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08127/2023-129589 主题分类 财政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平阳县财政局
生成日期 2023-01-0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其他信息

2022年半年度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县财政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服务业兴县”发展导向,集中财力办大事,深化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加快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体系,科学精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全力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财政基本数据

2022年1-6月,全县实现同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76亿元,增长-21.1%,其中同口径税收收入18.75亿元,增长-13.5%,非税收入5.01亿元,增长-40.7%,税占比为78.9%。实现同口径财政总收入38.57亿元,增长-13.2%。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72亿元,增长-11.5%。

1-6月,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20.35亿元,增长-45.1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3.93亿元,增长-56.86%。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45.58亿元,增长-6.5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24.36亿元,增长-37.52%。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全力以赴稳经济、保重点。一是加强财政资金统筹管理。加快涉企资金兑付进度,截至6月底,我县10个部门涉企资金兑付1.16亿元,进度63.91%,惠及企业354家。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0.12亿元,将节约的资金用于“三保”等重点领域。清理收回结转结余资金1.84亿元,调整用于疫情防控和企业留工稳岗。二是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提高政府采购中小企业预留比例,截至6月底,政府采购项目实际授予中小企业合同240个,占比达91.20%,涉及预算金额8.37亿,占比96.01%,其中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项目数80个,预算金额9447万元。调整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履约保证金比例,上半年履约保证金从5%降为2.5%,减少企业资金负担2171万元,惠及263家中标供应商。三是推动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落实承租国企房产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租金减免政策,截至6月底,共减免租金996.7万元,惠及承租户956户。

(二)多措并举促增收、强支撑。一是加强资金争取。做好债券项目储备,积极向上对接,共争取各类债券额度40.35亿元(专项债额度34.85亿元,一般债额度5.5亿元),同比增长17.19%,创历史新高。此外,争取到省财政2021年体制结算专项补助2.75亿元,比去年增加1.65亿元。二是加强收入预测分析。坚持组织收入工作全县“一盘棋”,统筹执行好财政稳增专班会商研判机制,关键节点及时召开研判会,分析政策形势变化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为财政收入提供前瞻指引,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保持26县第一位。三是助推做地出让。深入基层摸底调研各乡镇做地情况,形成土地出让作战图,同时建立平阳县商住用地政策处理跟进群,每日收集进展情况,不定时实地督查拍照,为县政府及资规局提供数据参考。

(三)务实笃行谋共富、惠农村。一是倾力打造共富村试点。入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支持打造共富村试点县,争取省补资金2000万元,通过以产业、资源、交通等要素为纽带的多个行政村联结共建、抱团协作,进一步加强顺溪镇岭后村等五个村社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逐步建成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共同富裕的试点示范村。二是倾力支持强村富民项目。推进市级“未来乡村”共建共享平台试点项目、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项目和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集成创新示范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完成实施方案编制,结合项目进展情况按时拨付资金,督促项目单位按既定节点完成验收。三是争取共同富裕专项融资。加强与省农发行沟通对接,将西部山区乡镇打包,加快推进浙南红都共同富裕项目融资,支持农村交通、水利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土地整治及生态环境修复等民生项目,破解中小乡镇和西部山区建设资金要素瓶颈。

(四)集中攻坚数字化、塑变革。一是“钱随人走”试点扎实推进。开展公共博物馆“钱随人走”改革试点工作,拟发配套政策文件,完成平阳县博物馆(纪念馆)开放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指标、平阳县博物馆(纪念馆)开放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平阳县博物馆藏品征集管理办法(试行)等三个文件拟稿工作。二是“小切口”试点扎实推进。选定“完善医疗救助体系,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小切口试点,积极对接人社、医保等单位,明确工作职责,倒排时间节点,按期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努力打造平阳财政标志性成果。三是电子票据试点扎实推进。联合县卫健部门,提前谋划基层卫生院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选定萧江镇中心卫生院作为试点单位,安排专人负责,同步推进问题预案制订、软硬件设施准备、政策宣传等相关工作,打通财政票据电子化“最后一公里”。

(五)久久为功严监管、保安全。一是持续完善动态监控。开展国库集中支付、两直资金动态监控工作,仔细比对国库集中支付系统2616次预警,核查预警线索76条,纠正违规支付34条、金额314万元,有效监管财政资金使用情况。二是按期实施绩效评价。按照“谁支出、谁负责、谁使用、谁评价”原则,实施2022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共完成73个单位931个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涉及财政资金46亿元。三是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完善资金拨付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有效的内部制衡机制,严格执行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规范高效完成资金拨付,从制度上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同时,继续实行县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实现财政资金保值增值。四是加强项目审核。审核完成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估算204个,核减金额1.07亿元;完成工程结算备案161个,核减金额1.14亿元。

