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  > 游览路线
索引号 001008003008020/2024-143772 主题分类 旅游
组配分类 游览路线 发布机构 平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生成日期 2024-10-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慢慢看,坡南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

经过一年半的改造,坡南历史文化街区完成了有机更新的一期工程,并于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开街。尽管国庆七天长假五天有雨,但依然有39.7万人次到访。



△坡南历史文化街区国庆开街实景图

坡南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一期工程投资3.5亿元,包括坡南历史文化研究、基础设施改造、水系治理、历史建筑修复(吴承志宅、周乃堂宅、彭宅、瑞宅)、旧有建筑改造(井园、台阶宅、凤凰里)、沿街建筑立面整治,新建了宕垟里游客中心、宕垟里公园、东岳观文化广场、梧桐广场,还改造了泛光照明系统,新增了大型实景光影水舞秀和智能化管理系统。正在建设的二期工程,包括通福门千年驿文化广场、龙潭剧场、证真寺祈愿广场、迎坡阁修复、步青纪念馆新建、县小广场改造、周大丰市场修复、大份二份余宅修复、坡南精品酒店改造、山上茶室新建等。




坡南历史文化研究



平阳,建县于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始称始阳,也称横阳、罗阳、昆阳,至今已有1741年历史。梁乾化四年(914),吴越王钱镠平定横阳之乱,取横阳既平之义,改名为平阳。

平阳城自古为山水形胜之地,岭门山、九凰山东西对峙,龙山在南为屏,鸣山居北为障,古城地处四山环抱之中。   


 △平阳县城空间演变图


△平阳县城空间结构图

坡南街,位于平阳古县城之南隅,岭门山(也称凤凰山、东门山、东山)和九凰山(也称昆山、西山)两山夹岭之南坡。从通福门(岭门)至坡南河头,西北高东南低,略有缓坡,故名坡南,全长1400米。若再往南到夹屿桥,则全长为1700米。2012年,坡南街被命名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街区。

坡南街发端于唐代初年,得名于明代中期,最终全部成形于清康熙九年(1670)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坡南街作为一条千年古驿道,曾是浙江通往福建的必经之路。南来北往的货物,在坡南河头下水,走西塘河,过萧家渡,经灵溪到达桥墩,过分水关,进入福建境内。清末民初,温瑞、瑞平河轮开通,货物全部依靠内河航线运输,坡南街更成为人货集散的要地,法院、警察局、报社等行政机关及中小学校均驻坡南街,带来大量人流,促进商业繁荣。这种商铺林立、热闹繁荣的景象延续了数百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才逐渐消失。

坡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北起通福门,南至平师路,东至昆鳌路,西至沿山路,总面积35.16公顷。

我们聘请平阳县历史学会相关专家对坡南街区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研究,整理出版了《千年驿 凤凰里——坡南街区历史文化资源概览》,全书详细研究了河流变迁、人口迁徙与坡南街巷形成的过程,具体研究了坡南街区所有的古隘口、驿道、学宫、书院、寺观、古桥、古井、古塔、牌坊、名人故居以及晚近民居商铺、非遗文化等等,希望通过系统梳理坡南历史文化资源,用于当代有机更新。 

△坡南街历史发展轨迹图



坡南有机更新原则


改革开放之后,坡南街有过几次小规模的整治,但是,如何系统地、持续地进行有机更新,依然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我们通过一次次的实地调研访谈和历史文化研究,希望坡南的有机更新能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坡南街始建于唐,历经宋、明、清、民国至今千年的风雨洗礼,形成不同年代的建筑风貌。我们不能为了所谓的风格统一,将其表面刷成一种颜色,而应保留不同年代建筑的不同风貌;我们也不应简单地坚持修旧如旧,再做一个假古董;我们应该坚持旧的就是旧的,新的就是新的,让新旧产生有趣的碰撞,呈现层层叠叠的历史,产生时空交错的场所变换感觉。

第二,坡南街作为一条单向的线性街,北段相对较陡,南段相对平缓。但是,从今后商业文旅运营角度来讲,单一的线性街是乏味的。我们更应看到,在主街的二边,还有无数的街巷和里弄,可以环通,可以将高低错落的巷道里的特色民居、寺庙、古井、古树以及二侧的山体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探索感的在地文化之旅。所以,坡南街的有机更新不仅仅是一条主街的更新,而应该是整个坡南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       

