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08021/2024-144469 主题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民政局
生成日期 2024-12-0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平阳县民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县民政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平阳县创新“全域慈善”的县域社会治理理念,获副省长胡伟批示肯定;针对山区空巢老人、未集中供养的五保户等独居散居人员在寒冬时节的服务工作,获得市委书记张振丰批示肯定;“九个一”推进婚俗改革纵深化引领婚事新办新风尚,获副市长章月影批示肯定,中宣部、民政部和全国妇联在平调研婚俗改革工作时给予高度好评;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工作在全市推进会上获副市长章月影多次表扬。

一、完善“弱有众扶”社会救助体系 兜底民生保障

(一)综合推进低收入帮扶 建好民生基本盘

1.摆好全盘布局 民生保障有依据

坚持常态化和创新性布局齐头并进。持续开展现阶段相对低收入家庭“急、愁、盼、难”问题的综合帮扶,从生活保障、安居工程、教育扶持、就业创业、医疗救助、公共服务、社会力量等七方面共计79项内容进行帮扶。同时,为了完善社会救助成果巩固,杜绝领域内可能出现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制定了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综合治理方案,落实社会救助监测预警、动态调整、探访关爱、诚信评价、尽职免责等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合法权利,为救助工作开展强化了政策依据。

2.对接需求群体 多元关怀不掉队

发挥社会救助领导小组作用,开展分类分层精准救助。截至目前,已入库平阳县低收入家庭13190户20850人,共发放救助金2亿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857.67万,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890.74 万,两补合计4748.41万;对困难在校大学生资助共投入财政补助经费281万元,资助大学生343人,开展“1619”接续奋斗计划,提供职业教育期间6000元每人的生活费用补贴,补助学生59人;将相对低收入家庭(二类对象)自付10万元以上医疗费用进行救助化解,共化解2人,实现化解金额24万元。同时,创新性地对教育资助实施扩面,将二类家庭中的适龄学生率先纳入教育资助,在已完成的2024年春季学期各学段资助对象认定中,实现受理资助申报7616人次;完成新增残疾人就业144人。实现了社会救助多群体、广覆盖的布局特点。

3.整合多元资源 社会力量能参与

引入社会参与,联合发起“焕新乐园”公益项目,为240户低保等困境家庭结对开展帮扶;融合慈善资源和志愿服务力量,实施低收入群体视力关爱项目——“亮眼”项目,截至目前,共募集近视镜800副、老花镜5000副,总价值25万余元,获省民政厅肯定并列入全省服务类社会救助项目标准化实施试点,创造性地完成了一次低收入群体关爱帮扶和社会资源有效整合的路径探索,为今后细分群体需求、针对性开展更贴近群众所需帮扶工作提供了思路借鉴。

(二)夯实“弱有众扶”工程建设 抓牢帮扶主引线

1.以基础指标引领全局建设

根据“弱有众扶”领域工作清单,我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已于2023年10月起调整为13320元(指标13200元),累计服务困难群众占在册对象的比例等指标均超额完成;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综合保障率达89.7%;为困难职工节日送物资温暖441人次;为834名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完成“善居工程”改造60户;为417名孤独症儿童实施康复救助;以红十字会人道公益项目为契机,开展7期“博爱送万家”活动,慰问300余户困难家庭,累计送出慰问金和慰问品超过14万元;通过“人道助共富”活动为1221为困难群众累计送出超6万元生活物资;通过“助老救助”和“助医助困”活动,送出各4.8万元救助金。此外,会同财政局联合发文,共对21项群众“身后事”基本服务免费,通过一系列基础指标的达标建设打好社会救助工作的地基。

2.以长效机制巩固帮扶成果

健全因病致贫返贫防范长效机制,完成2024年度城乡和益康保困难人员资助参保工作;稳步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水平,低保边缘家庭收入认定标准放宽至低保标准2倍(但不超过最低工资标准),有效巩固了社会救助的成果,进一步地为困难群体提供长期的保障托底。

(三)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建设 行稳护苗主航道

1.细化落实政策 保障“有理可据”

完善城乡未成年人困难家庭保障范畴,分类施保,确保额外政策性补贴精准送达,实现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基本生活标准由每人每月2375元调整为每人每月2579元;持续推进未保站建设,建立万全镇未保站为省级示范型乡镇未保站,与县检察院共同牵头未成年人保护预防和犯罪工作,做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相关工作。强化了未成年保护工作的全局引导和重点部署。

2.提升服务质量 隐患“无处藏身”

全力健全完善流动儿童监测摸排,统计我县目前流动儿童数量13242名;加强未保队伍建设,推进涉未行业入职人员查询,建立涉未行业全覆盖违法犯罪信息查询并建立专项名册,制定详细的防范化解措施,截至目前,完成入职人员查询943人,筛查发现含违法记录18人,解聘131人;配套开展未保宣传活动,多措并举推进未保安全教育工作常态化,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在浙里护苗省级媒体发布新闻1篇,全力净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

