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阳县怀溪镇西垟亭村等12个村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公示
平阳县怀溪镇西垟亭村等12个村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补建类)
初步设计方案
项目承担单位:平阳县怀溪镇人民政府 规划设计单位:杭州元祁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编 制 日 期:二〇二一年八月
平阳县怀溪镇西垟亭村等12个村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补建类)
初步设计方案
项目承担单位:平阳县怀溪镇人民政府 规划设计单位:杭州元祁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编 制 日 期:二〇二一年八月
平阳县怀溪镇西垟亭村等12个村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补建类) 规划设计报告
项目承担单位:平阳县怀溪镇人民政府 规划设计单位:杭州元祁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编 制 日 期:二〇二一年八月
平阳县怀溪镇西垟亭村等12个村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补建类) 规划设计报告
项目承担单位:平阳县怀溪镇人民政府 负 责 人: 设 计 单 位:杭州元祁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审 核 人: 复 核 人: 编 制 人: 编 制 日 期:二〇二一年八月
目 录 1 综合说明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建设情况 1.3 设计原则 1.4 规划设计依据 1.5 项目基本特性 2 项目区概况 2.1 所在行政区概况 2.2 自然概况 2.3 社会经济状况 2.4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3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 土地利用合法性分析 3.2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3 环境影响分析 4 公众参与分析 4.1 部门参与 4.2 专家参与 4.3 群众参与 5 工程规划方案 5.1 工程总体布局 5.2 规划原则 5.3 工程总体布置 5.4 规划图 6 工程设计 6.1 工程建设标准 6.2 灌排渠设计 6.3 灌溉工程设计 6.4 排水工程设计 6.5 道路工程设计 6.6 农桥设计 6.7 其他工程设计 6.8 主要工程量汇总 7 施工组织设计 7.1 施工条件 7.2 施工总布置 7.3 施工进度计划 7.4 施工质量 8 保障措施与工程管理 8.1 组织与管理措施 8.2 技术保证措施 8.3 工程建后管护 9 工程投资概算 9.1 编制说明 9.2 投资概算 10 效益分析 10.1 社会效益分析 10.2 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10.3 经济效益分析 11 水土保持及环境评价 11.1 水土保持分析 11.2 环境影响评价
现场踏勘照片:
项目特性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一 项目概况
1 建设规模 公顷 80.7296 折合亩1210.944 2 计划建成高标面积 公顷 80.7296 折合亩1210.944 3 工程总投资 万元 320.6832
4 工程施工费 万元 285.1773
5 工程亩均投资 元 2355.00
6 项目性质
高标建设 补建类 二 建设内容
(一) 土地平整工程
1 土地翻耕平整 公顷 10.62
(二) 灌溉与排水工程
1 新建灌排渠0.3m宽 m 370
2 新建灌排渠0.4m宽 m 985
3 修复灌排渠0.3宽*0.35高 m 1100
4 新建110mmPE引水管 m 2246
5 新建2米高拦水坝 m 14
6 2.0m高防护堤修筑 m 271
7 2.0m高溪坎修筑 m 580
(三) 田间道路工程
1 新建1m宽生产路 m 4929
2 新建1.2m宽生产路 m 614
3 新建1.5m宽生产路 m 934
4 新建3.5m宽水泥田间道 m 1710
5 3.5m宽水泥路硬化 m 849
6 4m宽土路硬化 m 650
7 5m宽*9m长农桥 座 1
8 下田坡道 座 4
(四) 其他工程
1 标识牌 座 1
1 综合说明 1.1 项目背景 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田基本建设。近年来,通过出台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我国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为实现粮食产量“九连增”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受人口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升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多重因素影像,我国农产品供求将长期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状态。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进一步提高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科技应用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增产稳产,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分必要。 1.2 项目建设情况 平阳县怀溪镇西垟亭村等12个村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补建类)位于平阳县怀溪镇,项目涉及西垟亭村等12个村,项目总面积80.7296公顷(1210.944亩),地块共计118个。 表1-1 项目区现状土地利用结构表 行政区名称 面积(公顷) 面积(亩) 法洪村 4.0532 60.798 凤垟村 2.983 44.745 高堡村 0.9057 13.5855 黄施岙村 2.912 43.68 岭头村 7.6429 114.6435 龙华村 3.226 48.39 畲龙村 3.58 53.7 石城村 5.8725 88.0875 水口村 10.5514 158.271 西垟亭村 13.8738 208.107 晓阳村 20.0555 300.8325 岳溪村 5.0736 76.104 合计 80.7296 1210.944
1.3 设计原则 (1)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必须按照国家批准的项目建设计划和经核准的项目设计,结合项目区自然条件、生产生活习惯等实际情况,充分依据当地既有社会资源和条件合理编制。 (2)规划衔接原则。项目应符合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并地水利、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规划做好衔接。 (3)经济合理的原则。田间工程规划要根据水资源情况,采用合理的灌溉、排水方式,节约投资;田间道、生产路应尽量结合现有道路布设,并满足当地耕作要求。 (4)公众参与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规划设计的公众参与,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保障农民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1.4 规划设计依据 1.4.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21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9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 (6)《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1.4.2相关政策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 (2)《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农村部令2019年第4号); (3)《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号); (4)《浙江省土地整治条例》(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第21号公告); (5)《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农业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浙农田发〔2019〕11号); (6)《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浙政办发〔2012〕136号); (7)《温州市农业农村局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进一步分解落实2020年全市农田建设任务和做好农田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温农发〔2020〕18号); (8)《关于抓紧开展高标准农田补建工作的通知》(浙农田发〔2021〕1号); (9)《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下达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通知》(浙农田发〔2021〕2号);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50号); (11)《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 切实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意见》(温政办〔2021〕13号); (12)《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规划》(浙江省农业农村厅2021年6月); (13)《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浙农田发〔2021〕6号)。
