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室:
为进一步做好面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有关部门的决策气象服务工作,特制定《2022年平阳县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平阳县气象局
2022年3月10日
2022年平阳县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面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有关部门的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和时效性,围绕明确相关工作职责,规范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流程,改进决策气象服务质量,科学组织、协调制作和提供决策气象服务前端信息产品的目标,更好地做好2022年决策气象服务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2022年决策气象服务重点工作方向
1.切实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及时报送台风、暴雨、高温、干旱、低温、雨雪冰冻、大雾、霾等灾害性、极端性、高影响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报预测信息,提供防御决策工作建议。
2.做好重要季节如汛期、关键农时季节以及重要节日如“春节”、“国庆”长假等中长期天气气候预测服务。
3.加强生态环境气象服务工作,做好雾、霾、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天气监测预警及评估服务,联合生态环境部门开展重大活动、节假日、重大天气过程的AQI预报预警服务。
4.加强为农气象服务工作,做好春耕春播期、秋收冬种期等关键农时季节、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结合部门优势,为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安排农业产供销提供趋利避害针对性气象保障服务。
5.提高气象灾害风险实时评估能力,积极开展重大气象灾害评估服务,大力开展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服务,及时检验服务产品的命中率和漏报率,科学总结评估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成效和灾情收集工作。
6.科学分析气候资源和气候变化,为我县合理开发应用气候资源、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施节能减排、建设生态城市、建成温州大都市区南部副中心等建言献策。
7.积极开展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保障气象服务。
二、2022年平阳县决策气象服务关注重点
1.2022年灾害性天气气候关注要点
针对灾害天气气候、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气候异常及重大气候事件,开展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报、评估服务,根据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以不同的产品形式报送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
下表为以时间为纵线的典型灾害天气气候列表。
灾害天气气候类型 | 影响时段 | 主要影响 | 历史典型个例 |
强冷空气(寒潮) | 春、秋、冬季 | 影响人民生活生产,影响交通安全,越冬作物冻害、春耕春播、春茶采摘等。 | 2005年3月11日下午到12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影响,全县各地出现明显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日平均气温过程降温幅度达9.8℃,出现自本站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上罕见的寒潮天气。此次强冷空气对本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全县的农作物的受灾面积4889.1公顷,经济损失8840万元。其中蔬菜受灾面积3001.5公顷,经济损失2200万元。茶叶受灾28300亩,经济损失6640万元;蘑菇受灾面积133.4公顷,损失200多万元;其他品种受灾面积853.8公顷,损失约640万元。 2016年1月21-26日,受强寒潮天气影响,我县出现历史罕见的大风、降温和雨雪冰冻天气。受强寒潮影响,全县各地气温从21日开始逐渐下降。25日日平均气温低至0.3℃,当天早晨平原地区最低气温普遍降至-4到-6℃。其中东门山测站-6.2℃,昆阳城区-5.1℃,均打破1956年我县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纪录(历史极值为-5.0℃);西部山区降至-6到-8℃,其中吴垟-7.9℃,朝阳-6.6℃,富溪-6.3℃。灾害造成全县直接经济损失5893.4万元,受灾人员6754人,无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1.9868万亩,经济损失4267万元;林业受灾面积1.2137万亩,经济损失998.4万元;交通设施损失82万元;城市建设损失440万元;电网1条主线、3条支线故障跳闸。全县无人员伤亡。 2021年1月6日-8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影响,全县各地出现明显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日平均气温过程降温幅度达7-11℃,受全县的农作物受灾面积21151亩,经济损失1503.5万元,大棚设施损毁面积6000平方米,经济损失70万元。 |
