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南委员会成立旧址 中共浙南委员会成立旧址,位于平阳县麻步镇渔塘社区岭门头村陈阜故居,坐北朝南,门前矗立着原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全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题写的“浙南革命烈士纪念碑”。“旧址”原为七开间,现保留四间,自西向东的第二间为堂厅,第四间布置为中共浙南委员会纪念室。室内悬挂叶廷鹏、陈卓如、徐岩夏、黄先河、陈阜等原中共浙南委员会领导人的照片。文物柜内陈列有当年张培农、叶廷鹏组建的农运旗帜、农运印章等珍贵文物。 原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员叶廷鹏等,在浙南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失去与上级党组织联系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在平阳、瑞安的农村坚持革命斗争,积极发展党组织。1932年2月5日(农历1931年12月29日除夕)叶廷鹏、陈卓如、徐岩夏、黄先河、陈阜五人,在陈阜家中开会,经过讨论研究,作出五项决定:①成立中共浙南委员会,推选叶廷鹏为书记,陈卓如、徐岩夏、黄先河、陈阜为委员;②寻找上级党组织;③成立浙南红军游击队,推选陈卓如任指挥,并负责筹划武器弹药;④打土豪、武装筹款,解决财政军需等费用;⑤抚恤救济慰问烈士家属。之后,在中共浙南委员会领导下,在瑞安、平阳边界开辟了一块纵横几十里的游击根据地。并先后在平阳和瑞安成立两个县委、9个区委、58个党支部,发展党员500多人。此外,还在永嘉恢复建立永强区委,在温州城区建立印刷业、伞业、青年等党支部,在玉环、乐清等地发展了党员,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同年3月成立了浙南红军游击队,并多次出击国民党反动统治当局,取得胜利。1935年春,中共浙南委员会改称为中共浙南特委。 叶廷鹏等革命者在极端险恶、困难的条件下,发扬共产党员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建立了浙南党的领导机构,发展了基层党组织,成立了红军游击队,依靠和组织群众,百折不挠地进行斗争,使革命大旗在浙南大地飘扬,为以后浙南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浙南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共浙南委员会成立旧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浙南委员会成立旧址——陈阜故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