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08012/2022-130403 主题分类 对外经贸合作,国内贸易(含供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县府办
生成日期 2022-11-2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平阳县商务局2022年工作情况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平阳县商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商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

一、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2年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2亿元,增速6.8%,全市排名第2;我县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38.3亿元,增速27.4%,全市排名第1。

2.批零住餐销售额:2022年1-9月,限上四大行业销售额366.9亿元,增速29.5%,排名全市第3。其中限上批发业销售额334.72亿元,增速26.3%,排名全市第5;限上零售业销售额25.92亿元,增速33.2%,排名全市第2;限上住宿业营业额1.63亿元,增速26.6%,排名全市第4;限上餐饮业营业额4.61亿元,增速26.1%,排名全市第2。

全社会四大行业销售额631.27亿元,增速19.7%,排名全市第4,其中全社会批发业销售额403.63亿元,增速26.5%,排名全市第6,全社会零售额193.68亿元,增速8.9%,排名全市第3,全社会住宿业营业额1.94亿元,增速23.2%,排名全市第4;全社会餐饮业营业额32.02亿元,增速11.2%,排名全市第1。

3.外贸进出口:2022年1-9月,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12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幅位列全市第6;外贸出口12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8%,出口增幅位列全市第7。出口份额占全国比重6.85%%,目标完成率131.49%,排名全市第3。外贸进口2.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6.7%,进口降幅环比上月收窄5.46个百分点,进口增幅位列全市第13。

4.对外投资:1-9月份完成中方对外投资额4253万美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425.3%,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二,已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5.网络零售额:1-9月,全县实现网络零售额168.4亿元,同比增长10.3%,增幅排名全市第5。网络零售额26县排名第4。据统计,1-9月实现跨境电商综试区项下出口达亿4.4亿元。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促进商贸流通,释放消费市场发展活力。一是优化助企服务。由县领导带队走访重点商贸企业30家,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积极宣传我县促消费政策,同时选派业务骨干担任助企服务员,帮助解决疫情防控、场地运营、部门衔接和租户纠纷等问题。深入调研收集问题,结合我县实际对商贸政策进行优化调整。及时兑现有关助企纾困政策,共拨付商贸资金375万元。二是推动消费复苏。投入资金5100万元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带动消费5.9亿元,通过民政、金融、文广旅体等部门与乡镇合力发放各类型消费券,与省商业总会对接,通过三区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文旅线路推介力。三是持续优化限上主体培育,梳理限上主体培育清单,对清单内的企业开展跟踪式管理,成熟一家上限一家,目前已纳入梳理培育企业110余家。制定《2022年平阳县加快推进工贸分离工作实施方案》,引导工业企业开展工贸分离工作。截至2022年9月底,我县今年新增限上企业44家,增幅340%,其中工贸分离已上限纳统6家。3家企业上榜第六批“温州老字号”企业。

(二)有序畅通内外循环,扩大我县对外开放水平。

一是抢订单拓市场。明确2022年度线上线下重点展会目录,主办3场云展会,65家参展企业达成意向订单1053万美元;创新“代参展”模式,参加省市线上线下重点展23场,135企业达成意向订单达3150万美元。二是抓培育稳增量。1-8月新增外贸主体78家,新增进出口额30.09亿元人民币。推进市场采购贸易和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15家市场采购出口业务企业结关金额6.43亿美元,拉动我县出口27.34个百分点。已累计引进13家跨境电商平台,新增跨境电商备案企业16家,举办活动8场,成功获评全市今年唯一省级公共海外仓(全市目前3家)。三是打基础建平台,推动建设以辐照杀菌为特色的浙南闽北外贸集拼中心,引进两家货代公司并开展进出口业务,已经完成出口50个柜475万美元;与浙江国贸云商公司合作打造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已经启动进出口业务,实现出口200多万美元。四是优服务促转型。5月县分管领导召开座谈会,7月协同市贸促会召开专题座谈会,就企业的诉求与问题进行了回应与解答,反响良好。与海关深化战略合作,在重点项目、惠企帮扶、检测认证、打击走私和监测预警等方面加强合作,同时帮助解决原料进口、产品出口等方面问题。佩蒂等3家企业和宠物小镇分别入选省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和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五是强培育促提升,做好对外投资企业服务,鼓励企业扩大对外投资规模,提升本土跨国公司发展水平,其中佩蒂公司对外投资备案总金额已达1.5亿美元,超过5000万美元的项目有两个。组织佩蒂和源飞两家企业申报浙江本土民营跨国公司“领航企业”。

