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08033/2023-129711 主题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生成日期 2023-01-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平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2022年工作情况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平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聚焦“城市有我更美好”理念,立足自身职责,紧紧围绕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以“执法改革”为抓手,执法体系日趋完善。一是组织领导强化重塑。完善统筹指挥架构,成立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双组长”行政执法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对改革进行重点研究、整体谋划、全力推进;完善制度建设,出台县级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试点镇工作实施方案等改革配套制度。二是执法体系优化升级。执法队伍从21支精简为“1+8”执法体系,70.3%执法力量下沉到乡镇一线。综合执法部门将集中行使处罚事项1180项,占总目录21.8%。不断完善“烦企扰民”负面清单,形成具有我县地方特色的87件“监管一件事”应用场景库,其中一线执法人员掌上执法开通率100%,掌上执法激活率100%;对同一对象开展“一张清单”的联合执法检查,设置领域内行政检查子项242项,目前已开展执法检查231次,监管事项覆盖率率100%,投诉举报事件处置率100.00%。三是逐步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高标准配置综合行政执法队,由乡镇长兼任队长,由乡镇分管领导兼任第一副队长,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派驻中队负责人兼任专职副队长并负责日常工作。依托“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模式,各赋权下沉人员开展集中办公,执法资源更加集中,执法速度更加迅速。按照“一镇一清单一目录”的要求,根据乡镇规模、实际需求和承接能力,为昆阳、鳌江等10个赋权镇“量身制定”个性化赋权事项清单,下放高频多发、易发现易处置、专业要求适宜的执法事项,赋予乡镇行政执法权、属地管理权,10个赋权镇从7月8日开始执法,已办理案件1300余起,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四是配齐配优基层执法配套措施。聚焦下沉乡镇执法人员的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激励保障,出台县属乡用共管机制,加快构建基层为主、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通过专业律师团队,打造“一中队、一清单、一范本”的教科书式执法,为200项高频、多发事项,制作规范化执法案件范本。结合划转事项目录,邀请律师、各执法领域负责人、经验丰富一线执法人员等,分批对赋权镇新组建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进行培训。五是数字赋能提升执法效能。县级平台迭代升级,通过逐步打通乡镇二级平台,实现平阳县“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对乡镇二级平台的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和监督考核。乡镇平台也能创新推进,诸如鳌江的“云上鳌江”,开展“信用执法”;万全镇开展的流动摊贩“摆摊一件事”闭环管理。

