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月21日从温州市瓯海区有关部门获悉,由该区供销社、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农商银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打破原有机制束缚,共同出资组建的股份制公司——温州瓯海农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已顺利拿到工商执照,这两天办公场所已进入装修阶段。据悉,瓯海区旨在通过资本为纽带打造农村合作“三位一体”升级版。来自工商系统的登记信息显示,这是全国首家“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的股份制公司,计划年底开业。 组建瓯海农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瓯海区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年度重点改革项目。据悉,该公司注册1000万元,瓯海农商银行占54%、供销社占45%、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占1%。农产品电商、日用百货销售、商贸投资、庄稼医院、教育培训、仓储运输等皆是其经营内容。“我们想打破供销社、信用社、专业合作社三大农村组织‘粘连度’不高,有‘三位’而一体化不够的难题,通过公司化运作,探索市场化路子,共同打通农村‘最后一公里’的服务。”瓯海区供销社主任王献珍说。该区有基层供销社6家,各类服务网点100多家,农村专业合作社227家。 温州是“三位一体”的发源地。“三位一体”,通俗来讲,就是将农民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类组织融合在一起,增强为农服务的功能。早在2006年,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推动下,瑞安市率先开展“三位一体”试点,成立了由政府主导、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合作协会,浙江省委还专门在瑞安召开了现场会进行经验推广。此后,温州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从2006年的600多家发展至现在的11310家,社员20多万人。 不过,在“三位一体”实践中,仍存在着农民合作组织数量较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联接较松散的问题,特别是在信用合作方面,扩大农户信贷的有效担保机制缺乏,信用合作手段不多;部分地区供销社的供销合作作用在市场经济中丧失。 瓯海农商银行董事长潘志坚表示,农商银行本身就是瓯海区存贷款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是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充当的是信用合作的角色。新公司成立后,将申请设立供销社农信担保公司,创新登记方式,盘活农房及农民其他有效资产,扩大融资渠道。新公司还将提取一定比例的税后利润作为基金来源,设立专项资金反哺农业,探索一条既符合市场规律,又能持续反哺农业的“三位一体”新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