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平阳  > 红色地标

水头朝阳山: 北港区人民革命委员会所在地


点击播放视频

赵阳村位于水头镇朝阳社区,这里山间常年云雾缭绕,山中林翠水秀。这里,有一段令人难忘的红色记忆:1936年到1937年期间,北港区人民革命委员会,也就是朝阳山苏维埃政府就设立在这里的一栋二层木楼房里。

1936年6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决定,成立浙南人民革命委员会,下辖福鼎、鼎平、桐霞、平阳、泰顺、瑞平泰等六个人民革命委员会。8月以后,平阳各区人民革命委员会相继成立。

北港区人民革命委员会在朝阳山赵阳村赵洪禧家中成立,又称朝阳山苏维埃政府,下设贫农团、肃反队、工作队、交通站等组织,主要活动于朝阳山周围。贫农团有七八百人,主要负责开展抗租、抗债、抗捐、抗税等斗争;肃反队有二三十人,主要负责配合浙南红军游击队和红军挺进师作战;工作队有十多人,以朝阳山为根据点,活动于萧江、钱仓、南湖等地;交通站主要负责及时安全地传递上级有关信件和情报。从此,朝阳山成为平阳北港区游击革命的根据地。

“我的爷爷一共有六兄弟,其中三个兄弟是地下党员,牺牲在水头南湖。”赵有钱是赵洪禧的孙子,他告诉记者:“当年房子就在这个位置,是一栋二层木楼房,旁边都是树林,人走出去就看不到了,比较隐蔽。”赵有钱说,北港区人民革命委员会之所以选址在他爷爷家,除了当地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外,朝阳山进可攻、退可守的地理位置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朝阳山,革命战斗留下的印记很多,除了老人们的珍贵记忆外,还有红军洞、瞭望台等革命遗址。“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重要会议都在红军洞召开,这个洞当时可以容纳三十到四十人。上次整理红军洞时,还挖出当年红军用过的碗,我们将它收集保存至文化礼堂,让‘红色记忆’传承下去。”水头镇朝阳社区双峰村党支部书记陈家凯介绍,朝阳山,雄踞南北港交界地带,峰峦叠嶂、树林茂密,为防范敌保安团的偷袭,游击队在朝阳山内片据点——南湖岭大松柏、中光隔、三界宫后山设置岗哨,这里视野开阔极易发现敌情。而在双峰村的红军洞处于半山腰,杂草密集,仅有一条小坡可以登上,极其隐秘。

在党的领导下,北港区人民革命委员会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进行了以分土地(包括分青苗、分粮食)和四抗(抗租、抗债、抗捐、抗丁)为内容的土地革命,发动了群众,锻炼了干部,对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时地下党组织的花名册就藏在我奶奶家。”在朝阳社区双峰村,80岁的庄国省老人告诉记者,当时他奶奶年龄已大,且孤身一人居住在山边,被敌人忽略了。那本花名册就这样一直藏在奶奶家。“我妈妈叫唐朱英,十六七岁时曾以拔草除草作掩护,给红军送饭并承担站岗放哨任务。”吴德富说。

这些革命先辈们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成了朝阳独特的红色符号。80多年后的今天,在这片红色沃土上,一个“红”“绿”结合的旅游胜地正在崛起。

近年来,水头镇以打造中国黄汤第一村为目标,投入2亿元,建成平阳黄汤古法工坊及茶文化展示馆、茶区帐篷酒店、茶文化科普培训基地和平阳黄汤茶园游步道及休闲观光设施等项目,获评3A级景区。特别是去年,朝阳万亩茶园为朝阳百姓增收约4000万元,项目区农户人均年收入提高3.3万元,累计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增创旅游收入400多万元,茶产业正在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