1.4.3行业技术标准 (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 (2)《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16); (3)《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TD/T1038-2013); (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13); (5)《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2013); (6)《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2018); (7)《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18); (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2008); (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17; (10)《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 30600-2014); (11)《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NY/T 2949-2016); (12)《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NY/T 2148-2012)。 1.4.4相关资料 (1)《平阳县统计年鉴》(2019年); (2)《平阳县筑材料市场价格信息》2021年7月; (3) 项目区1:1000地形图。
1.5 项目基本特性 1.5.1项目建设性质及类型 该项目建设性质为地方财政投资项目,申报类型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1.5.2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及工程量 1)土地平整工程:土地翻耕平整10.62公顷。 2)灌溉与排水工程:新建0.3m宽灌排渠370米;新建0.4m灌排渠985米;修复0.3m宽0.35m高灌排渠1100米;新建110mmPE引水管2246米;新建2m高拦水坝14米;修筑2m高防护堤271米;修筑2m高溪坎580米。 3)田间道路工程:新建1m宽生产路4929米;新建1.2m宽生产路614米;新建1.5m宽生产路934米;新建3.5m宽水泥田间道1710米;3.5m宽水泥路硬化849米;4m宽土路硬化650米;下田坡道4座;5m宽9m长农桥1座。 4)其他工程:新建标识牌1座。 1.5.3项目投资预算及年度投资计划 该项目面积为80.7296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为80.7296公顷,项目预算总投资320.6832万元,工程施工费285.1773万元,单位面积投资2355.00元/亩,项目计划三个月内完成。 1.5.4建设期及工程进度安排 项目计划在招投标后3个月完成。建设期为2021年10月开始,首先进行道路的修建,其次进行土地平整及布设排沟及其他配套设施。 1.5.5主要计量单位 面积:平方米(m²);公顷(ha); 长度:公里(km);米(m);厘米(cm);毫米(mm); 体积:立方米(m³);万立方米(万m³); 产量:吨(t);千吨(kt);千克(kg);克(g); 单价:万元/公顷(万元/ha);元/公顷(元/ha); 金额: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 时间:年(a);天(d); 温度:摄氏度(℃); 流量:立方米/秒(m³/s); 高程:1985国家高程基准; 坐标系:2000国家坐标系。
2 项目区概况 2.1 所在行政区概况 平阳县是浙江省辖县,地处浙南沿海,陆域地处北纬27 °21ˊ-27 °46ˊ和东经120°24′-121°08′之间,陆地面积1051.17km2,与苍南县共有海域37200km2。与瑞安市、平阳县、泰顺县、苍南县接壤,县城距温州市区50km,境内的南麂列岛离台湾基隆140海里。常住人口863166人(2020年),辖14个镇、2个乡。 怀溪镇,挂牌成立于2016年4月份,是由原晓坑社区和怀溪社区组建而成,属于浙江省平阳县辖镇,浙南革命老区。2017年管辖25个行政村,现缩减为16个行政村。全镇面积62.8平方千米,东靠山门镇,南连南雁镇,西接顺溪镇,北邻文成县珊溪镇。平文公路横贯全镇,是平阳县西部山区通往文成、泰顺必经之路。全镇户籍总户数7430户,户籍总人口3万余人。 2.2 自然概况 2.2.1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平阳县怀溪镇西垟亭村、法洪村、凤垟村、高堡村、黄施岙村、岭头村、龙华村、畲龙村、石城村、水口村、晓阳村、岳溪村12个村。 2.2.2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形为丘陵,地势较为平缓,长期有村民耕种,适宜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2.2.3土壤 平阳县土壤分布特点:海拔600米以上山地多发育山地黄壤,其下丘陵山地黄红壤呈交错分布,河谷平原主要发育红壤类潴育型水稻土,在东部水网平原及滨海滩涂的巨厚沉积物上,形成了土层深厚、质地粘重的青紫岬粘田水稻土和盐碱土。项目区内土壤以粉砂壤土为主。
2.2.4气象条件 平阳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平阳降雨量,1957-1988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674.3毫米,最多的1973年达2662.3毫米,最少的1967年仅1065毫米。年际差达1597.3毫米。 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3-9月)。春雨期(3-4月)暖湿气团势力加强,冷空气势力减弱,冷暖气团相持于华南上空形成静止锋,受其影响,多阴雨天气,平均雨日37天,雨量287毫米,占全年的17%。梅雨期(5-6月)南方暖湿气流加强北推,锋面移至长江中下游流域,县境不但雨量多,而且降水强度也较大,雨量420毫米,为全年的25%,雨日39天。5月份的平均雨日达20天,为全年各月之冠。台风雷雨期(7-9月)受台风影响,雨量多,雨势猛,西部山区因地形作用,雷阵雨也较多。7-9月总雨量达630毫米,全年的38%,为雨量最多的季节,雨日43天。秋冬少雨期(10-12月),因受极地干冷空气团控制,雨量较少,且地域分布均匀,总雨量只有290-360毫米。 年平均降水日数176天。最多的1970、1975年为204天,最少的1963年为143天。历年最长连续降水天数为23天,1965年3月21日至4月12日,总降雨量81.4毫米。最长连续无降水天数37天,为1979年9月27日至11月2日。 年平均气温17.9℃,无霜期达27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866.8小时,年日照率为41%。年均降水量达1632毫米,年相对湿度达83%。夏秋之交,常受台风、热带风暴影响和副热带高压控制,而遭洪涝和伏旱等自然灾害。 平阳县境,北属飞云江水系,主要有平瑞塘河;西南均属鳌江水系。鳌江由西向东横贯全境,注入东海,而平鳌及萧麻塘河又注入鳌江,与沿海潮汐构成了水文的主要基础。全县拥有河道总长550千米,水域面积1866平方千米。鳌江在平阳流域面积为343平方千米,干流长度28.4千米,流域平均宽度12千米,距河口27千米。集水面积地区为浙江丘陵山区,周围分水岭的高度约海拔330米左右,山溪均系卵石河床,而且沿江有宽阔的卵石滩地。
2.2.5工程地质 项目区内山包较为平坦,坚硬岩质不多,基本为中强风化层,有利于土地整理。 2.2.6自然灾害 平阳县受太平洋季风影响,经常发生台风灾害,台风来袭诱发多种次生灾害,如大风、暴雨、风暴潮等,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洪涝灾害。 2.3 社会经济状况 怀溪镇坚持产业转型,怀溪镇拥有省市级公益林5万多亩,是平阳县的重要林区之一。2015年,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13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592万元、林业产值488万元、畜牧业产值2530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103万元。全镇共拥有石蛙、中药材、茶叶、番鸭、蘑菇、名优水果等各类合作社40个,全镇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龙头企业1家(平阳县全盛兔业有限公司),市级扶贫龙头企业2家,市级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怀溪镇是浙南革命老区,有穹岭头战斗遗址、后方医院院区旧址、晓坑岭战斗纪念碑广场等革命胜迹;旅游资源丰富,有金溪大龙山、联山等景区,2座露天泳池,摇岭古道、穹岭古道和红枫古道,石城是明王峰景区中的主要景点。水口村已申报创建乡村休闲旅游国家3A级景区,金溪村已申报创建省级旅游特色村。 2.4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2.4.1土地利用结构 根据平阳县土地变更调查数据,项目区建设总规模80.7296公顷,土地利用现状地类主要为水田、旱地,详见表2-1: 表2-1 项目区现状土地利用结构表 单位:公顷 村名 地块编号 总面积 耕地 水田 旱地 畲龙村 122-001 0.5572 0.4126 0.1446 畲龙村 122-002 0.3313
0.3313 畲龙村 122-003 0.1910
0.1910 水口村 122-004 0.3710
0.3710 村名 地块编号 总面积 耕地 水田 旱地 水口村 122-005 0.1357
0.1357 水口村 122-006 5.7392 4.5073 1.2319 水口村 122-007 0.1166 0.1166
水口村 122-008 0.9323 0.9323
西垟亭村 122-009 0.7264 0.6551 0.0713 石城村 122-010 0.8624 0.8624
石城村 122-011 0.4804 0.4804
