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平阳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林聪 |
住所 | 平阳县昆阳镇会文路泽丰家园21-27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495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495 | 期末数(万元) | 537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指导全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检查、督促各乡镇、各部门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决议和工作部署;拟订全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规划和阶段性工作意见;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对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基层“文明细胞创建”活动的指导、检查、考核、评比等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326MB1847086T | 举办单位 | 平阳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平阳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在平阳县委、平阳县人民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县委编办的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管理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开展创建“三大行动”,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常态化开展专项督查行动。按照“起步就提速开局就争先”的工作要求,打好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局战。常态化开展专项督查行动,下发16期督办单,督办问题712个;对全县16个乡镇进行动态考核,每季度对建成区测评点位开展实地考察,系统同步上传问题7235个,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聚焦“烟头不落地”“车窗不抛物”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多部门联动开展“烟头不落地”专项督查和宣传活动,摸排全县296个灭烟柱安装点位,坚决遏制乱扔烟头行为。着力打造“无烟示范街区”、“无烟示范小区”、“无烟示范单位”等示范典型;联动执法、交警部门,开展“车窗不抛物”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市民日常,开展文明好习惯养成“3+N”行动。以“文明好习惯养成工程”为载体,一月一主题组织开展主题活动,结合曝光一批不文明行为,提升城市软环境,助力“强城行动”;全年累计开展文明出行主题活动42场、文明餐桌主题活动17场、垃圾分类主题活动279场,其他文明好习惯活动15场,覆盖人数达21.9万余人次。推进“迎园博讲文明强品质”专项行动,梳理十大“亮点”、十大“乱点”清单,以项目化、清单化形式推进落实;“强化电动自行车治理,提升文明出行环境”成功入选浙江省全域文明创建工作典型案例,报道于浙江日报。2.多元化选树“好人”“模范”,铸造“文明之魂”。纵向挖掘,注重深度——建立市、县、镇、村四级逐级推荐机制,将评选触角触及基层网格,深入群众,挖掘出群众身边的鲜活、不凡的好人好事,打造平民榜样。横向覆盖,拓展广度——广泛接受来自单位、社会组织、群众团体的推荐,关注各单位系统的推荐评选活动,如“劳动模范”“杰出青年”等,从中征集好人线索,挖掘先进典型。紧扣时势,突出热度——及时发现和选树一批舍身忘我、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关注新闻热点中的好人线索,主动挖掘对接,让新闻热点成为好人推选“预热场”,如跳入河中救人的快递员明云龙,跳桥救人的外卖小哥肖仁忠。今年以来,共产生“平阳好人”46例、好人工作室17个、“平阳好人·诚信经营践诺者”17个、新时代好少年100例,入选浙江好人1例、温州好人2例、温州市新时代好少年10例。同步开展好人“五进”系列活动,开展最美平阳人·平阳好人走进系列,让“好人”走进乡村,走到台前,弘扬道德理念、传播时代价值、宣传先进文化。成立第一批好人工作室,授予17位道德典型人物工作室牌子,为“平阳好人”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提供阵地支撑。3.打造“心育向阳·‘未’爱护航”未成年人品牌,打牢“文明之基”。该项目列入2024年全省、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件实事项目。主要从活动场地、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活动安排、管理制度、经费保障等六个方面,探索阵地标准化建设。建立标准体系手册。优化各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阵地布局,明确各自功能定位,安排相对独立活动场所,对阵地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做出具体规定,进一步完善阵地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落实各类阵地“十个一”举措。建强阵地师资队伍。组建了能策划、会组织、乐帮扶,愿助教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志愿者教师队伍,充分发挥联建单位资源作用,实现师资共享,县、乡镇、村(居)建立三级师资库,目前已组建160多位志愿者教师队伍。丰富阵地德育供给。联动相关部门,构建立体式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一体化课程体系,自主开发“春泥e学堂”资源共享平台,内置“阵地一键选课”“老师智能匹配”“活动即时调整”等高效率场景,充分实现各级阵地联动共享。截至目前,已经成功打造了鳌江镇东鳌村、鳌江镇友谊村、鳌江镇凤桥村、海西镇溪头村为县级未成年人活动中心试点。全县202家中心阵地,开展活动1200多场,服务未成年人近5万人次。4.以道德建设为基础,绽放“文明之花”。将德治融入基层治理,发挥“好人文化”的作用。打造具有平阳榕树文化特色和德治功能的“好人游步道”1条、“榕德之家”2个、“榕德议事亭”10个,并推出“榕议事”基层道德机制,榕通“容”,有“包容”之意,用“议”的方式,调和大家思想,进一步营造基层村(社)“崇德向善、勤俭节约、文明健康”之风。将文化活动多方融合,丰富德治建设内容。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依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举办“浙风十礼”“书香沁人心”“我们的节日”等实践活动,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一系列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形成人人参与,户户争创的浓厚氛围,使先进典型成为基层群众身边鲜活的优秀价值观榜样,提升村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创建乡风文明带,引领文明新风尚。推出凤卧镇“红都绿野”、山门镇“红韵乡风·文明诗旅”、山门镇“红韵乡风·文明诗旅”、水头镇“诗意朝阳”、南麂镇“碧海仙山”等多条乡风文明示范带,进一步激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潜力和优势,强劲夯实村舍自治基础,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鳌江镇获评全国文明镇,水口村获评全国文明村,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全国文明单位(预计12月份发文)。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创城工作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方面,因为中心人手不足、创建基础薄弱等原因,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兄弟县市取得的成绩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县城主城区的市政设施、道路设施、城市家具等基础设施短板明显,特别是老旧小区量多面广、停车位严重不足。城市管理还不精细。文明创建工作还存在“抓一抓、紧一紧,松一松、就反弹”的情况,还存在不少管理盲区,精细化管理水平还不高,常态化管理机制还不健全,一些城市顽疾、乱象还未真正解决。创建氛围还不浓厚。市民乱丢垃圾、随地吐痰、践踏道路绿化、乱穿马路等不文明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还不高,全民参与创建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2.典型选树缺乏有效抓手和载体。今年在基层减负的大背景下,县级暂停创建示范、评先表彰类项目,但市级以上好人仍继续评选,造成县级好人储备不足,给工作推进带来一定影响。 |
四、下一步打算 | 1.文明创建方面。紧紧围绕“全域文明”创建大格局,进一步夯实创建基础,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对标中央最新文明城市创建测评标准,充分调动创城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和联动性,以重点场所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为关键,查漏补缺,提质扩面,促进全域环境和城市品质整体提升;组织开展“文明创建进社区”“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旅游”“文明出行”等主题活动,让文明创建活动深入人心。2.文明培育方面。多元化、常态化开展各类“好人”“模范”选树工作,持续宣传、关爱、礼遇“好人”“模范”等各类先进典型;谋划建设“平阳好人馆”,让场馆实体运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在基层鲜活起来;挖掘各乡镇的凉亭、游步道、大榕树、驿站等载体,使“榕议事”德治品牌提质扩面;继续打造心育向阳·“未”爱护航——省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阵地标准化建设项目,力争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阵地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