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街畲族乡防汛防台抗旱预案 目录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二)编制依据 (三)编制原则 (四)预案适用范围 二、基本情况 (一)自然情况 (二)社会经济情况 (三)灾害原因分析及风险评估 (四)预防措施和预警机制 三、组织指挥体系 (一)组织机构 (二)工作职责和分工 (三)指挥名单、各分组名单及职责 (四)行政村职责机构网络和责任体系 四、汛情预警和应急响应 (一)汛情划分 (二)防御措施 (三)灾害预警程序 (四)响应等级调整及应急结束 五、转移安置方案 (一)危险区转移安置方案 (二)重点需要撤离的人员表和转移计划 六、抢险救灾 (一)抢险救灾准备 (二)抢险、救灾 (三)灾后恢复措施 七、保障措施 (一)汛前检查 (二)抢险队伍保障 (三)供电保障 (四)交通运输保障 (五)医疗卫生保障 (六)治安保障 (七)物资保障 (八)宣传教育及演练 八、附则 (一) 预案管理与更新 (二) 奖励与责任追究 (三) 解释部门 (四) 实施时间 附件1 青街畲族乡人员转移安置方案.................29 附件2 2023年青街畲族乡防汛防台村级责任人 56 附件3 2023年青街畲族乡防汛防台村级网格责任人 65 附件4 青街乡危险区域人员转移清单 69 附件5 避灾安置场所情况表 70 附件6 避灾安置场所情况表防汛救援物资储备表 71 附件7 青街乡各村特殊人群排查表..................72 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切实做好防洪减灾工作,保证抗洪抢险、防台、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6、《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7、《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国家防总);8、《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技术大纲》;9、《浙江省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技术导则》;10、《浙江省重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11、《浙江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12、《平阳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13、《平阳县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 (三)编制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原则,以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坚持防避结合,以避为主原则,以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责任到位,预警准确,有效避险,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四)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乡范围内水、旱、台风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二、基本情况(一)自然情况青街畲族乡地处平阳西南,南与苍南县玉苍山景区接壤,西连顺溪镇,北靠南雁荡山风景区,地理位置处于平阳县西部旅游线的金三角。乡政府驻地青街村,总面积21.8平方公里。全乡辖下9个行政村(九岱村、南朱山村、王神洞村、垟心村、南网村、青街村、新三村、睦源村、东坑村)。 青街地处浙南中山区,属东南沿海隆起带,浙南中低山地形地貌单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形递降。 青街水流属青街溪水系,发源于白云山(海拔868.5m)东麓,源头在杨家山,流域大部分面积均在青街乡内,除上游2.5km属苍南县滕垟乡和下游1.5km属南雁镇外。流域主流长度10.03km,自然总落差355m,平均坡度2.4%,流域面积31.39km2。干流从中自南向北在南雁镇矾岩村与顺溪汇合。 青街乡气候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主要特点是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17.9℃,极高气温38.3℃,极低气温-5℃。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呈两峰型分布。 (二)社会经济情况青街乡是平阳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畲族2215人,畲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2%。 (三)灾害原因分析及风险评估2015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于8月8日福建省莆田市登陆,受其影响,我乡多处突发泥石流和山洪,道路交通中断,造成巨大损失。 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于9月28日凌晨至上午在福建惠安到广东汕头登陆,受其影响,我乡暴雨成灾,受影响较为严重。 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于7月28日上午在福建晋江登陆,受其影响,我乡暴雨成灾,多处发生塌方,道路交通中断,受影响较为严重。 2、灾害原因分析 (1)气象水文 青街乡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7.9℃,年极端低温-5℃,年极端高温37.7℃,年平均降雨量1450至2200毫米。多暴雨,降雨呈双峰型,四、五月梅雨期,八、九月台风期是峰。年平均风速2.0M/S。因地貌、地形复杂,小气候变化明显。 (2)风险评估 青街乡位于平阳西部山区,海拔较高,境内多山,因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多暴雨。当山体坡面水渗透到一定饱和度时,在地下水和岩土体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极易产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点大部分处于不稳定状态,威胁部分山区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台风期间发生的暴雨强度大,溪流源短,坡陡流急,集水时间快,导致水位急剧上升。 防汛抗灾是全社会全民的大事,部分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淡、思想麻痹侥幸,对防洪避险缺乏思想准备,是扩大灾害损失的主要根源之一,特别是各工作片组、各部门,应加强防灾抗灾宣传,提高全民意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组织上、思想上狠抓防台防汛工作软件建设。 (四)预防措施和预警机制1、水利工程管理实施计划 结合本乡的实际情况,根据各工程管理的条件来考虑,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采取更有成效的措施。将现有的水利工程管理分解到各有关工作片组、单位、村级管理,协调统一,按照“谁建、谁有,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上来,对小水电站中存在隐患的水库、山塘,应发动投资业主筹集资金予以整治、配套加固,以防出险。 水库、山塘、小水电情况表
2、水利工程巡查监守制度 对各个山塘、水库均配置管理员,实行一般汛情每日两巡;较大汛情听从乡防汛指挥部指令,预泄调度,每日四巡。 3、防汛值班汇报制度 从4月15日汛期开始至10月31日,本乡开始实行24小时正常值班,值班电话:63970703 ,传真:63970706,负责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当好指挥部的参谋,并通知各工作片组、防汛组到位守岗,做好防台防汛工作。 4、水利工程预泄调度方案 正常情况由管理员调度,控制在正常水位内,一般汛情由乡防汛指挥部调度;较大、重大汛情上报县防汛指挥部调度。 5、物资抢险储备制度 由青街乡综合办储备防台防汛物资,当平阳气象局发布紧急台风警报时,按防台防汛指挥部的指令,将抗台物资送达指定地点。 6、预警信号 通过手机、电话、敲锣等办法,撤离警报由乡防台防汛指挥部发布。
三、组织指挥体系(一)组织机构平阳县青街乡人民政府设立平阳县青街乡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指挥部(以下简称乡防汛指挥部)。 乡防汛指挥部由乡长任总指挥,其他班子任副指挥,乡党政综合办、综合信息指挥室、乡人武部、乡纪委、乡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乡政务服务中心、村镇规划建设办、资规所、乡卫生院、乡中心校、幼儿园及各社区为指挥部成员。乡防汛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乡防汛办),应急分管领导兼办公室主任。地点设立在乡防汛指挥中心。设立前线指挥部,由人武部长任前线指挥,地点设在十五亩工作站办公楼。 (二)工作职责和分工1 、乡防汛指挥部职责 (1)组织防汛防台知识与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防汛防台的定期演练; (2)在上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指挥、协调本地区的防汛防台与抢险救灾工作; (3)组织编制并实施防汛防台预案,审定和批准洪水调度方案; (4)组织开展防汛防台抗旱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及时处理涉及防汛防台抗旱安全的有关问题; (5)组织会商本地区的汛情; (6)负责本地区的河道、水库、山塘等洪水调度; (7)组织指导监督防汛防台物资的储备、管理和调用; (8)组织灾后处置,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 (9)负责发布和解除紧急防汛期; (10)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2、成员单位职责 (1)乡人武部:执行抗洪抢险任务。同时负责组织乡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参加抢险救灾;申请支援救灾部队;协调驻平部队参加当地抗洪抢险。 (2)乡纪委:负责监督检查各级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执行防汛防台纪律、决策、命令等情况,对执行不力、失职、渎职造成后果的,依法依纪实行责任追究。 (3)乡应急办:承担乡防汛指挥部的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乡防汛防台的日常工作。 (4)乡村镇规划建设办:负责建筑工地防汛防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危房居住人员的安全转移,参与村庄整治、农房防灾减灾等工作;负责做好城建系统防台、防风、防涝工作。负责交通在建工程的防台避风工作;组织、协调公路、水路防汛防旱抢险重点物资运输;必要时协助公安实施交通管制;组织修复水毁公路;及时提供交通系统洪水灾害损失情况。 (5)资规所:承担乡地质灾害分指挥部日常工作;负责全县滑坡、山体崩塌、地面塌陷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组织指导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建立和完善预防预警体系,及时向乡防汛指挥部提供山地灾害易发地区分布情况。较大汛情、重大汛情时,向乡防汛指挥部派驻联络员。 (6)乡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协调全乡水灾害的救助和救济工作,负责救灾捐赠工作;及时向乡防汛指挥部提供洪水灾情信息;指导灾区做好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负责避灾安置场所的建设、指导和监督。 (7)警务室:负责维护防汛防台、抗洪抢险灾区社会治安工作;防汛防台紧急期间,协助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打击盗窃、抢劫防汛物资和破坏水利工程设施的犯罪行为,做好防汛的治安和保卫工作。 (8)卫生院:负责灾区的防病、治病工作,预防疾病流行。 (9)学校、幼儿园:负责学校防汛防台安全的管理,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落实进入紧急防汛期停课措施。 (10)乡党政综合办:负责乡委、乡政府机关大院的防汛防台工作;做好抗洪抢险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11)乡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指导农业防汛防台抗旱和灾后农业救灾恢复生产;组织镇级农作物抗灾种子储备和区域性应急调用;监督、指导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防汛防台抗旱安全管理;负责及时向镇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提供本系统洪涝台灾害损失情况。负责农业、水产养殖、林业抗灾、补救措施。 (12)乡综合信息指挥室:负责出现汛情、旱情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5、村(居)防汛工作组主要职责 (1)协助乡人民政府开展防汛防台与抢险救灾避险的具体工作; (2)开展防汛防台知识宣传; (3)传达转移、避灾等信息; (4)组织群众自救互救; (5)协助统计灾情、发放救灾物资; (6)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三)指挥名单、各分组名单及职责按指挥部分工各司其责,开展防汛防台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总指挥: 雷大标 13676558509 副指挥: 杨加波 18867725005 毛传雷 13958930620 许 超 13867733364 严乔羽 13868578580 朱文雅 15067102797 郑书安 15958797819 许小敏 18367736351 温积贤 13587540118 郑子越 13634298844 陈一帆 13706631931 在总指挥、指挥和各副指挥的领导下开展防汛防台工作,并下设防汛办、宣传组、医疗救护组、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等5个应急工作小组,及时传达上级的抗洪抢险救灾指令,布署启动防汛防台预案,组织应急分队进行抢险救灾。 1、防汛办 组长 郑书安 15958797819 负责监督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了解台风动向,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掌握辖区内有关防汛防台信息,负责建立本辖区监测预警网络,负责接收上级防指及水利、气象、资规资源等部门发送的有关防汛防台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为本级防指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宣传组 组长 许小敏 18367736351 负责全乡各社区、各部门、各村、各企事业单位发布台风暴雨警报信号。宣传栏、网络宣传等方式进行宣传,向全乡群众及时告知防汛防台信息。及时宣传报道防汛防台抢险救灾过程中的先进事迹及有关重大事件。发动全乡党员干部和群众切实做好防汛防台各项准备工作。 3、医疗救护组 组长 郑子越 13634298844 负责指挥医疗机构及时安排专职医生、落实床位,及时对伤病人员进行治疗救护。台风过后及时对台风造成满水地带进行消毒,并做好疫情预防工作。 4、抢险救援组 组长 郑书安 15958797819 负责抢险队伍、物资的调配,根据险情、灾情,组织进行人员转移和抢险救援。 5、后勤保障组 组长 毛传雷 13958930620 负责全乡防汛防台应急抢险工作的后勤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工作。
(四)构建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
“1”即1个联合指挥部,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级防指统一指挥、统筹协调;“8”即8个风险研判小组,主要是发挥对“1”的专业支撑功能,实现条抓块统、统分结合、整体联动、高效运行;第一个“3”即3张单,是推进全过程闭环管控的主要手段,快速下达指挥部指令,闭环落实风险管控措施;第二个“3”即“3个一”,是打通指挥部、研判小组、风险闭环的重要抓手。
青街乡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人员组成表
青街畲族乡防汛防台抢险救援队
四)行政村职责机构网络和责任体系各村职责机构网络和责任体系详见附件1、附件2 。
四、汛情预警和应急响应(一)汛情划分根据气象、海洋和水文预报,划定汛情等级为一般汛情、较大汛情、重大汛情、特大汛情,并启动相应的Ⅳ级响应、Ⅲ级响应、Ⅱ级响应、Ⅰ级响应。(当接到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启动等级响应文件时,乡防汛防旱指挥部同时启动等级响应;当发生局部灾情时,受影响乡自行启动等级响应,并报县防指。) 1、一般汛情,启动Ⅳ级响应。 (1)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或全乡平均日降雨量达到50-100毫米; (2)台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2、较大汛情,启动Ⅲ级响应。 (1)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或全乡平均日降雨量100—200毫米。 (2)台风黄色预警信号:2 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台风影响,平均风力达7级以上或阵风8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7—8级或阵风8—9级并可能持续。 3、重大汛情,启动Ⅱ级响应。 (1)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或全县平均日降雨量200-300毫米,过程降雨量300—500毫米。 (2)台风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台风影响,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8-9级或阵风9—1 O级并可能持续。 4、特大汛情,启动Ⅰ级响应。 (1)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或全县平均日降雨量300毫米以上,过程降雨量500毫米以上。 (2)台风红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二)防御措施水库、山塘专门成立巡逻队,由负责人、管理员白天昼夜坚持轮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乡防汛指挥部报告险情,并落实防汛措施。 1、应急响应IV级 IV级应急响应行动由乡防汛办主任宣布启动。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坚守岗位。 乡防汛办主任主持会商,研究分析台风可能影响情况。加强值班,关注国内外气象预报成果,密切监测台风动向,部署有关工作,提出有关工作意见。掌握防台风工作情况,及时将台风信息上报乡防指领导,并及时向乡防指有关成员单位通报。乡防指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台工作。 2、应急响应III级 III级应急响应行动由乡防汛常务副指挥宣布启动。班子成员按照联系挂钩制度到各行政村指导督促抗台准备工作。 乡防汛第一副指挥支持会商,防汛办、各社区、资规所等防指主要成员单位参加。加强值班,密切关注台风和雨情、水情、工情,做好江河洪水预测预报,监督指导山塘调度,掌握各行政村人员转移、抢险救灾等情况。做好灾情核查和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将防台信息报告总指挥、副指挥,通报乡防指各成员单位,并及时上报县防指。防指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根据台风不同发展阶段,做好如下工作。 (1)防汛办坚持24小时值班,监测台风动向;及时将台风预报信息报送乡防指及:宣统办,由宣统办统一协调向公众发布;分析防台形势,明确防御重点,研究落实防台措施;及时向各社区通报台风信息,督促水利工程有关单位加强工程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社会事务办、农业服务中心、资规所等部门单位密切关注台风动向。 (2)资规所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点防御工作情况,并向防指汇报。 (3)乡村镇规划建设办单位加强对公路沿线指示标志、广告牌、行道树、高空建筑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及交通在建工程施工现场脚手架、简易房的安全防护。 (4)乡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指导各社区做好果树、高杆作物、大棚和养殖场畜禽舍的加固工作。 (5)乡党政综合办做好后勤保障,备好备用电源及紧急照明设备,做好防台准备。 (6)卫生院组织做好救灾防病所需的药品、血源、消毒器具、医疗器械、救护车辆等应急准备工作。 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和乡防指部署做好防台工作。 3、应急响应II级 II级应急响应行动由乡防指总指挥或常务副指挥宣布启动。除指挥部留守人员外,各班子成员及全体机关干部按照联系挂钩制度进岗到位。 乡防指总指挥主持会商,全体防指成员参加。防汛办、资规所分析台风影响情况,提出防御目标、重点和对策建议。乡防指向全乡部署防台抗台工作,明确防御目标和重点,发布人员梯次转移命令;向县防指,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有关情况。乡防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以下工作。 (1)乡防汛办密切监测台风动向和雨情、水情、工情,掌握人员转移情况,做好江河洪水预测预报,监督指导调度,调配防汛抢险物资,做好灾情检查和信息发布工作;督促各有关单位加强水利工程特别是山塘的巡查与监测,组织指导做好山塘水库的预排预泄工作。掌握各社区、各部门单位的防台动态,检查督促防台工作落实情况。 (2)资规所按照防指部署,具体落实地质灾害点防御工作,强化重点地质灾害点的巡查、监测,指导社区做好人员转移工作,及时掌握全乡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落实情况和地质灾害灾情与险情动态。 (3)乡村镇规划建设办做好城乡危旧房、临时工棚等区域居民和民工的安全转移准备工作;检查落实高空设施、建设工地等防台工作。做好交通在建工程简易工棚、危房等有关人员的紧急撤离准备工作。
(4)乡政务服务中心做好救灾应急准备工作,指导各社区做好被转移群众安置准备工作。 (5)卫生院建立应急指挥组,组件救灾防病应急队伍,储备应急药物、试剂和检测仪器设备等。 (6)青街中心小学、幼儿园向学生通报台风警报,检查校舍安全,做好在校师生转移安置工作。 (7)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组织抢收成熟农作物,做好农业设施的防台工作,转移危险处人员。 (8)乡党政综合办通过移动等通讯企业,通过手机短信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台风消息和预报。统筹做好台风警报、防台工作动态、防台自救知识等的宣传报道工作。
