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门户网站  > 平阳动态

点燃道德之光 追逐榜样之路 平阳县第五、六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侧记


“敬老养老的执着帮扶是‘仓廪实’里‘向善’的美好;助学助困的扶贫扶弱是‘衣食足’中‘向上’的希望。”

“何为义?何为勇?是平凡中的热血,是瞬间爆发的大爱力量,是视扶危救难为做人本分,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然。”……

大屏幕上,一句句撼动人心的致敬词,让现场观众心潮澎湃。榜样的引领如火如炬,辉映时空。

3月29日下午,“德润平阳·大爱之城”——平阳县第五、六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在县文化中心举行。由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共同举办的这台颁奖典礼,按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类道德模范颁奖,分为5个章节。每个章节通过播放电视短片、致敬辞、颁奖礼、歌曲舞蹈等多种形式交错进行。相较于室外11℃的气温,颁奖典礼现场温暖感人。

就是这样一个温暖的下午,在这座温暖的城市中,传播着让人无限感怀的温暖故事。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2020年10月6日,发生在腾蛟镇金田社区溪流边的一幕,感动了整个平阳。那天,一家三口不慎落入溪中,挣扎呼救间,腾蛟青年马家瑜纵身跳入湖中,4次往返营救,奋力托起落水者,托起生的希望,而自己永远定格在34岁。故事再回到2022年1月14日,鳌江一住宅楼突发火灾,一对父子被困阳台。原本素不相识的韦刚和庞子育,以六旬之躯,通力合作,用借来的竹梯架起窄窄的“逃生桥”,帮助被困者从危险走向平安。

一个人的见义勇为,是人性的闪光;一群人的见义勇为,则是一座城市的温暖底色。如马家瑜、韦刚、庞子育一样的普通人,他们自己的生活或许平平淡淡,但他们却靠自己的所作所为,点亮希望、温暖人心。

所以,谁能成为道德模范?

退休不退岗的教师陈萌薇可以。10年扫盲路上,在她的悉心教导下,500多位中老年人成功脱盲,再从认字识文到使用手机,真正成为识文认字的“文化人”。

干一行爱一行,在创业致富中不忘反哺家乡的退伍老兵陈银松可以。他带领村民发展小商品经济,开公司办企业,累计解决就业人员两百余人,创税收数百万元。

东海“夫妻哨所”的“守望人”许道宣可以。妻子挥别世间的海浪,他却把怀念搁在心底仍驻扎在岸旁,带着女儿女婿,两代人守着国旗一直飘扬。

如果说道德力量是点亮时代精神的火炬,那良好的家风则是播撒文明的火种。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两度丧夫的郑海珍义无反顾担起了照顾两任婆婆的重任,用单薄的肩膀牢牢护住两个风雨飘摇的家庭。现在,她却站在了这个熠熠生辉的舞台之上。

当从第四届道德模范、鳌江镇曙东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美芬手中接过属于她的鲜花和荣誉时,二人紧紧相握的双手,诠释着人间真善美的传承和守护,她们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人间大爱,化作引领千千万万人前行的力量。

看着舞台大屏幕上儿子生前的一幕幕珍贵影像,站在台幕后等待替儿子代领奖项的马家瑜父亲,默默避身擦掉了眼角浸出的泪水,又缓缓地长舒了一口气。

台下的感动也在延续。“他们太了不起了,做一天好事简单,但做一年、十年、几十年的好事太难了。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观众周姜红红着眼眶对记者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道德模范们用他们至真至纯的善良和道义告诉我们,现代化不只有经济发展的高度,还有人文道德的厚度。

近年来,我县致力打造“平阳好人”品牌,将树立典型的目光投向普通人的道德生活。自2011年开展第一届县道德模范评选,各系统各行业涌现出了一大批事迹感人的先进典型,累计评选出县级道德模范61例,其中,助人为乐14例,见义勇为11 例,敬业奉献14例,孝老爱亲11例,诚实守信11例。提名60例。累计全国道德模范2例(含1例提名),省道德模范5例,市道德模范10例。

他们或来自工人、农民、个体经营者、教育工作者等各个行业,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向善向上的力量,是平阳人道德风貌的生动写照,折射出了平阳崇德向善的城市文明底色。

12年间,这些普通百姓登上舞台,享受鲜花和掌声;他们如同美丽的繁星点亮了这座城市;他们所形成的道德力量,不断感化这座城市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