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门户网站  > 经济信息

2020年,温州人能赚也能花


人均可支配收入54025元,消费支出34283

年终数据盘点,“钱袋子”最受关注。3日,国家统计局温州调查队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025元,绝对量居全省第6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628元,同比名义增长4.9%,居全省第9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8%。温州人能赚更能花,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283元,绝对量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0.5%,增速居全省第7位。

看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

数据显示,全年,温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481元,同比名义增长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28元,同比名义增长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6:1,比上年缩小0.06。

工资性收入是居民增收的第一动力,支撑性增长成为收入增幅回升主因。2020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8415元,同比增长5.0%,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2.6%,,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分别为32594元和18869元,同比分别增长4.3%和6.9%,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3.3%和54.7%。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背后,是温州整体经济面明显好转,各类重要基建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有效吸纳本地务工人员,带动城乡居民就业和工资性收入增加。

经营净收入也是温州人第二大收入,去年得到恢复性增长,巩固收入增幅回升态势,全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9858元,同比增长2.2%,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2%。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市及时推出“惠企28条”“稳经济32条”“金融12条”等系列政策,打出“稳岗、降本、输血、纾困、强链”组合拳,帮扶企业切实解决发展难题;持续深耕以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乡村振兴示范带和美丽田园建设为内涵的“两带一园”建设,农旅融合迈出加速度,尤其是在疫情形势稳定后,带动乡村民宿、乡村特色夜市、农家乐夜餐厅等新型业态持续复苏。

另外,财产净收入持续增长为收入增幅回升提供补充,全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为8414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6%,同比增长3.6%,为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注入活力;转移净收入快速增长为收入增幅回升持续托底,全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为7339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6%,同比增长10.2%,增速领跑四大项收入。

看花销 居民消费“吃住”是大头

在花销上,温州人不“手软”,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283元,绝对量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0.5%,增速居全省第7位。其中,全市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860元,同比增长0.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544元,同比增长1.1%。

吃住两大类占到温州人消费的一半以上,全年,全市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10073元,占消费支出的29.4%。不过受疫情影响,我市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增强,减少不必要的聚会和外出就餐,更多倾向在家就餐,外出餐饮服务消费支出下降明显,开销同比下降2.2%。疫情期间,居民居家生活时间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电燃料、住房装潢维修等居住类消费支出,全年居民人均居住类消费支出 9522元,同比增长2.8%,占消费支出的27.8%。

去年的疫情也让居民收紧了“钱袋子”,去年全年,教育文化娱乐及衣着支出消费降幅最大。人均支出4173元,同比下降4.9%,占消费支出的12.2%。由于疫情发生初期正值2020年春节这一传统文旅消费旺季,文娱行业受疫情冲击严重,居民相关消费支出受到较大影响。此外,衣着消费支出也明显减少,全年居民人均衣着支出2046元,同比下降5.6%,占消费支出的6.0%。

在疫情防控需求下,网购作为无接触销售渠道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领涨,全年,全市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2151元,同比增长17.9%,领涨各消费类别,占消费支出的6.3%。2020年以来,多项消费刺激政策出台,激发新消费需求、发展新消费产业,交通通信和居住支出保持小幅增长,全年,全市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3873元,同比增长4.7%,占消费支出的11.3%。

记者 林迎颖 通讯员 王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