(二)以“城市管理”为突破,人居环境愈加精细。一是打好市容环卫“持久战”。高标准推进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创成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25个,完成5个爱心驿站“人文化”建设,创成1条省级高品质示范街区、1条省级街容示范街,全县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无害化处理率、资源化利用率均达100%。在全县原有设施基础上提升改造,完成鳌江、万全、麻步、闹村、凤卧等5处垃圾转运站改造,建成鳌江、万全2处垃圾转运站,建成259个高标准的垃圾收集房,提升投放点855处,19个“碳慧”小区引入智能设备,全面实现垃圾分类前、中、末端的全闭环管理。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执法,出动执法人员2713人次,检查单位645家,送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655份、立案调查1305起、查摆问题329处。二是打好市政公用“阵地战”。统筹兼顾推进市县二次供水改造民生实事项目,对全县167个二次供水设施小区进行摸排,完成3个市级民生实事及7个县级民生实事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完成节水器具改造100处,建成5个省级节水小区,全年公共供水漏损率、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均达标。加强全县污水处理厂运维管理,完成排水管网清淤107公里 ,管网排查55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7.26%,进水BOD浓度105.7mg/l,污水集中收集率84.85%,COD减排5734吨、氨氮减排818吨;推进GIS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二期提升项目工作,新增防汛预警系统、管网实地测绘等内容。加强全县22604盏城镇路灯养护管理,24小时监控运行状况,保持设备完好率100%、亮灯率98%以上。三是打好园林绿化“提升战”。县管绿地91.8公顷、镇管绿地177.83公顷养护效果逐月提高,并积极拓展绿色空间,结合城市有机更新,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结合地域特色、绿地功能布局和精品道路、示范道路创建,更新提升现有景观绿地,大力推进公园主题化建设,建成鳌江镇黄公望文化公园二期项目,占地4.3公顷;对昆阳镇凤湖公园一期、二期绿化共计2.6公顷提质改造;完成鳌江镇明珠广场、昆阳镇龙河三角广场等2处新建微型公园改造提升。四是打好渣土管理“突击战”。加强源头管控,明确渣土出、运、处三个环节作业要求,强化前置管理,严格把关渣土运输企业资质。严控运输监管,建立渣土运输秩序,加强日常管理和夜间巡查,今年以来开展联合执法168次,出动执法人员7650人次,检查运输车辆1180车次,立案处罚322件。健全完善渣土泥浆消纳处置后场,年消纳能力达180万方,全面实现辖区内建筑渣土泥浆产销平衡,并远期计划新建2处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处置后场,年消纳能力可新增150万方。五是打好四边三化“攻坚战”。纵深推进“四边三化”整治工作,完成整治任务3529项,其中公路1877项、铁路108项、河边1517项、山边15项、农业12项,整治工作完成率100%,完成销号3362个,完成率100%。严格对标创建标准,坚持问题导向,以现存违建“清零”、新增违建“零容忍”的态度,通过清单式销号、滚动式排查的方式,排查全县治违隐患4898宗,拆除违章建筑622300平方米;巩固提升迎亚运“两路两侧”专项整治行动,整改违法建筑点300个,确保违建现象不反弹。

(三)以“城市安全”为底线,城市运行更加平稳。一是聚焦城镇燃气安全。制定出台《平阳县城镇燃气安全“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细化目标责任,强化责任落实;常态化开展燃气安全生产检查,对标“四张清单”对安全隐患实行销号管理,规范瓶装液化石油气“最后一公里”配送车辆,制定微型运输瓶装燃气配送车辆标准,落实规范化管理;推进燃气信息化建设,完成瓶装燃气企业26项场站数据接入省平台工作,对6家瓶装燃气企业储罐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进行数字化监管,截至目前,我县瓶装燃气入户安检率100%,充装配送率100%。组织开展2家管道燃气企业全面安评,做好燃气经营企业的全面体检,排查燃气管道176.74公里,督促用户安装燃气报警器66196户,截至目前,开展燃气安全执法检查4757次,检查餐饮业1668家、学校93家、医院34家、养老机构25家、酒店18家、旅游景区12处、商场7家,燃气安全执法处罚17次,发现并完成隐患整改共计553处,共立案处罚49起。二是聚焦道路桥梁安全。强化专业检测,全面开展道路桥梁病害整治,每年持续更新桥梁清单,建立“一路一档”、“一桥一档”,持续督促属地道路桥梁养护主管部门开展道路桥梁常规检测,目前全县224座桥梁、479条城镇道路,约342公里实行全覆盖。常态化开展道桥常规检测、结构检测工作,完成59条主次干道脱空检测,共计124公里;城市桥梁常规检测943座,结构检测293座;专项开展“桥头跳”、“窨井跳”整治工作,整治不平整道路4.45公里,桥头跳治理5处,做到及时修、及时改,确保隐患月月清。三是聚焦城市内涝安全。建立隐患风险责任清单,着重排查防汛、防台应急响应各项工作。针对城市低洼积水点和易涝部位,联合属地乡镇对易涝点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对隐患风险点进行治理。截至目前,排查出43个易涝积水点位,现已全部整治完成;排查排水管网设施量(建成区范围内)雨水管网约610公里,其中一级雨水管网133.5公里,二级雨水管网251.7公里,三级雨水管网225.4公里。

