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门户网站  > 平阳动态

立好“八大先行标杆” 共谋发展 同谱新篇


昨日,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胜利召开,对2022年工作作了总结,对下步工作进行展望和部署,会议报告内容引发了代表们的热烈反响。

强化助企纾困

壮大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一年来,我县在助企纾困上出台诸多举措,取得较好成效。党代表们对此表示赞赏,就进一步加大扶持实体经济力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加强问题化解力度

——县党代表、县经信局党委书记、局长钟方转

2022年,我县陆续出台了《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助企开门红”活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健全“万名干部进万企”行动工作机制的通知》等政策和文件,发动915名助企服务员开展入企走访服务,线上线下累计收集并解决问题1072个,化解率100%,切实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受大环境影响,我县企业在人才引进、进出口贸易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钟方转建议,要持续强化企业难题化解力度和进度,开启问题化解“销号”工作;加大企云2.0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引导广大助企服务员和企业熟练掌握帮企云2.0版本,提升部门服务效率,便捷企业解决问题。

下沉企业 把帮扶落到实处

——县党代表、海西镇党委书记章志刚

2022年,章志刚作为温州鸿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0万套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产品项目的助企服务员,牵头成立项目推进专班组,致力于第一时间直面企业困难、第一时间解决企业实际诉求,做到问题不过夜。在各方努力下,该项目于2022年4月底签约,6月中旬完成所有手续全面进场施工,从落地到开工只用了50天,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该项目有望在2023年一季度实现部分投产,新建上规,成效喜人。

章志刚总结了助企经验,提出了三点建议:一要更用心支持企业发展,在后疫情时代的当下,必须拿出十分诚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抢占发展先机。二要更关注企业降成本、保运行,督促主管部门用好用足优惠政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办实事。三要更大力度下沉帮扶,精准设置驻企服务员,开展“一企一策”驻点服务,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敢于担当,及时主动协调解决。

靠前服务 精准服务 主动服务

——县党代表、鳌江镇党委委员、鳌江镇副镇长叶长鸽

叶长鸽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针对驻企服务员提出建议:一要靠前服务,加强常态化走访,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和诉求,把“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务做实做细,切实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二要精准服务,对走访收集的问题、诉求等按类别建立问题清单,并及时销号,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三要主动服务,多渠道主动向企业推送政策性补贴、融资、奖励扶持等方面的惠企政策,确保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同时,要积极跟踪帮助企业政策落实落地,助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加强用电管理 加快产业转型

——县党代表、温州益坤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总经办主任、党总支副书记李上抄

“益坤企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大力帮扶。针对益坤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县相关部门以及鳌江镇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视的,公司的需求基本上都能得到尽快解决。”李上抄说,多年来,我县党委政府对助企纾困工作非常重视,各乡镇部门也具备了非常高水平的对企服务意识。他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用电管理,鼓励产业转型,积极推动绿电发展和使用,避免临时限电等因素对企业造成被动影响。

提升美丽乡村

推动城乡融合

当前,我县城乡融合发展势头正猛,美丽乡村如何建设、城市功能品质如何提升,成为此次党代会代表们集中热议的话题。

打造一村一品人居环境

——县党代表、昆阳镇南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世柱

近年来,昆阳镇南丰村以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历史名村保护开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村庄卫生整治,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善,极大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朱世柱倍感欣慰而又充满压力的是:“我们在环境整治提升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群众对美好的生活环境要求也水涨船高。”他认为,在当下成效的基础上,首先要注重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其次是激发村庄的“生命力”。

村庄的“生命力”在于既能看得见美丽、又能留得住乡愁,这就要求村庄建设不能“一刀切”、一个模子,而是要找准村庄的发展定位,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让每一个村庄都拥有自己的人文特色,都能给人留下独特的记忆。下一步,南丰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将结合坡南老街的改造提升同步进行,充分利用“老街”优势。希望有关部门在此能有更多更大的支持。

壮大产业促共富

——县党代表、南雁镇堂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雷正党

“近年来,我县乡村环境确实提升很大,但对于西部山区乡村而言,如何把美丽环境转化为经济效益,是下一步的重要命题。”雷正党认为,要进一步发掘西部山区的生态优势和旅游资源,找准“两山”理念转化路径,将改善人居环境与服务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带动相对落后地区增收致富,让村民共享生态福利的同时,加快我县东西部均衡发展的步伐。

雷正党建议,可以推动发展条件好、资源优势明显的美丽宜居村庄进行建设升级打造,主动对接招商引资、文旅开发、农业农村项目等,通过专业团队进行市场化经营运作,开展“企业+村集体+农户”“特色产业+合作社+基地”等合作模式,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聚集各个村庄的美丽资源培育一批一条龙旅游路线,共同推进农旅融合发展,让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辅相成,让绿水青山间的“流量”变“留量”,村集体和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新道路。