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和乡防指部署做好防台工作。 4、应急响应I级 I级应急响应行动由乡防指总指挥宣布启动除指挥部留守人员外,班子成员及全体机关干部按照联系挂钩制度进岗到位。 由乡委、乡政府主要领导主持会商,动员部署抗台工作,乡防指全体成员参加。乡防指向全乡部署防台工作,明确防御目标和重点,发布人员梯次转移命令,根据需要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班子领导进岗到位组织指挥重大险情的抢险救灾工作。乡防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如下工作。 (1)乡防汛办密切监测台风发展变化和雨情、水情、工情,掌握人员转移情况,做好河道洪水预测预报和洪水调度,调配县级防汛抢险物资,做好灾情核查和信息发布工作。密切监视水库、小流域、江河的强降雨及水情、工情,并及时对降雨、洪水、水利工程险情发出预警。对水库、水闸等进行科学调度。及时掌握各社区防台风动态。 (2)乡政府对台风严重影响区域、重点区域发出人员紧急转移命令(根据情况可提前发布命令),要求全体干部深入防台一线,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落实防台救灾措施,特别是组织危险地区、危险地段群众实施梯度安全转移。必要时,采取停业、停工、停市、停运、停课等非常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3) 资规所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督促指导各社区做好人员转移工作,及时掌握全乡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落实情况和地质灾害灾情与险情动态。 (4) 乡村镇规划建设办做好城乡危旧房、临时工棚、易出险地段居民和民工的安全转移工作,在建工程停工。做好交通在建工程的简易工棚、危房等有关人员紧急撤离工作,及时修复水毁公路,确保公路畅通。 (5) 乡政务服务中心做好救灾应急准备,协助各社区做好被转移群众的安置和生活安排,收集各地灾情。 (6) 卫生院组织做好医疗抢险准备,进入临战状态;检查急救设施、设备状态等情况。 (7) 学校幼儿园做好师生停课工作。 (8) 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组织做好大棚种养业的卸膜保棚等应急措施。 (9) 供电所停止高空、室外等作业,及时转移危险地带人员,保障防台救灾重要用户和应急供电。 (10) 电信、移动等通讯部门做好启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的准备,检查落实通讯基站、设备和备用电源的安保,做好应急通信保障,并利用短信等方式向用户通告台风信息。 (11) 抢险救援队做好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工作。 (12) 乡综合信息指挥室、警务室组织做好治安维护等应急措施。 (13) 乡党政综合办负责统筹各平台发布台风信息及提醒公众注意的事项;及时播发乡委乡政府部署的防台工作和各社区的防台动态。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和乡防指部署做好防台工作。 注:当台风于本市或毗邻市、县登录时,预警等级提高一级 (三)灾害预警机制(1)监测预警信息内容和发布标准 监测预警信息包括气象、资规、水利等方面内容,具体根据各行业相关规范和各单位相关规定进行监测、采集、传输、处理和发布。各单位对其发布的监测预警信息内容真实性、准确性负责。目前青街畲族乡对全乡可能出现危险的处进行时时检测,并且对青街乡的水位情况也进行时时检测。 (2)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方式 ①面向社会公众发布。当县防指启动应急响应后,由乡防指发布命令,由综合办、宣传办通过预警短信及网络平台统一向社会公众发布。 ②面向各级各类责任人发布。通过手机短信方式,由各单位分别向各级各类责任人直接发布。 ③面向乡防指及其成员单位及防汛办发布。由乡防汛办通过预警短信、网络平台系统发布。 ④面向危险区域群众公布。乡防汛办通过无线预警广播,村级责任人通过手摇警报器、铜锣进行预警。 ⑤上述以外其他情况发布。由各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和需要,按照各自规定进行发布。 2、预警行动 (1) 江河洪水预警 当江河即将出现洪水时,乡防指根据县防汛指挥部发布的水位、流量的实测情况和洪水走势,并及时滚动预报最新水情,为抗灾救灾提供基本依据,为预警提供依据。 (2) 地质灾害预警 ①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地方,应根据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主动采取预防和避险措施。县气象、资规资源、水文等部门应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实现信息共享,提高预报水平,及时发布预报警报。 ②有地质灾害的地方,将根据资规资源部门编制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划分并确定区域内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及范围,制订安全转移方案,明确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③地质灾害易发区应建立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乡、村、组和相关单位都要落实观测措施,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降雨期间,加密观测、加强巡逻,并落实信号发送员,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周边群众报警,实现快速转移,并报县防汛指挥部,以便及时组织抗灾救灾。 (3)台风暴雨灾害预警 ①根据县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含热带风暴、热带低压)等信息,及时将台风中心位置、强度、移动方向和速度等信息向社会发布。对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将根据县防汛指挥部和县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传达乡防汛成员单位。 ②台风影响期间,乡防汛办及各成员单位应加强值班,密切注视台风动向。 ③水利部门应根据台风影响的范围,及时通知有关山塘、水闸和在建水利工程,做好防范措施。各工程管理单位和在建水利工程应组织人员分析水情和台风带来的影响,加强工程检查,必要时实施预泄预排措施。 (4)加强对城乡危房、在建工地、仓库、交通道路、电信电缆、电力电线、户外广告牌等公用设施的检查和采取加固措施。 附图、灾害预警工作流程图 灾害预警工作流程图 (四)响应等级调整及应急结束当洪涝台灾害与水利工程险情严重程度与发展趋势发展变化时,乡防指应对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适时调整(降低或提高)响应等级。应急响应级别改变后,原响应级别自动转入新启动的应急响应。 2.应急结束 (1)当洪涝台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时,乡防指可视情宣布应急结束。 (2)依照有关紧急防汛、非常期规定征用、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在汛期结束后应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他处理。取土占地的,在汛期结束后依法向有关部门补办手续,对取土后的土地组织复垦。 (3)紧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工作秩序,修复台毁、水毁基础设施,尽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乡防指各有关部门要按职责分工,指导灾区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及时做好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实施效果评估工作。 五、转移安置方案(一)危险区转移安置方案1、先向县级避灾场所、乡级、村级避灾场所转移。 2、向公共场所(如学校,村办公室、村祠堂等)转移安置。 3、向高处、安全的居民家转移安置。 4、如遇特大洪灾,各种通讯信号和电力、交通中断时,可通过调频FM105收听最新信息和拨打防汛求助热线967715寻求救助。 5、避灾安置场所情况详见附件5、6。 (二)重点需要撤离的人员表和转移计划根据近几年在台风中人员撤离、转移的情况和经验,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安全、就近、方便的原则,选择已建好的本项目地下室负一层作为撤离安置地点,落实好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并登记造册,同时根据情况变化,不断更新资料,确保人员安全。详见: 附件3青街乡危险区域人员转移清单 附件4青街乡分梯度人员转移责任清单
六、抢险救灾(一)抢险救灾准备1、物资准备 在汛前储备一定数量和品种的防汛抢险救灾物资,主要是土沙、石料、木料、编织袋、麻袋、帐篷、铁丝、雨衣、雨鞋,防汛专用照明设备、备用发电机、抽水机、救生器材等,抢险救灾物资由青街乡领导负责协调、调运。 2、资金准备 抢险救灾所需经费由青街乡分管领导统筹负责落实。 3、车辆、设备准备 根据汛情、灾情所需工作用车,青街乡人民政府从辖区内紧急抽调。 根据青街畲族乡土地性质,在产生强降雨时易发生大面积、长路段塌方,造成山区村落与外界道路中断,影响山区人员转移与应急救援。乡政府与环南道路建设施工队签订代储协议,在台风响应前征用有关车辆至前置点,第一时间开展抢险工作。
(二)抢险、救灾1、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报告的同时,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物资等。 2、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 3、发生灾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4、如有人员受伤,及时抢救受伤人员。 5、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对灾区作好卫生防疫工作。 6、 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 (三)灾后恢复措施1、当台风过境后,各村、各部门及时组织人员将台风带来的损失如实查清上报乡人民政府,乡政府立即向县人民政府、县防汛指挥部及有关部门汇报灾情,按分工负责责任制要求,迅速配合民政、卫生等部门及时救护受伤人员,处理善后事宜,做好社会治保工作。 2、对工农业,及时开展生产自救,及时组织人员做好补救措施,使之尽快恢复生产,对受灾的村民,妥善做好安置工作,确保灾民的正常生活。 3、对受损的工程项目,如水库、山塘等,应迅速组织人员进行修复,对受损的电力、交通、通讯等设施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修,使之尽快恢复正常。 4、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应组织人员进行清扫卫生,并主动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防疫工作,对受污染的水源要做好消毒净化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5、对全向范围内道路塌方进行清理修复,确保抢通生命通道。 七、保障措施(一)汛前检查汛前,青街乡对所辖区域进行防汛安全大检查的自查工作,发现问题登记造册,并及时上报县级防汛部门,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二)抢险队伍保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抗洪抢险的重要力量。 (三)供电保障电力部门主要负责抗洪抢险、抢排内涝、抗旱救灾等方面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 (四)交通运输保障交通运输部门保障防汛抢险人员、防汛防旱救灾物资运输;负责大洪水时用于抢险、救灾车辆的及时调配。 (五)医疗卫生保障医疗卫生防疫部门主要负责水旱灾区疾病防治的业务技术指导;组织医疗卫生队赴灾区巡医问诊,负责灾区防疫消毒、抢救伤员、饮用水安全等工作。 (六)治安保障公安部门主要负责做好水旱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抗洪抗台抗旱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抗灾救灾工作顺利进行;负责组织搞好防汛抢险、分洪爆破时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秩序。 (七)物资保障1、物资贮备 乡防指应当按照当地防汛防台防旱需要储备防汛防旱物资。水库、堤防等防洪工程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省有关防汛物资储备定额标准进行储备。 2、物资调拨 防汛物资按规定程序调拨,及时补充消耗物资。 (八)宣传教育及演练利用每年的“4.15”防汛宣传日、5月最后一周“防汛演练周”积极开展防汛防御山洪灾害宣传和演练,使防汛防灾知识深入人心,积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汛防灾意识。 八、附则(一)预案管理与更新本预案由乡防指办牵头制定,由乡政府审查报县防指批准后实施。定期组织对预案进行评估,视情况变化作出相应修改。乡防指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责制定防汛防旱预案,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报县防指办备案。 (二)奖励与责任追究对防汛抢险和防台抗旱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乡政府进行表彰;对防汛抢险和抗旱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报上级按有关规定追认为烈士;对防汛抢险和抗旱工作中致伤致残的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工作生活照顾。对防汛防台防旱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解释部门本预案由乡防指负责解释。 (四)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2、青街畲族乡防汛防台村级责任人 6、避灾安置场所情况表防汛救援物资储备表 7、青街乡各村特殊人群排查表
