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本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 人大代表建议

关于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16号建议的答复函


金华容代表:

您在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加强落实乡村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已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心,建议中关于加强落实乡村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意见,我们表示认同和赞赏。

心理健康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石,我局历来十分重视。2021年出台《平阳县新时代中小学“五防五立”育人工作实施方案》,以5大版块、15个行动、45个育人项目,搭起平阳推进“五育并举”的总体框架。其中“防身心娇弱,立强健体魄”版块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2022年,以县委教育工委名义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建立了全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36条举措,构建起涉及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的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体系,进一步推进我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22年12月、2023年3月、2024年4月连续三年召开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会,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强化、再落实,更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和实效。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县已开展以下工作。

一、提升心理排查广度,构筑“心理防线”

我局严格落实中小学生新生入学心理普查机制,按时完成每年两次的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筛查,筛查覆盖率达100%。2021年1月,我县各中小学已启动“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危机动态识别与干预管理平台”运行,完成网络平台注册。2024年春季学生心理筛查结果显示,我县学生心理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共有心理健康二类、三类学生516位,青少年心理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由高中向初中、小学高年段延伸。我局已对筛查结果进行全员分析,对学生心理状况做到全员掌握,已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全员结对和全员辅导。

我县公办中小学均已配备北京心企领航、上海心灵伙伴、瑞格公司等筛查软件。通过举办中小学心理健康普测培训,提高学校心理健康科学筛查能力,及时系统总结梳理开学前后存在的心理安全风险点,提前谋划落实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举措。建立动态化心理危机筛查制度,在学生全员心理健康普查基础上,结合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委员等动态观察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心理高危学生名单,并将名单上传省中小学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管理平台。加强各类精神疾病、严重心理问题、明显性格偏差、严重网络(手机)成瘾、严重亲子关系不良、未及时到校学生和离异家庭、留守儿童、休学、转学、辍学、发生重大变故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等重点人群管理,对发现有上述情况的学生重点关注,实施“一人一策”,定期跟踪,及时家访。建立“一生一档”的动态关注机制,确保每一位心理问题学生“有专人对接、能定期辅导、可随时援助”。

二、提升校内活动厚度,长流“心灵活水”

开展“阳光体育,茁壮成长行动”“健康心理,快乐成长行动”“自我保护,完美成长行动” 等培育青少年儿童积极心理的校园活动,开发以“生命教育”“情绪调适”“改善亲子关系”等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及家长应对、舒缓压力及不同的情绪。组织中小学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开展家长心理健康微课征集、心理健康知识进校园公益讲座等“六个一”系列活动。举办教师“情绪急救”情境模拟比赛,提高教师引导学生情绪能力。

开展标准心理健康咨询室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省一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2所、市一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9所,省级标准心理辅导室95个、示范点18个,公办学校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已全覆盖。同时,充分挖掘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中所蕴含的心育要素,持续开展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大课间、红色研学等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并将德育、体育、美育、劳育、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

三、提升队伍建设强度,集结“心理团队”

成立平阳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聘请教育专家、一线医生、骨干教师共50多人组建中小学心理应急援助专家团,分昆阳万全片区、鳌江萧江片区、水头山门片区开展中小学校危机事件干预工作。聘请40位一线骨干心理教师组建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公益讲师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辅导活动、个体心理咨询等公益活动。

各中小学建立起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为骨干、班主任为主体、教师全员参与的心理队伍体系。学校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确保专职教师“专职专干”,将具有心理健康C级证书及以上的、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的或心理健康职称证书的教师作为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截至目前,全县已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学校32所,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学校为100%。

同时,我局非常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每年举办面向校长的心理健康学时培训、面向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证培训、面向全体教师的“情绪急救”情景模拟比赛,提高校级领导、班主任、普通教师对学生情绪引导能力。2024年上半年,我局已组织开展两期心理健康C证的培训,培训人员461人,7、8、9月份将对1098位民办教师开展C证的培训;同时今年上半年开展一期的心理健康B证的培训,培训人员325人。7月份还将对226位教师开展B证的培训。截至目前,全县教师持有心理健康A证教师38人、B证教师464人,持有心理健康C证6412人,持证率达93.6%。到2025年底,全县教师持有心理健康B证的教师将达2000余人,持证率将达25%以上;持有心理健康C证8350余人,持证率达98%以上。

四、加强心理课程建设,开好“心灵处方”

2021年7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要求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目前我县中小学在专业师资不足情况下,都已经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起来、上起来,破解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上课难”的问题,确保每班每月不少于2课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确保心理咨询室开放中学每天不少于2小时、小学每天不少于1小时。

此外,各中小学积极搭建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生命教育平台,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学科教学中,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扎实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等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多层次、多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切实提升心理健康素质,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近年来, 平阳心理健康教育聚焦“亲子辅导"与“生命教育”两大主题,以课题为引领,打造梁继亦、冯日平、吴克燕等市县心育名师工作室,构建“1+X”名师学习共同体,通过合作研讨、深度学习、体验分享,提升心理教师四种关键能力,即师德践行力、课程创造力、咨询辅导力和科研创新力,促进专兼职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实现学生的生命成长。

五、强化多方联动服务,优化“心理环境”

2022年,中共平阳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平委教〔2022〕4号),建立起由县委副书记陈桂雷、副县长屠霁霞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县委办公室等18个职能部门、各乡镇分管领导组成的全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强化部门乡镇协作联动、社会资源合作共享、重点人群社会帮扶三机制。教育、民政、卫健、妇联及各乡镇共同搭建“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健全心理健康全链条管理,对高危对象转介机制开通免挂号心理健康直通车。引导社会服务机构积极引入社会公益心理服务力量,组织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全县中小学已建成家长学校109所,建成市级数字化家长学校101所,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长课堂、课后托管服务等方式促进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建立起以班主任、心理教师为主体,学科教师及学校行政干部全员参与的家访制度,搭建起家庭教育“共育平台”、家长学校“学习平台”、家访“沟通平台”家校社联动三平台,构建全流程闭环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全面优化学生成长外在环境。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学校和老师的应尽之责,是每个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下阶段,我局将带领全县中小学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强化问题导向,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加快构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着力防范各种心理危机事件,做好课内课外协同、校内校外协同,切实把心理健康教育挂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平阳教育工作的支持。

联系人:郑航;联系电话:13506770128。

平阳县教育局

2024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