西垟亭村 122-012 0.0937 0.0937
西垟亭村 122-013 2.2941 2.2941
西垟亭村 122-014 0.8226 0.8226
石城村 122-015 4.5297 4.5297
西垟亭村 122-016 1.9219 1.9219
凤垟村 122-017 0.1346 0.1346
凤垟村 122-018 0.0786 0.0786
西垟亭村 122-019 0.3768 0.3768
西垟亭村 122-020 0.2192 0.2192
凤垟村 122-021 0.3242 0.3242
西垟亭村 122-022 0.2268 0.2268
凤垟村 122-023 0.8912 0.2694 0.6218 水口村 122-024 0.2601 0.2601
水口村 122-025 0.6022 0.6022
西垟亭村 122-026 0.2959
0.2959 畲龙村 122-027 0.3411
0.3411 凤垟村 122-027 1.1042 1.1042
水口村 122-028 0.2746 0.2746
西垟亭村 122-029 2.008 2.008
凤垟村 122-030 0.3513 0.3513
法洪村 122-031 4.0533 3.8048 0.2485 西垟亭村 122-032 4.8883 4.5783 0.31 凤垟村 122-032 0.0271 0.0271
水口村 122-033 0.4525
0.4525 畲龙村 122-034 0.5296 0.5296
龙华村 122-034 0.584 0.584
龙华村 122-035 2.2853 2.2853
凤垟村 122-036 0.0718 0.0718
水口村 122-037 0.8411 0.8411
水口村 122-038 0.8260 0.8260
晓阳村 122-039 0.9311 0.9311
畲龙村 122-040 0.9346 0.9346
村名 地块编号 总面积 耕地 水田 旱地 畲龙村 122-041 0.1279 0.1279
龙华村 122-042 0.0724 0.0724
龙华村 122-043 0.2843 0.2843
畲龙村 122-044 0.5673 0.5673
高堡村 122-045 0.5875 0.5875
高堡村 122-046 0.3181 0.3181
黄施岙村 122-047 2.9121 2.9121
岭头村 122-048 0.4311
0.4311 岭头村 122-049 0.1645 0.1645
岭头村 122-050 0.6078 0.6078
岭头村 122-051 0.3603 0.3603
岭头村 122-052 0.2124 0.2124
岭头村 122-053 3.0417
3.0417 岭头村 122-054 0.4252
0.4252 岭头村 122-055 1.0382
1.0382 岭头村 122-056 0.152
0.152 岳溪村 122-057 0.2905
0.2905 晓阳村 122-058 0.346
0.346 晓阳村 122-059 0.3443
0.3443 晓阳村 122-060 0.1368 0.1368
晓阳村 122-061 0.3112 0.3112
岭头村 122-062 0.177
0.177 岳溪村 122-063 0.4863
0.4863 晓阳村 122-064 0.0695
0.0695 晓阳村 122-065 0.1049
0.1049 晓阳村 122-066 0.1293
0.1293 晓阳村 122-067 0.1094 0.1094
岭头村 122-068 0.4026
0.4026 晓阳村 122-069 0.0687
0.0687 晓阳村 122-070 0.1256
0.1256 晓阳村 122-071 0.2177
0.2177 晓阳村 122-072 1.1292
1.1292 晓阳村 122-073 0.1416 0.1416
晓阳村 122-074 0.0974 0.0974
晓阳村 122-075 0.2026 0.2026
晓阳村 122-076 0.086 0.086
晓阳村 122-077 0.3633
0.3633 晓阳村 122-078 0.3791
0.3791 岭头村 122-079 0.0825
0.0825 村名 地块编号 总面积 耕地 水田 旱地 晓阳村 122-080 0.0836 0.0836
岭头村 122-081 0.1891
0.1891 晓阳村 122-082 2.4208
2.4208 岳溪村 122-083 0.0716 0.0716
岳溪村 122-084 0.1357 0.1357
晓阳村 122-085 0.0979 0.0979
晓阳村 122-086 0.4608 0.4608
岳溪村 122-087 0.0804 0.0804
晓阳村 122-088 0.2397
0.2397 岳溪村 122-089 0.0962 0.0962
晓阳村 122-090 0.0955
0.0955 晓阳村 122-091 1.6532 0.0963 1.5569 晓阳村 122-092 0.4832
0.4832 岭头村 122-092 0.3585
0.3585 岳溪村 122-093 0.3849 0.3849
晓阳村 122-094 0.0876 0.0876
岳溪村 122-095 0.7329 0.7329
晓阳村 122-096 1.2801
1.2801 岳溪村 122-097 0.5327 0.5327
岳溪村 122-098 0.073 0.073
岳溪村 122-099 0.8108 0.8108
晓阳村 122-100 0.0806
0.0806 晓阳村 122-101 0.6344 0.6344
岳溪村 122-102 0.2333 0.2333
晓阳村 122-103 0.0938 0.0242 0.0696 晓阳村 122-104 0.2306 0.2306
晓阳村 122-105 0.1311
0.1311 晓阳村 122-106 3.44 3.44
晓阳村 122-107 0.2952 0.2952
晓阳村 122-108 0.1004 0.1004
晓阳村 122-109 0.0786
0.0786 晓阳村 122-110 0.177 0.177
晓阳村 122-111 0.2435 0.0938 0.1497 岳溪村 122-112 1.1454 1.1454
晓阳村 122-113 0.165 0.1567 0.0083 晓阳村 122-114 0.9085 0.9085
晓阳村 122-115 0.3998 0.3998
晓阳村 122-116 0.2122 0.2122
晓阳村 122-117 0.3545 0.3545
村名 地块编号 总面积 耕地 水田 旱地 晓阳村 122-118 0.3142 0.3142
合计
80.7296 59.0366 21.6930
2.4.2现状图
3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 土地利用合法性分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浙江省<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并明确了具体目标和要求。 平阳县怀溪镇西垟亭村等12个村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补建类)对开发规模、范围进行了初步划定,并与《平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平阳县土地整治规划》及林业部门相衔接。因此,该项目的申报完全符合上述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3.2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2.1道路交通设施 项目区含118个地块,距村庄较近,有道路通往项目区,对外交通较好,但部分道路为土路,路况一般。 3.2.2灌排设施状况 项目区部分田间地块灌排设施陈旧,需进行修复,部分田间地块缺少灌排设施,需新建。 3.2.3电力设施 项目区所在村农网改造已经完成,农村电网已覆盖所在村,需要新建输电线路从村中变压器低压侧(0.4KV)引出到达项目区块,确保安全确实,满足项目施工供电和提水灌溉需要。 3.2.4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设施 1)周边森林状况 项目区周边山丘、山峰分布着成片森林,森林覆盖率较高,水土保持状况良好。项目区农田气候优越,有利于农业生产。 2)生态环境状况 项目区内无大型工矿,区内无污染源。 3)其它设施状况 项目区移动电话网已经覆盖,完全能够满足项目施工期间的通讯要求。 3.3 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区地处平阳县怀溪镇西垟亭村等12个村境内,地面具有一定的自然坡度,项目区土地整治主要对原有耕地及园地进行垦造建设,配套硬化渠道等农田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少量的移动土石方工程量,加上建筑材料的搬运、施工都将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影响是轻微和短暂的。
4 公众参与分析 4.1 部门参与 在本项目现场踏勘、申报过程中,相关部门对项目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地考察,详细听取项目区干部、群众对项目建设的意见与建议,进行了全面论证。 4.2 专家参与 在项目申报之初,多次向上级单位和相关专家咨询,征求他们的意见,结合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土地持续利用的客观要求,切实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实用性,与此同时,多次进行实地调查,根据当地广大群众的经验、生产实践的要求,认真听取专家提出的建议与意见,提高了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4.3 群众参与 在本项目设计阶段,当地群众积极参与讨论设计方案,并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迫切希望本项目迅速启动,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收入水平,可见本项目的实施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5 工程规划方案 5.1 工程总体布局 根据项目区实际地形和周边基础设施条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整治规划的要求,与当地相关规划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布置,增设灌排设施、道路等配套设施,改良田块耕作层、培肥土壤,使项目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交通便捷、旱涝保收、并注重景观和生态保护。 