△坡南街巷肌理图

第三,坡南是山水之间的坡南,与自然共生的坡南。东有岭门山,西有九凰山,北高南低,层层叠叠,高低错落,有五条水系从山脚流落到中间的暗渠和坡南河,最后归集到宕垟河。主街沿河而建,街边屋后,大树成荫,人与建筑与自然共生。所以,我们要梳理五条水系和街边河流,让它更近人、更清澈、更欢愉。我们要保护好山体和大树,让它继续福荫后代。

△山水之间的坡南


△人与自然共生的坡南


第四,我们要保留原住民的生活状态,让它成为具有强烈生活烟火气的活着的历史文化街区。要对原住民的房屋、周边环境、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让原住民有强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要兼顾原住民生活与外来游客游玩的关系。

第五,要利用政府平台公司已征收的厂房、民居等,按照业态规划进行针对性改造,来引导整个坡南历史文化街区业态的调整。同时,要引导原住民自己开店经营或出租经营,来丰富完善街区业态。

第六,作为一个县城的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业态的调整首先要让当地人有惊喜感和自豪感。一个看了许多年、喊了许多年、要改一直没改的破旧老街,今天终于新生了。我们希望,它既保留了记忆中的味道,又在传统中透着一种大城市才有的时尚,让人惊喜,让人自豪,不仅自己常来,只要来个亲戚朋友就迫不及待地带人来。这是一个生长着的坡南,一个面向未来的坡南。

△坡南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总平面图



基础设施改造


坡南街区原有市政基础设施非常薄弱,没有污水集中收集及处理设施,停车位及公共卫生间严重缺乏,消防道路及消防设施无法保障消防救援的顺利到达,为了保证文旅人群的新增需求和提升原住民的生活质量,我们对大街小巷里的污水、雨水、供水、电力、通信、消防等管线进行了综合改造和提升,并新建了3个公共厕所和5个停车场,新增了457个停车位。 


△坡南街区基础设施建设图


△坡南街区综合管线建设图



水系治理


坡南街区东有新罗溪、七弦溪,西有岭门溪等,共有五条溪水从山体流入暗渠或坡南河,最终汇入宕垟河,形成“溪、涧、渠、河、湖”的因势就形的水系统。我们重新梳理水系,优化现状水系景观,针对不同水岸特点,建设溪园、宕垟里公园、塘河公园,对水系驳岸进行改造提升,塑造丰富的极具地域特征的水岸空间,局部还恢复了古塘河驳岸。

同时,我们还新建了日处理2万吨的水质循环净化系统,通过自然生物过程和物理化学方法,去除水体污染物,高效、环保地提升水质,保证水系流量,改善生态环境。


△坡南街区水系图


△溪园设计效果图



历史建筑修复


对于历史建筑,严格按照文保要求,采用修旧如旧的修复策略,并注入博物馆、陈列馆、茶室、书店、素餐厅、文创店、特色针灸等新业态。一期已完成吴承志宅、周乃堂宅、彭宅、瑞宅的修复,还在对周大丰市场、大份二份余宅、迎坡阁等进行修复。   


△历史建筑现状图


△历史建筑修复图


△吴承志宅修复对比图

 △周乃堂宅修复对比图

△彭宅修复对比图


△瑞宅修复对比图


△瑞宅室内实景图


△大份二份余宅修复效果对比图


△迎坡阁修复功能图

△周大丰市场修复效果图


旧有建筑改造

1、井园


井园位于坡南街北段西侧,靠山边,场地里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和一口古井(红门井),山边和溪边都有传统溪石石砌挡墙,边上有一间经过多次加建、屋顶丛横交错的一层危房。设计保留了古树和古井,加固了山边和溪边的石砌挡墙,在原址适当后退以现代简洁的语言重建了一层坡顶建筑,致敬原有多次加建老房。并利用后退空间,创造更多灵活的灰空间,打造无界老街空间体验。靠着街边溪流,增设了吧台,可以坐在室外与来来往往的人流产生眼神互动;在银杏树下,增设了木偶小戏台,还设有投影互动艺术装置,增加沉浸式游乐趣味;利用古井,设计了一处可供人嬉戏互动的景观水池,不仅可以感受夏日清凉的乐趣,还能回忆起往昔老院子里冰镇西瓜的美好回忆。   


