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年,平阳局在市局的坚强领导下,勇毅前行、担当实干,做优综合执法、做实城市管理、做好服务群众,以执法制度完善推动行政执法增效、以执法改革重塑促进行政执法提级、以重大案件办理提升行政执法权威。 一、2024年工作成效 (一)铸牢“履职尽责”,队伍建设水平日益规范。 一是党建引领,促业务提升攻坚。在综合执法领域,探索“党建+N”模式,在城市治理上善作善为,在服务群众上同心同力。充分发挥平阳“红色根脉”优势,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每月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分期举办行政执法队伍“提能力、转作风、促发展”专题培训班,以教育培训常态化推动作风建设长效化。二是健全机制,破解中梗阻问题。制定实施《平阳县综合行政执法系统队伍正风肃纪活动月活动方案细则》《关于围绕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开展以案促改专项工作方案》等机制,全局上下掀起“转变作风、开拓创新,形成凝心聚力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之风,全覆盖开展队列训练、内务卫生、队容风纪等军事轮训,持续加强基层中队作风建设,全力锻造执法铁军形象。三是筑牢堡垒,抓党风廉政建设。建立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协作配机制,健全党员干部的廉政档案,签订《党风廉政建设个人承诺书》,对提拔、调整、受处分等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风险进行跟踪分析研判,综合运用谈心提醒、诫勉谈话等措施,督促党员干部自警自省,绷紧纪律之弦。今年以来,立案查处3人、警告处分4人、谈心谈话52人次。 (二)锚定“改革目标”,行政执法改革实现领跑。 一是健全行政执法体系。健全党委政府领导“双牵头”机制,执法、司法、编办三部门密切协同,分管副县长任县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第一主任,综合执法办统筹能力显著提升。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中心,巩固执法监管数字应用与基层智治综合应用贯通成果,持续推进县乡一体化行政执法指挥体系。2024年执法改革综合评价第一季度全省并列第一、第二季度全省27。二是凝聚行政执法合力。加强部门检查计划统筹。聚焦执法领域多头、重复、低效执法等执法扰企问题,制定《2024年平阳县行政执法年度工作计划》,统筹31个领域3332项行政检查事项,并按月度推行计划统筹模式,在保障抽查覆盖面的同时,防止检查过度。依据法定职责,各部门、乡镇通过数字应用平台实施双随机抽查计划、重点专项检查计划,加强部门内部、部门之间行政检查任务的统筹。全年开展行政执法检查8918户次、同比减少29.1%,综合查一次4314、减少企业干扰2273次。三是统筹执法监管“一件事”。立足本地产业特色,梳理重点领域跨部门监管事项,明确“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化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医疗美容服务机构、危险化学品、餐饮、水源地生态保护、建筑垃圾处置、瓶装燃气”等10个主题事项,统筹执法资源力量,形成监管合力。创新拓展屋顶分布式光伏监管“一件事”相关做法纳入省事项监管库并作为通用主题在全省推广。 (三)聚焦“执法质效”,法治政府建设成果丰硕。 一是全力推进案件办理。统筹发挥法务中心办案指导作用,审慎推进案件办理,办理案件涉及13个领域,普通程序处罚案件3043件,简易案件1218件,人行道违停案件32000余件,月人均案件办理2.8件。攻坚行政诉讼“双下降”,2024年度共收4件诉讼案件,当事人撤诉3件,在审1件,败诉率0%;2024年度新收复议件8件,调解撤回6件,维持2件。二是增值化理念助推执法。制定推行“公益减罚”,打造三位一体增值化服务模式,此做法被浙江日报刊登推广。探索建立“繁案专办”执法模式,盘活现有办案资源,组建专班,集中力量,攻克重大复杂案件,并建立“繁案精品库”,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效果,全面提升执法办案水平。《平阳推行“繁简分流”模式提升执法质效》被市委办《温州信息》采用,并获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批示肯定。三是全域推广亮码检查。指导做好全县亮码检查培训、推广,对行政检查任务实行“统一赋码”,执法人员入企“亮码检查”,当事人扫码实现“一码知情”,有效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三季度亮码检查率达99.18%,有效遏制随意、无序检查现象,从源头上减少对行政相对人的干扰。 (四)围绕“执法为民”,护航中心工作落地见效。 一是一图展示,让执法更具智慧。依托城市管理行业监管数据库,基于市容环卫、市政公用、园林绿化、行政执法、数字城管等运行数据,打造城市综合管理3D智慧地图,直观展示城市管理运行状态。截至目前,共采集案件55240件(含普查16437件,核查12544件),其中立案26259件,处置率为96.77%,按期处置率为96.37%。二是制度先行,让执法更接地气。立足县域县情,出台制定《平阳县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运营管理办法》《平阳县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管理办法》,强化执法服务提质扩面,审慎有序推进综合管理,保障群众公共利益,全面促进社会管理成效。三是长效管理,让执法更有力度。开展依法文明养犬宣传、文明劝导等行动,发放宣传资料8000份,犬只预约登记539只、发放犬证277只。