附件1 青街畲族乡人员转移安置方案
为做好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使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防汛防台及抢险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青街畲族乡特制定本预案。 青街畲族乡地处平阳西南,南与苍南县玉苍山景区接壤,西连顺溪镇,北靠南雁荡山风景区,地理位置处于平阳县西部旅游线的金三角。乡政府驻地青街村,总面积21.8平方公里,总人口9909人(2021年)。全乡辖下9个行政村(九岱村、南朱山村、王神洞村、垟心村、南网村、青街村、新三村、睦源村、东坑村)。属东南沿海隆起带,浙南中低山地形地貌单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形递降。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7.9℃,年极端低温-5℃,年极端高温37.7℃,年平均降雨量1450至2200毫米。多暴雨,降雨呈双峰型,四、五月梅雨期,八、九月台风期是峰。年平均风速2.0M/S。因地貌、地形复杂,小气候变化明显。水流属青街溪水系,发源于白云山(海拔868.5m)东麓,源头在杨家山,流域大部分面积均在青街乡内,除上游2.5km属苍南县滕垟乡和下游1.5km属南雁镇外。流域主流长度10.03km,自然总落差355m,平均坡度2.4%,流域面积31.39km2。干流从中自南向北在南雁镇矾岩村与顺溪汇合。因境内多山,因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多暴雨。当山体坡面水渗透到一定饱和度时,在地下水和岩土体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极易产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点大部分处于不稳定状态,威胁部分山区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台风期间发生的暴雨强度大,溪流源短,坡陡流急,集水时间快,导致水位急剧上升。
2.1 乡防汛防台人员转移指挥中心指 挥 长:陈天杰(党委书记) 雷大标(乡 长) 副指挥长:毛传雷 许 超 严乔羽 朱文雅 许小敏 郑书安 温积贤 郑子越 陈一帆 成 员:倪宝铭 杨丛峰 王 波 王文妍 郑 州 毛旖旎 郑 豫 陈治化 陈修锡 陈明栋 职责:负责人员转移统筹协调,决定启动人员转移方案,指挥村级开展人员转移工作。下设8个应急工作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做好人员转移各项工作。 2.2 村级人员转移工作组组 长:村书记 成 员:村两委班子 职 责:负责村级人员转移具体实施工作,与转移人员同转移到避灾点,做好本村避灾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 2.3 专项工作小组职能防汛防台应急响应转移期间,乡专班下设宣传动员组、人员转移组、交通保障组、社会保障组、后勤保障组、抢险救援组、安置点保障组、医疗保障组等8个应急工作组。 宣传动员组:负责台风来临前针对辖区内赋码人员进行入户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在启动二级响应时,入户对需转移人员进行劝说与动员,确保应转尽转。组长由宣传委员许小敏担任,成员由各村主任、妇联、党员等成员构成。 人员转移组:按照本级防指和上级指令,按预案负责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做好人员安置工作。组长由副乡长温积贤担任,成员由乡农办与各村两委成员组成。 交通保障组:负责制定青街畲族乡人员转运工作方案;负责协调做好人员运送和物资运输工作;科学测算运力需求,合理部署转运力量,与综合协调组密切配合。组长由政法委员钟郑浩担任,成员由乡交通办与县交警队成员组成。 社会保障组:负责在灾情期间抢修受损的通讯、电力设备,保障信号畅通、维持各村电力系统。组长由副乡长郑子越担任,成员由第三方通讯与电力公司人员组成。 后勤保障组:负责全乡防汛防台应急抢险工作的后勤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工作,以及避灾点的生活物资的配备补充。组长由党委副书记毛传雷担任,成员由乡党政办成员组成。 抢险救援组:负责指挥应急抢险分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负责全乡范围内险工险段、道路交通、低洼地段、危房等险情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抢险工作。承担重大洪涝台旱灾害突发事件的现场协调与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协调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投入抢险救援,联系驻平部队、武警、民间抢险队参与抢险救灾及应急救援等工作。组长由人武部长郑书安担任,组员由相关科室、民兵队伍与抢险队伍组成。 安置点保障组:负责对安置工作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安置方案和具体安排,确保安置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以及避灾场所人员的管理与生活保障。组长由组织委员许超担任,成员由村干部与各避灾场所管理人员组成。 医疗保障组:负责指挥辖区内医疗机构及时安排专职医生、落实床位,及时对伤病人员进行治疗救护,以及避灾点人员(重点弱势群体与高龄高危)的医疗救护。台风过后及时对台风造成满水地带进行消毒。组长由副乡长郑子越担任,成员由乡政务服务中心与乡卫生院、社会支援医疗力量组成。
3.1 第一梯度转移方案(应转尽转)3.1.1启动标准与划分依据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启动第一梯度转移方案: (1)县气象台发布台风警报或紧急警报,预报热带风暴在福建宁德至乐清湾登陆,或预报强热带风暴、台风在福建福州至浙江台州登陆,或预报强台风、超强台风在福建厦门至浙江台州登陆,或预报强台风、超强台风紧擦我县沿海北上。 (2)全县日面雨量达100-150毫米,或两日累计面雨量达160-230毫米,或三日累计面雨量达200-300毫米,并且县气象台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大雨或暴雨。 (3)其他需要启动第一梯度人员转移的情况。 划分区域为:小流域山洪风险防范区、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老旧房、农家乐等区域。 3.1.2预警方式 当达到第一梯度转移方案启动标准时,利用各村云喇叭播放敲锣音效的方式提醒第一梯度转移人员收拾好个人及贵重物品,做好转移准备。 3.1.3 转移方案 转移对象原则上是危险区域赋码人员。当收到乡防指下达通知,启动第一梯度转移方案,由各村级转移组成员负责该区域的人员转移工作。各村将辖区划分为网格,由网格长组织转移,需要做到按户结对,具体到个人,确保被转移群众不因无人负责而出现危险后果。详细转移名单见附录1。
表 1 青街畲族乡应转人员统计
3.2 第二梯度转移方案(扩面转移)3.2.1启动标准与划分依据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启动第一梯度转移方案: (1)县气象局发布台风紧急警报,预报强热带风暴、台风在福建宁德至乐清湾登陆,或预报强台风、超强台风在福建福州至浙江台州一带沿海登陆。 (2)全县实测日面雨量超过150毫米,或两日累计面雨量超过230毫米,或三日累计面雨量超过300毫米,并且县气象局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大雨或暴雨。 (3)其他需要启动第二梯度人员转移的情况。 区域划分:经乡防指研判,针对风险防范区范围进一步扩大,对不能完全放心的区域进行扩面转移。 3.2.2预警方式 当达到第二梯度转移方案启动标准时,利用各村云喇叭播放警报音效的方式提醒第二梯度转移人员收拾好个人及贵重物品,做好转移准备。 3.2.3 转移方案 随着汛情或险情的发展,使得这一区域内的人员安全威胁增大,加强巡查排查,对有灾险情苗头的区域,对不能完全放心的区域,要立即进行紧急转移。村级工作组负责落实专人具体到户,转移该区域人员。
表 2 青街畲族乡扩面转移人员统计
3.3 第三梯度转移方案(整村整片区转移)3.3.1启动标准 在极端情况下,根据县防指下达的人员转移指令或镇防指研判决定,开展整村整片区大规模转移,投亲靠友人员安置在水头镇、腾蛟镇,集中安置点设在昆阳镇、鳌江镇。 3.3.2预警方式 当达到第三梯度转移方案启动标准时,利用各村云喇叭播放大规模转移通知的方式提醒第三梯度转移人员收拾好个人及贵重物品,做好转移准备。 3.3.3 转移方案 (一)人员转移体系调整 1.整村整片区人口转移情况分析 青街畲族乡常住人口2213人,其中具备自驾能力人数308人,需统一转移人数1905人,80岁以上老人115人。 第三梯度人员转移数量总计2213人,其中第一梯度转移170人,第二梯度450人,剩余1593人。
表3青街畲族乡整村整片区转移人员统计
人员转移组按照区域包干、分组包户原则,在规定时间内确保所负责区域内宣传发动到位、组织到位、保障到位,确保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点。村级避灾点人员由避灾点管理人员负责带往集中点,部分自驾人员自行转移,剩余人员统一由大巴车进行转运。山上村通过小巴转移到对应的集散中心,再由大巴车集中运送到集中安置点和投亲靠友人员集散点。各片区转移负责人注意提醒转移人员携带好三日换洗衣物、贵重物品、身份证件、常备药品、通讯用品、母婴用品等个人物品。 3.路线及集散安排 转移路线为青街乡出发,途径桥南线至水头辰茂大酒店后途径昆水公路前往昆阳镇和鳌江镇避灾点,沿路视具体情况登记后集散投亲靠友的人员。 集中安置点:昆阳镇和鳌江镇避灾点,具体点位由县里统一协调安排。 投亲靠友人员集中集散点:水头辰茂大酒店 注意事项:若在转移过程中遇到道路塌方等无法通行的情况,先将人员转移至章山自然村民房处,待道路抢通后组织转移。 (二)交通运输体系调整 提前调度各类车辆,配备大巴车84辆,7座小巴83辆。在每个村避灾点设置上车点。山上村落安排小车接送至临近村统一大巴转运至其他乡镇避灾点。
表 4 青街畲族乡整村整片区转移车辆安排表
(三)后期指挥体系调整 根据大规模转移后期形势变化,乡指挥部(除前线指挥部保留人员以外)成建制转移到县域第二指挥部,由县防指统一指挥,在乡指挥部成员自动转为前线救援指挥部,乡工作人员(非专业救援人员)进行转移。救援指挥部下设人员转移组、交通保障组、社会保障组、后勤保障组、抢险巡查组、医疗保障组等六个应急工作组。 人员转移组:负责配合交通保障组进行大规模人口转移。组长由副乡长温积贤担任,成员由民兵队伍与各村两委成员组成。 交通保障组:负责制定青街畲族乡人员大规模转运方案;负责协调做好人员运送和物资运输工作;科学测算运力需求,合理部署转运力量,与综合协调组密切配合。组长由党委委员钟郑浩担任,成员由乡交通办与县交警队成员组成。 社会保障组:负责在极端情况下抢修受损的通讯、电力设备,保障信号畅通、维持各村电力系统。组长由副乡长陈一帆担任,成员由第三方通讯与电力公司人员组成。 后勤保障组:负责极端情况下,前线救援队伍与受灾未转移人口的生活物资保障。组长由党委副书记毛传雷担任,成员由乡党政办成员与第三方公司组成。 抢险巡逻组:负责指挥应急抢险分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全乡范围内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抢险工作,以及部分受困居民。组织协调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投入抢险巡逻,与村干部进行全覆盖巡逻排查,确保不落下一人。组长由人武部长郑书安担任,组员由相关科室、民兵队伍与抢险队伍组成。 医疗保障组:负责前线救援队伍的医疗保障,及时救助转移人员(受伤人员与高龄高危)。组长由副乡长郑子越担任,成员由乡政务服务中心与乡卫生院、社会支援医疗力量组成。 表 5 第三梯队转移方案工作组