让未来场景便捷可感

——县党代表、县住建局风貌办科长孔云节

未来社区、未来乡村的建设,对大部分人而言更像是一种概念。孔云节介绍说:“未来社区、未来乡村是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一个具体场景,是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的新体现,通过系统集成、功能叠加,让老百姓体验看得见、摸得着的共同富裕成果。”

就未来社区和未来乡村的建设,孔云节认为,在注重硬件设施打造、数字化赋能的同时,也要关注社区软实力建设,如有机融入“一老一小”、基础治理等工作,处理好以人为本与需求导向的关系,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关心好、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孔云节还建议,要做好政策创新,把发展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未来社区建设的立足点,通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吸引更多的市场资源加入;要加强人才培训,完善人才培训和引进政策,优化人才奖励机制,加强人才培训和技术推广,形成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未来社区建设队伍;要强化要素保障,建立高效用地管理奖励、土地出让金减免、费用减免、带方案土地出让模式等政策体系;要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重要作用,加大未来社区的物联网、5G等先进技术装备力度,建立完善便捷的社区数据系统和线上服务平台,提高居民使用率及体验感。

激发创新活力

助推高质发展

创新和科技是我县下步发展的“三大赛道”两个重要部分。党代表们围绕如何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整合优势资源 构建科学机制

——县党代表、县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白荣涛

2022年,我县制订出台《平阳县大孵化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攻坚推进大孵化集群建设,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就如何“加快建设温州南部重要的科技成果策源地、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地”,白荣涛建议,一要以打造鳌江实验室为重点,将县内高能级平台及省市研究机构进行整合,全力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协同发展新格局;二要全方位推进省科技特派团试点工作,围绕智能装备、时尚智造等主导产业,通过加大科技政策支撑保障、加快培育科技企业、推动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举措,深入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量质双提升和大孵化集群建设,全力赋能平阳实现共同富裕;三要强化企业研发投入的主体地位,探索开展“科技论英雄”评价机制,逐步构建更加科学的科技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政策、服务等供给机制。

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

——县党代表、浙江豪中豪健康产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周志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对我们企业而言,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决定了发展的高度和深度,也决定了产品和技术的国际化水平。”周志靖说,“目前,我县人才住房保障政策主要针对F1类以上人才,而企业大多数人才为F2-F3类,仅能享受配租及租房补贴;在子女入学名额上,仍不足以满足许多在温工作多年的管理、科研技术人员的相关需求。”周志靖建议,在人才引进中,打破学历、资历、职称等界限,扩大政策的惠及面,为基层的普通管理、技术、科研人员和掌握专业技能的专项工作从业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支持和保障;希望能更加注重本土化人才培养,拓宽渠道开展人才培养和搜寻招募工作,将人才力量发挥到极致。

建好基础设施 为群众谋幸福

基础设施是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就当前和下一步的基础设施建设,党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

基础设施可带来惊人效益

——县党代表、水头镇党委副书记萧方舜

“今年瑞平苍高速南连接线工程已正式开工,建成通车后,水头镇近半区域可在五公里内上高速,将为水头整合集聚北港地区商贸、教育、服务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有利于加快水商资本回归。”萧方舜说,基础设施提升往往可能带来惊人的效益,对于西部山区群众更是意义重大。他建议,进一步加快昆水公路拓宽工程等交通设施的建设进度,创建当地更好的出行环境和引资环境;优化基础设施政策处理的进程,让政策处理更快速、更便捷;增加水头等乡镇的休闲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

推动平阳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县党代表、县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毛克枕

“今年以来,我县完成了南湖分洪工程等9个水利项目的竣工验收,续建了鳌江标准堤(下厂段、下埠水闸、雁门水闸)加固工程等3个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毛克枕介绍说,这一批水利工程,为我县水利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不仅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也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就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毛克枕建议,紧紧围绕“保障水安全、均衡水资源、幸福水空间、智慧水平台”这一目标,聚力“八大工程”建设高标准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加强“八项监管与改革”高效能推进水治理能力,建设“四个标志性成果”高质量展示水利发展新面貌,积极探索出一条富有平阳特色的水利工程管理“三化”改革之路。

推进综合交通建设

优化城市出行

——县党代表、县交通局局长杨瑾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杨瑾表示:“推进重点项目加速,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是我们职责所在。”他建议,要始终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坚守两条安全底线,保障行业平稳有序发展;聚力三大民生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狠抓四大攻坚举措,掀起大干交通新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