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年,平阳县司法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全县法治环境、法律服务质效等得到全方位提升。现将平阳县司法局推进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聚焦依法行政,深耕法治政府建设。一是把牢合法性审核关。完善政府法律顾问聘用管理机制,择优聘用并结合律师专长分领域统筹协调,探索试行镇司法所、法律顾问列席乡镇三套班子会议等重大决策事项。今年以来,审核县政府规范性文件19件,审查党的规范性文件2件、政府合同22件、重大行政决策8件,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251条,县政府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书36份。二是严格行政执法监督。依托数字化行政执法监督应用,线上案件评查140余件,处理风险问题28个,制发《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5份。开展行政执法案卷线下集中评查,覆盖全县行政执法机关和乡镇的176个行政执法案卷,将评查结果纳入万人评议。三是发挥复议“主渠道”作用。高标准打造行政复议服务中心,联合县法院深入推进行政诉讼案前分流引导共计184件,汇编工作制度,推动行政复议全流程规范化建设;全年我县新收行政复议案件612件,办结497件,其中纠错38件、纠错率7.6%,调解、和解结案257件,调撤率达52.7%。 (二)聚焦法治为民,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一是发挥法援保障作用。法律援助申请、审批同步进行,对重大、群体性案件实行优先接待、优先审查、优先办理;严格落实认罪认罚制度,安排值班律师定点在县检察院坐班。今年以来,共解答咨询1826件,其中法律服务热线接通率100%,满意率98.07%,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782件,开展认罪认罚案件1453件。二是发挥普法强基作用。起草《平阳县中小企业法治公民素养基准(第一版)》,建成省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2个、市级2个,宪法宣传教育基地2个及我县首个国企法治文化广场。三是发挥律师专业作用。全县现有律师事务所13家,社会律师159名,同比增加19.5%,今年累计为群众、企业提供法律咨询3200余人次,开展普法讲座30场,开展线上政策法规宣传300余次。 (三)聚焦基层治理,夯实维稳安保防线。一是守牢社区矫正监管底线。率全省之先创建“风险+信用”应用平台,通过40个量化指标精准呈现矫正对象风险画像,对重点人员落实“一人一策”。2月代表全省参加司法部社区矫正调度会作典型发言,经验做法得到省司法厅高度肯定。二是健全完善多元解纷机制。深入探索调解服务市场化运行模式,1月全县首个民非调解组织依法登记;4月成立公证调解中心。推进个人品牌调解室“1+X”联合调解模式,发挥“彩梨姐调解室”“春姐调解室”等区域调解品牌引领作用。2024年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447件,涉及协议金额6.68亿元。《平阳多元解纷开启社会和谐新篇章》的经验介绍文章在《法治日报》刊登。三是规范落实安置帮教工作。发挥帮教协会作用,拓宽监地衔接覆盖面,携手县帮教协会首次跨省开展重点对象帮教活动,全年赴监狱开展帮教活动4次,构建司法所+派出所+协会+村社+网格员的“五+”走访模式,常态化做好安置帮教对象情况掌握摸排。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足 2024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新成效,但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如:人民调解员待遇水平偏低,导致调解队伍良莠不齐、积极性不高;行政复议新收案件数量突破新高,疑难复杂案件比例大大提高,案多人少问题突出;法治宣传手段较为单一,新媒体普法尚未形成矩阵,普法实效不够明显。 三、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有关情况 县司法局主要负责人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谋划推动法治建设各项工作,重大问题亲自跟进、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将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积极主动带头学法,全年参与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5次、专题研讨7次,全面学习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及重要讲话精神、《行政复议法》等与司法行政业务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四、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思路 (一)在依法行政履职水平上再度突破。科学打造高素质县乡法审员队伍,探索建立审查质效评价机制,提升评价结果在法治平阳考核中的比重。加强督纪联动,争取将法治督察纳入明年的县万人双评议当中,探索对全县各乡镇、执法部门实施县领导带队督导,重点对败诉案件复盘分析、合法性审查等薄弱环节严加检查,实现标本兼治。 (二)在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上再度突破。打造省级标准的县行政复议服务中心;完善“全员办复议”机制,积极探索行政复议陪议员工作机制,制定听证工作规则,提升听证工作水平。为全省行政复议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打下坚实基础。 (三)在两类特殊人群管控上再度突破。持续完善平阳信用+风险平台应用,促进人脸识别、声纹比对、轨迹预警等先进技术与社区矫正业务深度融合。发挥县安置帮教协会能动优势,强化社区矫正机构、监所、帮教协会、企业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的协作机制,实现惩戒教育、矫正管理、回归帮扶等环节的有机统一。 (四)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上再度突破。深化调解组织建设,加快县调解协会换届选举;加强与法院、第三方调解组织机构的合作交流,大力推广以磊叔调解室、公证调解为代表的市场化调解新模式,营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格局。 (五)在公共法律服务惠民上再度突破。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活动,做好农民工讨薪、群体性案件办理;系统规划新入职律师到司法所挂职锻炼活动,促进司法所法治建设与律师行业专业化发展深度融合;全面梳理我县推进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的创新做法与五年来守法普法工作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