通过土地整理,对水、路进行综合整治,使之整理成高标准农田,有利于机械化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和繁荣农村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5.2 规划原则 在规划中遵循了以下原则: (1)“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原则; (2)“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 (3)因地制宜原则; (4)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原则; (5)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 (6)政府决策和公众参与原则。 5.3 工程总体布置 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及参照上述工程总体布局、规划原则,考虑项目区现场情况,确定初步设计方案。本项目主要完成工程量分别为: 1、土地平整工程:土地翻耕平整10.62公顷。 2、灌溉与排水工程:新建0.3m宽灌排渠370米;新建0.4m灌排渠985米;修复0.3m宽0.35m高灌排渠1100米;新建110mmPE引水管2246米;新建2m高拦水坝14米;修筑2m高防护堤271米;修筑2m高溪坎580米。 3、田间道路工程:新建1m宽生产路4929米;新建1.2m宽生产路614米;新建1.5m宽生产路934米;新建3.5m宽水泥田间道1710米;3.5m宽水泥路硬化849米;4m宽土路硬化650米;下田坡道4座;5m宽9m长农桥1座。 4、其他工程:新建标识牌1座。 表5-1 项目工程汇总表 序号 村名 项目名称 工程量 备注 1 石城村 新建0.4m宽灌排渠 524m
新建1.2m宽生产路 120m
新建1.5m宽生产路 400m
新建2m高拦水坝 14m
2 法洪村 新建0.4m宽灌排渠 230m
新建1.5m宽生产路 155m
3 西垟亭村 新建1.5m宽生产路 379m
新建项目标识牌 1座
4 凤垟村 修复0.3m宽0.35m高灌排渠 1100m
5 畲龙村 新建0.3m宽灌排渠 370m
新建1.2m宽生产路 396m
6 高堡村 修筑2m高防护堤 271m
新建0.4m宽灌排渠 100m
新建1.2m宽生产路 98m
7 黄施岙村 新建110mmPE引水管 1086m
修建5m宽*9m长农桥 1座
8 岭头村 新建1m宽生产路 353m
9 晓阳村 新建110mmPE引水管 1160m
新建1m宽生产路 4576m
3.5m宽水泥路硬化 849m
新建3.5m宽水泥田间道 1710m
下田坡道 3座
新建0.4m宽灌排渠 131m
修筑2m高溪坎 580m
10 岳溪村 4m宽土路硬化 650m
下田坡道 1座
5.4 规划图
6 工程设计 6.1 工程建设标准
6.1.1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标准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灌溉标准为灌溉保证率达到75%,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60以上;设计暴雨历时的排出时间应根据排涝面积、地面坡度、植被条件、暴雨特性和暴雨量、河网和湖泊的调蓄情况,以及农作物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等条件,经论证确定。旱作区可采用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d~3d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稻区可采用1d~3d暴雨3d~5d排至耐淹水深,牧草区可采用1d~3d暴雨5d~7d排至耐淹水深。水田平面排水沟及排水建筑物均应达到《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2018)规定的工程级别,主要建筑物排水标准的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排水区的自然条件、涝灾的严重程度及影响大小等因素,经技术论证确定,一般可采用10年一遇。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项目区主要涉及灌溉和排水问题。规划设计时考虑当地地形条件,并结合土地开发政策和有关灌排工程设计的规范要求,灌排系统分开设置,灌排渠采用明渠形式,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约土地,并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渠道布置紧密结合地块形状及地形条件,尽量平顺,减小起伏和转折点,并力求做到长度最短,最大程度减少投资。为充分发挥主要渠道的灌溉和排涝作用,尽量使每一区域成为独立的灌溉和排水体系。 6.1.2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 田间道工程建设标准。根据地形地貌、原有道路及当地生产方式,因地制宜进行布置,做到少占耕地、不损坏环境和重要建筑及文物,方便农业生产与生活,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改善项目区内的交通条件。 6.2 灌排渠设计 项目区采取灌溉、灌排渠相结合的方式,由于项目区面积较小灌溉水量需求小,渠道主要是起到排水的功能,因此,本设计方案主要根据沟渠的排水功能来进行计算。 (1)渠道流速设计 为了防止渠道在运用过程中产生冲刷或淤积现象,保证渠道的稳定过水能力,渠道设计流速要控制在不冲不淤的允许范围内,满足以下条件: vs<vd<vt 式中: vs为渠道的允许不淤流速; vd为渠道的设计流速; vt为渠道的允许不冲流速。 为了防止渠道丛生杂草,vs一般为0.25m/s~0.4 m/s;根据材质,现浇混凝土渠道允许不冲流速vt<8 m/s。 (2)渠道横断面设计 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计算公式为:
式中: Q—设计渠道的流量(m3/s); A—过水断面面积(m2); v—渠道平均流速m/s,取值1.5m/s; i—渠道比降; n—糙率,刨光木模板浇筑,表面一般取0.015; R—水力半径m; C—流速系数; X—湿周m。 (3)渠道纵断面设计 为了保证水到渠道后,对所控制的灌溉面积都能进行自留灌溉,渠道的分水点处都具有足够的水位高程,计算公式为:
式中: B分—分水口要求的控制水位高程m; A0—渠道灌溉范围内的地面参考点的高程m; h—参考点与末级渠道水面高差,取0.1m~0.2m; l—渠道长度; i—渠道比降; ψ—水流通过渠系建筑物的水头损失。 表6-1 建筑物水头损失参照表 建筑物 进水闸 节制闸 渡槽 倒虹吸 涵管 斗门 农门 水头损失(m) 0.1~0.2 0.05~0.1 0.1~0.2 0.2~0.5 0.05~0.1 0.05~0.1 0.05
(4)渠道设计要求 为保证渠道设计安全,考虑当地渠道结合的特点,根据实际地形、地貌、地质条件而定及当地材料供需条件分析,推荐采用砼“三面光”衬砌矩形断面为优,采用C25砼现浇。 6.3 灌溉工程设计 考虑到项目区降雨季节分配不均,灌水采取渠道灌溉的方式,同时根据《浙江省土地整治垦造水田建设标准(试行)》,项目区属山地丘陵地区,灌溉保证率设计标准应在70%以上。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和现代化农业要求,取灌溉设计保证率:P=75%,以干旱年为设计标准。 项目区内主要考虑的是农田灌溉需水量。 (1)农作物的灌溉定额 项目区农作物以水稻种植为主,根据《浙江省土地整治垦造水田建设标准(试行)》中的灌水定额标准。本项目灌水定额如下表: 表6-2项目区作物灌溉定额表 单位:m³/亩 灌溉保证率 典型作物 净灌溉定额 复种系数 综合灌溉定额 75% 水稻 250 1.0 250
(2)灌溉需水量计算 灌溉需水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W需——灌溉需水量(万m³) M——灌溉定额(m³/ha),取250m³/亩 A——灌溉面积(ha) η——灌溉水利用系数(确定为0.75) 项目区面积为80.7296公顷,根据《浙江省土地整治垦造水田建设标准(试行)》,设计灌溉保证率P=75%的灌溉定额如下: 水稻的灌溉定额250m³/亩计算。故在枯水期间灌溉需水量为: 250×80.7296×15÷0.75÷104=40.3648(万m³)
6.4 排水工程设计 项目区内、外存在自然冲沟,修筑时,可根据田面排水方向保留一定的田面坡降,引导田面积水排向自然冲沟,最终排至项目区外,本项目对原有自然冲沟土方开挖后进行浇筑,以保障项目区各梯田排水通畅,同时防止水土流失。项目区修筑0.3m宽排水沟370m;0.4m宽排水沟共计985m;修复0.3m宽0.35m高排水沟共计1100m,全部采用C25砼。 (1)设计暴雨径流深度取值 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的防洪标准按规定为10年~20年一遇洪水标准,农作物区宜采用1天~3天暴雨3天~5天排至耐淹水深,本设计采用1天排至耐淹水深。根据浙江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查算24小时暴雨径流深度均值为120mm。 (2)设计排涝模数 排涝模数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q——排涝模数,m3 /(s•km2); R——设计径流深,取120mm; T——排涝历时,T=1d; t——每日排水时数,t=24h; 计算可得:排涝模数q=120/(3.6×1×24)=1.3889 m3 /(s•km2)。 (3)设计排涝流量计算 排涝流量计算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Q——设计排涝流量,m3 /s; q——排涝模数,m3 /(s•km2) ; F——排水沟控制的排涝面积,km2。 (4)排水渠道横断面设计 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计算公式为:
式中: Q—设计排水渠道的流量(m3/s); A—排水渠过水断面面积(m2); v—排水渠道平均流速m/s,取值1.5m/s; i—排水渠道比降; n—糙率,刨光木模板浇筑,表面一般取0.015; R—水力半径m; C—流速系数; X—湿周m。 (5)排水渠道纵断面设计 为了保证水到渠道后,对所控制的灌溉面积都能进行排涝,渠道的排水口处都具有足够的水位高程,计算公式为:
