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门户网站  > 平阳动态

让“大爱之城”遍开文明之花


肖美红为爱坚守30年,用双手托起支离破碎的家;林德旺不顾自身安危,在激流中挽救祖孙三人;张彩梨退休后当上人民调解员,十多年来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00多起;杨寿敏从事服装技术工作20余年,每年培育学员2000余人;伍思树坚持科学种粮、勤恳劳作,带领村民绘就共同富裕“底色”……日前,“德润平阳 大爱之城”——2023、2024年浙江好人、温州好人事迹专题展览栏在城东新区展出,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观看。

在我县,随处可以看见好人的“身影”,听见好人的故事,不断传递着榜样的力量,播撒着文明的种子。近年来,我县持续挖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好人、崇尚好人、关爱好人、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不断加强“好人工作室”建设,进一步放大好人品牌力量,充分发挥德治先导作用,以德治赋能基层治理,不断夯实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基础,努力打造精神文明建设新高地。

好人效应层出不穷

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一群好人足以引领一座城市的文明风尚。

5月28日,“最美平阳人·平阳好人”走进“鼓韵萧江”活动在萧江文化公园举行。一群平阳好人从平凡中走来,开出了一路繁花。

十三年如一日,七十五岁的郑翠兰用一杯杯清爽的伏茶向每位喝茶人演绎着“助人为乐”的人间大爱;快递小哥明云龙跳入寒冷的江中用双手托举起一个女子的生命,用默默离去的背影诠释着“见义勇为”的无畏勇气;苏怡宁拾金不昧,用一整把百元大钞恪守着“诚实守信”的道德密钥……虽然每个“好人”故事不同,但他们却有着同样的精神内核:或热心公益,或舍己救人,或品德高尚,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好人精神”,并把这种精神深深融入了这座城市的基因,让平阳这座“大爱之城”充满了温度。

从2018年开始进行“平阳好人”选树活动,持续7年,我县坚持把选树“平阳好人”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建立好人推荐、好人选树部门联动机制,让更多的凡人善举从“幕后”走向“台前”,为好人不断涌现提供有力保障。

如今的平阳,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善行义举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培育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2人、省道德模范5人、市道德模范11人、“中国好人”5人、“浙江好人”24人、“温州好人”98人;县级道德典型683人、新时代好少年926人,“好人现象”呈现蒲公英效应。

擦亮平阳好人品牌

帮助断腿民工调解讨要工伤补偿;走访70多天说服所有村民协商安置款分配;因时差熬夜为客死非洲的工人追安家费……日前,县公安局鳌江派出所调解员张彩梨的事迹引发社会的关注,并上榜2024年第一季度“浙江好人”名单。退休后的张彩梨,从2013年加入调解队伍,成为鳌江派出所调解工作室专职人民调解员。11年来,成功调解了各类纠纷与疑难案件5000余件,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省级金牌调解员。

张彩梨事迹的成功“出圈”,背后是她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的真心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坚守。为了放大“好人”效应,我县立足本地实际特点,积极探索道德事务点的建设,引导道德典型设立了张彩梨、王美芬、吴贵龙等17个好人工作室,充分放大了好人自身专业优势,拓展了道德典型辐射范围,不断擦亮了“平阳好人”品牌,为好人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建好用好、做优做强“好人工作室”品牌,推动实现典型选树与文明实践的互促共进与融合发展,促进好人工作室的规范化、系统化和常态化运作,我县还出台了“好人工作室”管理制度,通过搭建实践平台,为“平阳好人”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提供阵地支撑。

德治赋能基层治理

“有问题就找梅红阿姨。”无论是矛盾纠纷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还是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公益活动开展,社区中的大小事中,都有“古鳌大妈”施梅红的身影,从社区主任到调解员,再到成立好人工作室,施梅红依然活跃在一线,服务好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大小事”。

我县以首批“好人工作室”成立为起点,通过以张彩梨、苏泽磊、施梅红、徐乃锭等这类群众“身边人”化解群众“身边事”,让“好人们”成为平阳人心中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真正的“引路人”。树立道德标杆,打造“好人工作室”,通过以“贤”传德,引领见贤思齐的“新风尚”是我县将德治融入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向纵深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除此之外,我县还持续推动道德力量融入基层社区治理,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软实力”,让德治教育在社区遍地开花。在曙东社区,省最美社区工作者王美芬带领社区干部和群众组建“曙东红姑”宣讲团和“曙东朝阳团”,建立曙东社区慈善工作室、公益关爱基金、爱心微信群等互助平台,开展邻里互助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全力打造了崇德向善的良好社区氛围。

“好人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我县进一步推动德治融入基层治理体系拓宽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