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平阳  > 民间典故

流米岩


  南雁荡山的晓岭上有一块大岩石,岩壁上有一个小孔,小孔上面刻着“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凸出的字,这就是流米岩。

  听说这流米岩在很久以前流过米。那时候,这地方还是荒野,深山冷岙,无路走。走泰顺,要兜一个很远的圈。大家真想开出一条通道来。可是,官府、财主勿肯出钱,穷百姓连肚子都填不饱,哪里来的钱雇工匠开山造岭呢?

  一年,山脚下几位老石匠眼看大家人这样经常绕远路来去泰顺,很不便,就商量着宁愿不拿工钱,也要替地方和子孙后代开出一条岭来。

  他们选了从皇思岙到晓阳山这一地段动工。旁边的穷苦人家被这几位石匠的行动感动了,也纷纷到工地相帮,砍树、斩藤、抬石头。

  这工程很大,短时间是完不了工的,地方人硬省出来给石匠吃的粮食,慢慢接不上了。

  一日黄昏,有块石岩上一下露出一个小孔,从小孔中流出雪白的米来,一直流到天亮才停止。大家把这些米收集起来,正好够第二日石匠和帮工吃一日,勿多也勿少。从这一日开始,每夜都是如此。这样一来,一帮石匠的劲头更大了,没多久就从岭头造到流米岩下,造好了全段路的四分之一。

  这时,山脚下的财主“老白眼”红了眼。他想:这流米岩流出来的米若归了自己,那该多好!他爬到山上对正干得满头大汗的石匠讲:“你这帮人日里干得这样吃力,黄昏还要到流米岩下接流米,我真过意不去。以前我太忙,冇给大家帮忙,现在空闲了,这每日晚上接流米的事,就交给我吧。”一帮工匠听他说得也有理,就答应了。老白眼高兴死了,他想接来的米只需给石匠帮工吃饭,多余的都归自己独吞。

  事情并冇像老白眼想的那样好,一连两日,流下的米正好够吃,并无多余。老白眼白白熬了两夜。第三日黄昏,老白眼偷偷把石匠工具箱中凿、铁锤拿来,等到夜深人静,左手拿着凿子戳住正在流米的小孔边,右手举起铁锤用力一敲,只听“当”一声,火星四起,刺得他睁不开眼。他稍一定神借着月光看时,小孔是大了一些,米却不流了。老白眼急得在流米孔旁乱凿乱敲,也冇用。

  因为冇了米,工匠们冇法干了,只好在流米岩到皇思岙的山坡上开了一条路痕。

  那个老白眼请了几个和尚念经,还雇了别地的石匠在流米岩上凿了“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想求佛来相助,结果都没用,流米岩以后再也冇流出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