式中: Z排涝—排水渠道沟口水位m; A0—离排水沟沟口最远处低洼地面高程m; ∆h—离排水沟沟口最远处低洼地面和排涝水位的高差,一般取0.2m~0.3m; l—渠道长度; i—渠道比降; ∆z—水流通过渠系建筑物的水头损失。 (6)排水渠道水利计算 排水渠道通过水利计算,由控制在排涝面积和排涝模数计算出排水流量,再根据平均流速可以得出过水横断面面积数值,由此设计合适尺寸的排水渠,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6-3 项目区排水渠水利计算表 编号 控制面积km2 排涝模数,m3 /(s•km2) 排水流量m3/s 平均流速m/s 过水断面积m2 1# 0.0213 1.3889 0.0296 1.5000 0.0197 2# 0.0489 1.3889 0.0679 1.5000 0.0453 3# 0.0571 1.3889 0.0793 1.5000 0.0529 4# 0.0326 1.3889 0.0453 1.5000 0.0302 5# 0.0218 1.3889 0.0303 1.5000 0.0202 6# 0.0259 1.3889 0.0360 1.5000 0.0240 7# 0.6894 1.3889 0.9575 1.5000 0.6383
本项目新建规格尺寸为(30*30cm、40*40cm)的灌排渠共计1355m,修复规格尺寸为30*35cm的灌排渠1100m,可以满足项目区地块排水需求。其中30x30cm、40×40cm规格的灌排渠采用C25砼浇筑,底部有10cm厚碎石垫层;。 6.5 道路工程设计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道路通行压力也日益增加,昔日低标准的农村道路已难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不少村民反映村里现有的路面狭窄、出行不便等问题,为更好的方便村民出行,展现乡村旅游魅力和发挥生态资源优势,要增加路面宽度,充分利用老路资源,节约使用土地,进一步提升完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缓解“行路难”等民生问题。 本项目的道路工程主要是对高标农田生产所需的生产路进行修建。修建的生产路宽度分别为1m、1.2m、1.5m、3.5m、4m。其中1m、1.2m与1.5m生产路铺设10cm厚碎石垫层,路面采用10cm厚C25砼;新建3.5m宽水泥田间道,路面采用15cm厚C25砼,并铺设5cm厚碎石垫层,路床以下应平整压实,压实度不小于0.93,每隔5m设置一道分缝线,采用切割机切割;3.5m(水泥路硬化)与4m(原土路硬化)宽田间道路,路面采用15cm厚C25砼,每隔5m设置一道分缝线,采用切割机切割。 项目区道路工程见下表,具体断面尺寸见工程单体设计图。
表6-4 项目区道路工程量表 序号 村名 项目名称 工程量 备注 1 石城村 新建1.5m宽生产路 400
新建1.2m宽生产路 120m
2 法洪村 新建1.5m宽生产路 155m
3 西垟亭村 新建1.5m宽生产路 379m
4 畲龙村 新建1.2m宽生产路 396m
5 高堡村 新建1.2m宽生产路 98m
6 岭头村 新建1m宽生产路 353m
7 晓阳村 新建1m宽生产路 4576m
3.5m宽水泥路硬化 849m
新建3.5m宽水泥田间道 1710m
8 岳溪村 4m宽土路硬化 650m
6.6 农桥设计 根据现场踏勘,农桥位于项目区黄施岙村,共1座,考虑项目现场情况及实用性,本项目设计农桥规模为9m长5m宽,结构为钢筋混凝土。详见工程单体设计图。 6.7 其他工程设计 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志牌建设规定》的规定,为加大耕地保护工作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保护耕地意识,接受社会对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的监督,按照每个项目1座标识牌设立。本项目规划新修标识牌1座。标识牌身采用304不锈钢电箱高1.3m,长0.8m,宽0.6m,置顶挂置标识一个,下置浆砌砖底座高0.5m(0.3m地下),长1.1m,宽0.9m。详见工程单体设计图。
6.8 主要工程量汇总 表6-5 主要工程量统计表 序号 定额编号 名称及规格 单位 工程量合计 一
土地平整工程
1
土地翻耕、平整 公顷 10.62
10041 土地翻耕(三铧犁)一、二类土 公顷 10.62 二
灌溉与排水工程
1
新建灌排渠0.3m宽 m 370
10002 人工挖一般土方 三类土 100m3 1.369
10349 建筑物土方回填 松填不夯实 100m3 0.925
40016 现浇混凝土渠道 明渠(边坡陡于1:0.5) 衬砌厚度10~15cm~纯混凝土C25 2级配 粒径40 水泥42.5 水灰比0.55 100m3 0.407
30002 人工铺筑 碎石垫层 100m3 0.259
40318 伸缩缝 沥青木板 100m2 0.0407 2
修复灌排渠0.3m宽*0.35高 m 1100
10002 人工挖一般土方 三类土 100m3 2.706
10349 建筑物土方回填 松填不夯实 100m3 1.848
40016 现浇混凝土渠道 明渠(边坡陡于1:0.5) 衬砌厚度10~15cm~纯混凝土C25 2级配 粒径40 水泥42.5 水灰比0.55 100m3 0.792
30002 人工铺筑 碎石垫层 100m3 0.462
40318 伸缩缝 沥青木板 100m2 0.121 3
新建灌排渠0.4m宽 m 985
10002 人工挖一般土方 三类土 100m3 5.516
10349 建筑物土方回填 松填不夯实 100m3 3.2505
40017 现浇混凝土渠道 明渠(边坡陡于1:0.5) 衬砌厚度15~25cm~纯混凝土C25 2级配 粒径40 水泥42.5 水灰比0.55 100m3 3.152
30002 人工铺筑 碎石垫层 100m3 0.985
40318 伸缩缝 沥青木板 100m2 0.197 序号 定额编号 名称及规格 单位 工程量合计 4
拦水堰(2m高) m 14
10318 小型挖掘机挖沟渠土方(三类土) 100m3 0.56
10350 建筑物土方回填 人工夯实 100m3 0.112
30074 混凝土灌砌块石 挡墙~纯混凝土C25 2级配 粒径40 水泥42.5 水灰比0.55 100m3 0.7
40002 溢流堰~纯混凝土C25 2级配 粒径40 水泥42.5 水灰比0.55 100m3 0.112
40093 现浇混凝土小型构件 踏步~纯混凝土C25 2级配 粒径40 水泥42.5 水灰比0.55 100m3 0.012
40272 人工运混凝土 运距0~10m 100m3 0.14
30076 砌体砂浆抹面 立面,厚~2cm~防水砂浆 1:2.5 100m2 0.0809 5
PE输水管直径110mm m 2246
50099 PE管道安装 公称直径110mm以内 100m 22.46
70064 喷头 工作压力(Kpa) 高压 100个 0.2246 6
2.0m防护堤修筑 m 271
10002 人工挖一般土方 三类土 100m3 1.20053
10349 建筑物土方回填 松填不夯实 100m3 0.46883
30013 干砌块石 挡土墙 100m3 3.75606
40010 混凝土压顶 挡土墙~纯混凝土C25 2级配 粒径40 水泥42.5 水灰比0.55 100m3 0.0813
30079 勾缝 勾平缝,干砌块石面~砌筑砂浆 M7.5 水泥32.5 100m2 6.775 7
2.0m溪坎修筑 m 580
10002 人工挖一般土方 三类土 100m3 2.5694
10349 建筑物土方回填 松填不夯实 100m3 1.0034
30079 勾缝 勾平缝,干砌块石面~砌筑砂浆 M7.5 水泥32.5 100m2 14.5
30013 干砌块石 挡土墙 100m3 8.0388
40010 混凝土压顶 挡土墙~纯混凝土C25 2级配 粒径40 水泥42.5 水灰比0.55 100m3 0.174 三
田间道路工程
1
1m宽生产路 m 4929 序号 定额编号 名称及规格 单位 工程量合计
10002 人工挖一般土方 三类土 100m3 6.16125
10349 建筑物土方回填 松填不夯实 100m3 1.23225
30002 人工铺筑 碎石垫层 100m3 4.929
40318 伸缩缝 沥青木板 100m2 0.9858
80091 水泥混凝土路面 厚度~10cm~纯混凝土C25 2级配 粒径40 水泥32.5 水灰比0.5 1000m2 4.929 2
新建1.2m宽生产道路 m 614
10002 人工挖一般土方 三类土 100m3 0.78592
10349 建筑物土方回填 松填不夯实 100m3 0.1535
30002 人工铺筑 碎石垫层 100m3 0.7368
40318 伸缩缝 沥青木板 100m2 0.1228
80091 水泥混凝土路面 厚度~10cm~纯混凝土C25 2级配 粒径40 水泥32.5 水灰比0.5 1000m2 0.7368 3
1.5m宽生产道路 m 934
10002 人工挖一般土方 三类土 100m3 1.868
10349 建筑物土方回填 松填不夯实 100m3 0.2335
30002 人工铺筑 碎石垫层 100m3 1.401
80091 水泥混凝土路面 厚度~10cm~纯混凝土C25 2级配 粒径40 水泥32.5 水灰比0.5 1000m2 1.401
40318 伸缩缝 沥青木板 100m2 0.1868 4
新建3.5m宽田间道路 m 1710
10002 人工挖一般土方 三类土 100m3 15.39
10349 建筑物土方回填 松填不夯实 100m3 4.104
30002 人工铺筑 碎石垫层 100m3 3.3003
80001 路床(槽)压实 路床碾压 1000m2 3.3003
80091 水泥混凝土路面 厚度~15cm~纯混凝土C25 2级配 粒径40 水泥42.5 水灰比0.55 1000m2 5.985
10350 建筑物土方回填 人工夯实(素土路肩) 100m3 0.6669
80098 混凝土路面切缝与刻防滑槽 锯缝机锯缝 10延长米 17.1 序号 定额编号 名称及规格 单位 工程量合计 5
硬化3.5m宽田间道路 m 849
80091 水泥混凝土路面 厚度~15cm~纯混凝土C25 2级配 粒径40 水泥42.5 水灰比0.55 1000m2 2.9715
10350 建筑物土方回填 人工夯实(素土路肩) 100m3 0.22923 6
4m宽土路硬化 m 950
80091 水泥混凝土路面 厚度~15cm~纯混凝土C25 2级配 粒径40 水泥42.5 水灰比0.5 1000m2 2.6
10350 建筑物土方回填 人工夯实(素土路肩) 100m3 0.1755 7
农桥(9m*5m) 座 1
10318 小型挖掘机挖沟渠土方(三类土) 100m3 1.392
10350 建筑物土方回填 人工夯实 100m3 0.804
40056 混凝土桥 桥板(板梁式)~纯混凝土C30 2级配 粒径40 水泥32.5 水灰比0.45 100m3 0.1782
40055 混凝土桥 墩帽~纯混凝土C30 2级配 粒径40 水泥42.5 水灰比0.5 100m3 0.08645
40051 混凝土桥 桥墩(整墩)~纯混凝土C40 2级配 粒径40 水泥42.5 水灰比0.4 100m3 0.08208