△井园改造对比图


△井园改造实景图


2、台阶宅


台阶宅位于坡南街北段西侧,原为二层小楼,依山而建,沿街退出一大片空地,在老街密集而逼仄的连续界面上破开了一道口子。重建遵循原有建筑形制,以旧宅轮廓为基础勾画布局,仍以一片平台衔接主街,建筑主体叠阶而上,搭至后山。为顺应山势,二层主体也后退一跨,形成“街道-平台-露台-屋顶-山体”似台阶一般拾级而上的格局。选材上,以青绿瓷砖呼应后山的青竹绿树,同时也致敬与原有建筑同时代的同色瓷砖。


△台阶宅改造对比图


△台阶宅改造实景图


3、内配厂改造成凤凰里


平阳县内配厂是坡南街区里面占地最大的工厂,改造充分保留了原有大跨度厂房的墙体和屋架,保留了原有的历史记忆和符号,通过结构加固,赋予新的业态,构架独特的厂区更新商业。

东入口紧邻坡南街,采用与老街材质相同的旧石板台阶,既化解一米高差,同时也为老街创造为数不多的临街休息停留空间。以传统灯笼为原形,用参数算法形成的灯笼矩阵,形成入口标志性景观。   


△凤凰里改造设计总平面图


△内配厂改造为凤凰里对比图


△凤凰里东入口实景图

4、坡南精品酒店(在建)


坡南精品酒店选址在原内配二厂厂区,与坡南老街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远眺东西两山,南临宕垟河,闹中取静,视线开阔,景色迷人,是建设精品酒店的理想之地。原厂区内有一栋大跨度厂房,设计在保持厂房整体体量造型基础上,对外立面进行优化提升,并植入酒店公区的功能。酒店客房区则延续坡南街肌理,通过相近的空间尺度和院落式的空间组织结构,引入平阳非遗文化元素,提供一种在地的游园般的居住体验,创造一个精致休闲度假人文主题精品酒店。  

△坡南精品酒店改造对比图


△坡南精品酒店改造效果图


新建建筑

1、宕垟里游客中心


在坡南老街的对面,隔着水面,建设一个中式风格的游客中心,这是一个不会犯错的设计。但是,如果把视线抬高,就会发现,游客中心的位置,不仅在老街的对面,更在山水之间,东有凤凰山,西有九凰山,南有龙山,处在通福门到龙山的主轴之上。让人为难的是,在它的四周,不仅有小尺度的中式传统民居,还有大尺度的现代厂房建筑和木偶剧场,还有洋房和高层住宅,高高低低,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如何利用新建的游客中心来协调与周边建筑及山水环境的关系是设计的重要任务。经过与设计师的反复讨论,我们达成一致意见,游客中心作为一个小体量建筑,它应该是现代的、纯粹的、低调的,但又充满着持续的、慢慢释放的力量,尤其是它的水中倒影,顶部被覆盖住的温馨内光外透并倒影在水中,成为周边一切的注意焦点,就像一个白衣少年持剑伫立在闹哄哄的十字街头,街头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以,设计师希望宕垟里游客中心依托周边山脉,以老街为背景,以龙山源为概念,连接山水,寓意千年坡南,回到源点,孕育新生。采用六相园融形态,两个旋转的气旋相互揉合,气韵流动,寓动于静,蓄势于形;环抱于山,又附着于地,以简洁纯净的形式,与地景结合,回应周边复杂多元的建筑风格及尺度,让周边各处远眺形成一种安静的视觉锚点,让场所氛围宁静。



△宕垟里游客中心实景图


2、山上茶室(将建)


场地拥有从高处俯瞰坡南老街的绝佳视野,现状基本被杨梅林覆盖,有若干林间空地和一条灌溉水渠。设计致力于最大化利用场地资源,以最小化介入为原则,以见缝插针的方式,植入若干小体量形体,梳理串联场地景观,打造一个舒适的茶歇场所。建筑以山间石屋为主题,融于自然,隐于山林,建筑形体依山势而立,顺山势而建,形成和谐的山地风貌建筑景观。


