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大项目  > 重点项目
索引号 001008003008032/2020-82056 主题分类
组配分类 重点项目 发布机构 县传媒中心(县广播电视台)
生成日期 2020-06-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平阳县传媒中心2020年度重点工作项目

一、媒体综合竞争力提升项目

创建融媒体运作的全新体系,建立采编播(刊)工作系统、行政保障系统、经营管理系统,形成三大体系统分结合,协调发展的总体管理架构;加强人员培训、健全媒体管理体制,加大媒体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媒体硬件设施改造、建设,积极利用新技术,为广电安全播出、报纸和网络安全刊出、内容生产和媒体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坚持发展与管理并行,破除制约媒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符合新闻生产要求的分配制度和业绩奖励制度,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让新闻生产管理科学有效,使传播秩序更加规范,大力提升媒体综合竞争力。

二、新闻内外宣提质项目

紧紧围绕我县中心工作,按照“更活泼、更新颖、更深入、更扎实、更贴近”的整体要求,策划推出一批既有宣传声势又有思想内涵,既有理论阐述又有鲜活事例的主题报道、典型报道、专题报道、系列报道。继续重点打造《电视问政》《新闻聚焦》《议事厅》《社情民意直通车》等问政类和舆论监督类栏目。外宣方面,优化重组外宣团队、建立外宣工作机制、积极发挥移动端优势,开拓新媒体阵地,增强时效性、扩大发布范围。同时,制定、完善新闻创作奖惩机制,充分挖掘和发挥全台资源,创作一批质量上乘、社会反响好、思想性艺术性强的优秀广播电视节目,进入央视,省、市台的播出平台,强有力地对外宣传推介平阳,努力实现我县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进入省市先进行列。

三、“移动优先”项目

一是加大移动端平台原创产品生产力度。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着眼于新媒体流行趋势,注重内容和形式原创,推陈出新,倾力打造“爆款”。解决技术问题,尝试在网站、APP、微信实现点播和直播。二是全新打造融媒体APP,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引进省级媒体移动端创作技术,开展APP(“平阳新闻”客户端)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旨在创建后端技术更强大、栏目设置更科学、服务功能更广泛、本土元素更丰富的APP。三是依据受众浏览需求,在网站、微信等平台增加推送次数和条数,最大限度确保新闻时效。四是在移动端植入公共服务项目,推进“融媒体”整合党政部门信息资源,融入地方政务、科普公益以及气象咨询、医疗教育、公共交通、路况播报等公共服务项目。

四、“融媒体进万家”项目

在大力提升移动端推送内容质量的基础上,认真组织“融媒体进万家”活动,将优质内容推送到互联网、电视、手机等多屏幕多终端,将媒体宣传触角向村居、社区、企业以及楼宇视频、户外广告延伸,逐步实现信息咨询服务全覆盖。

五、广电公共服务建设项目

根据省市主管部门对于广电公共服务项目的要求,不断优化广电公共服务项目,建立与当地新农村建设等涉农部门的长效合作机制,广播电视自办对农栏目每周达3档(含)以上,每档不少于10分钟,每周对农节目总时长不少于45分钟,节目内容基本满足新农村建设和群众需求。发挥主流媒体社会教育功能,足量播出公益广告,完善公共应急资讯发布,挖掘传播正能量,并做好各类社教节目。

六、广电安全播出项目

一是抓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值班制度,加强应急处置预案的执行力度,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抓硬件设施完善和安全巡视。完成安播设备更新与维护,从有线网络到无线发射,开展安全播出检查,实施采、编、播系统与外网物理隔绝,明确岗位职责,不断加大网络巡查力度。三是严格供片渠道,完善节目制作、监审、编排、播出制度,完善三级审片制度,规范广播电视播出秩序。四是强化重要敏感期安全意识。在全年的重要敏感期,如全国、省、市、县党代会和“两会”以及元旦、国庆、春节等节假日,加强安全播出防控体系建设,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安全、优质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