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门户网站  > 乡镇动态

甜玉米让农民日子“甜”起来


眼下,正值玉米丰收的季节,凤卧镇凤东村的60多亩玉米地里,一排排长势喜人的玉米陆续成熟。6月14日,凤东村举办首届玉米采摘文化节,吸引游客与村民共同体验丰收喜悦,尽享“玉米自由”。

田间地头,洋溢丰收喜悦

背着箩筐的妇女行走在田埂上,扛着锄头的田间汉子将农耕场景变成了实景演出,舞台上悠扬婉转的戏剧唱腔穿越时空为凤东玉米打call,文艺小分队用歌声和音符与甜玉米联动……傍晚时分,凤东村文化礼堂百姓舞台广场上,首届玉米采摘文化节热闹上演,村民们以特有的方式表达丰收喜悦、盘点农业收成。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玉米品鉴区,刚出锅的糯玉米、牛奶玉米等各色玉米美食目不暇接,吸引了一大批村民和游客前来试吃、购买。“第一次吃到这么甜的玉米,边摘边吃,我这都第三根了!”“掰下来就能吃的玉米又香又甜,还满口爆汁,比在市场买的新鲜!”

纷至沓来的游客又下到了附近的玉米地里,或打卡留念,或弯腰采摘鲜食牛奶玉米。剥开玉米棒的外衣,奶白色的玉米粒颗颗饱满、整齐排列,一口咬下去,蜜糖般的汁水滋润了满嘴,让人爱不释“口”。

据了解,本届玉米采摘节将持续一个星期左右。这期间,文艺演出、农产品展销、摄影采风等丰富的活动陆续开展,游客不仅能下地体验玉米采摘的快乐,还能品尝到凤东村村民精心准备的各色美食,感受悠然的田园野趣。

规模种植,促进农户增收

鲜食牛奶玉米是由市农科院自主研发的新型鲜食品种,玉米籽粒饱满丰美、皮薄无渣,入口犹如牛奶般顺滑。为实现村民种植玉米效益的最大化,凤东村实行一年两季种植,头茬玉米于6月初采收供应市场。

在采摘基地里,游客们玩得不亦乐乎,种植农户也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收获的玉米一部分直接销售给参加采摘节的游客,其余的进行分拣、包装,在各平台售卖,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鲜食玉米需求和生产供应的精准对接。“现在村里统一了种植的玉米品种、管理方式,不但有了好收成,还能卖上好价钱。”种植户乐呵呵地算了一笔账,亩产1000公斤的牛奶玉米,市场价为14元/公斤,亩均收益超万元。

“村里的地平时只种些瓜果蔬菜,产量不高也没什么销路,还有些是撂荒地,怪可惜的。”凤东村党支部委员陈子强说。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转化为更高的经济收入?去年以来,陈子强带领农户盘活村里的可用土地资源,成立平阳县凤东果蔬专业合作社,依托“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与市农科院合作,引入新型鲜食品种牛奶玉米、温科糯1号等品种和种植技术。在村里适宜区域,相对集中连片规划种植玉米60多亩,并为种植农户提供玉米种植加工、保鲜储藏和配送销售等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将传统产业再次激活,有力推动玉米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已辐射全村15户村民进行种植。

打造品牌,做强农业产业

今年是凤东村规模化种植玉米的第二年,产量丰收只是第一步,突破销售渠道界限,让凤东玉米迅速登陆市场更是关键的一环。为提升品牌知名度,凤卧镇在玉米丰收之际组织举办玉米采摘文化节。活动当天,凤东村玉米基地旁都排起了长队,安排现场贩售的玉米也很快被游客一抢而空,农户还临时下地现摘现卖仍供不应求。

“鲜食农产品最怕滞销,因为滞销后往往得降价销售。今年的玉米一抢而空,价格合适又不愁销路。”凤卧镇红色旅游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主任侯爱丽表示。采摘文化节的举办为凤东玉米带来了高人气,通过节会开展玉米采摘、农货采购、红色旅游、美食享受等活动,积极向大众展示凤卧玉米种植和产业发展成果。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当地累计迎接了上千名周边县市的游客,既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也打通了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擦亮凤东玉米和凤卧乡村旅游品牌。

眼看着凤东村玉米的“甜”势头,陈子强也对村里接下来的农产品发展充满信心。他说,该村还有柚子、红美人、马蹄笋等农产品种植,后续还将在果蔬合作社引入更多特色农产品,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持续打响全村乃至全镇的农特产品品牌,推动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