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数字化改革  > 优秀场景展示

数字社会-平阳县入学入园综合集成服务场景应用介绍


 

平阳县入学入园综合集成服务系统基于入学入园智慧云平台,融合招生管理工作和常态化信息服务于一体,借助“互联网+教育”,以大数据为支撑,全力打通部门间、家校间、系统内的信息壁垒,推行“阳光入学”改革,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教育领域延伸扩面。同时,通过报名信息“全链条”式统筹、招生信息“全流程”式公开、学籍信息“全通道”式管理,在资源整合、流程优化、环节精简等方面下功夫,有效解决了新生入学报名存在的所需材料多、环节繁琐、等候时间长、审核任务重等民生问题,有效地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提升了效率。

 

需求分析

入学入园是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政策性强,民众关注度高,传统的线下排队提交材料报名方式费时费力,存在材料审核时间长、难度大、民众面临信息获取难、报名登记难等问题,体验感较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教育现代化,按照“数字浙江”建设要求,贯彻国家“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的任务安排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浙江省“教育魔方”工程建设方案》等文件精神, 结合招生入学相关政策规定与实施办法,开发入学入园集成综合服务系统,实现招生信息“一手掌握”,报名流程“零次跑”。

 

任务分解

利用“V”字模型深挖需求建体系,将任务具体化,疏通服务痛点、完善服务机制、补齐治理短板。在“v”字模型下行阶段,围绕重大任务逐项拆解至最小任务项,梳理入学入园核心工作业务流及数据流,确定牵头单位和协同单位,理清数据需求和数源系统清单、部门协同清单,建立对应的指标体系。任务分解阶段包括3步:

(一)逐级拆解至最小任务项

拆解出数据采集、信息核对、初审、录取调配、对接学籍、学区预警、学区地图等7个一级任务;注册信息、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志愿信息、大数据对接、数据比对、户籍生初审、学生录取、政策查询、学区查询、学区房查询等16个二级任务;注册账号、对接浙里办账号、获取户籍数据、获取房产数据、大数据对比、学区房划分、学区房详情等52个三级任务。

(二)确定牵头部门及指标体系

确定县教育局为牵头部门,县人力社保局、公安局、民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多个部门协同。同时围绕服务能力、服务质量等核心指标,设置群众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学生满意度、机构部门满意度、录取准确率、审核准确率、信息准确率、地图划分精准率、招生预警率、学校预警率、学区房覆盖率、施教区覆盖率等指标项。

(三)厘清数据需求及数源系统

入学入园综合集成服务需要学生身份信息、学生学籍信息,学籍系统、招生系统的数据对接是整个系统中最为主要的数据对接,涉及到众多基础数据核验。还需要学生监护人房产信息,用于判断户籍生和房产生入学规则的数据源。学生监护人工商/社保信息,用于判断新居民、人才、政策生的入学依据。监护人婚姻、计生数据,用以判断监护人与入学人关系的数据来源。学校学区房、学校地理地图数据用于地理位置施教区查询,按学校查学区房。学校历年录取数据用以学校招生预警、学位预警等预警信息数据来源。经过分析,入学入园集成服务系统场景应用需要对接省中小学学籍系统、居民住房信息查询系统、居民户籍信息系统、居民婚姻登记系统、居民计生登记系统、居民社保参保查询系统、企业工商信息系统等多个系统数据。

 

综合集成

“V”字模型上行阶段,确定业务协同流程、确定数据集成系统、业务集成、数据集成、智能分析、确定任务整体画像。完成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完成业务单元、业务模块的数据集成和系统开发,进行机制固化。综合集成阶段工作主要包括2步:

(一)业务和数据多跨协同

通过将教育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安局、民政局、卫生健康局、人力社保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数据集成、数据分析。打通多个跨部门、跨层级业务系统进行业务集成,通过大数据对比支撑入园入园报名服务。

(二)应用集成开发

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平台,全面推行网上统一的新生入学阳光招生。依托省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全面梳理数据需求,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取消需个人提供的全部纸质审核材料,通过数据共享和流程再造,实现高效入学办理。

建立县教育局、学区、学校三级集中统一的基础数据库。实现学生报名数据、招生管理数据的集中存储,实现统一的数据利用出口,实现数据的交换与共享。从县公安局、人社局等部门跨部门之间数据对接,打通户籍、社保记录、房产、居住证等信息,使家长无须跑多个部门开具证明,最大化实现家长无须再到现场提交材料,实现入学报名和登记的工作。