低温雨雪、冰冻 | 春、冬季 | 影响人民生活生产,造成越冬作物和冬季蔬菜冻害,影响交通、电力、供水、通讯安全,严重时影响社会稳定。 |
2008年从1月中旬开始至2月初,出现持续低温阴雨和冰冻天气,其中2月1日受冷空气影响维新乡最低气温达-0.1℃,高山地区有雨夹雪,并有冰冻出现。2月16日出现入冬以来的最低气温,其中昆阳最低气温达-1.4℃,维新乡达到-5.5℃,西部山区出现雨夹雪和冰冻。 由于此次低温雨雪冰冻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的范围较大,给我县的春运交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
|
冻害 (春寒、晚霜、倒春寒) | 春季 | 影响农作物生长。 | 2020年2月17日-18日低温霜冻对春茶造成影响,全县受灾茶园面积2.5万亩,减产35吨,经济损失2000万元。 |
连阴雨 | 全年,重点关注春节连阴雨和秋季连阴雨 | 影响交通、人民生产生活、农作物生长、地质灾害防御等。 |
|
雾、霾 | 全年 | 影响交通、空气质量、人体健康等。 |
|
强对流天气、雷暴 | 全年,尤其关注春、夏两季 | 影响交通、电力(设备)、建筑物、农作物和人畜安全等。 | 2012年在4月12日傍晚,受高空槽前西南气流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我县自西向东出现强对流天气过程,部分乡镇出现短时暴雨、大风并伴有强雷电,据榆垟镇中镇村村民委员会的初步统计,此次雷灾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造成该村的大部分村民的家用电器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村民陈成尧家最为严重,楼顶脊角被击出一个大洞、侧墙坍塌面积约为3m*2m,且楼内所有的家用电器、开关插座全部被击损坏。
|
大风 | 全年,尤其关注台风大风、强对流大风和冷空气大风 | 影响航运、建筑物、大棚农作物设施安全等。 |
|
暴雨 | 全年,主要关注夏、秋季,重点关注梅汛期、台汛期 | 造成城市内涝,影响交通,农田受淹,影响农作物生长,引发地质灾害,严重时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等。 |
|
热带气旋(台风) | 夏、秋季 | 影响交通、航运、电力、通讯、建筑物、农作物、林木等各行各业,引发地质灾害,严重时危及人民生命财产。 | 2006年8月10日17时25分登陆苍南的超强台风“桑美”平阳全县普降大暴雨,局部有特大暴雨。南麂出现14级以上东南偏东大风(45.2m/s),本测站和南雁分别出现11级(30.0m/s)偏东和10级(27.4m/s)西北偏北大风。全县31个乡镇70多万人口受灾,2人失踪,倒塌房屋4963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5500公顷,水产养殖损失1648公顷,全县直接经济总损失累计达95340万元。 2013年10月7日1时15分登陆浙闽交界的强台风“菲特”对平阳县造成严重影响。其中风的强度(南麂60.0米/秒,17级)第一位,台风日降水量(295.4毫米)历史第二位。6日夜间“菲特”登陆前,正值天文大潮高潮位,沿海多地超警戒潮位。鳌江超警戒潮位1.54米,超过历史最高潮位0.42米,打破1958年以来的最高历史记录,高潮位持续时间近4个小时。全县10个乡镇全部受灾,受灾人口632170人,转移人口76055人,倒塌房屋308间,直接经济损失19.21亿元。 2015年8日22时10分二次登陆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沿海的超强台风苏迪罗对平阳造成严重影响,影响期间我县出现10-13级大风,近70%的站点出现9级以上大风,其中风力较大站点为南麂37.7m/s(13级)、朝阳34.2 m/s(12级)全县面雨量316.4毫米,最强降水集中在我县西部山区的顺溪镇一带,其中降水较大站点为吴垟719.3毫米,全县10个乡镇全部受灾,受灾人口556580人,转移人口14023人,倒塌房屋82间,死亡人数9人,失踪人数3人,直接经济总损失30.768亿元。 2016年9月8日4时40分前后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沿海登陆的强台风鲇鱼,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m/s),27日08时至29日12时全县面雨量346.9毫米,雨量较大的站点晓坑中心村642.8毫米、怀溪612.7毫米、顺溪富溪616.2毫米。最大雨强出现在晓坑中心村,28日15-16时,小时雨量达109.7毫米。此次台风期间,我县受灾人口31.0968万人,倒塌房屋12间,转移人口5.624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6175万亩。直接经济总损失10.359亿,其中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2.8765亿,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3.954亿,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3.5285亿。
