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门户网站  > 乡镇动态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如何在实践探索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建设?12月16日,在昆阳镇举行的“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全力以赴打造温州大都市区共同富裕标杆县城”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昆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与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昆阳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擦亮了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4A级景区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教育强镇、省级文化强镇、省级体育强镇等一张张金名片。

昆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杰介绍,今年以来,昆阳镇坚决扛起打造“首善之区”、展现“首位担当”的新使命,真抓实干、加压前行,经济社会实现稳步提质。1~10月,全镇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4.79亿元,同比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58.09亿元,同比增长40.61%;外贸进出口总额5.37亿元,同比增长31.48%,有力实现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战赢”。

勠力同心 锐意进取

◤ 坚持优结构、稳增长,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创新动能更加强劲。2022年,昆阳镇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11个,技术交易额达2.47亿元,任务完成率全县第一。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数字商务产业园二期建成投用,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49亿元,同比增长11.7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3.1亿元,同比增长23.1%。乔治白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浙江省智能工厂”,一鸣成为全县首个列入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

产业转型加快步伐。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完成规上工业研发费用1.39亿元,同比增长14.3%,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7.5%。注重集约高效,开展工业企业低效用地“连片整治”,完成“三未”低效工业项目整治141亩,不规范使用厂房整治1.72万平方米。总部经济稳步增长,新增注册总部回归企业4家,累计完成总部回归实缴税收2.35亿元,完成率全县第一。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新注册工贸分离企业5家,完成限上批零住餐销售(营业)额62.09亿元,同比增长41.56%,限上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16.79亿元,同比增长23.1%,总量均为全县第一。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实施“凤凰行动”“雄鹰行动”“雏鹰行动”,出台《昆阳镇鼓励经济发展的若干扶持和奖励办法》,建立小升规企业后备库,入库“小升规”后备企业15家,新增“四上”企业4家。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简办照流程、压缩办事时限,新增市场主体2966个,增速12.98%,市场活性不断增长。加大助企纾困力度,下派助企服务专员106名,协调解决企业土地供给、项目审批等各类问题136个,有序完成留抵退税1.68亿元,真正为企业破解困难、助推发展。

◤ 拓空间、美环境,城市能级不断提升 ◢

促进提质扩容。今年,昆阳镇结合“三区三线”划定,科学谋划昆阳总部经济园、城西智慧产业园、城南数字塑包产业园等项目,努力为昆阳未来发展预留空间。紧盯项目时间节点,30个县重点建设项目全速推进,完成投资20.26亿元,完成率82.42%。土地要素有效破解,完成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土地清理1614亩。政策处理有序推进,昆鳌协同区、城东商住用地政策处理取得突破,累计完成征地2677亩、房屋征收576间,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城市更新。推进老城区凤凰涅槃,启动31个老旧小区改造行动,规模全市最大,目前已完工9个,完成投资4350万元,国土公寓、九凰花苑等成为老旧小区改造样板。畅通城市脉络,加速推进昆鳌路扩宽、高速北互通、港站城大道、智慧园区五纵七横道路网改造等交通项目建设,城市框架全面拉开。聚焦风貌提升,打造凤湖城市新区风貌样板区,考核验收全市第一,绿化补植7370平方米,前三季度园林绿化率全市第一,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居民幸福感不断攀升。加速全域美丽,“三城同创”取得阶段性成效,顺利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省级实地测评,国卫县城复审通过省级考核,美丽城镇首批32个建设项目全部完工,高分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开展全域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梳理431项重点整治任务清单、2124个微网格问题清单,累计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8.6万人次,1~10月全域美丽考核全县第一。系统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新建、改建雨污管道17.1公里,平瑞塘河(昆阳段)水系生态修复工程、蒙垟山塘综合整治工程竣工验收,完成全镇水域无乱点河道创建,全域水质不断向好,获评市美丽乡村建设成绩突出集体。

