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轻点,一分钟内完成申请;系统秒批,保函即刻抵达招投标平台。县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的“7×24小时在线秒出电子保函”服务,正在彻底改变传统现金保证金模式。今年以来,全县64个招投标项目累计开出20330单电子保函,为企业释放资金占用高达38.91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 电子保函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新型担保凭证,由银行、保险、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通过线上方式出具,具有与纸质保函同等的法律效力。当申请人未能履约时,担保人将在约定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实现了担保业务的电子化转型,更重塑了工程担保领域的服务生态。 “过去参与投标,动辄需要缴纳合同金额10%的现金保证金,资金周转压力巨大。”温州永昌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成功中标鳌江镇迎宾大道建设工程后深有感触:“现在仅需支付750元保费,就能替代原先50万元的现金保证金,节省的财务成本直接转化为企业利润。” 县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子保函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办理效率上。作为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的关键环节,通过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在线开立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担保凭证,有效解决了传统模式下企业资金长期占压的痛点。整个流程从申请、付费到出函、监管全部线上完成,既提高了办事效率,也杜绝了假保函等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电子保函正成为企业信用建设的助推器。金融机构在开具电子保函时,对企业的资质条件、履约记录等进行严格审核,使得信用良好的企业能够更便捷地获得担保服务,而失信企业则将面临市场准入限制。县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子保函不仅是金融担保工具,更是企业在招投标市场的‘信用通行证’,有助于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市场环境。” 自2019年10月首张电子保单保函落地以来,全县已实现投标保函、履约保函、质量保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函及预付款保函等工程担保全品类电子化。这一创新实践充分展现了“小保函推动大改革”的示范效应。 “释放近39亿元资金占压只是改革的开始。”县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持续优化电子保函服务,进一步畅通惠企政策落地渠道,为诚信企业减负松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