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门户网站  > 乡镇动态

凤卧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共富样板


回顾2022年,凤卧镇迎挑战、破难题、强攻坚,锚定新时代红色目标,以“党建引领”激发共富新活力,不断完善基础服务设施,优化空间布局,确保民生工程惠人民,加快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共富样板。

实现全镇地区生产总值9.13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6857元;固定资产投资2.87亿元,建安工程投资2.15亿元;限上商贸主体培育2家;新设市场主体223个,完成率141.14%;引进总部项目四个,总部回归税收缴纳7000万元以上……过去的一年,凤卧镇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而这些都离不开广大居民脚踏实地的奋力拼搏。

精准施策 文旅融合焕发新活力

日前,吴潭桥村红军挺进师誓师大会纪念广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凤卧是一个拥有独特历史气息的镇,随处可见的是老屋、红色旧址、纪念馆等景色,这次带孩子来走一走,让她直观的面对历史痕迹,塑造一个正确的三观。”游客徐先生表示。

据了解,红军挺进师誓师大会纪念广场位于原旧址前,工程于2021年初开工,历时一年完工,总花费约160万元。该项目的建成与吴潭桥文化礼堂、浙里石榴红家园、凤卧镇邻里中心、凤卧镇共富联建等共同形成吴潭桥村红色新地标。

该镇还修缮提升了“省一大”马头岗会址、浙江临时省委成立地旧址、凤林至马头岗红军古道等红色古迹旧址;完成了凤林冠尖、马头岗夜景灯光亮化工程;创成了郑明德纪念馆、红军街等四个红色景点省级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建设了红色研学营地,完成星空露营基地、户外训练场等活动阵地,为进一步打造浙南闽北的红色高地贡献了一份力量。

2022年以来,凤卧镇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为总抓手,充分发挥“省一大”会址等红色资源优势,打造了一批红色文化IP:“省一大”纪念园创成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郑海啸故居获评市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省一大”红色科普研学主题活动入选省级红色科普基地精品项目;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入选省级第一批山区26县“造月工程”名单,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凤卧镇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强、发展后劲足、基层治理好”的共同富裕新活路。

为进一步弘扬省一大精神、新时代凤卧人文精神,该镇还连续多年举办红色旅游文化节、千人重走红军路等特色活动,打响“浙南红都”红旅文化品牌的同时,通过“文化+旅游”模式,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推出11条红色旅游路线,掀起红动浙南热潮,将“流量”转化为“留量”,让文旅融合更加深入,红色品牌更加彰显。

蹄疾步稳 乡村振兴绘出新图景

目前,凤东村康瑞来料加工厂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用。二期工程计划在 2023 年内完成土地流转并落实土地指标,启动主体工程建设。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6500万元,建筑面积约 6200 平方米,分二期工程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投产后,可年产3.2万吨,产值达 9600 万元,成为我县目前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生猪饲料加工厂。同时,创新“红色股份”保本分红模式,实现入股的村集体年增收投资额的 10%,低收入农户年收入提高15%,并为当地低收入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助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该项目只是凤卧发展共富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凤卧镇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谋划内塘“卧家红宿”、内塘村来料加工厂、凤东村来料加工厂、凤南村仓储项目、凤卧湾共富厂房等5个共富项目,总投资约5250万元,占地面积约21350平方米。所有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增加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约195万元。

2022年以来,该镇以“红色领航、产业为基、村企联动、多方共赢”思路,推出“共富合伙人”保本分红、“村村抱团”等村企合作新模式,不仅带动富余劳动力就业与人才回流,也推动低收入农户和集体经济“双增收”。据了解,凤卧镇通过提升打造红都梅园、凤翔茶场等7个共富工坊,带动低收入农户就地就近就业,低收入农户人数同比减少53户。同时持续推进山海协作、飞地抱团、光伏小康等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664万元,经营性收入1033万元,同比增长55.8%、49.1%。

除此之外,凤卧镇还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总引擎,聚焦“扩中提低”专项行动,深化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精准帮扶机制,不断将红色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通过“1+1”“1+N”等方式建立联合党建联盟,以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实现一村富到村村富,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五年增长超6倍。

截至目前,该镇已实现村级慈善工作站全覆盖,村慈善资金达280万元,并投入扶贫资金150万元,修缮房屋21间,还启动“雨露计划+”促进行动,帮扶全镇困难学生53人。

不遗余力 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

“现在只用带上身份证和手机,一个人就可以在村里的智慧健康站里,用自助健康一体机进行体验,排队时间变短了,体检结果速度变快了,还不用大老远去医院,简直太方便了。”平凤村村民李女士告诉记者。

据悉,凤卧镇“未来乡村智慧健康站”改造提升工程在2022年底已全部完工。该工程应用开放式互联网框架技术体系,整合本地多方医疗健康服务资源,实现多元化医疗健康服务应用功能,并面向居民提供智慧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运营管理等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聚焦乡村优质医疗资源缺乏和农村老龄化的痛点,打造“五分钟健康圈”,为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提供了足不出村的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交通建设、美丽乡村……2022年,凤卧镇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城五地”“五个新平阳”的战略部署,锚定“三镇一高地”发展目标,以扛旗争先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拼搏姿态,实施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凤卧卫生院未来医疗项目医共体建设完成,优化拓宽平马至白沙坑、蒲山至西塔等2条“四好农村路”,改造提升凤马线、凤前线,红军小学建设多功能报告厅、室内风雨运动场、云端教室等未来教育场景,改造提升凤卧敬老院,建成投用凤卧湾村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等。通过这些民生工程,凤卧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展。

同时,完成道路硬化、饮用水提升等13个民生工程,盯引、新建、续建重点项目11个,稳中求进、持续提升全镇综合实力。该镇重视“一老一小一特”弱势群体的精神需求,推出一批教育基地、省级农村引领性社区、市县两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等文化场所,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助推群众生活水平跨上新台阶。

“省一大”纪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