30024 浆砌块石 挡土墙~掺外加剂混凝土C30 2级配 粒径40 水泥42.5 水灰比0.5 100m3 0.35112
40007 混凝土基础及垫层 混凝土基础、垫层﹥30cm~纯混凝土C30 2级配 粒径40 水泥42.5 水灰比0.5 100m3 0.96175
50057 钢管护栏安装(焊接) 公称直径80mm以内 10m 1.96
40268 钢筋制作安装 其他(人工) t 4.2903
40059 混凝土桥 桥面混凝土铺装(车行道)~纯混凝土C30 2级配 粒径40 水泥42.5 水灰比0.5 100m3 0.0891 8
下田坡道 座 4
10204 挖掘机挖土(三类土)~单斗挖掘机 油动 斗容0.5m3 100m3 0.2468
10351 建筑物土方回填 机械夯实 100m3 0.1432
20464 人工抬运石料 块石,运距~20m以内 100m3 0.0468
20466 人工抬运石料 块石,每增运10m 100m3 0.234
30013 干砌块石 挡土墙 100m3 0.0468
40010 混凝土压顶 挡土墙~纯混凝土C20 2级配 粒径40 水泥32.5 水灰比0.55 100m3 0.006 序号 定额编号 名称及规格 单位 工程量合计
80001 路床(槽)压实 路床碾压 100m3 0.075
80091 水泥混凝土路面 厚度~10cm~纯混凝土C25 2级配 粒径40 水泥42.5 水灰比0.55 1000m2 0.0075
40282 人工运混凝土 运距120~140m 100m3 0.075 四
其他工程
1
标识牌 座 1
10001 人工挖一般土方 一、二类土 100m3 0.00405
10350 建筑物土方回填 人工夯实 100m3 0.00108
30066 浆砌砖 基础~砌筑砂浆 M7.5 水泥32.5 100m3 0.00495
30075 砌体砂浆抹面 平面,厚~2cm~砌筑砂浆 M7.5 水泥32.5 100m2 0.0051
30076 砌体砂浆抹面 立面,厚~2cm~砌筑砂浆 M7.5 水泥32.5 100m2 0.008
BC-01 304不锈钢电箱 台 1
BC-02 标识挂牌 个 1
7 施工组织设计 7.1 施工条件 (1)对外交通 项目区位于平阳县怀溪镇,交通便利。 (2)砂石料从项目区附近采购,块石在距项目区5公里内开采。 (3)施工用水、电 施工用水:本工程主要为砼浇捣,但用水量不大,故只考虑在原灌溉渠道和其它小溪取水解决施工用水。 施工用电:在项目区附近的行政村及自然村电网中的供电线路,可作为施工电源,项目区内所需用电以低压0.4kv线路架设,确保安全用地措施,以满足工程需求。 (4)主要材料供应 工程所需的水泥、钢材由市场供应,木材由当地按木材采伐证采伐收购供应。 (5)施工技术队伍 由建设单位采取招投标、择优选择施工队伍,分项或整体承包。工程实行监督制,严格控制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项目投资及安全生产。 7.2 施工总布置 7.2.1 施工总布置原则 (1)依据工程特点和各施工阶段施工管理要求,对施工平面实行分阶段布置和管理,把办公区、生产区和加工区分开布置; (2)紧凑有序,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 (3)按专业划分施工用地,尽量避免各专业用地交叉而造成的相互影响干扰; (4)在满足施工生产需要和平阳县政府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按照美观、实用、节约的原则进行临时设施的规划建设; (5)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 (6)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规范。 7.2.2 施工布置 施工总体布置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利于生产、生活、管理的原则。根据施工总体规划,其堆放场地应考虑运距最近处设置,且应设在较平坦的开阔地带集中堆放。 施工用水采用就近取水的方法解决。施工、生活用电可采用工程沿线电网供电。由于项目区范围较大,部分工程要求的技术性较强,且施工工期短,故施工设施从简布置。工程施工均应独立布置施工设施,如料场、拌和机械、仓库、临时住房等,各施工点按工地不同情况,分别布置施工场地。 (1)料场分布及开采运输 砂石料外购,能满足本工程所需的用量。块石在距项目区5公里内开采。 (2)砼拌和系统 拌和系统设在项目区内不同的标段附近,每标段拌和系统选用1台0.4m3的拌和机,混凝土由翻斗车或人工挑运入仓,进行浇捣,浇捣必须按照砼浇捣工序和规范进行施工。 (3)施工临时设施 ①施工道路:灌、排渠、机耕路等需布设施工道路共计1.5公里。 ②临时施工线路:在路、渠等需布施工用电低压线路共计1.2公里。 ③临时施工用房建筑:根据该工程项目标段个数确定用房建筑,但由于该工程工地离附近行政村村民居住较近,施工临时用房及仓库等可租用附近民房。 7.2.3 施工方法 a)沟渠工程施工 1)施工安排原则:①项目区沟渠断面设计为砼结构体,横断面要求一次成型。②沟渠开挖和沟壁填筑工程量较小,施工强度不高,为便于沟形成全线平行作业的格局,沟槽或沟壁填筑在完成一个验收单元长度,并且整形完毕和通过验收后,随即进行沟壁浇注施工,不宜间断时间太久。根据现场地形条件和地形特征,将沟渠按区划分,各区内按照实际情况再划分为若干个流水作业段,同时施工。 2)沟渠测量放样 首先根据沟渠的控制高程点,进行沟渠的测量定位,并做好标记,同时对给定的沟渠各个控制点还应钉设护桩,以便于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的复检工作。 3)沟渠土方填筑和沟槽开挖 根据沟渠设计断面,沟渠主要以挖方为主,开挖可以利用机械挖槽人工修坡,并且挖方段的施工力求与填方平行作业,尽可能将挖方合格的填料用于填筑,以减少多次倒运和借方填筑。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定期测量校正开挖平面尺寸和标高,并按图纸要求检查开挖坡度和平整度。 废弃土方的堆放应堆置整齐、稳定、排水畅通,避免对土堆周围的建筑物、排水及其它任何设施产生干扰或破坏,同时应少占或不占用农田以及保护原有植被,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b)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的施工程序为:水泥、砂石骨料的选用→砼配合比的选用→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混凝土的入仓和浇筑→混凝土的拆模和养护。 水泥、砂石骨料的选用:混凝土的砂、石骨料均在指定料场加工生产或购得,并拉运至施工现场,使用前必须对砂石骨料进行抽样检查,对所用的砂石骨料必须符合水工砼的施工要求。所用水泥必须符合水利工程施工规范要求,使用前同样按要求进行抽样检验。 砼配合比的选用:取所选用的水泥,砂石骨料和外加剂在试验室按设计要求的水灰比,砼强度等级和其他技术指标进行试配,通过试验确定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施工配合比,严禁使用所谓“统料”。 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的搅拌采用自落式拌合机拌合,为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充分拌合,拌合时间不少于3分钟,混凝土的制备采用拌合站集中场拌制。为控制砼拌合物的水灰比及坍落度,要保持骨料含水率的稳定,其混凝土各组分称量的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混凝土的运输:应根据相应的拌合能力或产量,混凝土施工浇筑强度和运输距离,配以相应数量的机动小翻斗车,运送混凝土的车箱要严密防止漏浆,其砂浆损失应控制在1%的范围内。 混凝土的振捣:应根据施工要求,用插入式振捣器或是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施工,浇筑层允许最大厚度不大于振捣器头长度的1.25倍,振捣时快插慢拔,使混凝土振捣密实,且注意振动棒不可振到模板和预埋件。 混凝土的拆模和养护:混凝土拆模:对于一般结构的混凝土为避免不碰掉棱角,在其强度达到临界强度时即可进行拆模。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表面在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即可养护,如温度较高应提前进行养护,给混凝土硬化过程创造一个适宜的外部环境,使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再蒸发,利用砼制备所加的水分最大的限度的完成水泥的水化,提高砼强度和耐久性,养护的方法采用湿养护,即进行人工洒水养护,且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以28天为宜。 c) 道路工程施工 施工时,先清、修路基,路基平整后铺路面。这项工程,工程复杂,质量要求高,是施工中的重点、难点,专业性较强,应加强现在施工质量管理监督和质量检验。道路修建与沟渠施工可同步进行,可分路分段同时组织施工。将原有路基平整铺碎石压实,浇筑混凝土。 7.3 施工进度计划 为保证项目按合同规定日期完成,特制定如下措施: a)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充分发挥劳动力利用率。流水线施工,便于管理。充分利用机械和设备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调配精良的施工队伍,做好外界环境协调和内部关系协调。 b)施工进度计划:本项目主要工程包括:灌溉排水工程、道路工程。整个施工过程应大致按下列程序进行:灌溉排水工程→道路工程。 该工程将于规划设计批复后,主体项目竣工验收后实施,并及时做好项目实施前期工作,根据施工顺序的总体安排,购置材料设备。本项目建设期三个月。 7.4 施工质量 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过程应严格按规范进行,并按施工网络计划控制施工进度。质量控制注重施工前和施工中的过程控制,以预防为主,加强对工作质量、工序质量和中间产品质量的检查,以良好的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8 保障措施与工程管理 8.1 组织与管理措施 8.1.1组织领导措施 为保证本高标建设方案顺利实施、土地破坏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工程业主单位应在组织领导、技术力量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实施保证措施。 