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平阳  > 红色地标

蔡垟山战斗遗址: 闽浙边临时省委一次突围激战地


点击播放视频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县启动“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大型采访活动,聚焦党史学习、红色地标、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红色堡垒、民企党建,全媒体开设专栏,刊播系列报道。平阳县传媒中心推出“踏访红色地标”子栏目,通过多路记者踏访平阳红色地标,实地探访我县重大党史事件发生地,为广大读者挖掘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重温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

蔡垟山战斗遗址位于我县中北部和瑞安交界的蔡垟山,背面属瑞安的飞云江流域,南侧则为平阳北港。近日,记者来到水头镇,在三和村村干部及村民的带领下,踏访蔡垟山战斗遗址,追忆往事,挖掘红色记忆。

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在平阳北港期间,一直处于尾追而来的国民党军队的包围之中。1937年5月5日夜,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教导队短枪班和瑞平县委机关30多人,从凤卧山区出发,经一夜急行军,于6日凌晨三更时分,到达蔡垟山主峰西南侧山坡宿营,准备白天就地休息,待入夜后继续转移。没想到,队伍刚刚睡下,就被国民党一个营包围了。时任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刘英当即指挥短枪班和机关保卫队发起冲锋,冲破三层包围圈,保护机关人员从后山方向突出重围。然后,一路急行军到达龙尾,在龙潭背一带摆脱追兵,傍晚时分安全转移到根竹坡,夜里又转移到了吴小垟。时任瑞平县委书记郑海啸在掩护临时省委机关撤退时,失足跌入龙潭,在龙岙党支部书记白俊候帮助下安全归队。这一战虽杀伤了许多敌人,但短枪班牺牲了6位战士,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

在蔡垟山战斗遗址,经过80余年的岁月洗礼,这条蜿蜒而曲折的山间小路已经被植被覆盖,战斗的痕迹早已抹去。虽然覆满苔藓以及杂草,但勉强可以通行,沿路爬至山顶,蔡垟山尽在脚底,而对面的山头,就是龙尾。三和村村民冯福春告诉记者这条路的“妙处”。“从蔡垟山这头上去,只有一条路,而从山顶下来,却四通八达。”冯福春的三叔冯崇宽是当时党组织的交通员之一,曾和他说过,蔡垟山是位于瑞平交界处,如遇到国民党围堵,发现得快,也可迅速撤退至龙尾、瑞安等地。因为地处隐蔽、转移方便,当时有不少党组织活动选择在蔡垟山进行。
陈魁鹏老人已经92岁高龄,入党近70年,战斗发生时,他仅十来岁。回忆起当年,他仍心有余悸。“我家就住在蔡垟山战斗遗址不远的地方,那天晚上,外面到处是枪声,我们几个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具体情况怎么样也不是很清楚。”陈魁鹏说,1937年的一天晚上,先是来了一批共产党员,到了半夜,这批共产党员被一个“领队”百人以上的国民党士兵包围在山坡上,并发生了枪战。“双方人数相差还是比较大的,后来听说是有人把国民党士兵引开,共产党员才撤退。”陈魁鹏说,这些都是村里比他年纪还大的老人们告诉他的。附近村民也在老人的讲述中,纷纷讲起自己听过的故事。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补充,更多涉及“老海”“阿子”两个名字,想来应该是指郑海啸以及其子郑子雄。村民们说,因为保密,共产党人的真名都没人知道。

山路崎岖而又窄小,很难想象,在夜幕中,刘英一行人如何在枪林弹雨中撤离至龙尾。“在这片山头,记忆中发生过几次这样的包围战斗,但敌人没有一次成功。”陈魁鹏如是说。地势险峻偏僻是一点,当地村民对共产党人的帮助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一名党员当时躲在村民的谷仓里,连续几日都是那名村民送饭。”“操练地点就在我老家隔壁,以前我奶奶经常叫他们来家里吃饭。”……这些群众全力支持共产党人的故事在三和村广为流传。

如今,三和村许多村民在外求学、创业、定居,留下的大多是老人,他们习惯了林野山间的静谧生活,不愿走出大山。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在村两委干部的努力下,村民们弃用了战时党员们走的交通小道,修建了一条宽宽的山路,这条山路贯通村与城,为这个小山村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现在,昆水公路即将贯通,这对村子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三和村党支部书记黄加宠告诉记者,村里正计划继续修建一条通往山上的道路,并在山上建设种植、养殖基地以及民宿,向世人展示这个“世外桃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