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敏委员: 你在县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推进中医强县建设的提案》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你对我县中医强县建设现状、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统筹中医资源、人才培养、医养融合发展等方面很多有益的建议,能够有效推动我县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显著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持续推进我县中医强县建设。 关于提到的统筹中医资源,建立整合型中医药服务体系,我县中医院作为医共体牵头医院,下辖成员单位6个,大力发展我县基层中医建设,其中麻步中心卫生院尤为突出。2021年麻步中医院在县中医院的带领下开展中医诊疗进病区、县级专家中医师长期坐诊等,极大地提升了基层的中医诊疗水平。今年我县基层医疗机构新项目新技术初审通过共25项,其中中医项目13项,占比过半,基层中医建设蓬勃发展。我县中医院重视中医传承、注重培育中医优势病种以及重点学科建设。目前已拥有两个国家农村医疗机构特色单位专科:脾胃病科、针灸推拿科;三个省级重点专科:脾胃病科、骨伤科、中西医结合肝病科;四个市级重点专科(中医医院结合肝病科、骨伤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科、肿瘤科)和四个县级重点专科(针灸推拿康复科、中西医结合眼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中西医结合儿科)。但无论是对于中医院的整体发展需求还是我县中医药强县建设标准而言,现阶段的学科建设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故将依托新院规划,打造重点专科建设的再提升工程。相关举措有骨伤科进行拆分病区为骨科和伤骨科,注重手术及中医药齐头并进发展;重点发展康复科,联合残疾人联合会开展县内大康复专业;建设脑卒中防治中心学科群,筹划建设急救中心(创伤中心及胸痛中心),提升急诊救治能力;建设呼吸睡眠中心及糖尿病多学科治疗中心等。同期通过结合《平阳县中医药促进健康服务行动三年实施方案(2020-2022年)实施方案,逐步推进我县中医院老年医学科以及康复科建设。根据温州市委《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强化中医医院特色专科建设及重点学科发展,加强中医适宜技术项目及中医单病种建设,突显中医药服务特色。并且今年“县级中医院强院建设奖补项目”补助资金已通过《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卫生健康专项补助资金的通知》(浙财社[2021]78号)下拨到县中医院,主要用于中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专科建设、中医药人才团队培养和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为县中医院特色专科给予强有力的经费支持。 我县也持续开展县级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申报,遴选总体质量和服务水平处于县内医疗卫生单位领先水平,社会反映情况良好,对县域内人民健康促进和提高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的重点学科。该举措也将持续推进我县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抓牢学科人才培养,加强技术引进推广,提高科研水平,巩固已有基础,发展创新成果,扩大学科品牌,强化医学重点学科对县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在基层卫生中医馆建设上,我县16个建制乡镇卫生院均已完成中医馆建设,随后将按照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服务内涵建设新标准,通过定向基层卫生院招收中医专业学生加强中医药人员配备增加中医医师比例,规范中医馆、中药房设置,加强中医药人员业务培训,提升中医医疗和康复服务,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以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关于提到的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高地,县中医院目前拥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指导人员1名,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1名,市名中医1名,省基层名中医2名,沈贤工作室。现计划持续引进国家名老中医工作室,在发挥原各名医工作室能力的同时,提升临床中医药诊疗水平,促进各学科持续发展。对于青年卫生医药人才,我县主要是通过加大中医人才招聘引进和中医卫生人才定向培养力度两种手段,近几年我县卫健系统每年定期组织招聘引进医学人才,中医人才队伍得到不断补充。2019年开始实施医共体自主招聘模式,充分下放权限,提高招聘灵活性,加大紧缺急需专业人才的招聘力度。同时持续推进中医卫生人才定向培养力度,2016-2020年期间定向基层卫生院招收中医专业17名,2021年开始定向县级医院招收中医本科生5名,2022年计划定向县中医院培养5名中医本科生。实施卫生高层次人才引培政策。2021年,我县制定出台《平阳县引进培育高层次及紧缺类医疗卫生人才实施办法》,对卫生人才进行进一步分类,在人才奖励、住房保障、配套保障等方面给予奖补倾斜,致力稳定我县卫生人才队伍,优化引才环境,提升本地人才竞争力。