构建面向家长的常态化服务的入园入学服务窗口,涵盖招生政策、招生预警、施教区查询、地图找校、常见问题解答等功能,专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入园入学指南和攻略,让家长获取入学入园相关的信息价值和数据价值,消除入学恐慌症。

通过深度挖掘适龄儿童区域分布、学生来源、区域生源流动等大数据,提前预判招生趋势,为招生片区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等工作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主要包括的功能有系统管理,基础数据管理,接口管理,注册报名管理应用系统、审核管理业务应用系统、招生报名管理应用系统、录取调配管理应用系统、查询统计、招生预警、地图找校、施教区查询、智能咨询等功能。

 

改革突破

入学入园综合集成服务平台打通了教育、户政、住建、人力社保、新居民服务、电力等部门信息孤岛,整合了招生所需的相关数据,极大了方便了民众对招生信息的获取,消除了入学恐慌,简化了报名操作,规范了招生行为,提升了教育治理体系数字化水平。

(一)推行招生信息一网通查。在综合平台上集成各类招生政策、解读说明、招生通告、操作指引等相关信息,彻底解决民众对招生信息获取难、获取不全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确保所有招生信息第一时间全面准确传递至民众手中。同时,对民众报名操作提供详细图解指导,助力提升民众操作熟练度。

(二)实行招生预警。以大数据为基础,深度挖掘适龄儿童少年区域分布、学生来源、区域生源流动等信息。根据不同乡镇、区域现有学校学位、师资等供给情况,结合区域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学龄人口变化规律与趋势,通过地理信息可视化,在地图上进行预警数据的展示,将不同预警等级通过不同颜色区分。

(三)实现施教区双向智能查询。按学校、地址、地图等不同方式提供公办义务段学校施教区范围查询功能。按学校查询可以查询全县公办义务段学校法定施教区范围;按地址查询支持关键词模糊搜索,民众输入自己户籍所在的村居、街道、小区等,即可查询匹配相关施教区学校;按地图查询模块基地电子地图技术,在地图上直观展示各学校施教区范围边界,民众可结合户籍地所在定位确定对应的施教区学校。

(四)推行地图找校。结合地图网格技术,实现精准学校定位,方便家长直观查询学校,并进一步深入了解学校概况、招生政策、历年招生规模、施教区范围、是否处于预警状态等信息。

(五)实现一键入学。我局义务段招生模式已经由线上采集人工校验或线上采集线上大数据校验模式提升为相关数据事先采集整合校验、学生家长授权访问模式,报名时基本无需提交相关材料,实现“零材料、零跑次、一键入学”。通过整合学籍、户籍、住宅产权、居住、社保等大数据,实现跨部门协同处理,有效解决了入学信息要求多、信息准确性差、报名操作复杂化等问题,民众体验感较强。

(六)推行智慧大屏管理。在治理端强化数据分析,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以学校、学生基础信息主题数据库为核心,通过统一的学校编码、学生编码与业务管理主题数据库建立联系。通过各类对比、统计的分析方法和数据分析模型,按照时间、空间、单项、多项等多个维度对学校、学生、教师等多类对象进行主题化数据智能分析,形成分析报表与可视化智慧大屏。

依托该平台,当前已经顺利完成2021年义务段招生工作,百姓体验感、获得感较强。下一步,我们将对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完成情况开展详细评估,总结经验,接受有关部门验收,形成在全省范围内可推广、可复制的平阳经验。

附件:1.“入学入园集成服务”场景应用“V”字模型示意图

2.“入学入园集成服务”任务拆解表

3. “入学入园集成服务”指标体系表

4. “入学入园集成服务”数据需求和数据源系统清单

5. “入学入园集成服务”部门协同清单

6. “入学入园集成服务”用户界面展示图

附件1

“入学入园集成服务”场景应用“V”字模型示意图

 

 

附件2

“入学入园集成服务”任务拆解表

 

附件3

“入学入园集成服务”指标体系表

 

 

附件4

“入学入园集成服务”数据需求和数据源系统清单

 

 

附件5

“入学入园集成服务”部门协同清单

 

附件6

“入学入园集成服务”用户界面展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