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门户网站  > 头条新闻

奏响工业强县“最强音” 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


在11月25日举行的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2022)上,《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发布,同时揭晓了2022年“中国工业百强县”“中国创新百强县”“中国工业百强区”名单。我县榜上有名,分别列“中国工业百强县”第97位、“中国创新百强县”第86位。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我县首次入围“中国工业百强县”,也是浙江省山区26县里唯一入围县(市区)。

《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2年工业百强县(市)以全国3.5%的县级行政区划数、6.6%的人口以及超过14%的规上从业人员,贡献了全国近10%的GDP、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和近16%的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经济社会贡献显著;且百强县(市)在全国消费、出口中的支撑作用保持相对稳定,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石力量。

作为浙江省山区26县之一,我县是如何突破重围,跻身中国“百强榜”呢?细看我县近年来工业发展,便可知这并不是平地风波,而是水到渠成。

“我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保持高猛的发展势头。”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县坚定“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深入贯彻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推动工业经济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提速增量。2021年我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大关,全年新增上规131家,工业总产值达526.9亿元,增长129.2%,排名跃升至全市第四。在“工业强县”战略的驱动下,我县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数字经济、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不断增长,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在没有区位优势的情况下,近年来,我县攻出了重大产业项目的全省领先、百亿项目的全市标杆、要素破解的全省激励等“三大标志性成果”,形成了谋大招强的“平阳现象”。2018年以来,我县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36个、全省第二,其中入选实施类省重大产业项目29个;2021年,新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1个,其中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6个、全市数量最多,争取各类债券资金34.4亿元、增长59.5%,创历史新高。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2467亩、占全市26.8%,均排名全市第一。2021年全年共消化批而未供土地4462亩、处置供而未用土地3150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476亩、低效用地再开发4327亩,完成工业用地(用海)供应1196亩、连续5年超千亩,要素破解获省政府督查专项激励。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县“两个健康”创建服务中心相关方负责人介绍,我县聚焦效果导向,做好“改革+”文章,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近年来,我县深化数字化改革,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一鸣成功入选第一批“未来工厂”试点企业。塑编塑包行业入选全省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市、区)创建培育名单。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我县“拿地即开工”改革经验做法入选省工程审改办典型案例并在全省复制推广。首创“八证联发”,将审批流程从原先至少3个月缩减至1天,全力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

此外,近年来,我县聚焦结果导向,做好“引育+”文章,助力高质量发展。新德宝荣获浙江省科学进步三等奖,9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企业过会上市,一鸣、乔治白、佩蒂3家上市企业入选“浙商全国500强”。去年,我县还新增浙江省首台套产品3个,国内首台套1个,实现历史性突破。此外,我县狠抓人才引育。今年已完成国家引才计划21人,全市加快发展县第一、历年新高。完成省引才计划申报34人,在全市山区县、海岛县中排第一,历年最多。

入围“中国工业百强县”只是一个起点,未来五年,我县将按照地区生产总值破千亿、规上工业总产值破千亿“双千亿”目标,打造智能装备、新材料、时尚智造等三大“五百亿”产业集群,力争服务业增加值突破600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亿元、网络零售额突破400亿元,奋力迈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