△山上茶室场地与效果图


建筑立面整治


对保留建筑的沿街立面进行适度整治,拆除有视觉污染的违章棚架和构筑物,认真研究原有建筑表面材料的材质、颜色和质感,在原有建筑形态上进行外墙、门窗等表面材料的适度翻新,对空调机位、落水管等进行适度规整,强调时空共存与交错,保留各个时期的建筑与生活场景,让新老建筑在历史沉淀下来的空间肌理上继续生长。


△坡南街北段立面整治对比图


△县小广场沿街建筑立面整治对比图


公园景观

1、千年驿文化广场(将建)


通福门是平阳县唯一保存的古城楼式建筑,是平阳古城的象征,也是平阳古城南北轴线的焦点和浙江通往福建的千年古驿道的要隘,是坡南街的起点。通福门东有岭门山,西有凤凰山,两山对峙,状如斗牛。

千年驿文化广场位于通福门北侧,作为坡南历史文化街区的前广场,充分利用山川地势,以层叠的覆土建筑(北游客中心、公共卫生间)及景观台地,构建多层次的风景系统,复现两山如斗牛的关隘意象。


△通福门现状与千年驿文化广场效果图

 2、龙潭剧场(在建)


在通福门东南侧,岭门山脚因早年挖矿留下一段崖壁,风吹雨打之后,形成一幅天然山水画。设计巧妙地利用现状崖壁下的天然积水形成“龙潭”,从潭中引水泵至崖壁顶端后跌落成瀑布,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意象;围绕龙潭设有户型的建筑及水中戏台,下沉的台阶形成观众席,与戏台隔水相望;利用灯光投影,将崖壁的天然山水图深化为千年江山图,与戏台中的戏曲演出交相辉映。

△崖壁现状与龙潭剧场效果图


3、东岳观文化广场


东岳观,又名广福宫,拥有千年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和道藏珍品。在东岳观与坡南街之间建设开放的东岳观道教文化广场,将葛洪炼丹井的泉水外引形成水系,利用水系、植物、铺装围合,在不规则的场地中形成一条相对规整、开合有致的空间轴线和广场空间,延续东岳观的建筑主轴,利用圣门牌坊、八卦地雕等文化景观要素,强化空间节奏和视觉焦点,构建出庄严肃穆、舒朗通透的朝拜序列。在广场西侧,设置一处可供求签的“一人观”,可供游人在此体验求签祈福的传统,增加文化游览的体验互动。夜晚,温暖的灯光从格栅之间透出,抚慰人心。

△东岳观文化广场平面图


△东岳观文化广场实景与设计效果图

4、证真寺祈愿广场(在建)


证真寺始建于唐代,是坡南历史文化街区最古老的宗教建筑之一。证真寺历经变迁,现周边民居密集,空间十分局促。影响人流集散,存在安全隐患。现拆除寺前部分建筑,形成寺前祈愿广场,拓展空间,疏通巷道,与东岳观之间连接,构建“祈福之巷”。   

祈愿广场中间打造一个具有艺术性、当代性和科技性的艺术互动装置——祈愿之灯。当游客触摸灯杆并默默祈愿时,内置的脉搏传感器会感知游客心跳,灯笼中的灯光将跟随心跳频率而明灭。


△祈福之巷与祈愿广场效果图

5、宕垟里公园

宕垟里公园位于坡南历史文化街区南端,介于老街与新城之间,以宕垟河为核心,河面设置大型实景光影水舞秀,与老街隔河相对设置宕垟里游客中心,利用城市道路或沿河建筑与河道之间的宽窄不一的绿地建设市民休闲公园。利用游客中心的高差塑造草坡,并结合场地内微地形,形成观赏水舞秀的最佳舞台。修复石桥,构成河面南北步道。设置灯塔,形成以山水为背景的观赏对景。在坡南河头,改造原有亲水平台,增设河埠休憩廊亭和特色塘河地图地雕,充分展示塘河历史文化。   



△宕垟里公园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