四、物资配备 4.1物资储备情况 表 6 物资储备情况表
青街畲族乡防汛防台抗旱预案 目录
附件1 青街畲族乡人员转移安置方案.................29 附件6 避灾安置场所情况表防汛救援物资储备表 71 附件7 青街乡各村特殊人群排查表..................72
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切实做好防洪减灾工作,保证抗洪抢险、防台、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6、《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7、《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国家防总);8、《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技术大纲》;9、《浙江省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技术导则》;10、《浙江省重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11、《浙江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12、《平阳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13、《平阳县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 (三)编制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原则,以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坚持防避结合,以避为主原则,以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责任到位,预警准确,有效避险,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四)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乡范围内水、旱、台风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二、基本情况(一)自然情况青街畲族乡地处平阳西南,南与苍南县玉苍山景区接壤,西连顺溪镇,北靠南雁荡山风景区,地理位置处于平阳县西部旅游线的金三角。乡政府驻地青街村,总面积21.8平方公里。全乡辖下9个行政村(九岱村、南朱山村、王神洞村、垟心村、南网村、青街村、新三村、睦源村、东坑村)。 青街地处浙南中山区,属东南沿海隆起带,浙南中低山地形地貌单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形递降。 青街水流属青街溪水系,发源于白云山(海拔868.5m)东麓,源头在杨家山,流域大部分面积均在青街乡内,除上游2.5km属苍南县滕垟乡和下游1.5km属南雁镇外。流域主流长度10.03km,自然总落差355m,平均坡度2.4%,流域面积31.39km2。干流从中自南向北在南雁镇矾岩村与顺溪汇合。 青街乡气候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主要特点是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17.9℃,极高气温38.3℃,极低气温-5℃。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呈两峰型分布。 (二)社会经济情况青街乡是平阳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畲族2215人,畲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2%。 (三)灾害原因分析及风险评估2015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于8月8日福建省莆田市登陆,受其影响,我乡多处突发泥石流和山洪,道路交通中断,造成巨大损失。 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于9月28日凌晨至上午在福建惠安到广东汕头登陆,受其影响,我乡暴雨成灾,受影响较为严重。 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于7月28日上午在福建晋江登陆,受其影响,我乡暴雨成灾,多处发生塌方,道路交通中断,受影响较为严重。 2、灾害原因分析 (1)气象水文 青街乡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7.9℃,年极端低温-5℃,年极端高温37.7℃,年平均降雨量1450至2200毫米。多暴雨,降雨呈双峰型,四、五月梅雨期,八、九月台风期是峰。年平均风速2.0M/S。因地貌、地形复杂,小气候变化明显。 (2)风险评估 青街乡位于平阳西部山区,海拔较高,境内多山,因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多暴雨。当山体坡面水渗透到一定饱和度时,在地下水和岩土体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极易产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点大部分处于不稳定状态,威胁部分山区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台风期间发生的暴雨强度大,溪流源短,坡陡流急,集水时间快,导致水位急剧上升。 防汛抗灾是全社会全民的大事,部分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淡、思想麻痹侥幸,对防洪避险缺乏思想准备,是扩大灾害损失的主要根源之一,特别是各工作片组、各部门,应加强防灾抗灾宣传,提高全民意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组织上、思想上狠抓防台防汛工作软件建设。 (四)预防措施和预警机制1、水利工程管理实施计划 结合本乡的实际情况,根据各工程管理的条件来考虑,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采取更有成效的措施。将现有的水利工程管理分解到各有关工作片组、单位、村级管理,协调统一,按照“谁建、谁有,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上来,对小水电站中存在隐患的水库、山塘,应发动投资业主筹集资金予以整治、配套加固,以防出险。 水库、山塘、小水电情况表
2、水利工程巡查监守制度 对各个山塘、水库均配置管理员,实行一般汛情每日两巡;较大汛情听从乡防汛指挥部指令,预泄调度,每日四巡。 3、防汛值班汇报制度 从4月15日汛期开始至10月31日,本乡开始实行24小时正常值班,值班电话:63970703 ,传真:63970706,负责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当好指挥部的参谋,并通知各工作片组、防汛组到位守岗,做好防台防汛工作。 4、水利工程预泄调度方案 正常情况由管理员调度,控制在正常水位内,一般汛情由乡防汛指挥部调度;较大、重大汛情上报县防汛指挥部调度。 5、物资抢险储备制度 由青街乡综合办储备防台防汛物资,当平阳气象局发布紧急台风警报时,按防台防汛指挥部的指令,将抗台物资送达指定地点。 6、预警信号 通过手机、电话、敲锣等办法,撤离警报由乡防台防汛指挥部发布。
三、组织指挥体系(一)组织机构平阳县青街乡人民政府设立平阳县青街乡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指挥部(以下简称乡防汛指挥部)。 乡防汛指挥部由乡长任总指挥,其他班子任副指挥,乡党政综合办、综合信息指挥室、乡人武部、乡纪委、乡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乡政务服务中心、村镇规划建设办、资规所、乡卫生院、乡中心校、幼儿园及各社区为指挥部成员。乡防汛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乡防汛办),应急分管领导兼办公室主任。地点设立在乡防汛指挥中心。设立前线指挥部,由人武部长任前线指挥,地点设在十五亩工作站办公楼。 (二)工作职责和分工1 、乡防汛指挥部职责 (1)组织防汛防台知识与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防汛防台的定期演练; (2)在上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指挥、协调本地区的防汛防台与抢险救灾工作; (3)组织编制并实施防汛防台预案,审定和批准洪水调度方案; (4)组织开展防汛防台抗旱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及时处理涉及防汛防台抗旱安全的有关问题; (5)组织会商本地区的汛情; (6)负责本地区的河道、水库、山塘等洪水调度; (7)组织指导监督防汛防台物资的储备、管理和调用; (8)组织灾后处置,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 (9)负责发布和解除紧急防汛期; (10)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2、成员单位职责 (1)乡人武部:执行抗洪抢险任务。同时负责组织乡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参加抢险救灾;申请支援救灾部队;协调驻平部队参加当地抗洪抢险。 (2)乡纪委:负责监督检查各级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执行防汛防台纪律、决策、命令等情况,对执行不力、失职、渎职造成后果的,依法依纪实行责任追究。 (3)乡应急办:承担乡防汛指挥部的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乡防汛防台的日常工作。 (4)乡村镇规划建设办:负责建筑工地防汛防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危房居住人员的安全转移,参与村庄整治、农房防灾减灾等工作;负责做好城建系统防台、防风、防涝工作。负责交通在建工程的防台避风工作;组织、协调公路、水路防汛防旱抢险重点物资运输;必要时协助公安实施交通管制;组织修复水毁公路;及时提供交通系统洪水灾害损失情况。 (5)资规所:承担乡地质灾害分指挥部日常工作;负责全县滑坡、山体崩塌、地面塌陷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组织指导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建立和完善预防预警体系,及时向乡防汛指挥部提供山地灾害易发地区分布情况。较大汛情、重大汛情时,向乡防汛指挥部派驻联络员。 (6)乡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协调全乡水灾害的救助和救济工作,负责救灾捐赠工作;及时向乡防汛指挥部提供洪水灾情信息;指导灾区做好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负责避灾安置场所的建设、指导和监督。 (7)警务室:负责维护防汛防台、抗洪抢险灾区社会治安工作;防汛防台紧急期间,协助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打击盗窃、抢劫防汛物资和破坏水利工程设施的犯罪行为,做好防汛的治安和保卫工作。 (8)卫生院:负责灾区的防病、治病工作,预防疾病流行。 (9)学校、幼儿园:负责学校防汛防台安全的管理,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落实进入紧急防汛期停课措施。 (10)乡党政综合办:负责乡委、乡政府机关大院的防汛防台工作;做好抗洪抢险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11)乡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指导农业防汛防台抗旱和灾后农业救灾恢复生产;组织镇级农作物抗灾种子储备和区域性应急调用;监督、指导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防汛防台抗旱安全管理;负责及时向镇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提供本系统洪涝台灾害损失情况。负责农业、水产养殖、林业抗灾、补救措施。 (12)乡综合信息指挥室:负责出现汛情、旱情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5、村(居)防汛工作组主要职责 (1)协助乡人民政府开展防汛防台与抢险救灾避险的具体工作; (2)开展防汛防台知识宣传; (3)传达转移、避灾等信息; (4)组织群众自救互救; (5)协助统计灾情、发放救灾物资; (6)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三)指挥名单、各分组名单及职责按指挥部分工各司其责,开展防汛防台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总指挥: 雷大标 13676558509 副指挥: 杨加波 18867725005 毛传雷 13958930620 许 超 13867733364 严乔羽 13868578580 朱文雅 15067102797 郑书安 15958797819 许小敏 18367736351 温积贤 13587540118 郑子越 13634298844 陈一帆 13706631931 在总指挥、指挥和各副指挥的领导下开展防汛防台工作,并下设防汛办、宣传组、医疗救护组、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等5个应急工作小组,及时传达上级的抗洪抢险救灾指令,布署启动防汛防台预案,组织应急分队进行抢险救灾。 1、防汛办 组长 郑书安 15958797819 负责监督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了解台风动向,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掌握辖区内有关防汛防台信息,负责建立本辖区监测预警网络,负责接收上级防指及水利、气象、资规资源等部门发送的有关防汛防台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为本级防指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宣传组 组长 许小敏 18367736351 负责全乡各社区、各部门、各村、各企事业单位发布台风暴雨警报信号。宣传栏、网络宣传等方式进行宣传,向全乡群众及时告知防汛防台信息。及时宣传报道防汛防台抢险救灾过程中的先进事迹及有关重大事件。发动全乡党员干部和群众切实做好防汛防台各项准备工作。 3、医疗救护组 组长 郑子越 13634298844 负责指挥医疗机构及时安排专职医生、落实床位,及时对伤病人员进行治疗救护。台风过后及时对台风造成满水地带进行消毒,并做好疫情预防工作。 4、抢险救援组 组长 郑书安 15958797819 负责抢险队伍、物资的调配,根据险情、灾情,组织进行人员转移和抢险救援。 5、后勤保障组 组长 毛传雷 13958930620 负责全乡防汛防台应急抢险工作的后勤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工作。
(四)构建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
“1”即1个联合指挥部,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级防指统一指挥、统筹协调;“8”即8个风险研判小组,主要是发挥对“1”的专业支撑功能,实现条抓块统、统分结合、整体联动、高效运行;第一个“3”即3张单,是推进全过程闭环管控的主要手段,快速下达指挥部指令,闭环落实风险管控措施;第二个“3”即“3个一”,是打通指挥部、研判小组、风险闭环的重要抓手。
青街乡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人员组成表
青街畲族乡防汛防台抢险救援队
四)行政村职责机构网络和责任体系各村职责机构网络和责任体系详见附件1、附件2 。
四、汛情预警和应急响应(一)汛情划分根据气象、海洋和水文预报,划定汛情等级为一般汛情、较大汛情、重大汛情、特大汛情,并启动相应的Ⅳ级响应、Ⅲ级响应、Ⅱ级响应、Ⅰ级响应。(当接到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启动等级响应文件时,乡防汛防旱指挥部同时启动等级响应;当发生局部灾情时,受影响乡自行启动等级响应,并报县防指。) 1、一般汛情,启动Ⅳ级响应。 (1)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或全乡平均日降雨量达到50-100毫米; (2)台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2、较大汛情,启动Ⅲ级响应。 (1)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或全乡平均日降雨量100—200毫米。 (2)台风黄色预警信号:2 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台风影响,平均风力达7级以上或阵风8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7—8级或阵风8—9级并可能持续。 3、重大汛情,启动Ⅱ级响应。 (1)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或全县平均日降雨量200-300毫米,过程降雨量300—500毫米。 (2)台风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台风影响,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8-9级或阵风9—1 O级并可能持续。 4、特大汛情,启动Ⅰ级响应。 (1)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或全县平均日降雨量300毫米以上,过程降雨量500毫米以上。 (2)台风红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二)防御措施水库、山塘专门成立巡逻队,由负责人、管理员白天昼夜坚持轮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乡防汛指挥部报告险情,并落实防汛措施。 1、应急响应IV级 IV级应急响应行动由乡防汛办主任宣布启动。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坚守岗位。 乡防汛办主任主持会商,研究分析台风可能影响情况。加强值班,关注国内外气象预报成果,密切监测台风动向,部署有关工作,提出有关工作意见。掌握防台风工作情况,及时将台风信息上报乡防指领导,并及时向乡防指有关成员单位通报。乡防指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台工作。 2、应急响应III级 III级应急响应行动由乡防汛常务副指挥宣布启动。班子成员按照联系挂钩制度到各行政村指导督促抗台准备工作。 乡防汛第一副指挥支持会商,防汛办、各社区、资规所等防指主要成员单位参加。加强值班,密切关注台风和雨情、水情、工情,做好江河洪水预测预报,监督指导山塘调度,掌握各行政村人员转移、抢险救灾等情况。做好灾情核查和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将防台信息报告总指挥、副指挥,通报乡防指各成员单位,并及时上报县防指。防指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根据台风不同发展阶段,做好如下工作。 (1)防汛办坚持24小时值班,监测台风动向;及时将台风预报信息报送乡防指及:宣统办,由宣统办统一协调向公众发布;分析防台形势,明确防御重点,研究落实防台措施;及时向各社区通报台风信息,督促水利工程有关单位加强工程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社会事务办、农业服务中心、资规所等部门单位密切关注台风动向。 (2)资规所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点防御工作情况,并向防指汇报。 (3)乡村镇规划建设办单位加强对公路沿线指示标志、广告牌、行道树、高空建筑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及交通在建工程施工现场脚手架、简易房的安全防护。 (4)乡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指导各社区做好果树、高杆作物、大棚和养殖场畜禽舍的加固工作。 (5)乡党政综合办做好后勤保障,备好备用电源及紧急照明设备,做好防台准备。 (6)卫生院组织做好救灾防病所需的药品、血源、消毒器具、医疗器械、救护车辆等应急准备工作。 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和乡防指部署做好防台工作。 3、应急响应II级 II级应急响应行动由乡防指总指挥或常务副指挥宣布启动。除指挥部留守人员外,各班子成员及全体机关干部按照联系挂钩制度进岗到位。 乡防指总指挥主持会商,全体防指成员参加。防汛办、资规所分析台风影响情况,提出防御目标、重点和对策建议。乡防指向全乡部署防台抗台工作,明确防御目标和重点,发布人员梯次转移命令;向县防指,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有关情况。乡防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以下工作。 (1)乡防汛办密切监测台风动向和雨情、水情、工情,掌握人员转移情况,做好江河洪水预测预报,监督指导调度,调配防汛抢险物资,做好灾情检查和信息发布工作;督促各有关单位加强水利工程特别是山塘的巡查与监测,组织指导做好山塘水库的预排预泄工作。掌握各社区、各部门单位的防台动态,检查督促防台工作落实情况。 (2)资规所按照防指部署,具体落实地质灾害点防御工作,强化重点地质灾害点的巡查、监测,指导社区做好人员转移工作,及时掌握全乡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落实情况和地质灾害灾情与险情动态。 (3)乡村镇规划建设办做好城乡危旧房、临时工棚等区域居民和民工的安全转移准备工作;检查落实高空设施、建设工地等防台工作。做好交通在建工程简易工棚、危房等有关人员的紧急撤离准备工作。
(4)乡政务服务中心做好救灾应急准备工作,指导各社区做好被转移群众安置准备工作。 (5)卫生院建立应急指挥组,组件救灾防病应急队伍,储备应急药物、试剂和检测仪器设备等。 (6)青街中心小学、幼儿园向学生通报台风警报,检查校舍安全,做好在校师生转移安置工作。 (7)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组织抢收成熟农作物,做好农业设施的防台工作,转移危险处人员。 (8)乡党政综合办通过移动等通讯企业,通过手机短信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台风消息和预报。统筹做好台风警报、防台工作动态、防台自救知识等的宣传报道工作。
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和乡防指部署做好防台工作。 4、应急响应I级 I级应急响应行动由乡防指总指挥宣布启动除指挥部留守人员外,班子成员及全体机关干部按照联系挂钩制度进岗到位。 由乡委、乡政府主要领导主持会商,动员部署抗台工作,乡防指全体成员参加。乡防指向全乡部署防台工作,明确防御目标和重点,发布人员梯次转移命令,根据需要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班子领导进岗到位组织指挥重大险情的抢险救灾工作。乡防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如下工作。 (1)乡防汛办密切监测台风发展变化和雨情、水情、工情,掌握人员转移情况,做好河道洪水预测预报和洪水调度,调配县级防汛抢险物资,做好灾情核查和信息发布工作。密切监视水库、小流域、江河的强降雨及水情、工情,并及时对降雨、洪水、水利工程险情发出预警。对水库、水闸等进行科学调度。及时掌握各社区防台风动态。 (2)乡政府对台风严重影响区域、重点区域发出人员紧急转移命令(根据情况可提前发布命令),要求全体干部深入防台一线,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落实防台救灾措施,特别是组织危险地区、危险地段群众实施梯度安全转移。必要时,采取停业、停工、停市、停运、停课等非常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3) 资规所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督促指导各社区做好人员转移工作,及时掌握全乡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落实情况和地质灾害灾情与险情动态。 (4) 乡村镇规划建设办做好城乡危旧房、临时工棚、易出险地段居民和民工的安全转移工作,在建工程停工。做好交通在建工程的简易工棚、危房等有关人员紧急撤离工作,及时修复水毁公路,确保公路畅通。 (5) 乡政务服务中心做好救灾应急准备,协助各社区做好被转移群众的安置和生活安排,收集各地灾情。 (6) 卫生院组织做好医疗抢险准备,进入临战状态;检查急救设施、设备状态等情况。 (7) 学校幼儿园做好师生停课工作。 (8) 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组织做好大棚种养业的卸膜保棚等应急措施。 (9) 供电所停止高空、室外等作业,及时转移危险地带人员,保障防台救灾重要用户和应急供电。 (10) 电信、移动等通讯部门做好启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的准备,检查落实通讯基站、设备和备用电源的安保,做好应急通信保障,并利用短信等方式向用户通告台风信息。 (11) 抢险救援队做好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工作。 (12) 乡综合信息指挥室、警务室组织做好治安维护等应急措施。 (13) 乡党政综合办负责统筹各平台发布台风信息及提醒公众注意的事项;及时播发乡委乡政府部署的防台工作和各社区的防台动态。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和乡防指部署做好防台工作。 注:当台风于本市或毗邻市、县登录时,预警等级提高一级 (三)灾害预警机制(1)监测预警信息内容和发布标准 监测预警信息包括气象、资规、水利等方面内容,具体根据各行业相关规范和各单位相关规定进行监测、采集、传输、处理和发布。各单位对其发布的监测预警信息内容真实性、准确性负责。目前青街畲族乡对全乡可能出现危险的处进行时时检测,并且对青街乡的水位情况也进行时时检测。 (2)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方式 ①面向社会公众发布。当县防指启动应急响应后,由乡防指发布命令,由综合办、宣传办通过预警短信及网络平台统一向社会公众发布。 ②面向各级各类责任人发布。通过手机短信方式,由各单位分别向各级各类责任人直接发布。 ③面向乡防指及其成员单位及防汛办发布。由乡防汛办通过预警短信、网络平台系统发布。 ④面向危险区域群众公布。乡防汛办通过无线预警广播,村级责任人通过手摇警报器、铜锣进行预警。 ⑤上述以外其他情况发布。由各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和需要,按照各自规定进行发布。 2、预警行动 (1) 江河洪水预警 当江河即将出现洪水时,乡防指根据县防汛指挥部发布的水位、流量的实测情况和洪水走势,并及时滚动预报最新水情,为抗灾救灾提供基本依据,为预警提供依据。 (2) 地质灾害预警 ①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地方,应根据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主动采取预防和避险措施。县气象、资规资源、水文等部门应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实现信息共享,提高预报水平,及时发布预报警报。 ②有地质灾害的地方,将根据资规资源部门编制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划分并确定区域内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及范围,制订安全转移方案,明确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③地质灾害易发区应建立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乡、村、组和相关单位都要落实观测措施,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降雨期间,加密观测、加强巡逻,并落实信号发送员,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周边群众报警,实现快速转移,并报县防汛指挥部,以便及时组织抗灾救灾。 (3)台风暴雨灾害预警 ①根据县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含热带风暴、热带低压)等信息,及时将台风中心位置、强度、移动方向和速度等信息向社会发布。对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将根据县防汛指挥部和县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传达乡防汛成员单位。 ②台风影响期间,乡防汛办及各成员单位应加强值班,密切注视台风动向。 ③水利部门应根据台风影响的范围,及时通知有关山塘、水闸和在建水利工程,做好防范措施。各工程管理单位和在建水利工程应组织人员分析水情和台风带来的影响,加强工程检查,必要时实施预泄预排措施。 (4)加强对城乡危房、在建工地、仓库、交通道路、电信电缆、电力电线、户外广告牌等公用设施的检查和采取加固措施。 附图、灾害预警工作流程图 灾害预警工作流程图 (四)响应等级调整及应急结束当洪涝台灾害与水利工程险情严重程度与发展趋势发展变化时,乡防指应对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适时调整(降低或提高)响应等级。应急响应级别改变后,原响应级别自动转入新启动的应急响应。 2.应急结束 (1)当洪涝台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时,乡防指可视情宣布应急结束。 (2)依照有关紧急防汛、非常期规定征用、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在汛期结束后应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他处理。取土占地的,在汛期结束后依法向有关部门补办手续,对取土后的土地组织复垦。 (3)紧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工作秩序,修复台毁、水毁基础设施,尽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乡防指各有关部门要按职责分工,指导灾区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及时做好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实施效果评估工作。 五、转移安置方案(一)危险区转移安置方案1、先向县级避灾场所、乡级、村级避灾场所转移。 2、向公共场所(如学校,村办公室、村祠堂等)转移安置。 3、向高处、安全的居民家转移安置。 4、如遇特大洪灾,各种通讯信号和电力、交通中断时,可通过调频FM105收听最新信息和拨打防汛求助热线967715寻求救助。 5、避灾安置场所情况详见附件5、6。 (二)重点需要撤离的人员表和转移计划根据近几年在台风中人员撤离、转移的情况和经验,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安全、就近、方便的原则,选择已建好的本项目地下室负一层作为撤离安置地点,落实好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并登记造册,同时根据情况变化,不断更新资料,确保人员安全。详见: 附件3青街乡危险区域人员转移清单 附件4青街乡分梯度人员转移责任清单
六、抢险救灾(一)抢险救灾准备1、物资准备 在汛前储备一定数量和品种的防汛抢险救灾物资,主要是土沙、石料、木料、编织袋、麻袋、帐篷、铁丝、雨衣、雨鞋,防汛专用照明设备、备用发电机、抽水机、救生器材等,抢险救灾物资由青街乡领导负责协调、调运。 2、资金准备 抢险救灾所需经费由青街乡分管领导统筹负责落实。 3、车辆、设备准备 根据汛情、灾情所需工作用车,青街乡人民政府从辖区内紧急抽调。 根据青街畲族乡土地性质,在产生强降雨时易发生大面积、长路段塌方,造成山区村落与外界道路中断,影响山区人员转移与应急救援。乡政府与环南道路建设施工队签订代储协议,在台风响应前征用有关车辆至前置点,第一时间开展抢险工作。
(二)抢险、救灾1、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报告的同时,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物资等。 2、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 3、发生灾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4、如有人员受伤,及时抢救受伤人员。 5、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对灾区作好卫生防疫工作。 6、 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 (三)灾后恢复措施1、当台风过境后,各村、各部门及时组织人员将台风带来的损失如实查清上报乡人民政府,乡政府立即向县人民政府、县防汛指挥部及有关部门汇报灾情,按分工负责责任制要求,迅速配合民政、卫生等部门及时救护受伤人员,处理善后事宜,做好社会治保工作。 2、对工农业,及时开展生产自救,及时组织人员做好补救措施,使之尽快恢复生产,对受灾的村民,妥善做好安置工作,确保灾民的正常生活。 3、对受损的工程项目,如水库、山塘等,应迅速组织人员进行修复,对受损的电力、交通、通讯等设施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修,使之尽快恢复正常。 4、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应组织人员进行清扫卫生,并主动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防疫工作,对受污染的水源要做好消毒净化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5、对全向范围内道路塌方进行清理修复,确保抢通生命通道。 七、保障措施(一)汛前检查汛前,青街乡对所辖区域进行防汛安全大检查的自查工作,发现问题登记造册,并及时上报县级防汛部门,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二)抢险队伍保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抗洪抢险的重要力量。 (三)供电保障电力部门主要负责抗洪抢险、抢排内涝、抗旱救灾等方面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 (四)交通运输保障交通运输部门保障防汛抢险人员、防汛防旱救灾物资运输;负责大洪水时用于抢险、救灾车辆的及时调配。 (五)医疗卫生保障医疗卫生防疫部门主要负责水旱灾区疾病防治的业务技术指导;组织医疗卫生队赴灾区巡医问诊,负责灾区防疫消毒、抢救伤员、饮用水安全等工作。 (六)治安保障公安部门主要负责做好水旱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抗洪抗台抗旱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抗灾救灾工作顺利进行;负责组织搞好防汛抢险、分洪爆破时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秩序。 (七)物资保障1、物资贮备 乡防指应当按照当地防汛防台防旱需要储备防汛防旱物资。水库、堤防等防洪工程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省有关防汛物资储备定额标准进行储备。 2、物资调拨 防汛物资按规定程序调拨,及时补充消耗物资。 (八)宣传教育及演练利用每年的“4.15”防汛宣传日、5月最后一周“防汛演练周”积极开展防汛防御山洪灾害宣传和演练,使防汛防灾知识深入人心,积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汛防灾意识。 八、附则(一)预案管理与更新本预案由乡防指办牵头制定,由乡政府审查报县防指批准后实施。定期组织对预案进行评估,视情况变化作出相应修改。乡防指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责制定防汛防旱预案,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报县防指办备案。 (二)奖励与责任追究对防汛抢险和防台抗旱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乡政府进行表彰;对防汛抢险和抗旱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报上级按有关规定追认为烈士;对防汛抢险和抗旱工作中致伤致残的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工作生活照顾。对防汛防台防旱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解释部门本预案由乡防指负责解释。 (四)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2、青街畲族乡防汛防台村级责任人 6、避灾安置场所情况表防汛救援物资储备表 7、青街乡各村特殊人群排查表