基于确保高标建设方案提出的各项土地破坏防治措施的实施和落实,本方案采取业主治理的方式,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高标建设实施工作和工程管理,按照高标建设实施方案的复垦措施、进度安排、技术标准等,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措施。 本项目严格按照财政部审查、批准的项目设计和相关标准开展各项工作,不得随意变更和调整。需选择县级部门作为项目的总体负责单位,负责对项目设计初审、工程竣工验收,按工程进度拨款,并对项目的实施情况监督检查。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和领导高标建设工程工作。同时,设立专门机构,选调责任心强,政策水平高,懂专业的得力人员,具体负责项目区高标建设的各项工作。 8.1.2政策措施 (1)做好对当地农牧民的宣传发动工作,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充分依靠沿线政府部门的有利支持。 (2)制定高标建设的鼓励政策。 8.1.3管理措施 (1)加强对建设后建筑物的管理,严格执行高标建设方案。 (2)保护高标建设单位的利益,调动高标建设的积极性。 (3)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要治理一片见效一片,不搞半截子工程。 (4)同时对施工人员组织学习、宣传工作,提高工程建设者的自觉行动意识。还应配备高标建设专业人员,以解决措施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接受当地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8.2 技术保证措施 针对项目区内高标建设的方法,经济、合理、可行,达到合理高效利用土地的标准。复垦所需的各类材料,一部分就地取材,其它所需材料及设备均可由市场购买。项目一经批准,项目实施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规划执行,并确保资金、人员、机械、技术服务到位,设立专门办公室,具体负责复垦工程的规划指导、监督、检查、组织协调和工程实施,并对其实行目标管理,确保规划设计目标的实现。 8.3 工程建后管护 工程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为保证所建设的工程设施能长久、有效发挥效益,工程竣工后必须明确管护主体、制订管理措施、落实管理经费,加强工程后期管护。项目竣工后,应及时将所建工程设施移交给村、组集体,按照“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由受益者管理、维护。
9 工程投资概算 9.1 编制说明 9.1.1概算编制依据 a)《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b)《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办法》; c)《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浙财农〔2016〕1号); d)《平阳县建筑材料市场价格信息》(2021年07月)。 9.1.2概算编制原则 a)严格执行国家的法令、法规和有关制度,以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b)深入调查,实事求是,充分搜集掌握第一手资料,正确选用定额、标准和价格。 9.2 投资概算 根据《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浙财农〔2016〕1号),项目预算由工程施工费(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设备购置费、其它费用(包括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拆迁补偿费、业主管理费)、不可预见费组成。 9.2.1工程施工费 工程施工费由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组成。 a)直接费 直接费由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组成。 1)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组成。 在人工费、材料费定额的计算中,人工、材料消耗量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在施工机械使用费定额的计算中,台班消耗量和台班费分别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 2)措施费 措施费=直接工程费(或人工费)×措施费率 措施费包括临时设施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和施工辅助费。根据不同工程性质,措施费费率见下表9-1。 表9-1 措施费费率表 序号 工程类别 计算基础 临时设施 费费率 (%) 冬雨季施 工增加费 费率(%) 施工辅助 费费率 (%) 安全施工 措施费 (%) 1 土、石方工程 直接工程费 0.5-1 0.8 0.7 0.2 2 砌体工程 直接工程费 0.5-1 0.8 0.7 0.2 3 混凝土工程 直接工程费 0.5-1 0.8 0.7 0.2 4 其他工程 直接工程费 1-1.5 0.8 0.7 0.2 5 安装工程 直接工程费 0.5-1 0.8 0.7 0.3
注:安装工程中,临时设施费计算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和施工辅助费以直接工程费为计算基础。 b)间接费 根据工程性质不同间接费费率见下表9-2。
表9-2 间接费费率表 序号 工程类别 计算基础 间接费费率(%) 1 土方工程 直接费 5.8 2 砌体工程 直接费 5.8 3 混凝土工程 直接费 6.8 4 其他工程 直接费 5.8 5 安装工程 人工费 65
c)利润 依据《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浙财农〔2016〕1号)中规定,计算基础为直接费和间接费之和,费率取3%。 d)税金 依据《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浙财农〔2016〕1号)和《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土地整治项目预算计价规则的通知》(浙土资厅函〔2016〕550号),建设项目在市区或县城镇以外的,税金费率取9%,计算基础为直接费、间接费及利润之和。 9.2.2其他费用 由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工程保险费和业主管理费组成。 具体各项取费见其他费预算表。 9.2.3不可预见费 不可预见费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设备费和其他费用之和的3%计算。 9.2.4项目预算总投资 本项目的工程由土地整治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与田间道路工程组成。项目投资内容包括:工程施工费、其它费用等,项目预算总投资320.6832万元,全部申请地方财政资金。其中,工程施工费285.1773万元,占总投资的88.93%,其它费用26.1656万元,占总投资的8.16%,不可预见费9.3403万元,占总投资的2.91%,工程投资结构表见表9-3。 表9-3 投资结构表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预算金额 各项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 一 工程施工费 285.1773 88.93 二 设备购置费
三 其他费用 26.1656 8.16 四 不可预见费 9.3403 2.91 总计 320.6832
10 效益分析 10.1 社会效益分析 高标建设项目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对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2、项目建成后,土地得以有效利用,农民收入得以增加,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3、为实现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建设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提供了有利条件,增强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后劲,为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做出了贡献。 4、发挥示范作用,推动土地整治事业的发展。该项目的实施将积累高标建设的经验,为平阳县和周边地区土地开发整理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从而推动我省土地整治事业的发展。 10.2 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10.2.1.生态效益分析 1、项目实施将使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使生态防护更有规则、更有秩序。 2、通过实施高标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地促进农田生态良性循环,明显改善项目区的生态景观。 3、通过实施高标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从而提高粮食经济。 10.2.2.环境影响分析 1、对环境影响程度分析 平阳县怀溪镇西垟亭村等12个村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补建类)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从立项的目的到各项规划内容都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按照建立良性生态系统的要求,项目建设将改善生态环境:第一,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第二,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从以上几个方面综合分析,将对项目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影响。 