(六)聚焦聚力促改革、壮国企。一是做大国企资产。谋划国有企业资产整合,梳理有效资产、资源,盘活可经营性存量,有序推进河道疏浚及砂石资源经营权、南麂景区特许经营权、矿山市场化处置、公投2A主体信用评级等做大资产事项,进一步提升企业实力。二是规范投融资工作。制定出台《重大政府投资项目投融资工作机制》,明确重大政府投资项目投融资工作的组织体系、主要任务、工作流程和保障措施,着力构建职责清晰、主体多元、渠道多样的重大项目投资融资新格局。三是推进国企重组。参与制定平阳县现代服务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县兴阳集团)三定方案,探索现代服务业市场化运营模式,打造集文化旅游、物业服务、现代养老服务、互联网服务、菜篮子民生工程一体化的综合现代服务业集团公司,进一步优化我县国有经济结构布局,增强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力。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步,县财政将充分发挥财政引领、保障和撬动作用,积极谋划增收路径、强化要素供给、优化分配结构,为全县经济稳进提质注入持久动能。

(一)锚定目标,狠抓收入保增长。集中一切力量、整合一切资源促增收、稳运行,为服务中心大局提供支撑保障。一是专班作业抓收入。强化财政稳增专班作用,会同税务、投促等部门,多管齐下,全面压实增收责任。在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依法依规做好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强化招商力度,科学制订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各单位招引积极性;完善非税收入征管措施,深挖土地资产、矿产资源等增收潜力。二是协调联动抓收入。协助资规部门,实地跟踪、定期掌握各地块做地进度,依时间节点督促相关单位推进做地工作。在政策处理、指标落实、组件报批等环节做好沟通协调,及时了解困难并加以落实,力争第三季度前出让收入达30亿元。三是盘活资源抓收入。推动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打造更多AA/AA+信用主体,提升国企运营质量。督促推进河道疏浚、南麂特许经营权、矿山市场化处置等事项,做大国企资产规模,拓宽融资渠道,充实财政资金“蓄水池”。

(二)聚焦发展,助企纾困稳经济。落实落细稳经济系列举措,主动作为,靠前服务,让市场主体真解渴、早受益。一是坚决落实留抵退政策。充分认识大规模留抵退税的重要意义,坚持应退尽退、顶格执行。完善库款监测和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健全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收回机制和支出顺序评价体系,防范化解库款支付风险,确保不因资金问题影响退税进度。二是加快涉企资金兑现速度。将涉企纾困资金列入优先保障范围,确保全年应兑现政策100%兑现。参与修订县级产业政策兑现管理办法,提高兑现审批效率,采取提前预审、专人帮审等做法,主动服务企业、全程快审快办,实现政策惠企直达快享。三是加大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提高政府采购中小企业预留比例,全年采购资金规模不少于10亿元。降低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履约保证金至1%,调整小微企业价格评审优惠,为中小企业添订单、增动力。四是加快资金使用进度。落实支出进度通报预警机制,联合考绩、发改等部门督办,压实项目单位主体责任,力争8月底前专项债资金基本使用完毕、11月底前直达资金使用完毕,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应有效益。

(三)闭环管理,严控风险筑防线。以平安平阳“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行动为契机,全方位推进财政风险隐患化解。一是守住债务风险底线。进一步完善重大政府投资项目投融资工作机制,扭住政府投资项目源头监控“牛鼻子”,严格执行立项前财政承受能力和债务风险评估机制,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根据债务到期时间等具体情况,逐笔指定“一债一策”化解方案,推进存量债务稳妥有序化解。二是守住社保风险底线。密切关注社保基金运行状况,建立社保基金、医保基金收支平衡检测和预警机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采取应对举措。稳步推行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收统支工作,持续做大社保风险准备金“蓄水池”。三是守住三保风险底线。坚持有保有压,科学统筹支付时序,确保“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建立预算平衡分析会制度,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卫生、养老、就业、困难群体等重点领域民生保障力度,切实兜牢“三保”底线。

进入下半年,县财政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奋进者姿态、创造性张力扎实做好财政管理工作,统筹推进“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改革部署,在新征程上以赶考姿态,为我县打造温州大都市区副中心、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26县标杆贡献坚实财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