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本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 政协委员提案

平阳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县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246号提案的答复函


李起阁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组织力量编纂〈平阳茶志>,助推平阳文化高地建设的建议》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对平阳茶产业发展的宝贵建议,您提出的建议契合当前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方向,为我局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平阳自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品种资源和自然条件优势,按照创建“中国黄茶之乡”的战略目标,以挖掘开发平阳黄汤为重点,致力于文化兴茶、品牌兴茶、科技兴茶、旅游兴茶、龙头兴茶,做大做强平阳黄汤区域公共品牌,将茶产业真正打造成为效益农业的主导产业。平阳黄汤在国际、国内的各类名茶评比中获特别金奖、金奖180多枚,获“中华文化名茶”、“中国气候生态优品”等荣誉称号,我县亦先后摘取“中国黄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2张国家级金名片。

一、主要工作举措及成效

1.加大挖掘,丰厚茶文化底蕴。努力挖掘平阳悠久的茶文化,收集有关平阳茶叶发展历史及故事资料,编撰出版了《平阳特早茶》、《平阳黄汤》、《平阳黄汤百问百答》《平阳黄汤茶诗词三百首》等书籍,编写了黄公望、乾隆、苏步青、粟裕等历史名人与平阳黄汤的故事,拍摄了《一杯黄汤品平阳》、《一杯黄汤品鲜香》、《平阳黄汤恋曲》等宣传片和文艺作品,融入平阳茶文化和茶故事,让平阳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得以彰显。

2.加强品牌宣传,提升知名度。通过展示展销、名茶评比、推介活动、广告和媒体宣传、制作标识牌、统一包装形象等方式,平阳黄汤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平阳黄汤成功入选“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茶叶)品牌声誉评价百强榜”、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典型项目案例(温州唯一,全国仅10个),影响力显著增强,已成为业届黄茶的后起之秀。

3.加快茶旅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大力支持水头镇朝阳社区新联村“平阳黄汤茶博园”建设,通过平阳黄汤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浙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平阳黄汤茶地标保护工程项目等途径,在茶园基础设施、平阳黄汤标准化茶厂、茶休闲观光设施、茶文化展示和非遗体验馆等方面建设给予重点扶持,取得良好成效。2018年平阳黄汤茶博园成功创建3A级景区,2019年,新联村创成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多年连续举办平阳黄汤茶旅文化节。此外,还在鳌江镇东城村、凤卧镇平凤村、山门镇大屯村、闹村乡西桥头村结合红色旅游和自然景区资源,初步打造4个茶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二、下一步打算

1.积极参与《平阳茶志》编纂工作。平阳县是温州茶叶重点产区,是中国黄茶主产区之一,茶文化底蕴深厚。开展《平阳茶志》编纂也很有必要,但《平阳茶志》编纂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待条件成熟后,我局将积极参与《平阳茶志》编纂可行性研究及编纂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2.参与温州茶叶博物馆物建设工作。根据《博物馆管理办法》《博物馆条例》等有关规定,国家鼓励优先设立填补博物馆门类空白和体现行业特性、区域特点的专题性博物馆。申请设立博物馆,应当由馆址所在地市(县)级文物行政部门初审后,向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办理。设立博物馆,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固定的馆址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展室、藏品保管场所、相应数量的藏品、专业技术人员、必要的办馆资金等等。博物馆建设项目涉及土地指标、土地购置费、场馆建设费应由属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解决落实。

根据茶叶博物馆建设要求,以及我市茶产业发展实际,条件成熟时,我局将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温州茶叶博物馆在平阳建设可行性研究及建设相关工作。

我局将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温州茶叶博物馆建设茶叶基础资料的整理和提供等相关工作。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县茶叶产业特别是茶文化建设工作的关心。

联系人:谢前途,联系电话 63724060, 13506523549




平阳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 7月9日









抄送:县政府办公室(1份),县政协提案委(1份)。 

平阳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4年7月1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