全县小区犬只免疫率100%、登记办证率100%、大型犬烈性犬禁养率100%。开展犬只底数摸排,落实网格化巡查,截至目前,捕捉流浪犬1580只,被群众认领及领养436只,无害化处置1038只。 (五)紧盯“市政基础”,城市精细管理提档升级。 一是在市政公用上发力。加强全县4家污水处理厂生产管理,全年规范处理4737万吨,完成排水管网清淤105公里,管道排查55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97.6%,进水BOD浓度106.3mg/l,污水集中收集率90%;COD减排3766.077吨、氨氮减排544.657吨。对全县620个农污处理设施全面排查,维修改造171个农污处理设施,全县终端日处理达19921余吨,污水设施环保检测水质达标率达94.47%。全面推行城镇路灯智能管控,保障全县24270盏城镇路灯亮灯率99%以上。二是在燃气管理上出力。联合住建、市监等部门,成立瓶装燃气 规模化整合专班,逐步引导规模化整合;6家企业共同出资成立 喜嘉燃气服务有限公司,并对中燃公司储配站进行技术提升改造;改造完成后,其余5家企业 将拆除燃气设施 作供应站使用;规模整合后,储配站由6座减至1座,储罐由955m³减至320m³,流动钢瓶由50万只减至30余万,送气工由500余人减少至300余人,全面降低燃气风险源头。创新瓶装燃气监管“一件事”集成改革,此做法被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肯定,在《法治浙江》刊登,作为特色经验在全省推广。三是在污水管网上着力。联合县治水办牵头编制《平阳县污水管网改造提升行动方案》,其中平阳县一二三级排水管网整治项目获长超期国债1亿元,拟与县盈泽公司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县执法局作为业主单位委托代理单位进行招投标,盈泽公司与排水公司作为具体承接单位,参与一体化运维项目具体实施。 (六)聚力“市容市貌”,城市风貌提升蔚然成风。 一是市容环卫主动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无害化处理率、资源化利用率均达100%;全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86.86%,易腐垃圾清运占比达29.29%,投放点监控安装使用率达95.7%,“定时定点”投放商业街、小区均达100%,均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全县共处置生活垃圾29.08万吨,创成省级垃圾分类高标准示范片区2个、小区10个,提升改造投放点20个。二是园林绿化增活力。筹划成立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平阳县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项目建设方案》,力争创成国家园林城市;提升改造公园4处、立体绿化3处、绿道2处,打造高质量开放共享公园绿地,在昆阳镇城北凤湖公园融入全龄友好活动场地、多元智慧化应用场景、“无废文化”宣传角等元素;建成区面积为11.67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率为40.05%、绿化覆盖率为42.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6.29平方米、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93.32%。三是渣土管理聚合力。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整治工作专班,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情况互通、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机制,全县19家运输企业、273辆运输车辆实施数字化监管,采取“盯守+巡查”、“错时管理+延时管理”模式,实现渣土泥浆产生、运输、消纳全闭环监管,立案查处未运行电子转运联单、车辆带泥运行等问题29件,行政处罚824700元。优服务暖民心,优化审批流程,自我加压缩减审批时限,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许可证由法定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缩减至5个工作日,全力提升审批效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日常业务工作存在困难。自2021年“建管分离”后,且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提速,精细化管理要求愈发严格,对相关业务工作要求愈加严苛,但资金保障仍未提高,甚至大幅下降,导致日常工作成效难以显著显现。特别是市政公用管理方面,比如公路上的标记、标识、标线、路灯的多杆合一、人行道的阻隔桩、石墩建设、人行道精细化管理提升、道路保洁清扫、户外广告管理等等。 二是联合执法效率有待提升。日常业务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周边县市区局,比如:渣土治理、宗教案件、养犬案件等,需整合力量、周密部署、联合执法、协同推进,但缺少相应完善的管理责任指挥体系,联合治理、联合执法力量分散、管理力度不强,齐抓共管的格局还需完善。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强基固本,党建业务同频共振。以继续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为目标,高位谋划,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创新破难的突破点。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与落实。