|
高温、干旱 | 春、夏、秋季 | 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供水、供电等经济运行保障,影响农作物生长、增加森林火险等级等。 | 2013年7月至8月中旬,全县各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温干旱天气,夏季城区35℃以上的高温日数为32天,较常年(7天)明显增多,凤巢、鹤溪、宋桥、梅溪、麻步、南雁等地陆续出现40℃以上高温。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8日,城区达39.9℃,凤巢达43.2℃。7月以来全县面雨量128.6mm,城区降水总量129.4mm,比常年偏少五成,其中降水主要集中在“苏力”台风影响期间,非台风降水仅有4.9mm,占总降水量的4%。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3.18万亩,因旱饮水困难群众达0.7万人,给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影响。 由于2020年台风影响个数少,汛期降雨严重不足,全年雨量较常年偏少32.0%,导致我县出现了严重的气象干旱,干旱等级达到重旱-特旱,其中大部分达特旱。此轮旱情持续到2021年春季,1-4月降水继续偏少,其中1月降水偏少超5成, |
|
2.2022年重大专题服务方向
服务方向 | 拟发内容 | 拟发时间 | 产品形式 | 承担单位 |
灾害天气防灾减灾服务 | 根据决策气象服务关注重点,开展灾害性、极端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报服务 | 不定时 | 气象信息内参 重要气象报告 | 县气象台 |
一周天气展望 | 每周一上午11时前 | 气象信息内参 |
短期气候预测 | 春运天气趋势 | 春运前1周 | 气象呈阅件 重要天气报告 气象信息内参 会议材料 | 县气象台 |
汛期预测及建议 | 5月初 |
根据需要增加月、季或任意时段气候预测 | 不定时 |
灾害评估 | 重大天气过程灾害评估 | 不定时 | 气象呈阅件 重要天气报告 气象信息内参 | 县气象台 |
气候变化与生态服务 | 降水季节性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 不定时 | 重要气象报告或其他产品 | 县气象台
|
气候变化公报 | 年底 | 气象信息内参或其他产品 |
季节或年度霾日、能见度监测报告 | 季节初或年初 | 气象信息内参或其他产品 |
重大雾霾过程影响评估 | 不定时 | 气象呈阅件 重要气象报告 | 县气象台 |
重大霾过程大气污染扩散条件及空气质量评估 |
为农服务专题 | 茶叶气象服务 | 一般2-5月 | 气象呈阅件 重要天气报告 气象信息内参 | 县气象台 减灾科 |
春播期服务 | 一般3-4月 |
秋收冬种服务 | 9月下旬-11月上旬 |
农业气象灾害评估 | 不定时 |
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 重大天气过程或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 不定时 | 气象呈阅件 重要天气报告 气象信息内参 | 县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
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效益评估 |
雷电专题服务 | 重大雷电过程或雷电灾害的雷电监测分析 | 不定时 | 气象信息内参或其他产品 | 县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
3.2022年重大社会活动或节假日关注重点
重大社会活动保障气象服务和节假日气象服务以天气预报服务为主,一般以《气象信息内参》或《气象服务专题》的形式报送,视情况必要时以《重要气象报告》形式报送。
重大社会活动项目 | 服务时段 | 主要服务内容 |
春运保障 | 一般1至3月 | 预报服务 |
春播期服务 | 一般3至4月 | 预报服务 |
清明 | 4月初 | 预报服务 |
五一 | 4月中 | 预报服务 |
中考、高考 | 6月初 | 预报服务 |
中秋节 | 中秋节前夕 | 预报服务 |
国庆 | 9月底 | 预报服务 |
元旦 | 12月底 | 预报服务 |
其他重大社会活动 | 随时 | 根据需要提供气象信息 |
三、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分类与发送方式
决策服务产品分以下六类:
1、《气象呈阅件》
主要内容为重大气象信息、重点气象工作情况等以县气象局名义向县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报送的气象服务与气象工作材料。
以信函方式呈送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必要时也要进行传真发送。
2、《重要气象报告》
主要内容为县气象局向县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报送的各类重要气象业务信息。
以传真方式发送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县防汛指挥部和涉及本期材料内容的相关部门。
