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门户网站  > 乡镇动态

新年逛“新”街 我县新增一条市级著名商业街(区)


在昆阳寻热闹繁华处,不少人首推鸣山村非遗文创街区。最近,这条平阳的网红街区跻身“第九批温州市级著名商业街(区)”。现在的鸣山村非遗文创街什么样?做示范的“好学生”是怎样炼成的?

一水两世界,隔岸分古今。走进鸣山村,尽收眼底的小桥流水、黑瓦白墙、水车喷泉,岸边古树苍翠欲滴,冬日暖阳下的河面泛着阵阵涟漪。近年来,鸣山村充分发挥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和人文优势,做足生态文章,以“月亮工程”和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重点村建设为契机,推进水岸联动和水乡文化建设。

在向绿而行的生态之路上,鸣山村通过村居立面改造,统一打造瓯越民居,并将清代时期的蔡心谷故居等八大古宅改造为乡村博物馆、非遗体验馆、现代简约婚礼基地和家风家训馆,形成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景观点。

“环境好了,来鸣山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也会开展一些个性文化体验,比如每年元旦举办的鸣山民俗文化节,还有常态化开展的武术擂台表演、非遗技艺现场秀、少儿手绘创意灯笼展等活动。”鸣山村党支部书记尤永明介绍。

如果说宁静美丽的江南景色是鸣山村非遗文创街区的招牌,那厚重的非遗文化就是它的名片。看似普通的村落里,藏着一抹江南诗意,氤氲着传统非遗文化带来的浪漫。温州市非遗蛋画代表性传承人叶立辉的蛋画店就开在这条街上。他告诉记者,鸣山村引进非遗的政策是他在这里开店的契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宣传将非遗技艺传承给更多人。谈到客流量,叶立辉说这几年在这边做得挺好,客流量也挺大的。

从叶立辉的话头里,记者了解到,为打造非遗特色村落,鸣山村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流转村民闲置房屋,对进驻鸣山村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工作室给予减免2-3年租金的政策支持。目前,包括平阳黄汤、平阳九蒸九晒姜茶在内的26家非遗产业及代表性传承工作室入驻该村,形成了独具平阳特色的集聚规模效益。

同时,该村原有的“非遗一条街”通过不断提档升级,成功被打造为“非遗文创自由经营街区”,并设立“无固定场所经营区”,集中展示平阳县非遗项目,带动了乡村旅游“非遗热”。各具特色的精致空间,让街区更宜人、宜游、宜赏。

非遗夜市也是鸣山村文旅融合的又一创新之举。每逢周五,该村沿河及主街会设置近百个摊位,平阳蛋画、木偶戏、太平钿剪纸、糖画制作等各种非遗项目云集,有吃,有看,还有得玩,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据统计,“非遗夜市”日均游客量3000余人,周末或节假日更达6000余人。游客的增多,也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翻一番。

据悉,温州市著名商业街(区)是指温州市域内有一定规模的,能够满足人们对商业的综合性或专业性消费需求,商业及服务设施高度集聚,以带状街道建筑形态为主体并向周边适度延伸,具有较强区域辐射力或行业影响力,实行统一管理的繁华街道或街区。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商业示范街(区)实行的是动态管理,每三年复评一次,对管理不善或经营消费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导致著名商业街美誉度下降,或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不符合认定标准的,可采取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取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