(三)持续强化数字赋能,驱动电商业态发展

一是聚焦农村电商提质增效。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实施“数商兴农 共同富裕”行动方案,助力平阳工业品和特色产品实现销售额超5000万元。二是聚焦电商新业态发展。积极引进Wayfair等跨境电商新兴平台,组织开展系统性孵化培训课程,培育跨境电商主体15家。开展“平阳好货”专场直播活动,多形式多渠道探索电商直播人才培训模式,整合资源建立“网红主播+企业工厂”双选机制,已举办30场直播电商活动、3场直播电商培训。三是聚焦电商产业平台建设。制定《平阳县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谋划打造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电商高质量发展高地,根据“1+X”电商园区布局思路,在提升发展数字商务中心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数字商务产业园建设,对接水头镇引导企业开展水头数字云产业园区建设,同时对接杭州贤哥有好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平阳直播基地建设方案的制定,并报县政府审议通过,目前平阳直播基地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四)不断筑牢底线思维,有序推进各项中心工作。

一是稳步推进数改工作。平阳电商智汇在线服务项目完成前期系统功能开发,于三月顺利完成审批、正式启动应用试运行。积极对接省厅市局,做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监管”和“浙里好家政”等省级重大应用场景贯通落地的对接准备工作。二是落实疫情常态防控。优化完善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制定《平阳县“无疫商超”创建工作方案》,下发疫情防控提示单28份。对全县大型商超酒店常态化督导78次,整改问题238个,关停经营主体5家,强化涉及物品进口的商户全流程闭环管控,督促大型商超酒店员工2014人定期开展核酸检测,做到疫苗应种尽种。牵头制定《平阳县生活必需物资应急保供1+N工作方案》,建立县级生活物资重点保供企业42家,开展生活必需物资保供演练2次,有效应对816疫情,配送群众生活物资包27474份,受各级肯定。三是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根据《“平安护航建党百年”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要求,制定《商务领域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城乡自建房屋、燃气安全、消防安全、防汛防台安全等专项检查,加强特种行业管理和成品油防暴恐管理,强化人员政审、优化视频监控、细化防范举措,成品油零售变更和许可共7件;报废机车回收拆解分支机构备案2家。昆阳镇再生资源分拣利用中心已于7月份投入使用。四是强化法治建设。做好“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联合市监、卫健等部门开展执法检查7次,开展“浙”里有援外经贸法律服务月等政策宣传培训活动,为商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三、2023年主要工作思路

2023年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总揽,继续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全力以赴促消费稳外贸强电商,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力争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以上,实现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达到11%以上,完成对外投资额1000万美元。