◤ 谋共富、促融合,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2022年,昆阳镇稳定粮食产量,完成粮食播种4.6万亩,统防统治比例超90%。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成高标农田建设2403亩,垦造耕地(旱改水)338亩,完成粮功区优化调整,粮功区面积超17000亩。开展农业抗旱,购置水泵79台、新挖水井8个,搭建临时拦水围堰11处,实施一喷多促1.6万亩。大力实施机械强农,上林垟高标准农机服务中心、金山现代农业中心建设全面提速,新增旋耕机、插秧机等现代农业机械77台。

乡村旅游亮点纷呈。以未来乡村建设为依托,谋划乡村旅游休闲度假项目,通过整村土地流转、村企共赢分红,落地温州首个丛林型卡丁车基地——哈林野奢卡丁车基地、省“四十百千”重大文旅项目珑玥潭景区、稻虾共养基地(二期)等12个精品旅游项目,辐射带动沿线10个村落、4000余户村民,每年可吸引游客量超60万人次,实现村集体增收超1000万元,西北片未来乡村获评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全力开展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创建,鸣山非遗文创街区获评温州市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平阳历代”陶瓷博物馆获评省级乡村博物馆。

共同富裕成效显著。积极盘活农村资源,完成村集体总收入13506万元、经营性收入725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6.99%、56.88%。抓紧抓实民情“三最”表,全面排摸全镇低收入农户961户1606人,实行社会兜底保障,实现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保险全覆盖。成立平阳县首个“先锋助共富”联盟,通过机关部门挂钩帮扶村居的方式,获得上级帮扶资金1620万元,实施项目建设10个,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 兜底线、办实事,民生事业切实改善 ◢

公共服务更加完善。今年,昆阳镇全面打响“学在昆阳”品牌,完成启航幼儿园、森林幼儿园、世纪之星幼儿园等3所幼儿园“民转公”工作,昆阳二中(二期)、昆阳二幼建成投用,上林垟村、市民公园成为2星级和3星级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点。加快推进“健康昆阳”建设,新建、提升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县妇幼保健院、昆阳中心养老院加快建设,温州太一人和养老院全面投用,新增床位600张。着力繁荣“文化昆阳”事业,木偶生态文化园、坡南御史馆建成投用,体育场、雅山历史文化建筑集聚点等文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坡南城市书房和璟祥城市书房建成投用,成功举办“一月一主题”文化艺术表演10场,参与群众5500人次,造浓新时代乡土文化氛围。

民生保障精准有力。安置建设有效提速,前宕三期、平师路口、城东新区G15等4个安置房实现交付,南门片安置房、西直街安置房、B59安置房等18个安置提速项目加快推进。慈善工作书写新篇,获捐2000万元成立“共同富裕慈善基金”,率全市之先实现全镇村级慈善工作站全覆盖。基层治理模式创新,以“百姓码”赋能红色微网格,实现“人—址—事”精准匹配、民情管理在线闭环,步廊村和练川村荣获省级善治示范村,龙安村获评省级民主法治村,湖屿村入选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疫情防控无遗漏,充分发挥个体医协会作用,成立全县首支核酸采样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2+5”多元宣传,做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开展“无脚本+闭卷考”全流程实战演练超百场,创新推出“数字网格”,连续多日上榜全市排查管控较好前十乡镇,交出零失管失控高分答卷。除险保安无盲区,开展平安建设“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治5处,道路安全隐患点整治53个,查处食药安全、土地违法、环境污染等案件86起,森林火灾隐患整改153处,117间城乡存量危旧房全面清零,社会稳定基础进一步夯实。

聚焦共富 答记者问

会上,现场媒体对昆阳镇在全力以赴打造温州大都市区共同富裕标杆县城过程中推出的创新举措和重点项目颇为关注,抛出了一个个提问。

提问1: 促进全民共富、全面富裕、共建共富和逐步共富,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作为平阳县城所在地,昆阳是如何破解共同富裕道路中的障碍,按下共同富裕的“加速键”?