强化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部门党内监督工作,用好谈心谈话“法宝”,对干部职工可能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以“线上+线下”、以案促学等模式,将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转化为教育资源,不断深化警示教育。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激发党支部活力,增强支部党员的光荣感、使命感。以“党建+执法”模式打造特色课程,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向聚合、深度融合。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二)建章立制,精细管理长效落实。持续加强对供水企业运行监督指导,继续实施城市公共供水规范化管理,加快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实现二次供水设施规范化运维管理,形成权责明晰、管理专业、监管到位的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新格局奠定基础;建立管网运维体系,2024年底计划昆阳、鳌江片区排水管网排查整治项目进场施工,2025年底前完成昆鳌片区排水管网整治,逐步实现厂网一体化管理。全力配合四大污水处理厂回购领导小组,牵头做好四大污水处理厂相关项目竣工结算等工作,力争2025年底全面完成对昆鳌、东海、萧江污水处理厂的回购工作。加强小区精细化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垃圾分类精准投放示范小区、试点沿街商铺二维码责任制等新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垃圾分类示范镇,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案例,将垃圾分类工作由“盆景”转为“风景”。促进园林绿化品质提升,稳步提升建成区绿地率和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大力推进公园主题化、儿童友好公园、提质改造公园绿地建设,力争创成国家园林城市。 (三)多措并举,执法改革攻坚攻优。持续发挥县综合执法指导办公室的统筹协调职能,针对执法改革趋势,加快适应调整,及时研究更多有效工作抓手。综合执法、司法行政“两局”进一步强化分工协作,常态化用好执法通报、三书一函等工作机制,形成更强统筹合力,确保改革推进力度不减、节奏不变。认真开展改革“回头看”,结合“聊天式”调研,对照各项重点任务,再“回头”梳理,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认真加以解决。坚持“统筹检查计划和任务、推动行政检查全上平台、提升行政检查质效”一体协同推进,加强行政检查数据分析,动态掌握各领域、各部门行政检查情况,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全力抓好涉企多头重复检查综合治理。进一步深化“亮码检查”工作,提高企业群众对“亮码检查”的关注度和知晓度。 (四)审慎笃行,综合执法绘就蓝图。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拓展深度与广度,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执行,2025年重点推动《平阳县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持续开展法治培训,定期组织执法队员进行法治教育培训,邀请行业专家、律师等开展专题讲座,解读最新法律法规,分享典型案例,增强法治意识和法律思维,提升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建立健全执法队员的激励机制,激发执法队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有案不办、办案拖延的进行追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助企惠企力度,在首违免罚清单和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更加具体、更加实惠的助企惠企措施。如减免部分行政费用、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等,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升企业获得感。 (五)久久为功,城市安全常抓不懈。依托桥医生平台,对现有道路、桥梁设施进行全面勘验核对与补充更新,做到“底数清”,实时建立“一路一档”、“一桥一档”,建立定期巡查机制,做到“按时巡”;落实隐患处置,做到“及时修”;督促属地乡镇做好城市道路桥梁日常运维工作,推进全县道桥维养一体化。完善路灯运维管理机制,督促开展路灯暗区改造,深入排查消除老旧住宅区、背街小巷、人行道横道、斑马线等照明暗区,确保路灯亮灯率99%以上;2025年谋划推进县域农村路灯纳入统一管养范围,争取纳入超长期国债上报。深化瓶装燃气经营企业规范化整合,待温州中燃能源有限公司储配站技术改造完成后,将其余5家储配站的燃气设施改为供应站点使用,2025年,完成7处瓶装燃气供应站规范化建设;2025年3月起,陆续关停涉及违法用地、以移动板房形式等设立的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全力推进“液改天”工作,重点对接昆阳镇、水头镇、麻步镇、腾蛟镇,力争2025完成县域内高层小区“液改天”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