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门户网站  > 乡镇动态

凤卧:奋力打造革命老区共富样板


本报记者 黄颖颖

今年暑期,凤林村浙江红村研学营地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小客人。五天四夜军事夏令营、三天二夜生命教育夏令营、两天越野星空露营夏令营……丰富多彩的营会带动了凤卧镇各个村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凤卧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城五地”“五个新平阳”的战略部署,锚定“三镇一高地”发展目标,以扛旗争先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拼搏姿态,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强、发展后劲足、基层治理好”的共同富裕新路子。

◤ 传承红色基因 ◥

守护红色根脉

深耕红色教育,把红都凤卧底色绘得更浓。凤卧镇用足用好红色资源,依托“省一大”会址这一红色教育基地优势,开拓“寻初心、担使命”红色研学线路,以点带面、辐射带动镇域红色教育发展。建成挺进师誓师大会纪念广场,改造提升郑明德纪念馆、郑海啸故居,建设红色主题书屋,精心设计“十个一”红色主题活动,让党员干部在这里思想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深入挖掘红色故事,推动红色研学基地优化升级,紧扣“让红色教育更有触动”要求,将红色地标串点成线,打造了“秋收起义”等红色特色课程,开展有声有色、寓教于乐的党性教育活动,让红色教育既“圈粉”又“圈心”,上半年接待红色研学团队1000余批次、人数3万余人次。

厚植红色文化,把红都凤卧内核建得更强。凤卧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为总抓手,充分发挥“省一大”会址等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红色文化IP,拍摄红色影音,刊印出版《红都凤卧》书籍、完成镇歌创作,讲好红色故事,传播凤卧好声音,省一大红色科普研学入选省级精品项目。以“党群连心·共进共享”“送文化下乡”“红色阅读”等一系列载体,常态化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 打造共富联盟 ◥

构建“发展综合体”

作为革命老区,在共同富裕大背景下,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带领老区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摆在眼前的一道必答题。聚焦“小易散、小易弱”的难题,凤卧“联”出合力,全域党组织探索建立“红都共富联盟”,深化联盟“五共”机制(即组织共建、事务共商、资源共享、发展共促、品牌共创),以全域村村抱团构建“发展综合体”。

描绘村强民富盛景,共富味更浓。凤卧以一村一策推动富民强村,加快推进内塘村旅游(民宿)活动中心、凤卧湾厂房等项目建设。聚焦扩中提低,谋划共富工坊、帮扶车间等项目建设,既实现了群众家门口就业,又通过村集体集中入股,折股量化到户,以项目盈利分红持续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预计入股的村集体每年增加10万元经营性收入,每户低收入农户分红3000元。“单兵作战的话,每村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通过共富联盟,我们把10个村的资源都用起来,像有柚子的季节,可以选择去凤东村柚子谷现场采摘,体验柚子糖制作;甘蔗出产时,体验凤南出产的红糖;去凤卧湾体验一把长寿面制作……既大大丰富了营地的项目,又带动了其他村的经济效益。现在,凤林浙江红村研学营地每天至少要接待七八批次客人呢。”凤卧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描绘数治红村实景,未来味更显。凤卧镇围绕“创未来”主题,通过创新、创进、创和三大路线引领未来场景建设,搭建凤卧智慧综合管理平台,以数智凤卧、平安凤卧、云游凤卧、健康凤卧、低碳凤卧为5个建设板块,为乡村治理插上“云”翅膀。通过“共富联盟”,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还带动了发展共促。在这里有一碧万顷的茶叶、柚子;数百亩的脐橙、甘蔗。它们连同农家自制的长寿面、番薯粉这些农产品形成凤卧“五个红”品牌,搭上了直播带货的快车。在共富联盟的共享直播间,一场直播正在火热开展。在带货主播的带动下,浏览量很快便突破3000人次,订单也如雪花般飘来,近400个订单带来了8000元的销售额。“我们最近在卖凤卧本地生产的红糖和多肉等产品,卖得还挺好的。”该主播说。今年以来,共富联盟设立共享直播间,寻摸了一批返乡创业青年,成为乡村合伙人,负责共享直播间运营,开展红色主题助农等直播活动。据悉,这批乡村合伙人还为宝妈等群体提供技能培训,有效推动了乡村闲置劳动力的灵活就业。

描绘红动浙南佳景,红都味更足。凤卧镇充分挖掘革命老区的资源禀赋,乘着国家4A级景区、美丽城镇省级样板镇的东风,做精做细“红色之旅”经典旅游系列文章,将红色资源转化红色经济,持续提升知名度、美誉度。致力培育具有“省一大”标识度、凤卧特色的“农旅+红旅”主导产业,加快推进“浙江红村”未来乡村建设,精心设计“五个红”农特产品,扶持发展“红色夜游、红色文创”等新兴业态。启动占地面积85亩、总投资约3亿元的全县首个红色旅游服务综合体建设,打造“两谷一园”红色旅游风景带。以一站式度假酒店为主体,赋予红色文化教育与体验,集休闲度假游、红色主题游、研学文化游、绿色购物游于一体。持续培育壮大旅游新业态,推动红培研学基地研学模式多元化发展,全力推进4A级景区游客集散中心扩建和旅游公厕建设,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拓宽民宿、酒店等商业主体覆盖面,推动全域旅游提质增效。聚焦扩中提低,启动内塘村旅游(民宿)活动中心等一批共富项目建设,其项目30%收益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70%收益用于低收入农户帮扶。

◤ 擦亮服务品牌 ◥

创建“共享社·幸福里”

描绘共建奔富佳景,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乡村基本单元。对标“五化、十场景”目标,推进养老、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下沉乡村,加速推进总投资1.4亿元、涵盖25个项目的“浙江红村”未来乡村项目,将共同富裕目标任务转化为未来乡村的功能场景。统筹推进30余项涉及交通出行、公共服务设施、环境改善等领域的重点民生实事。投资3000余万元,开展全域环境整治,将环境乱点变亮点,提升美丽指数,形成“一溪两岸”秀丽风景线。

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共享社·幸福里”创建。在原有代办清单基础上,提炼“服务事项+便民事项”101项,推动“身边党员解决身边事”。全面打造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的服务矩阵,每月至少开展2期“邻里的四季”“邻里的节日”“邻里的关心”系列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志愿服务,拉近邻里距离。提供高精准关怀,以“一老一小”需求为导向,打造“童参与”品牌,实施银龄安居安养安享工程,通过“点亮留守儿童微心愿”“暖心衣柜”“赋能银龄”等活动载体,打造“一老一小”友好村居。如打造吴潭桥村“吾邻五邻”等品牌,引入凤英志愿服务队等社会组织,推广三方协同基本单元微治理,加快完善“党建统揽、四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