昆阳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苏志永:

今年以来,昆阳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各项工作要求,攻坚克难、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答好“扩中提低”答卷,西北片未来乡村入选全省首批未来乡村,1~11月,农村样本点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20.7%。

一是聚焦全域美丽,将共富图景绘在群众眼中。我们依托塘河水脉、千年文脉,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聚焦水生态修复,沿线村居齐心协力抓治水、攻环境,平瑞塘河(昆阳段)全线创成“水美乡村”。坚持一村一品、村村精品,实施25个总投超1.2亿元的特色村居打造工程,改造民房外立面30余万方,打造美丽庭院300余间。一体式推进“新基建”,实施万石线改造工程,加快打通西北片全域交通网络,提前布局生态停车场、游客中心,为打造省级旅游度假区积蓄势能。

二是聚焦富民产业,将共富机遇送到群众门口。我们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做好资源与产业转化文章。鼓励企业联村居、先富带后富,落地3个亿元级产业帮扶项目,依托万亩良田发展农旅产业,落地全市最大稻虾共养基地、首个沉浸式卡丁车基地。积极探索村社抱团发展模式,31个村抱团入股安建混凝土,每年分红达160万元,村均入账5.2万元。下步,我们还谋划了一鸣牧场、子久黄茶园等连片带动项目,构建30亿元农旅融合圈,推动产业从“盆景”向“风景”迭代升级。

三是聚焦普惠共享,将共富底色绘进群众心坎。我们全力优服务、强治理,让群众生活更有幸福感。围绕“一老一幼”,全力构建老年友好、儿童友好场景,打造5G云诊室、辐射16村邻里食堂,成功创建3家市级教育研学基地,创成全国首批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织密治理“微网格”,全市首创“百姓码”,9大类80多项便民服务“码”上解决,“百姓码”助力全员核酸检测模式全县推广,“百姓码”入选全省数字政府专班会议,被评为全省数字化改革门户优秀应用。

下步,我镇将一盘棋推进“塘河粮仓·五彩乡村”建设,将惠民举措落得更实、富民产业做的更强、安民基础扎的更牢,奋力交出共同富裕昆阳答卷。

提问2: 2021年12月24日,平阳县凤湖公园城市新区风貌样板区入选浙江省首批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建设名单。名单公布后,昆阳镇将凤湖公园城市新区风貌样板区作为昆阳镇的共同富裕示范区去打造。请问,经过一年的推进,凤湖公园城市新区风貌样板区创建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昆阳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金其栋:

平阳凤湖公园城市新区风貌区位于平阳县昆阳镇核心区域,是浙江省首批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试点,规划面积约217公顷,是经由沈海高速进入平阳的重要城市门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区位便捷通达。风貌区按照“一网两轴,风采四区”提升框架,围绕“生态凤湖·文化窗口·未来样板”三大定位,通过“以点带面、连线成片”,进行N个场景打造,今年共完成18个工程,项目建设投入资金9.6亿元。具体成效有以下三点:

一是以绿色宜居绘就生态底色。我们以城、水、人协调肌理关系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好自身优渥自然禀赋与城建品质,推动区域风貌整体提升。以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实施瑞平塘河(昆阳段)水生态修复工程,修复水域面积43万平方米,瑞平塘河(昆阳段)获评省级美丽河湖。应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绿地、步道、停车场等场地实现雨水“慢排缓释”,凤湖公园成为平阳首个省级湿地公园。着力打造“链状集群式公园环”,全线贯通9.8公里滨水景观绿道,完成沿河绿化景观1.2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16平方米,让群众享受“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的优美环境。