2、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为了减轻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项目实施中制定了相关对策和措施,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1)加强宣传,深入开展基本国情和国策教育。提高全社会对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认识。 (2)完善制度,规范建设项目的管理,将生态环境影响作为项目成败与否的重要标准。 (3)因地制宜,通过优化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等生态措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3、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高标建设项目的实施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一个科学可行、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项目,虽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消极影响,但是通过规划制定的预防措施和对策,可以将这种消极影响降至最低限度,甚至化害为利,因此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总之,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满足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达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建立了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 10.3 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高标建设项目,农业基础设置得到了更大的提升,土地得以更好地利用,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提升,农民收入得以增加,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11 水土保持及环境评价 11.1 水土保持分析 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其山丘部分表现形式以坡面面蚀为主,水土流失主要由于交通工程建设、开发区建设,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建设,导致水土流失。 工程地处平阳县怀溪镇西垟亭村等12个村,大部分土地有植被覆盖,无明显的水土流失,属于微度流失区。 工程主要内容是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及其他工程建设,在施工中由于土石方开挖、弃渣堆放、施工道路占用部分土地,局部植被破坏,尽可能减少临时用地,并在施工完成后及时对临时用地进行植被恢复,使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1)划定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依照“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划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2)合理进行工程设计 根据工程区自然环境现状,结合项目建设特点,合理进行工程设计。 (3)施工期防治水土流失 施工期防治水土流失主要有两方面内容: 一、水土保持措施的工序安排。主体工程施工区的水土保持措施安排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其他区域的水土保持措施根据各施工区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安排;临建工程防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步,临时建筑的拆除以及植物措施建设安排在主体工程完建期。 二、相关的水土防治措施。根据工程布局和产生的水土流失的特点,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来防治水土流失。例如根据渠道线性特点及施工实际,边修建边恢复,表层土剥离堆放后对表面进行土工布遮盖、砖石压护;堆土用编织袋装土作为临时挡墙,拦挡在集中堆放的表层土边缘,防止散土随地表径流流失。同时,明渠两侧回填土边坡以及内侧开挖边坡可采用草皮护坡,播撒草种进行绿化,均能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的产生,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 (4)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 严格控制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工艺合理,防治施工建设影响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本方案提出以下管理措施:土石方开挖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并在雨季到来之前做好边坡防护及排水设施,并及时将弃渣运至弃渣场;对挖方进行妥善的临时堆置,同时开挖边坡的砌筑工程,应在边坡稳定后及时护砌,并做好坡面、坡脚排水系统,做到施工一段,砌筑加固防护一段;施工单位要去合法料场采购。 (5)建立监管体制 建议建设单位建立相应的水土保持监管体制,与当地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进行现场监督,保证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严格按地块操作流程作业,以达到对水保工程的监督和管理。 综上,通过划分责任范围,合理的工程设计,相应的水保防治措施和防治措施的施工工序,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完整的监管制度,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和防治工程建设中新增的水土流失,同时还可以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 11.2 环境影响评价 11.2.1环境现状 项目区易受台风、暴雨等危害严重,产出率较低。 11.2.2环境影响有利因素 工程建设对植被的影响:工程建设完成后,将从根本上改善区域内改善土壤的水文条件,使其不良物理状况有明显改善,对植被产生有利影响。 水质、农田生态等因子是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下面重点进行分析说明。 水质:灌区水源地污染负荷量很小,项目区水源主要来自天然降水和横山水库。总的来看,水质现状良好。 生态:项目区台风、暴雨是影响项目区农业和生产的主要灾害。本项目现状水利条件差,待工程实施后,可以增加灌溉排水工程,极大地改善梯地生态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 通过项目实施可以有效增加水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从而有利于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作物的复种指数,扩大经济作物面积。 土壤和农作物:通过灌溉与排水增加了土壤的水分含量,改善了灌区空气湿度和温度,使农田小气候更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产量将明显提高。 11.2.3环境影响不利因素 对项目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在施工期。项目工程在建设期间,有土方开挖,土地平整,砼搅拌,水泥、砂等堆放,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施工人员日常生活排出废水、垃圾,砂石料清洗废水对水质影响,施工期机动车辆的往来,产生的扬尘、废水、生活燃料排放的气体、施工中砼搅拌时的扬尘、噪声等影响施工人员健康。 11.2.4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总体评价具体见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有利影响达到31,不利影响才15,有利影响远大于不利影响。 总体来讲,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是主要的、长久的,不利影响是次要的、暂时的。只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施工,可以消除不利影响,或将其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对不利需采取如下措施: (1)保证水质不受污染,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因此,在施工期应建立必要的厕所、垃圾场及其他处理设施,避免工期污水进入河道,污染水体,对于有排油排气的施工机械和废水污水等,严禁随便排入河网,应设置临时沉储池,并统一处理。 (2)如有可能应将生活、生产垃圾外运处理;要对石料、水泥等建材放置在背风区,严格操作规范,尽可能避免产生扬尘,污染空气。 (3)施工期的临建设施,应有条不乱建设,质量租用民房,不要胡乱搭盖工棚。 (4)加强施工区噪声管理,施工安排上有噪声的设备不进行夜间作业。 (5)开挖土方,应注意边坡稳定,以免塌方,而造成水土流失。 项目区内通过田、水、路综合治理,不但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产出率,且美化了环境,对环境有益而无害。 项目区实现整理后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工程建设将极大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田园化的建设将使环境更加美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