附件1 青街畲族乡人员转移安置方案
为做好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使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防汛防台及抢险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青街畲族乡特制定本预案。 青街畲族乡地处平阳西南,南与苍南县玉苍山景区接壤,西连顺溪镇,北靠南雁荡山风景区,地理位置处于平阳县西部旅游线的金三角。乡政府驻地青街村,总面积21.8平方公里,总人口9909人(2021年)。全乡辖下9个行政村(九岱村、南朱山村、王神洞村、垟心村、南网村、青街村、新三村、睦源村、东坑村)。属东南沿海隆起带,浙南中低山地形地貌单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形递降。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7.9℃,年极端低温-5℃,年极端高温37.7℃,年平均降雨量1450至2200毫米。多暴雨,降雨呈双峰型,四、五月梅雨期,八、九月台风期是峰。年平均风速2.0M/S。因地貌、地形复杂,小气候变化明显。水流属青街溪水系,发源于白云山(海拔868.5m)东麓,源头在杨家山,流域大部分面积均在青街乡内,除上游2.5km属苍南县滕垟乡和下游1.5km属南雁镇外。流域主流长度10.03km,自然总落差355m,平均坡度2.4%,流域面积31.39km2。干流从中自南向北在南雁镇矾岩村与顺溪汇合。因境内多山,因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多暴雨。当山体坡面水渗透到一定饱和度时,在地下水和岩土体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极易产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点大部分处于不稳定状态,威胁部分山区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台风期间发生的暴雨强度大,溪流源短,坡陡流急,集水时间快,导致水位急剧上升。
2.1 乡防汛防台人员转移指挥中心指 挥 长:陈天杰(党委书记) 雷大标(乡 长) 副指挥长:毛传雷 许 超 严乔羽 朱文雅 许小敏 郑书安 温积贤 郑子越 陈一帆 成 员:倪宝铭 杨丛峰 王 波 王文妍 郑 州 毛旖旎 郑 豫 陈治化 陈修锡 陈明栋 职责:负责人员转移统筹协调,决定启动人员转移方案,指挥村级开展人员转移工作。下设8个应急工作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做好人员转移各项工作。 2.2 村级人员转移工作组组 长:村书记 成 员:村两委班子 职 责:负责村级人员转移具体实施工作,与转移人员同转移到避灾点,做好本村避灾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 2.3 专项工作小组职能防汛防台应急响应转移期间,乡专班下设宣传动员组、人员转移组、交通保障组、社会保障组、后勤保障组、抢险救援组、安置点保障组、医疗保障组等8个应急工作组。 宣传动员组:负责台风来临前针对辖区内赋码人员进行入户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在启动二级响应时,入户对需转移人员进行劝说与动员,确保应转尽转。组长由宣传委员许小敏担任,成员由各村主任、妇联、党员等成员构成。 人员转移组:按照本级防指和上级指令,按预案负责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做好人员安置工作。组长由副乡长温积贤担任,成员由乡农办与各村两委成员组成。 交通保障组:负责制定青街畲族乡人员转运工作方案;负责协调做好人员运送和物资运输工作;科学测算运力需求,合理部署转运力量,与综合协调组密切配合。组长由政法委员钟郑浩担任,成员由乡交通办与县交警队成员组成。 社会保障组:负责在灾情期间抢修受损的通讯、电力设备,保障信号畅通、维持各村电力系统。组长由副乡长郑子越担任,成员由第三方通讯与电力公司人员组成。 后勤保障组:负责全乡防汛防台应急抢险工作的后勤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工作,以及避灾点的生活物资的配备补充。组长由党委副书记毛传雷担任,成员由乡党政办成员组成。 抢险救援组:负责指挥应急抢险分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负责全乡范围内险工险段、道路交通、低洼地段、危房等险情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抢险工作。承担重大洪涝台旱灾害突发事件的现场协调与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协调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投入抢险救援,联系驻平部队、武警、民间抢险队参与抢险救灾及应急救援等工作。组长由人武部长郑书安担任,组员由相关科室、民兵队伍与抢险队伍组成。 安置点保障组:负责对安置工作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安置方案和具体安排,确保安置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以及避灾场所人员的管理与生活保障。组长由组织委员许超担任,成员由村干部与各避灾场所管理人员组成。 医疗保障组:负责指挥辖区内医疗机构及时安排专职医生、落实床位,及时对伤病人员进行治疗救护,以及避灾点人员(重点弱势群体与高龄高危)的医疗救护。台风过后及时对台风造成满水地带进行消毒。组长由副乡长郑子越担任,成员由乡政务服务中心与乡卫生院、社会支援医疗力量组成。
3.1 第一梯度转移方案(应转尽转)3.1.1启动标准与划分依据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启动第一梯度转移方案: (1)县气象台发布台风警报或紧急警报,预报热带风暴在福建宁德至乐清湾登陆,或预报强热带风暴、台风在福建福州至浙江台州登陆,或预报强台风、超强台风在福建厦门至浙江台州登陆,或预报强台风、超强台风紧擦我县沿海北上。 (2)全县日面雨量达100-150毫米,或两日累计面雨量达160-230毫米,或三日累计面雨量达200-300毫米,并且县气象台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大雨或暴雨。 (3)其他需要启动第一梯度人员转移的情况。 划分区域为:小流域山洪风险防范区、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老旧房、农家乐等区域。 3.1.2预警方式 当达到第一梯度转移方案启动标准时,利用各村云喇叭播放敲锣音效的方式提醒第一梯度转移人员收拾好个人及贵重物品,做好转移准备。 3.1.3 转移方案 转移对象原则上是危险区域赋码人员。当收到乡防指下达通知,启动第一梯度转移方案,由各村级转移组成员负责该区域的人员转移工作。各村将辖区划分为网格,由网格长组织转移,需要做到按户结对,具体到个人,确保被转移群众不因无人负责而出现危险后果。详细转移名单见附录1。
表 1 青街畲族乡应转人员统计
3.2 第二梯度转移方案(扩面转移)3.2.1启动标准与划分依据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启动第一梯度转移方案: (1)县气象局发布台风紧急警报,预报强热带风暴、台风在福建宁德至乐清湾登陆,或预报强台风、超强台风在福建福州至浙江台州一带沿海登陆。 (2)全县实测日面雨量超过150毫米,或两日累计面雨量超过230毫米,或三日累计面雨量超过300毫米,并且县气象局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大雨或暴雨。 (3)其他需要启动第二梯度人员转移的情况。 区域划分:经乡防指研判,针对风险防范区范围进一步扩大,对不能完全放心的区域进行扩面转移。 3.2.2预警方式 当达到第二梯度转移方案启动标准时,利用各村云喇叭播放警报音效的方式提醒第二梯度转移人员收拾好个人及贵重物品,做好转移准备。 3.2.3 转移方案 随着汛情或险情的发展,使得这一区域内的人员安全威胁增大,加强巡查排查,对有灾险情苗头的区域,对不能完全放心的区域,要立即进行紧急转移。村级工作组负责落实专人具体到户,转移该区域人员。
表 2 青街畲族乡扩面转移人员统计
3.3 第三梯度转移方案(整村整片区转移)3.3.1启动标准 在极端情况下,根据县防指下达的人员转移指令或镇防指研判决定,开展整村整片区大规模转移,投亲靠友人员安置在水头镇、腾蛟镇,集中安置点设在昆阳镇、鳌江镇。 3.3.2预警方式 当达到第三梯度转移方案启动标准时,利用各村云喇叭播放大规模转移通知的方式提醒第三梯度转移人员收拾好个人及贵重物品,做好转移准备。 3.3.3 转移方案 (一)人员转移体系调整 1.整村整片区人口转移情况分析 青街畲族乡常住人口2213人,其中具备自驾能力人数308人,需统一转移人数1905人,80岁以上老人115人。 第三梯度人员转移数量总计2213人,其中第一梯度转移170人,第二梯度450人,剩余1593人。
表3青街畲族乡整村整片区转移人员统计
人员转移组按照区域包干、分组包户原则,在规定时间内确保所负责区域内宣传发动到位、组织到位、保障到位,确保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点。村级避灾点人员由避灾点管理人员负责带往集中点,部分自驾人员自行转移,剩余人员统一由大巴车进行转运。山上村通过小巴转移到对应的集散中心,再由大巴车集中运送到集中安置点和投亲靠友人员集散点。各片区转移负责人注意提醒转移人员携带好三日换洗衣物、贵重物品、身份证件、常备药品、通讯用品、母婴用品等个人物品。 3.路线及集散安排 转移路线为青街乡出发,途径桥南线至水头辰茂大酒店后途径昆水公路前往昆阳镇和鳌江镇避灾点,沿路视具体情况登记后集散投亲靠友的人员。 集中安置点:昆阳镇和鳌江镇避灾点,具体点位由县里统一协调安排。 投亲靠友人员集中集散点:水头辰茂大酒店 注意事项:若在转移过程中遇到道路塌方等无法通行的情况,先将人员转移至章山自然村民房处,待道路抢通后组织转移。 (二)交通运输体系调整 提前调度各类车辆,配备大巴车84辆,7座小巴83辆。在每个村避灾点设置上车点。山上村落安排小车接送至临近村统一大巴转运至其他乡镇避灾点。
表 4 青街畲族乡整村整片区转移车辆安排表
(三)后期指挥体系调整 根据大规模转移后期形势变化,乡指挥部(除前线指挥部保留人员以外)成建制转移到县域第二指挥部,由县防指统一指挥,在乡指挥部成员自动转为前线救援指挥部,乡工作人员(非专业救援人员)进行转移。救援指挥部下设人员转移组、交通保障组、社会保障组、后勤保障组、抢险巡查组、医疗保障组等六个应急工作组。 人员转移组:负责配合交通保障组进行大规模人口转移。组长由副乡长温积贤担任,成员由民兵队伍与各村两委成员组成。 交通保障组:负责制定青街畲族乡人员大规模转运方案;负责协调做好人员运送和物资运输工作;科学测算运力需求,合理部署转运力量,与综合协调组密切配合。组长由党委委员钟郑浩担任,成员由乡交通办与县交警队成员组成。 社会保障组:负责在极端情况下抢修受损的通讯、电力设备,保障信号畅通、维持各村电力系统。组长由副乡长陈一帆担任,成员由第三方通讯与电力公司人员组成。 后勤保障组:负责极端情况下,前线救援队伍与受灾未转移人口的生活物资保障。组长由党委副书记毛传雷担任,成员由乡党政办成员与第三方公司组成。 抢险巡逻组:负责指挥应急抢险分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全乡范围内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抢险工作,以及部分受困居民。组织协调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投入抢险巡逻,与村干部进行全覆盖巡逻排查,确保不落下一人。组长由人武部长郑书安担任,组员由相关科室、民兵队伍与抢险队伍组成。 医疗保障组:负责前线救援队伍的医疗保障,及时救助转移人员(受伤人员与高龄高危)。组长由副乡长郑子越担任,成员由乡政务服务中心与乡卫生院、社会支援医疗力量组成。 表 5 第三梯队转移方案工作组
4.1物资储备情况 表 6 物资储备情况表
附件2 青街畲族乡防汛防台村级责任人 1.青街村防汛防台工作组
2.睦源村防汛防台工作组
3.垟心村防汛防台工作组
4.王神洞村防汛防台工作组
5.朱山村防汛防台工作组
6.九岱村防汛防台工作组
7.东坑村防汛防台工作组
8.南网村防汛防台工作组
9.新三村防汛防台工作组
附件3 青街畲族乡防汛防台村级网格责任人 1.青街村网格责任人
2.王神洞村网格责任人
3.垟心村网格责任人
4.睦源村网格责任人
5.朱山村网格责任人
6.九岱村网格责任人
7.东坑村网格责任人
8.南网村网格责任人
9.新三村网格责任人
附件4 青街乡危险区域人员转移清单
附件5 避灾安置场所情况表
附件6 避灾安置场所情况表防汛救援物资储备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