剪除病枝、摘除病叶、病蕾等,修剪要至病部以下5 cm;摘除病叶、病果。刮治大枝和干部病斑,直到木质部无变色处。刮口和刀具经0.1%氯化汞或75%酒精消毒,并在伤口涂以波尔多液保护。夏季修枝时,抹除枝干上不定芽,剪除不定芽萌条。同时,注意剪掉发病的新梢,摘除早期的病果和病叶。冬夏季剪除的发病部位要带至林外深埋或烧毁;合理密度,保证林间通风透光。②化学防治: 在早春新梢生长后, 喷洒1% 波尔多液,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4-5月份发病初期 45%咪鲜胺800倍液,甲基托布600-800布倍液;6 至9月份喷洒1%波尔多液, 络氨铜800倍液,波尔.锰锌600-800倍液。每10-15 d喷一次,苗木在发病盛期可7d喷一次。上述药剂交换使用。

(2)油茶软腐病:受害叶片初期产生圆形或半圆形水渍状病斑, 阴雨天气病斑扩展为黄土色大斑,病斑中叶肉腐烂, 病叶易脱落。病果初期同样出现水渍状圆形斑点, 后扩展为土黄色或褐色圆斑, 组织腐烂疲软。干旱高温时,病斑开裂,裂口不齐,有纵裂、横裂或纵横开裂,后脱落。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未发育成熟的蘑菇型分生孢子座在病部越冬。翌年春天当日平均气温回升到10℃以上,越冬菌丝开始活动,雨后陆续产生蘑茹型分生孢子座,是病害的初侵染源。晚秋侵染的病斑黄褐色,是病菌主要的越冬场所和初侵染源。越冬病叶及早春感病病叶,在阴雨天气,能反复产生大量蘑菇型分生孢子座。气温在10-30℃间,蘑菇型分生孢子座均能发生侵染,以15-25℃发病率最高。蘑菇型分生孢子座的传播和侵染都需要雨水及高湿的环境,空气湿度与病害发生的关系十密切,油茶软腐病只在阴雨天发生。4-6月,丽水多雨,气温适宜,是油茶软腐病发病高峰期。10~11月小阳春天气,如遇多雨年份将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山凹洼地、缓坡低地、油茶密度大的林分发病比较严重;管理粗放、萌芽枝、脚枝丛生的林分发病比较严重。

防治方法:① 营林防治技术:成林树及时整枝修剪或疏伐,清除病叶、病果,减少侵染源。苗圃地做好排水。②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1% 波尔多液, 也可喷洒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菌灵600-800倍液。络氨铜800倍液,波尔锰锌600-800倍液。0.5-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多菌灵400-600倍液,每10-15天喷1次,苗木在发病盛期可5-7天喷1次。多种药剂交换使用。

3)油茶煤污病:受害油茶树枝叶上产生黑色煤尘状菌苔。叶上菌苔最初常在叶片正面沿主脉产生,然后逐步扩及全叶以至叶的背面,并且逐渐增厚,厚度可达0.2-0.5mm。菌苔表面粗糙,或呈绒毯状。在病菌分生孢子器盛发阶段,可见密生的鬃毛状突起物。在缺乏营养或环境不适的条件下,菌苔收缩干裂,可自叶面剥离。小枝上菌苔形态相同。有的煤污病的菌苔,初在叶正面呈黑色圆形霉点,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或互相汇合覆盖整个叶面。

发病规律:煤炱菌以昆虫排出的蜜露为主要营养来源,有时也利用寄主叶片本身的渗出物,在油茶枝叶表面营腐生生活。营养体和繁殖体均能越冬或越夏。油茶煤污病发病盛期在4-9月,病害流行与同翅目昆虫的活动和虫口密度密切相关。在丽水,诱发油茶煤污病的昆虫主要是刺绵蚧和油茶黑胶粉虱等害虫。它们除为煤炱菌提供营养外,也是病菌的携带者和传播者。

