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平阳县公安局  > 警营文化

浅读《曾国藩》有感


作者:郑正爽(水头镇派出所)                      编辑:曾文锐   

近期看了一套《曾国藩》,书共有三册,从曾国藩母亲过世回湖南守丧途中开始写的,一直到曾国藩过世,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了与太平军的各种战役,不管是兵败靖港,还是大破陈玉成于太湖,每一个战役,感觉曾国藩都精心部署,身先士卒,从作战计划到粮饷补给,从带队将军的带队风格到战前的动员讲话,曾国藩都事无巨细的加以考虑,一个以文章闻名天下的人,却以作战震惊朝野,这其中的蜕变是何等的艰难,他多次在兵败之后欲与太平军玉石俱焚,均被身边幕僚加以劝阻,而在多次胜战后却被其他官员排挤弹劾降职,他依然忍辱负重,到最后他看见大清朝廷被外国欺凌,办洋学,送孩童到国外学习,以此想挽救已经病入膏肓的大清王朝,可惜凭其一己之力,已无法改变历史的发展。

看完这套书,感觉曾国藩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处世法则,一不纠结于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是接受和面对;二不对未来未发生的事情过分焦虑;三只着眼当下的事物。这几点好像现在很流行的心灵鸡汤,只不过讲起来很容易,真正放在自己身上却十分困难,更不要说曾国藩这样位高权重的官员,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国家的命运,战事的胜败,可是曾国藩却总是能泰然处之,云淡风轻的看待一切的变化。

曾国藩自己喜欢读书,下围棋,尤其对文章写的好的人尤为喜欢,诗词书画,其中除了画之外,他本人其他三方面都很有造诣,自己喜欢读书,也很喜欢读书人,尊重各个文学大家,对很多快要遗失的经典史书,他会私下出资让人篆刻流世,让后人得以学习;他喜欢读书人的程度,甚至连后来的湘军中的六成将领也是读书人担任,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不管他多忙,只要有读书人来找他,他都会腾出时间会见,不管对方提出的建议好与坏,优或劣,他都礼贤下士,有学问之人,有一技之长的,都会留为己用,那些混饭吃的,他也会以礼相待。由于广纳言听,曾国藩的手下有很多能人,也有很多弟子,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李鸿章,在临逝前,他还特地和李鸿章促膝长谈。也由于能人很多,在很多时候意见也会不统一,书中多次提到曾国藩喜欢焚香冥想,一支檀香,一刻入定,让他豁然开朗,会从不同的意见中择优执行。由于位高权重,过来攀附曾国藩的人越来越多,如何去粗取精,曾国藩也有自己一套,他觉得:才不足则多谋,即越是没有才华的人越喜欢提意见;识不足则多虑,越没有见识的人越是顾虑多;威不足则多怒,即越是没有威信的人越喜欢用发怒来提升威信;信不足则多言,越是没有信用的人越喜欢夸夸其谈。到最后,留在身边的都是可信、可用、有品、可以委以重任之人。

在没有看这套书之前,我一直以为曾国藩是天赋异禀之人,其实则不然,给他最后带来卓越功绩的是他的勤奋、他的好学、他的恒心。书中说曾国藩小时候有一次父亲要求其回房间熟读一篇文章,会背之后才能就寝,此时有一个小偷在曾国藩的房中行窃,听到曾国藩回房,立即躲到房梁之上,静等曾国藩入睡再逃,谁知道曾国藩熟读数十遍一直到半夜都未能背下该文章,此时躲在房梁之上的小偷实在忍不住了,跳下来,将文章背了一遍给曾国藩听,然后说“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扬长而去。

书中还讲到曾国藩有一点不同历史上其他高官的地方----廉洁,甚少饮酒,卧室之内没有高床软枕,雕龙刻凤,除了书籍就是简陋茶具,他从不铺张浪费,每次在家吃饭都青菜豆腐为主,偶尔有好友从远方来家中做客,他才会叫下人多准备两个荤菜加以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