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门户网站  > 部门动态

县科技局——以科技创新赋能平阳高质量发展


2022年,县科技局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集聚科技优质服务资源,精准布局各类创新服务平台,持续释放创新红利,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在实施创新首位战略方面亮点纷呈。全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16.02亿元,年度任务完成率107%,全市排名第二;累计增速25%,全市排名第二。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0.5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7.75%,全市排名第四。技术市场交易额21.49亿元,年度任务完成率110.21%,全市排名第二。新增孵化空间面积为8.6万平方米,年度任务完成率172%,全市排名第一。生命健康产业产值53.23亿元,年度任务完成率118.55%。打造金线莲道地药材示范基地的简报获市主要领导批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现状及对策研究获县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关键字:优化创新环境

获批省科技特派团试点,组建科技特派团,探索创新发展新模式,推动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助力智能装备、印包装备、时尚智造等产业链发展。

迭代升级科技创新政策,出台《平阳县关于加快科技创新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强化企业研发投入成果运用,在“亩均效益”评价、各类评优评先、科技招商等方面对研发投入指标进行规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构建“金融+科技”连线机制,为科创型企业提供低利率的优惠政策性贷款,累计征集26家高企申报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创新再贷款企业需求,累计贷款2.26亿元。在平阳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我县首个科技金融工作服务站,加强对初创型企业的科技金融支撑。市技术产权证券化融资需求征集11家企业,其中2家企业获得市首批2000万元融资支持。

关键字:科创平台建设

大孵化集群建设。整合盘活平阳数字商务中心等一批空间资源,提升改造建设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加速器)。其中,平阳育强科创园、平阳印包装备产业科创园和平阳晖达共富文创园等孵化空间获温州市新增孵化空间评定,面积达8.6万元平方米,全市排名第一,超额完成市对县考核任务。出台《平阳县大孵化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起草《平阳县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孵化集群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征求意见稿)》《平阳县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引导广大投资主体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对接杭州网易、杭州银江、温州工科院等多家专业孵化运营团队洽谈合作,已与杭州惠枫六合桥签订框架协议。

高能级科创平台成果不断。成立温州首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盟,达成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项目120个以上;10项科技成果项目在浙江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温州科技成果直通车活动中,竞价交易额突破2543万元。平阳印包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新增入驻企业18家,其中孵化8家科技型企业;联合平阳印包装备产业高端服务共享平台,开放共享服务次数160余次。温州大学平阳智能制造研究院获批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科创团队入选为2022年度温州市第一批专家工作站。浙江理工大学平阳研究院建立浙江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平阳分中心,获批智能化诊断服务机构资质、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武汉大学平阳创新中心成立工业产品表面质量监测中心,完成工业视觉智能感知、心脏主动脉重大疾病就诊通信设备、“北斗+视频”高速公路智能感知设登记备等项目平台前期建设工作。

关键字:创新主体培育

推进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业务培训和政策宣传,新增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超额完成年度考核任务;新增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2家,超额完成年度考核任务。加强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建设,出台《关于开展2022年度平阳县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备案的通知》文件,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高企研发中心2家、市级高企研发中心11家、县级企业研发中心18家。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国望”“乔治白”公司两个项目获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立项,“炜冈”“力邦合信”公司两个项目分别列入2022年度、2023年度“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

关键字:科技人才培育

以行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培育对象,建立完善的县、市、省、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梯度培育机制。全年申报“国万”1人、“中国政府友谊奖”1项、“省万”2人、省“西湖友谊奖”1项,1支省领军型创新团队顺利通过省级验收,3家行业龙头企业列入市科技人才重点服务单位;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选项目4个,高水平团队1支、科技创业领军人才2位、科技创新人才1位,历年最多;加强“青科会”成果推进工作,上报高能级平台1个、高层次领军人才创业项目3个。

关键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技术与产业无缝对接,完善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全年共实施省科技特派员个人项目6个、团队项目2个、市科技特派员项目16个,带动农民就业600多人。

开展茶叶田间与加工系列技术,建立标准化茶园栽种中白1号茶苗,协助建立多个科技示范基地,新增茶园102亩,发展“小而精”产品和“小而美”茶园;黄汤茶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区建设获市级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优秀单位。

2023年奋斗目标

聚焦提升科创平台、培育创新主体、加强技术攻关、引培创新人才等重点,力争实现全社会研发经费(R&D)占GDP比重突破2.0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40家以上、省级企业研发机构3家,申报省级重点研发项目2个。

1 抓指标,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

加快培育引进大院名所,围绕产业创新需求,加大引进高端研发机构。持续加强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坚定不移开展规上制造业企业“两清零、一提升”行动,全方位提升研发投入覆盖率和强度,力争全年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速达18%。

2 抓主体,提高科技企业市场竞争力

加强科技企业森林培育,2023年拟新增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5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40家以上。加强企业关键技术攻关,争取国家、省、市科技重大专项、科技计划,申报省级重点研发项目1个以上;引导创建企业创新联合体,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水平,支撑产业链发展升级、做大做强。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培育,做好国家、省、市、县级研发机构申报条件及支持政策的宣传,全年申报省级研发机构3家、市级研发机构6家以上。

3 抓平台,提高科创平台服务水平

筹建鳌江实验室,整合县内高能级平台及省市研究机构,全力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协同发展新格局。做好温州大学平阳智能制造研究院、武汉大学平阳创新中心、浙江理工大学平阳研究院等平台提质增效,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平台整合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功能。组建博士服务团,依托鳌江实验室及现有高能级平台,帮助企业解决相关技术难题。深化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完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专班运作机制,夯实高新区创建基础,推进弱势指标提升,谋划省级高新园区排名进等升位。

4 抓集聚,推进大孵化集群建设

开展大孵化集群建设攻坚,全年新增孵化空间面积8万平方米以上。打造县内孵化器示范样板,通过国有资本租赁平阳乔治白公司闲置厂房,推进示范型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引进1家专业运营机构入驻管理,力争2年建设成为市级示范孵化基地,5年内建设成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筹建国资企业平阳县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暂名),通过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梳理和重组我县各类创新资源,解决国有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等孵化空间的资金来源,并提供配套服务。设立平阳县政府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制订出台大孵化集群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用政策支持和引导多元化投资主体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

5 抓环境,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氛围

开展省科技特派团工作,发挥特派团智囊作用,探索创新发展新模式,努力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山区科技帮扶模式和经验,超常规推动山区共同富裕。

探索开展“科技论英雄”评价机制,对企业创新实绩进行统计排名,逐步构建更加科学的科技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政策、服务等供给机制。以大健康融合创新的发展理念,优化政策、统筹规划、培育集群,谋划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人才引育工作,持续性开展企业对市级“科创飞地”需求征集以及入驻对接服务工作;加强市级以上人才项目排摸储备,做好分析研判工作,对重点企业的人才情况进行精准把脉,好中选优。

抓好科技金融服务,帮助科创型企业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推送一批企业申报市技术产权证券化融资,发挥好科技金融服务站的运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