(四)以“综合执法”为依托,执法办案稳步提升。一是执法工作规范有序。规范案件办理,细化办案指标,对中队案件办理数量、案件办理期限、案件覆盖面等多方面做出量化规定,纳入中队执法办案考核细则。强化业务指导,丰富办案模板运用,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促进案件办理标准化、流程化。截至目前,共办理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立案2897件,办理简易程序案件885件,月人均办案1.88件,居全市第三,行政诉讼无一败诉案例。二是重点执法精准有效。按照全面排查、突出重点、规范管理的原则,综合运用“行走平阳、全员上街”,开展建筑工地整治、户外广告整治、垃圾分类保障、秸秆、垃圾露天焚烧治理、人行道净化、企业擅自“退二进三”专项整治、防汛保安专项执法等七大重点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建立“城警联动”机制,截至目前,共计出动执法人员6300余次,规范非机动车停放2400余辆,预警劝离机动车9900余辆,人行道违停立案27863起;集中整治市容市貌86次,共劝离和流动摊点17800余次,规范出店经营7300余次,共清理杂物、乱堆放物料2250余次。三是执法水平提升有力。定期开展执法业务培训,挑选具有典型性的执法办案案例,通过互阅案卷、对标优秀案卷、列明问题清单的方式,寻求执法办案新办法、新突破,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办案质量。围绕执法办案难点痛点问题,邀请专家律师团队下中队座谈,充分发挥律师团队专业理论、实践优势,优化办案流程、避免法律风险、预防执法纠纷。今年以来,办结全市首例新划转“消防救援”事项案件,办结全县首例在城市照明设施上架设线缆接用电源案件。2022年市局评选出的12名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执法办案能手”,平阳入选2名。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抓落实,深化执法改革成效。对执法目录“三张清单”进行体系化、动态化、标准化管理,确保执法职能精准划转、行政职权科学配置,确保行政执法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建立健全执法事项目录运行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形成符合各个乡镇特点的个性化事项清单。严格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加强法治人员招录与培养,探索创新线上法制审核模式,推进基层法制审核高质量全覆盖。加快打造实战实效数字应用,推进各环节场景应用贯通,提升数据综合分析能力,以数据贯通推动法治工作各部门协同衔接。全面开展“全员办案”,让办案数量“提标”、办案质量“过硬”,加大大案要案的办理力度,形成基层综合执法队执法办案的震慑效应。

(二)抓治理,统筹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主线,以市容环境卫生改善为突破,重点抓好城市道路、城乡环境、公共空间等领域专项洁净行动,深入推进“环卫一体化改革”、“园林绿化一体化改革”,优化改进作业模式,不断拓展“见本色”深度保洁范围,提高城市整体洁净指数。以迎亚运为契机,加大“两路两侧”“四边三化”整治力度,坚决遏制违建苗头,争创无违建区;深化渣土治理,加大监管力度,从严打击非法清运行为;深化垃圾分类工作,坚持示范引领,强化督导,落实每月督查通报排名机制,倒逼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持续每周二垃圾分类执法日行动。

(三)抓安全,确保城市运行领域平稳运行。有力发挥城市运行安全专委办牵头协调作用,紧盯城镇燃气、道桥隧、城市内涝、供水排水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检测数据管理应用,落实常态化监管;强化建管衔接,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和突发情况应急预案,加快紧急事件处置能力,确保城市安全运行。同时,实时更新“一路一档”、“一桥一档”,及时对现有道路和桥梁设施进行勘验核对和补充更新,做到底数清,建立定期巡查机制,做到按时巡,落实隐患处置,做到及时修。

(四)抓智治,强化城市管理数字赋能。以数字化赋能高效化,以智能化提升精细化,全力推进城市管理领域数字化改革,建立“一网统管”治理体系,加快城市管理服务平台迭代升级,融合各业务领域智慧场景,实现“风险隐患”提前预警,创新“智慧管理”特色应用,全方位提升智慧环卫、智慧市政、智慧园林、智慧燃气等应用有效应用,形成多跨业务闭环,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