二是以文化铸魂留住历史韵味。我们以敬畏之心守好昆阳千年根脉,在传统与现代、改旧与新建的交织碰撞中,为样板区注入新的生命动力。以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鸣山村为载体,将清代蔡心谷故居等八大古宅改造为乡村博物馆、现代简约婚礼基地和家风家训馆,引驻温州文人瓷、浙江老字号回生堂等省市非遗产业26家以及公望教育、淳希手工等优质文创商户20余家,挂牌南拳非遗传承基地等20个活动基地,开设古琴、刺绣、瓷板画等游学项目12个,街区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年收入达5300万元,有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三是以未来思维构建人本家园。我们以“需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将样板区创建与城市建设、未来社区有机结合,营造共建共创共享的良好氛围。以集成应用为突破口,构建凤湖未来社区智慧驾驶舱,上线一批便民应用,为居民、商家、物业提供数字化工具,推进“人本化、数字化、可视化”智慧小区建设。完善城市道路慢行系统,配置智能健身绿道、全息互动系统,形成综合立体的交互路网。提升“10分钟生活圈”,通过小区架空层提升、闲置绿地改造,新建社区会客厅、健康养护中心、百姓健身房、城市书房、公园BOX等20余处邻里场所,打造交融交心的邻里共享空间。

下步,我镇将持续优化凤湖公园城市新区风貌区建设成效,努力推进风貌区美丽量变向意象质变的转变,让富春山居图昆阳画卷美得有支撑、美得有底气、美得可持续。

提问3: 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昆阳镇党委政府带领群众努力做好慈善工作,率全县之先推进村级慈善工作站全覆盖,降低了不同群体之间的隔阂,推进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成效显著,昆阳慈善分会被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命名为第三批省级示范慈善分会。请问,昆阳能否向大家分享慈善工作方面的好做法?

昆阳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 谢作军:

近年来,昆阳镇慈善分会在上级慈善总会的精心指导下,动员全镇上下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坚持“党政领导、规范建设、全民参与”,有力地推动了我镇慈善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以慈善工作站全覆盖为重点,夯实共同富裕基础。村社慈善工作站既是慈善工作面向低收入家庭的前沿窗口,又是撬动社会资源、做好基层慈善的重要载体,更是巩固精准脱贫成果、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我们切实把村社慈善工作站建设纳入工作重点,以“共同富裕慈善基金”为支点,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镇村联动的慈善网络,截至目前,我镇已在全市乡镇中率先实现48个村社村级慈善工作站全覆盖,共募集慈善帮扶基金1480万元。

二是以乡贤助力为抓手,积极拓宽募集渠道。借助“乡贤+慈善”工作机制,鼓励爱心人士和企业创立慈善帮扶基金和慈善冠名基金,调动筹资积极性。目前全镇各类冠名基金合计5个,总规模3030万元,其中,鲁建仁共同富裕冠名基金2000万元、黄克锁助学奖学冠名基金600万元。号召社会定向捐资,一鸣、乔治白、安建混凝土、圣诺、显峰、金萨克、四季优美等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身公益事业建设,近年来,定向捐资款项达2.16亿元,为凤湖公园、中心养老院、善粥阁等公益建设贡献力量。

三是以困难群众需求为导向,提升慈善救助实效。积极发挥慈善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围绕助困、助医、助学、助残、抗疫救灾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帮扶活动,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今年以来,举办“九九重阳老人慰问”“爱心昆阳·圆梦大学”“春节慈善晚宴”等活动26场,共支出善款390万元,惠及4000人次。聚焦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在湖屿村率先成立慈善助残助困帮扶示范基地,通过扩大稻虾养殖规模增设就业岗位,每年可带动村集体增收68万元,切实增加了当地残疾、贫困家庭的收入,使70余户低收入家庭受益。

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弘扬慈善文化、发展慈善事业,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活动的积极性,以“村村有站、人人得福,富的乐捐、贫的受益”的基层慈善新局面,让慈善力量在基层村社生根发芽,在共同富裕的赛道上领跑示范,结出“处处守望相助、时时安心舒心”的慈善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