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本信息公开  > 乡镇部门重点工作执行情况

平阳县残联2024年亮点工作总结和2025重点工作谋划


今年来,平阳残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残联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深度融合全面共享,积极推进“4+1”专项行动,补齐补足民生短板项目,各项工作在攻坚克难中取得新进展,促进平阳县残疾人事业更高质量、更全面发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推进情况

今年来,平阳县残联高标准推进各工作,全面完成26项任务指标,“4+1”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残疾人正规就业人数2030人,正规就业率达到21.71%;综合就业人数6553人,就业率达到70.15%;托养人数79人,托养率达到4.3%;庇护人数336人,庇护率达到11.54%;辅具适配879人,辅具适配率达到47.94‰;同时,“15分钟助残公共服务圈”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

二、主要亮点工作

(一)聚力“两大体系”建设,努力缩小差距

一是推进医康养产业发展。温州医科大学与平阳县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启动仪式暨聚焦“强城行动”加快医康养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平阳召开,温州医科大学与平阳县人民政府签订共建浙南康复产业转化中心协议,进一步带动平阳康复医疗、康复器具等行业发展。二是持续兜底保障。1.82万残疾人参加了医疗保险、意外保险,0.68万残疾人参加了养老保险,康复医疗救助应补尽补助,残疾儿童性康复救助428人,年补助1500多万元,实现普惠性制度全覆盖。三是加大社会化助残行动。开展“学子心 狮爱情”“恤孤圆梦”等公益项目活动,助残项目入驻平阳县慈善园;我县残疾人运动员林乃利、林双宝获得巴黎残奥会金牌和银牌,也是温州历史上首枚残奥会金牌。四是扩大助学覆盖面。落实重残学生送教上门服务、特校学生交通费补助,采用“特校+普校送教”、“特校包个案送教”等形式,送教上门真正实现行动的跨越,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助学补助人数达到1102人,应补尽补,补助金额112万元。五是加强权益保障。建立助残共富慈善基金,筹集资金300万元,今年来救助20多名困难残疾人;与县法院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司法助残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法护家安助残”数字化应用协作机制的实施办法》,在“总对总”的多元解纷机制框架下,共同设立特色“涉残纠纷调解室”,在水头镇“残疾人之家”打造“助残特设共享法庭”。

(二)聚力民生实事,做好就业“文章”

今年来,省、市、县三级民生实事全部提前超额完成,在残疾人稳定就业人数创新高,一是向上争取,强化合作。我会专题向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残疾人就业工作;7月份和9月份,县人大、县政协分别调研残疾人就业工作,通过民主监督当好残疾人的“代言人”,向党委、政府部门提出建议;精准比对数据,打破数据“壁垒”,人社、医保、残联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定期分析研判残疾人就业人数,促进数据比对常态化,深挖稳定就业新增人数。二是精准帮扶,促进就业。发放灵活就业残疾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补贴208万元,对安置残疾人就业数达标的残疾人“种养加”基地给予一定的补助,落实国企单招单考一名残疾人,2024年,全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总额达5000万元,较上年净增收20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残疾人按比例稳定就业。

(三)聚力托养庇护,构建服务供给新格局

平阳县托养康复中心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有托养床位76张,现有56名残疾人在托养康复中心,床位使用率73.68%,该中心建有养和医院、养和残疾人之家,将“医院-托养康复-残疾人之家”服务融为一体,实现医养结合,托养、医疗、康复、护理无缝对接。总建筑面积777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总投资4000多万的平阳县残疾人阳光康复家园即将投入使用,该中心投入使用后,将大大提高平阳县残疾人托养能力;形成平阳县北港,南片区辐射全域的残疾人康复服务设施,残疾人托养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我县现有20家残疾人之家,为460位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提供庇护服务,获评省级五星1家,今年申报2家创五星,在10家“残疾人之家”建立共富工坊。搭建就业服务驿站、共享辅具驿站等平台,如共享辅具驿站300件辅具上架二年来已服务10520人次;创新推动“党建助残联盟”,联合打造“残健益家”“红色家园”等特色品牌。落实鳌江镇园林雅苑一楼架空层约600多平方米作为鳌江第二家残疾人之家地址,已完成前期施工及图纸设计、装修设计。

(四)聚力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升残疾人环境友好

一是加大辅助器具供应。完善残疾人实物适配与货币补贴双轨并行的辅具发放制度,推动辅具服务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建立平阳县残疾人辅助器具回访制度,梳理和规范辅助器具的受理、配送、签字接收等流程,对全县879名已适配对象进行电话回访和上门入户回访跟踪服务,满意率达98%以上。二是一体推进无障碍改造和净居亮居工程。全年共完成116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净居亮居”改造工程和家庭无障碍改造,共投入资金162万元;万全镇陈交大村成功创建省级无障碍社区,并通过验收。

三、下步工作计划

2025年,县残联将继续按照省、市残联和县委的决策部署,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到残疾人工作的全过程,紧扣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的主题,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多措并举,抓项目,建平台,促发展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谋划平阳县特殊教育学校   办学品质提升,增添特殊教育设施设备,争取省级残疾人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财政专项激励资金。二是以改革为切入点,提高基层队伍能力。根据乡镇村(社)残疾人分布特点,优化全县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布局,提高专职委员聘用条件,同时适当提高专职委员的待遇,争取把专职委员队伍纳入全县社工建设体系中。三是推进阳光康复家园建设。采用公建民营形式,推进平阳县残疾人阳光康复家园建设,参照平阳县托养康复中心(水头)做法,创办托养康复中心,以残疾人托养为主,兼顾残疾儿童康复、残疾人之家(日间照料),医疗康复。四是推进残疾人之家扩面。推动鳌江镇第二家残疾人之家建成,现已完成装修设计,下步进行装修招投标,争取2025年投入使用。

二、精准帮扶,稳定残疾人就业

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落实企业推出更多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配合地税部门,加大对残保金的征收力度。县级残工委成员积极安排残疾人就业,建立用人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岗位预留和公示制度,力争推出1名事业编制或国企编制单考招指标;扶持残疾人“种养加”基地、扶持残疾人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职工养老保险补贴。

三、托养照护,提升阵地服务能力

一是持续推进残疾之家建设。巩固提升现有20家残疾人之家,拓展辅具租赁、志愿服务、党团共建等延伸功能,争取更多残疾人之家获得星级提升。二是持续推进托养照护。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等接收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支持有条件的残疾人集中托养机构、残疾人之家等为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就近提供居家托养照护服务。

四、突出主业,提升康复服务能力

推动康复专业机构建设和康复产业发展,支持平阳企业科技创新为残疾人康复提供更多服务,支撑残疾人工作领域应用场景提供更多支持。积极探索与基层卫生院合作机制,利用现有基层卫生院场地,推进社区康复和社区托养照料工作,继续实施健康浙江,做好残疾人基层责任医生签约工作。

五、残健融合,优化文体服务

实施残运争光计划。优化项目布局,加大运动员培养力度。高水平打造残疾人文体品牌。继续开展特殊艺术巡演。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城乡社区文化家园、农村文化礼堂就近就便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