二、构建“老有康养”老龄工作体系 点亮社会关怀

(一)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1.补齐养老服务政策 强化供给支撑

印发《平阳县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建立健全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养老护理补贴和基本生活补助制度,共发放高龄津贴1628.13万元;构建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有序开展4个乡镇及22个村社申报老年友好建设创建工作,为全县推进老年友好城市建设起到可复制的样板和示范作用。

2.增强养老设施建设 提升供给质效

实现全县在运营养老机构26家,可提供床位2296张,累计建成医养康养联合体13个,建设特困老人供养点4个;完成老年助餐点建设156家,截至9月份,累计服务110万餐;改造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4家;完成新增认知症照护专区床位160张;落实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制度和护理员打卡上岗制度,实现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24.55人。通过一系列标准化服务和设施建设,逐步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提高养老公共服务的质量,带动整个养老服务市场的优化和发展。

(二)筑牢养老基础红线

开展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第三方运营不规范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出台《平阳县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第三方运营不规范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排查养老机构在运营、托管服务、功能混用等方面的问题,督促3个中心养老机构进行重新选址和整改;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工作,联合应急局、执法局开展养老服务“双随机”检查工作,开展国庆节前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实现老人安心、安全、安享的养老环境。

(三)动态链接养老需求

一是开展家庭适老化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开展多场“焕新消费·幸福银龄”宣传工作,完成平台上企业入驻,申购码使用1180个,完成改造481户,改造中353户,补贴率152.75%,全市第一;二是开展温州市民政局国家试点工作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项目工作,已完成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截至目前共给4527个老年人做了老年人能力评估等级认定,家床建设有序开展中;三是探索“爱心卡”实施路径,完成颐养空间数字适老化提升平台招标工作,推进“线上+线下”爱心卡服务应用场景设计工作,发放养老服务补贴资金266.41万元;四是深化老年健康服务内涵,开展一系列老年健康测量评估服务,完成口腔健康评估15671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15671人、情感状态评估15671人,其中认知功能阳性700例,开展糖尿病眼底镜筛查980人、认知筛查53830人、骨密度筛查10097人,均超额完成任务。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人数59766人,任务人数为56800人,完成率为105.22% 。切实关注老龄群体多方面、深层次的需求,不断完善老年人服务体系。五是深化助餐服务,累计建成老年食堂156家,配送餐覆盖95%以上村(社区),服务118.8万人次,探索的“老年食堂+生鲜门店=方便吧”模式实现第三方企业创收、老年食堂可持续运营、周边村民家门口就业,打造步行15分钟便民生活圈,被新华社宣传推广。

三、提升“善行平阳”新型慈善体系 托举社会公平

(一)拓展慈善服务阵地 推进数智融合

一是开展慈善展播,截至目前累计发表公众号图文289篇,阅读量达46672多人次;通过“云善播”慈善公益直播间打造“云普法”“云健康”“云善展”及“农善播”等栏目,截至目前,共计开展在线直播20场,发布慈善短视频作品141篇,累计观看超80824人次,分享2318次;二是推出“红社惠民·微讲坛”系列直播活动,开展包括职业技能、生活常识、养生保健、亲子互动、公益普法等多种直播分享活动,共计开展18场公益直播,服务8000人次,开展了3期“共享社·幸福里”红社惠民便民公益服务嘉年华活动专场嘉年华活动,服务1200人次。通过一系列慈善阵地建设,融合数智发展趋势,充分有效地发挥慈善帮扶作用。

(二)打通社会参与通道 激活慈善动力

一是推进慈善公益品牌建设,关注农村“一老一小”,在腾讯公益及浙里捐赠等平台上线“太阳星”青少年就业帮扶项目,1-11月服务时长达到408小时,开设“益起读”平阳县农村山区少儿阅读陪伴计划和“容药”健康帮扶计划项目、“太阳星”青少年就业帮扶项目宣传视频;二是通过“村村慈善”,设立村级慈善帮扶基金,实现慈善资源有效融入综合帮扶;三是不断推进慈善信托,截至目前,我县共设立3单慈善信托,资金规模为660万元,用于助学和发放奖学金、奖教金等,强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撑,进一步促进教育水平提升。促进慈善事业多主体参与的进程,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强化“共富单元”支撑体系 注入基层活水

(一)赋能社会组织 引导规范化建设

一是加强社会组织专业领域建设。组织开展县本级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年度检查工作,截至目前,有667家社会组织完成了年检,年检率为78.3%;抽取了53家社会组织进行双随机检查,共发现87个问题,发放整改通知书35份,对相关社会组织发出整改要求;二是对县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升级,打造“五位一体”综合性服务平台,全力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覆盖面,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通过加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促进县本级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和清廉社会组织建设。通过规范化改造提升,逐步增强社会组织的发展后劲。三是强力推进僵尸型社会组织整治工作。通过全面排查,对僵尸型社会组织采取注销、撤销、激活等整治方式,今年截至目前,共对64家僵尸型社会组织进行了整治,其中注销7家、26家启动撤销流程、激活31家。

