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情报
警惕水稻细条病发生蔓延 一、预报依据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一种检疫性的细菌性病害,也是一种气象型病害。8、9月份的高温高湿或台风暴雨等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10月份的寒流有利于病害扩散蔓延。病斑上的菌脓,可借风雨、露滴、水流及叶片之间的接触等途径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不断扩展蔓延。据调查,目前我县细条病已经普遍发生,鳌江、麻步、水头等地部分田块发生较重,为严防细条病疫情的扩散蔓延,确保水稻生产安全,望各地在近期及时抓好细条病防治工作。 二、防治意见 1、加强管理。台风暴雨后,要及时开沟排水(保留田间3cm左右浅水层),不使水稻受淹,减轻病害的发生、传染、流行,又要防止因高温叶面蒸发量大,导致植株生理失水而枯死。完善肥水管理,避免偏施、迟施氮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 2、防治策略。对发病田块,立即用药防治,周围田块,也要喷药保护。发病重的田块,要连续喷药2-3次(每次间隔5-7天),药剂要求轮换使用,以确保防效。 3、防治药剂:可亩用①20%噻唑锌悬浮剂100-125毫升;②5%噻霉酮悬浮剂35-50毫升;③20%噻菌铜悬浮剂100-130毫升;④20%噻森铜悬浮剂100-125毫升(水稻白叶枯病防治药剂与细条病相同)。 上述药剂任选一种,加水30-45公斤喷雾,防治用药量可比预防用药量适当增加10-20%,施药时保持浅水层5-7天,防止田间漏水、串灌水,以确保防治效果。 三、安全用药注意事项 1、高温天气注意安全用药,提倡早、晚两头用药,施药人员在施药时配戴手套、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品。 2、配比农药必须按照规定的剂量称取药液或药粉,不得随意增加用量,严禁用手拌药,要求用工具搅拌。 3、手动和机动药械均不能左右两边同时喷,遇大风天气时应停止喷药。药桶内药液不能装得过满,以免晃出桶外,污染施药人员的身体。 4、急救措施:药溅入眼内,立即将眼睑翻开用清水冲洗10—15分钟,再请医生治疗;如溅入口中,立即用清水漱口催吐,保持安静,并立即携带药瓶或说明书去医院治疗。
5、建议使用农药安全间隔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