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平阳  > 红色地标

《平报》:在抗战烽火中 吹响时代号角




站在鳌江镇吉祥路上,沿着原鳌江镇政府大门,朝着对面正中央的小巷步行数十步,就看到了一幢二层老式洋房。在这里,诞生了党领导下在平阳正式出版发行的第一份报纸——《平报》。

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份小报在浙南和闽浙边的广大地区,宣传抗日,传播抗战讯息和革命真理,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

进入新发展阶段,平阳县传媒中心成立后,拥抱互联网,推动传统媒体向现代传媒转型,也给这份小报带来了崭新的“春天”。

小镇青年 心系家国

抗战全面爆发后,北平、天津、上海、杭州等地大学的鳌江籍青年师生王栻、陈德煊、吴景荣等20多人回到家乡,鳌江一时人才荟萃,为报纸的出版发行提供了人才支撑。

1937年8月14日,鳌江进步青年王栻、项经川、黄藻如等,创办蜡纸油印的16开小报《战报》(三日刊),在鳌江、城区、宜山、水头等地街头巷尾张贴,宣传抗日救亡思想,同时满足广大群众对战局了解的迫切需求。

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浙南特委非常关心鳌江青年的抗日宣传工作,先后派杨进、吴毓、胡景瑊前往鳌江,与王栻等进步青年联系,酝酿建立统一的青年抗日救亡团体,全面开展救亡活动。1937年11月,平阳青年抗日救亡团在鳌江王家祠堂成立。

在中共平阳县委和鳌江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救亡团组织了新生剧团,在鳌江、江南、万全、北港等地演出。同时,组织人员赴县城、鳌江等地,利用民间戏台演唱救亡歌曲,唤醒民众的民族觉悟,并经常在鳌江街头举行抗日演讲,宣传全民团结抗日。

小镇青年,展现出了情系家国、胸怀天下的情怀。

两次更名 初心不变

1937年11月1日,《战报》扩为8开,并更名为《平阳日报》。扩版后的《平阳日报》,第一版为社论和广告,第二版为国内战讯,第三版为国际新闻和地方新闻,第四版为副刊和转载的重要文章。1938年11月底,《平阳日报》被勒令停刊。

1938年12月3日,《平阳日报》原班人马“重出江湖”,经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注册,《平阳日报》更名为《平报》,扩为4开日报。报社办公地先借用鳌江中心小学前面娘娘宫的两间房子,后迁至康阜底的一座五开间二层洋楼。该洋楼由鳌江富豪白凯生于1916年建造,乡人称其为“白理楼”,呈走马楼状,坐东南朝西北,占地160平方米,建筑面积358平方米。《平报》在抗日战争初期,不仅在平阳公开发行,还兼及泰顺县和福建的福鼎县。

《平报》在发刊词中提到:“平阳人口虽有七十余万,但在‘八·一三’以前根本没有发行过日报,只有抗战的洪流,才使我们古老的家乡奠定了舆论中心的基础……”同时,该发刊词揭示《平报》的两重使命:一是“启迪和鼓励民众文化的提高,认清当前的任务,去为国家民族而努力”;二是“坚定民众对持久抗战国策的信仰心”。所以,副刊被命名为《持久》。发刊词还阐明报名的用意:“本刊同人更愿借‘平报’之‘平’字,与读者作持平之谈。”

1938年12月5日,《平报》发表社论,更是强调政治立场就是“抗日救国”。《平报》所刊登的前线战讯,使活动在山门一带的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红军了解到许多国内抗日战局发展的信息,为当时失去联络工具的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红军活动与决策提供信息参考。

作为平阳地区第一份日报,《平报》不仅可以揭示当时进步青年的革命思想,还可以窥见平阳地区的其他社会状况,尤其该报的副刊反映了平阳当时的文艺动态。

虽然,这是一份由一群小镇进步青年所办的小报,但是展现出来的却是他们心系家国、胸怀天下的大视野。

追本溯源 “纸”为你来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平阳报》创刊,而后几经停刊。2005年年初,更名《新平阳》,它们一脉相承,都是中共平阳县委机关报。

从1938年至今,80多年的时间跨度,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浮光一瞬,平阳大地的这一份小报,却记录着这座小城从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到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打造“千亿工业强县”的奋斗征途;从城市发展到社会百态……一篇篇报道,记录着这座城市每一次蜕变与成长。

2017年,平阳县传媒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开启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多平台融合发展的媒体传播新模式,成为传统媒体向现代传媒转型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从过去到现在,在铅与火、光与电、数与网的迭代中,平阳传媒紧跟时代步伐,以改革者的激情把媒体融合纵深推进。在融合的路上取得了喜人成绩,先后获评省媒体融合活力奖、省县(市、 区)“融媒体中心 20 强”等荣誉。

“纸”为你来,为读者而来、为城市而来、为梦想而来。传媒发展急速变革,任斗转星移山高水长,《新平阳》报将以当地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到中流击水,作融合飞舟上的奋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