(二)加强地名建设 厚藏文化底蕴

一是重点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加强昆阳镇上林垟村、鳌江镇书阁村作为2024年平阳县“乡村著名行动”示范村居的建设,创立乡村地名有地无名、有名无标、地名不规范等问题资料清单,梳理拟上报乡村道路名称23条,共批复命名道路77条,指导乡镇开展门牌编制管理工作及入库数据审查,共编制门牌号码1600个;二是开展平阳地名文化专著《平阳城坊考》文稿编纂修改工作,深入发掘、留存优质地名文化;三是加强政府驻地迁移管理,同时做好四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的年度互访及界桩的检查维护工作;四是整理地名命名审批档案 助推地名信息化建设,整理近10年内190条道路命名审批档案,建筑物(小区)命名档案195件。

五、延伸“暖心优享”社会服务体系 焕发民生活力

(一)做好基础婚姻登记服务 持续深化婚俗改革

一是不断提升婚姻登记暖心服务“金名片”,全面做好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婚姻登记工作,确保登记合格率100%,截至目前,共办理婚姻登记6576件,结婚生育户口一件事联办率86.5%,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比率99.5%;二是全面推进婚俗改革工作,坚持“数智”服务,上线婚姻家庭幸福健康E站应用场景服务平台,开展婚俗改革各类活动51场,线上线下近3.9万人次参与,通过《走进幸福婚姻家庭·幸福联播》栏目、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百场幸福课堂”进村社等系列活动,传播婚姻家庭正能量,促进全社会文明和谐;三是坚持品牌服务,开展系列婚姻主题活动,将“红色思想”“红色家庭”融入集体颁证仪式,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仪式从简、生活低碳”的现代婚庆理念,推进婚俗改革传承红色基因,加快婚庆习俗文明化、现代化进程;四是平阳持续深化婚俗改革,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取得明显成效,在中宣部、民政部和全国妇联在平调研婚俗改革工作中获高度好评,获得浙江省持续深化婚俗改革重点推进县(市、区)成效显著单位荣誉。

(二)加强殡葬服务管理 建设生态良性阶梯

一是稳步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有序开展专项债节地生态综合墓园建设,截止已完成项目3个,在建项目2个。今年新点位4个(其中腾蛟镇碧源村公益性节地生态综合墓园在招标阶段,水头镇三和村公益性节地生态综合墓园、麻步镇渔塘社区公益性节地生态综合墓园、怀溪镇龙华村公益性节地生态综合墓园等3个项目乡镇在政策处理,审批流程中)计划年底前启动。还有13个点位谋划2025年启动项目;二是加快青山白化生态治理。严格实行“禁新”工作零容忍制度,对全县域范围内进行常态化巡查,截至2024年10月,全县各乡镇自查发现在建、新建、翻新私坟425座,并且完成了拆除和生态化改造,加快推进“四边区域”“两路两侧”青山白化治理工作,完成整治605座,基本实现“两路两侧”无坟化;三是扎实做好殡葬服务日常工作。深入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全面实施了殡葬基本服务全免费政策,自3月起已累计免除21项基本服务费用,累计减免金额高达443万元。积极推动绿色文明的殡葬方式,摒弃旧俗,整合殡仪、守灵、遗体处理及骨灰安置等功能于一体,引入市场化运作的专业殡仪服务公司,组建专业团队,提供高质量的内部延伸服务;落实殡仪馆老旧设施维修改造工作,助力殡仪馆安全及服务能力提升,对油库安全隐患进行整治,增设防护栏、消防水箱等设施设备,对2台火化炉、4台尾气处理及11台遗体接运车辆进行维修保养,确保火化工作安全稳定开展。

(三)夯实移民扶持项目 铺好移民共富路径

1.夯实人口复核质量 畅通资金直补渠道

贯彻水库移民工作属地主责,发动乡镇(街道)、移民村(社)精准复核,截至目前共核减128人,通过一健达系统完成了对移民后期扶持人口11461人的直补资金的发放工作。为一系列移民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数据基础。

2.科学谋划移民项目 积蓄移民发展能量

截至目前,已投入2024年移民后扶项目资金1346.71万元,安排项目67个,目前项目完工率100%,项目验收率100%,资金拨付率73%。

3.完善水库移民安置 加快移民社会融入

深入推进移民平安建设,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活动,9月底,排查出以顺溪水库移民不服移民安置政策为主的9个热点难点问题,落实相应措施;深入开展“入千访万”活动,积极指导移民融入当地生活;定期研判分析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消除不稳定因素,建立和完善全县35个移民安置村(点)信访维稳信息联络员制度;积极主动对接顺溪水库建设指挥部,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顺溪水库移民安置有关信息、数据并入全省统一的水库移民信息管理系统和移民安置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