3、《气象信息内参》
主要为县气象台向县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报送的各类一般性气象信息。
以传真方式发送有关部门,必要时同时以信函方式呈送有关县委、县政府领导。
4、《气象信息快递》
主要为县气象台向县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报送的紧急异常气象灾害的重要气象业务信息。
以传真方式呈送有关县委、县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以短信的方式向相关乡镇及气象协理员等发送。
5、《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公告》
重大气象灾害影响期间,以县气象局名义向县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的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建议等信息。
以传真形式发送县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以短信的方式向部门联络员、气象协理员等发送。
除上述常规决策服务材料外,还有专题材料、专项气象服务保障材料、局领导参加县委、县政府会议和活动的决策服务材料以及手机短信发送的决策服务信息等。服务方式根据需要确定。
四、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要求
1.基本原则
(1)决策气象服务工作遵循“准确、及时、主动、科学、高效”原则,认真分析党政领导和职能工作部门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及时制作发送敏感性强、针对性突出的气象服务产品。
(2)决策气象服务按照“统一出口,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工作原则,相关工作由本局气象服务领导小组落实,相关人员按照各自的分工和职责,负责提供相关服务产品。
(3)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署名。
①《气象呈阅件》、《重要气象报告》署名单位为“平阳县气象局”,签发人为县气象局局长签发。
②《气象信息内参》根据拟稿单位署名为“平阳县气象台”,签发人为县气象局分管副局长或县气象台台长签发。
③《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公告》署名为“平阳县气象台”, 签发人按预警等级签发,即蓝色、黄色为县气象局分管副局长签发,橙色和红色为局长签发。
(4)各类材料要根据保密规定,需要保密的应经批准标注公文密级,整个工作程序应按密级要求操作。
五、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要求
决策服务会商机制分定期会商和不定期会商。
(一)定期会商。县气象台台长应关注各类天气气候过程,每周一上午召集相关人员会商,会商程序如下:
1、讨论本周(或近期)决策服务建议与安排;
2、形成会商意见。
(二)不定期会商。根据决策服务工作需要,由县气象台临时通知相关人员参加相应的决策服务会商。
附件1:
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要求
一、针对性要求。要把握好服务对象的需求,区别决策服务和公众服务的侧重点,充分考虑领导的关注点,重点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提供战略性材料,以及领导关心的重大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过程,酌情减少常态化的日常天气预报材料报送,在遇有恶劣或重大转折性天气且政府防灾减灾决策部署需要时,加大报送气象信息的数量和频次。
二、撰写技巧要求。产品中心内容明确,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标题醒目;产品结构严谨、紧凑,层次清楚,逻辑性强;叙述上条理性强,文字精练流畅,通俗易懂,易于受阅者通晓,简练成因和发展过程等专业方面的分析描述,突出结论和建议。
三、格式要求。产品格式编排合理,美观大方,图文并茂;名词、单位、符号使用正确、规范,符合国家标准,图文一致。
1.对已出现的天气过程次数,必须明确,不能使用“多次”等不确定的量词。同样不能使用类似于“许多地区”等词。
2.图(如雨量图)中的等值线间隔须根据材料用途和有利于表达、突出材料内容确定。描述气象要素(如降雨量)跨度的文字须根据其影响确定。
3.数量单位采用国家规定的单位,尽量使用汉字,如“mm”应为“毫米”等。
4.符号应一致,如“2021年1月5-8日”,“30-60毫米”中的“-”都使用“~”。
5.图表所表示的信息清晰、直观,图表名应简单明了。图号、图名在图的下方,表号、表名在表的上方。
附件2:
决策气象服务专家联络员名单
序号 | 姓名 | 专业方向 | 所属单位 | 手机 |
1 | 陈朝清 | 决策服务、公众服务 | 气象局 | 13868680627 |
2 | 李传祥 | 短临预报、短期预报、中长期气候、评估服务 | 气象台 | 13566162056 |
3 | 王益萍 | 农业气象、评估服务 | 13868553235 |
4 | 苏豪 | 信息支持、网络保障 | 减灾科 | 18106733303 |
5 | 林健雄 | 公共气象服务、评估服务 | 气象服务中心 | 13958779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