防治方法:①营林防治技术:加强油茶林的抚育管理。清除杂草灌木,修剪过密枝和病虫枝,使林内通风透光,促使林木生长健壮,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又形成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②化学防治:油茶煤污病主要随虫害猖獗而流行,防病的关键在治虫。首先防治蚜虫、介壳虫。当发现这类虫害时,用50%马拉松1000倍液,25%亚胺硫磷2000倍液,50%三硫磷1500~2000倍液,蚍虫啉400-600倍液喷洒,用石硫合剂喷施夏季0.5-1波美度、冬季2;3波美度。或用40%乐果乳剂加水1倍或2倍,涂刷于油茶树干基部,刷成40cm宽的药环,对蚧虫的杀伤效果可达80%。涂干时间以6~7月为好。

(4)黑跗眼天牛:黑跗眼天牛又名蓝翅眼天牛,以幼虫蛀食油茶枝条,被害枝条极易风折,严重影响油茶树的生长及茶籽产量和出油率。

发生规律:黑跗眼天牛在我省2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枝干内越冬。幼虫3月底到5月下旬化蛹,4月下旬到6月上旬出现成虫,5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卵期10d左右,5月中旬到6月中旬孵化幼虫,各虫态历期18~20d,幼虫期长达22个月。

防治方法:①冬季结合抚育管理剪去虫枝,并及时烧毁,以减少虫源,促进植株健康生长;②4月底至5月初,成虫产卵期可用锤击产卵刻槽,杀死卵;③4月下旬至6月上旬,用绿色威雷或噻虫啉微胶囊剂300倍液喷枝干触杀补充营养或产卵成虫。④用25%辛氰天牛净毒签插入蛀道。

(5)油茶织蛾:油茶织蛾又名油茶蛀蛾、茶枝镰蛾、油茶蛀梗(茎)虫,以幼虫蛀食从上到下油茶枝条,被害枝凋萎、枝干中空枯死,枯死部分长达100cm,受害油茶林一般密度大和老茶园为较多。

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干内越冬。下年3月上、中旬,日平均气温达10左右时、幼虫开始复苏取食,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下旬、6月上旬羽化成虫产卵,卵期平均为19.5天,最长25天。6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盛期。幼虫期平均为300天,最长310天。蛹期平均为33.1天,最长39天。雌蛾寿命长于雄蛾,雌蛾平均为5天,最长10天

防治方法:①营林措施。每年8月剪除被害枯枝,集中烧毁。对较密的油茶林应及时疏伐与修剪,保证林内通风透光;②灯光诱杀。成虫趋光性强,可在羽化盛期进行灯诱,但要连续2-3年,可大大降低虫口基数。③ 药剂防治。在幼虫孵化期,可喷用8%用绿色威雷200-300倍液,或或噻虫啉微胶囊剂200~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当幼虫爬行钻蛀时,触“雷”而死。

(6)茶籽象:又叫山茶象,危害油茶、茶树和山茶科山茶属多种植物的果实。成虫钻蛀幼果,产卵于果内,孵化幼虫取食种仁,引起严重落果,落果率达25.5-38.4%。

发生规律:油茶象甲在我省多数两年发生1代,少数三年1代,以成虫或幼虫在土中越冬。5月上中旬成虫出土,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出土盛期,成虫喜阴湿,飞翔力弱,有假死性;5~8月成虫取食油茶果汁液为补充营养。成虫取食10~18 d后交尾,再经8~13 d后产卵。卵产于种仁内,每头雌虫一生可产100粒卵。卵经15 d孵化,幼虫4龄,70~90 d后老熟。8~10月老熟幼虫将果壳咬开3~5 mm的圆孔出果并入土越冬,翌年8~9 月化蛹,蛹期约30 d,羽化继续以成虫越冬。

防治方法:①营林措施。一是选择抗虫较强的早熟品种种植;二是冬挖夏铲,林粮间作,修枝抚育,以降低虫口密度,减轻为害。②物理防治。一是定期收集落果,以消灭大量幼虫;二是在成虫发生盛期,用盆或瓶盛金银花引诱剂,诱杀成虫;三是摘收的茶果堆放在水泥晒场上,幼虫出果后因不能入土而自然死亡。也可将茶果堆放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幼虫出果入土,第二年放水灌田淹死幼虫。③生物防治。在高温高湿的6月,用白僵菌或绿僵菌防治成虫。④化学防治。在6~7月成虫盛发期,用8%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剂200~300 倍液防治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