(一)扩内需,促消费,促进商贸经济平稳发展。一是加强商贸流通顶层设计。优化完善区域商业布局。锚定鳌江流域新型消费中心建设目标,不断完善落实工作方案,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规划任务落地,打造区域级商贸流通节点县级城市。二是继续开展促消费活动。不断提升消费市场信心,挖掘重大活动、节假日消费潜力, 引导商贸重点行业集中开展让利促销活动,激发群众消费热情,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超市促消费、餐饮促消费等活动,促进商贸消费扩容升级。三是全力抓好商贸重点指标提升。推进限上商贸企业培育工作,重点推进贸易总部项目、电商企业的培育,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建立健全商贸统计体系,保持乡镇、部门、企业联动的有效运行工作机制,做到提存量、引增量,确保商贸业统计全覆盖。四是推进行业管理工作。在昆阳镇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基础上,招引大型企业建设集回收、分拣、交易为一体的大型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加强和县级相关部门沟通衔接,妥善化解纠纷,做好预付式消费市场综合治理;积极配合县创建办不断推进商场、超市等商贸领域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二)拓市场,促转型,推动开放经济量质齐升。一是大力拓展国际市场。研究出台一批线上线下重点展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市等各类展会,引导企业利用“云平台”、“代参展”等模式拓市场,动员企业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国际知名跨境电商平台抢抓订单,大力拓展东盟和日韩等RCEP国家市场。二是大力培育外贸出口主体。进一步重视外贸出口主体的培育工作,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内贸企业通过展会、电商平台等途径开拓国际市场,全年实现新增外贸备案登记企业 100家,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50家,新增出口额3亿元人民币以上,推动外贸出口主体的规模不断壮大,出口总额规模不断扩大。三是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加大对市场采购出口的宣传工作,引导更多的外贸企业开展市场采购业务;引导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抢抓出口订单,鼓励企业以“9710”“9810”模式出口,培育一批跨境电商B2B出口龙头企业,扩大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四是大力推动外贸三回流。加大三回流排摸力度,强化乡镇主体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全年实现外贸回流数据3亿元以上。五是大力健全外贸平台体系。加快推动浙南闽北外贸集拼中心建设,辐照配套项目投入使用,外贸集拼初具规模。大力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做好国贸云商外综服平台的宣传推广工作,实现出口8000万美元以上,培育一家本土外综服平台,力争通过外综服平台的优势,扩大我县出口规模。六是大力发展进口贸易。动员我县生产企业扩大明胶、塑料粒子、乳胶等原材料以及生产设备进口,引导企业进口日用消费品。引进一批优质的进口平台,扩大进口规模。七是大力引导企业“走出去”。做好企业境外项目的服务和管理,强化企业合规经营意识,严格做好境外疫情防控、外派人员管理等工作。抓好本土跨国公司培育,积极利用省市平台赋能优势企业,提升企业跨国经营水平和影响力。

(三)搭平台,强赋能,建设电商新高地。一是强化电商平台和服务配套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配套完善的电子商务产业园,重点推进水头电商园区建设,构建全县“1+9”电商园区总体空间格局。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推进瑞鸟电商园区云仓提升建设。整合“平阳电商智汇服务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全产业链资源,全年举办3场以上电子商务系列活动。二是加大电商主体和人才培育力度。培育一批本地电商龙头企业,孵化一批中小微电商企业,吸引回归一批在外电商企业;注重内育外引,借助全县招才引智计划政企联动引进电商高层次人才,通过专业服务机构、开展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育、企业孵化。实现28家电商企业纳入统计范畴,举办3场以上电商人才招聘会,培育孵化电商人才超300人。三是深化跨境电商建设。引进一批适合本地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跨境电商平台,引导企业利用Google等国际社媒平台建设独立站,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商B2C出口(9610)、B2B直接出口(9710)、出口海外仓(9810)等业务。全年实现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项下出口额年均增长达15%以上。四是推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扎实推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改造提升县级农村电商运营服务中心,打造020农特产品展示中心,建立农特产品供应链平台,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平阳优选伴手礼),建立“一镇一品”。改造提升1个县级农村电商运营服务中心、建设40个农村电商示范服务站和160个农村电商服务点。五是推进直播电商创新发展。吸引和集聚优质直播平台、MCN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建立“网红主播+企业工厂”双选机制,建设直播电商服务中心,打造公共直播间,多形式多渠道探索电商直播人才培训模式,稳步推进贤哥有好货直播电商项目,争创省级直播电商产业基地。

(四)防疫情,重安全,守牢经济发展底线。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加大社会面管控力度,严格落实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对商超综合体开展督查,确保全面落实测温、扫“场所码”、戴口罩、核验“防疫码”等要求。要持续推进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工作,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主管行业疫苗应种尽种,接种率达100%。同时强化内外联动构建更加完善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全力保障疫情严重期间生活必需品物资供应充足,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打好有准备之战。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突出抓好大型商超综合体等重点场所领域安全防范,注重地下空间“三防”工作。抓牢加油站的安全生产,强化成品油防暴恐管理,尽最大努力把隐患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成灾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