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0月19日从市港航管理中心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量实现双增长,共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3.61万标箱,同比增长14.82%;完成货物吞吐量6180.11万吨,同比增长7.48%。 其中,9月份,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27.13万吨,同比增长6.37%;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47.4万吨,同比增长21.4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07万标箱,同比增长40.61%。从货物品种来看,完成煤炭243.5万吨,同比增长0.6%;完成石油、天然气34.9万吨,同比下降18.8%;完成钢铁35.4万吨,同比下降10.9%;完成矿建材料157万吨,同比增长28%。 据了解,受极端天气影响,今年夏天持续高温天气,各电厂为保障供电,大量储备煤炭,带来煤炭吞吐量增长。受国际政治局势影响,石油、天然气制品价格巨幅波动,中石油、中石化等公司加大原油进口,提升油气储备,但随价格的持续高涨,下游需求支撑不足,因此,石油、天然气吞吐量明显下滑。另外,矿建材料、水泥吞吐量的大幅上涨,则得益于平阳新增3家码头装卸企业,以及瑞安砂石装卸企业新增泊位加大矿建、水泥等散货运输业务等因素叠加。 市港航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中心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毫不松懈抓生产经营、多管齐下抓服务保障,全力保生产、保民生、保畅通。为助力“温州制造”更快走向全国、全球,更是新辟多条内贸、外贸航线。比如,今年3月,温州港首次实现海铁联运箱直航出海,为前往东南亚的客户缩短了2至3天的运输时间;4月,状元岙港区新添越泰近洋航线;5月,首挂美西航班试运营开通三个货运班次、累计装载388个标箱,开温州远洋干线先河。目前,温州港已累计开通外贸航线10条,温甬内支线达到每周8至10班,港口集疏运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试水“无水港”初见成效,状元岙、瑞安集拼箱基地相继投入使用,我市跨境货物组货拼箱能力提升,进一步助力本地贸易企业降本增效。(记者 夏晶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