2021年度共落实财政奖补资金400余万元,惠及580多人,今后将每年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稳步实施该政策落地。 关于提到的医养融合发展、打造区域医疗康养中心,我县及时跟进2018年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的构想,印发了符合我县实际的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和2018年的计划三个文件,主要是依托良好的交通优势、优美的地理环境、优质的医疗资源,实现以围绕鳌江流域为中轴,东部医养结合、西部旅游康养为两翼,海洋生态康养为补充的多区块医疗康养项目开发,形成“一脉、两翼、多区块”产业格局。涉及中医药事业发展项目的3个,其中包括县中医院迁建、回生堂中医院建设。目前县中医院迁建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完成搬迁后将县中医院新院区打造成为鳌江流域中医药治疗、康养中心,不断加强对县域医共体分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帮扶,从而提升全县医疗机构中医药业务的规模和诊疗条件。作为社会力量办医发展中医药的代表,回生堂中医院建设项目共计投资1亿元,占地面积5亩,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预计今年10月份开诊。对该项目我们予以了高度关注,局领导多次到现场指导,及时了解和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早日投用,为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我县也在计划通过实施康养服务体系“个十百千万”工程,打造康养服务示范乡镇、建设城乡社区嵌入式微型养护院、建设康养数字化中心、建立老年康养照护需求评估标准等创新工作举措,以构建多层次康养联合体,推进医养康养有机融合,推动加快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康养服务体系。加快医养融合发展,相继启动县社会养老福利服务中心、昆阳镇中心养老院和县医养康养联合体(原平一医)等项目建设。通过创建运营体系、培养康养服务队伍,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综合专业康养服务,打造“医养融合,专业管理,精准服务,智能养老”以养老护理中心为重点的区域医养康养联合体。 关于提到的发展中药产业、打造特色中药产地基地,目前我县打造了以温栀子(即黄栀子)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新路子,通过“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进一步拓宽产业链,初步形成“种苗+种植基地+中药材+提取物+健康产品”发展格局,打响了平阳温栀子品牌。近年来,我县温栀子种植面积稳定在1.64万亩左右,目前具有规模以上的栀子种植企业和相关专业合作社44家,从业农户800多人,是我县中药材产业中的支柱产业。首先完成了省级黄栀子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项目的实施工作。根据《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水果、茶叶、蚕桑、中药材、花卉产业技术项目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浙农科发〔2018〕13号)要求,2018年在我县昆阳镇城西社区北台村、水亭社区莲大新村建设黄栀子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示范面积200亩,带动周边前爿、三永村黄栀子种植基地面积1100亩以上。通过本项目的实施,示范区全面实现种植苜蓿防止杂草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应用。产品实现亩产550公斤以上,产品检测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平均每亩降低生产成本投入400元以上,该项目已经通过验收。其次做好省黄栀子“地道药园”创建工作。我县温州市拓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浙江省种植业“五园”省级示范基地认定,制订完善《黄栀子规范化种植标准》和工艺流程图,建立质量追溯体系;适时采收,绿色清洁加工,包装与储藏规范。进行产地环境检测,达到无公害标准;药材种源鉴定,纯正率达到100%。农资使用规范,农药化肥用量较面上平均减少20%。再者做好中药材扶持政策的宣传,协助中药材协会完成我县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温栀子鲜果目标价格指数保险工作(第二年试点)。 关于提到的弘扬中医药文化、打造中医文化传承地,县中医院也将持续做好中医药文化宣传的工作,以新院搬迁为契机,打造具有平阳特色的中草药种植园、中医药文化园甚至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并定期鼓励学校师生、媒体等社会组织以社会活动、实践教学等形式参与并沉浸在中医药文化当中,从而提升广大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 最后,感谢你对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的支持。 联系人:金王东,联系电话:638586 平阳县卫生健康局 2022年7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