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门户网站  > 乡镇动态

走进中国笔记本之乡 听腾蛟与笔记本“邂逅”的故事


腾蛟,一个名人辈出、文化气息浓郁的千年古镇。20世纪30年代,勤劳的腾蛟人民引进印刷机印制本地卷烟的香烟盒。改革开放后,3000多名腾蛟业务员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让腾蛟的印刷产业闻名全国。


因市场需求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这里的印刷产业曾跌落谷底。近几年,勤劳的腾蛟人又通过全面转型笔记本行业,让老产业获得新生。


印刷产业如何带动群众致富?又如何转型升级为笔记本产业?将来腾蛟镇要如何擦亮“中国笔记本之乡——腾蛟”这张金名片?近日,记者带着问题走访腾蛟,听听腾蛟与笔记本“邂逅”的故事。


怀揣致富梦


3300业务员闯入印刷市场


1月17日上午,走进位于腾蛟镇的温州利百加文化用品有限公司,纸张的原木清香味夹着浓浓的墨香扑面而来,工厂内裁纸机、印刷机、装订机工位师傅们各司其职,车间内一条生产线上正在印制的数学练习簿,从纸张进入印刷机、印刷、折页、胶背、模切、装订成册、装箱,全部流程一气呵成。


“印刷是笔记本产业的一个环节。但事实上,笔记本制作最初只是印刷产业的一部分业务。”腾蛟镇有关负责人说。据《腾蛟镇志》记载,腾蛟印刷业已有80多年历史,最早于民国26年,腾蛟人苏春庭就从洋行购进了当时最先进的3号脚踏圆盘机,印刷腾蛟产的香烟壳,宣告了腾蛟印刷业的诞生。1946年,苏春庭搬迁温州开布行。1952年其弟子苏立潘向苏春庭借了2台3号圆盘机,与陈奎潮合作办新美印刷厂,专门印制工商业联合会的零售发票和信封、信笺及学生作业簿册,腾蛟印刷业逐渐起步。


改革开放以后,南陀人孙显宽把卡片和“三证”业务带进了腾蛟,因为卡片和“三证”利润不菲,许多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纷纷放下手中锄头外出征订卡片和“三证”。从1985年开始,腾蛟成为全国“三证”制作基地。在当地政府全力支持下,供销业务员队伍迅速发展到3300多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订单源源不断流向腾蛟,腾蛟街面店铺基本上成了营业部或加工作坊。


卡片和“三证”产品大量涉及印刷行业,需要大量印刷机支撑,于是腾蛟家庭作坊式的印刷企业异军突起,遍布全镇。“在那个年代,创业的门槛不高,只要一台缝纫机、一台上胶机、一个板床这三件设备,就能开始做印刷作坊和创业。”赤岩山村党总支书记白福抓说,该村当时就有很多村民通过印刷及相关产业致富,至今该村赤塯自然村仍有70余户村民开办印刷和笔记本产业企业。


应市场需求


笔记本产业异军突起


白福抓曾经做过代课教师,在全民做印刷业务的时候,他辞去代课教师职务,于1992年在凤翔路办厂做公文包、手袋。1995年后,因客户需求不同,公文包业务量开始下滑,为了“抓住”客户,白福抓开始转型做笔记本。那时候的笔记本较简单,样式主要是笔记本芯外面套模。白福抓边做边琢磨,探索出拉套式、公文包、平装本、活页本等各式笔记本,制作也用起了油边工艺等。做出名气后,文华、汇丰等知名文具企业纷纷到白福抓企业订制笔记本。


无独有偶,温州大本营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也是一家成功转型的笔记本行业企业之一。据了解,20世纪80年代,该公司就开始用高频机制作带PVC材料封面的笔记本。后因销量逐年增加,需要扩大生产线,“大本营”负责人林孝平为此很是着急。为解决林孝平笔记本生产的问题,同时也解决笔记本产业“低、小、散”问题,2004年,腾蛟镇党委政府在带溪新57省道两旁荒滩上征地110亩,建设了印刷工业园区,帮助企业“腾笼换鸟”。2004年,温州大本营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搬迁至园区生产,开始购置自动化生产线,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做起了日历表、日程表、工人车间记录表等。今年,该公司业务越来越广,还与得力、小米、华为、晨光等知名企业合作制作笔记本。


“腾蛟的印刷产业主要分为笔记本、台挂历、纸质包装(礼盒)三大类。”腾蛟镇经济办工作人员介绍,笔记本类的小规模发展始于20世纪80-90年代,主要是帮助龙港、金乡等地经销商代加工。台挂历企业和纸质包装类企业全面转型笔记本类始于2013年,各企业纷纷将冷烫工艺、高频机EVA材料制作、内芯彩色印刷等印刷工艺普遍运用在笔记本制作中,使得笔记本产品逐渐丰富。


与此同时,腾蛟镇党委政府运用《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实施细则》《平阳县关于加快推进实施“机器换人”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6年-2018年)》《关于要求打造平阳晖达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共同富裕文创园的报告》等文件精神,给企业在金融、设备、场地等提供指导帮助。“经过努力,腾蛟笔记本产业已建立起门类齐全、技术先进、设备优良、管理规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格局。目前,全镇约有600余家大大小小的笔记本企业,其中规上工业企业8家。2023年,产值35亿左右,占全国60%。”腾蛟镇有关负责人表示。


逐梦新时代


打造笔记本产业新业态


小杨是土生土长的腾蛟人,2015年大学毕业后,在银行工作,但小杨始终想在家乡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便时时留意着家乡的动态。2014年以来,腾蛟镇笔记本产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我县也出台了《平阳县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关于电商的优惠政策。


小杨看好笔记本产业加电商的发展前景,便决定返乡承继父业,给笔记本插上电商的翅膀。回到家乡后,她成立了千奇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公司从生产到销售一条龙,每天可生产5000本笔记本,销售方面,通过拼多多、淘宝、抖音等做内销,普通的通用本一年能销售100多万本。另外,她发现产品优化和外观设计还有很多可以突破的地方,便成立了3人小组,专门设计研发新的产品样式,目前,新产品在亚马逊,海外抖音以及海外拼多多上畅销。


“平阳县在工业引擎的持续‘轰鸣’下,智能装备、新材料、时尚轻工等‘三大五百亿’产业集群齐头并进,其中属于时尚轻工类的笔记本产业是电商的‘大头’。仅2022年,腾蛟笔记本产业电商全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县人大代表、温州利百加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庆介绍,作为平阳县乃至温州市设备最全、流程最全的笔记本生产企业,温州利百加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已全面开展电商业务,并于2023年设立立体仓,以便用于生产物流。他建议企业在外贸、内销、电商方面三路齐发。


而腾蛟镇政府方面,则对笔记本产业有着更高的期望。该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笔记本产业雄厚实力和比较优势,抓住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推动笔记本产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含量,做大做强笔记本产业;推动从传统制造走向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之路,从印刷复制走向文化创意,从笔记本产品的传统销售走向电商这一新兴领域,踏出一条以创新驱动走向未来的成长之路,打造笔记本产业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