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平阳县法律援助中心秉承“便民、为民、利民”的宗旨,主动作为,不断创新,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效,让困难群众共享法治“晴空”,努力把法律援助工作打造成让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共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056件,法律帮助认罪认罚案件1827件,解答各类法律咨询2695件。 一、规范工作体系,提高便民质效 一是完善援助机制。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机制,启动市域通办100%工作,制作市域通办展板,并积极在昆阳、萧江、水头等地开展法律援助市域内通办宣传,进一步方便群众申请法律援助,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市域通办”带来的便利。今年以来中心共受理市域内通办案件25件,并一一回访,督促承办人员认真办理案件。二是优化援助渠道。在全县范围内投放“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机”,全面推行浙里办线上申请服务,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手段不断完善网上预约、网上查询、网上服务等功能,实现线上援助明白办。在为群众提供司法鉴定解答的基础上,积极对接温州东海司法鉴定所,为群众提供“集约化、一站式”服务。三是完善派驻方式。以开展认罪认罚工作为着力点,联合县检察院开通法律帮助认罪认罚案件线上推送功能,提升工作效率。建立信息互通机制,通过“值班制+预约制”模式,每周一至周五在平阳县检察院派驻一名值班律师,为没有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积极对接看守所工作站,每周派驻一名值班律师为在押人员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和心理疏导,实时提供专业支持。全年共受理各类法律帮助案1827件。 二、优化服务方式,强化为民情怀 一是开启精准服务。开展农民工讨薪专项行动,深入民工聚集的场所等农民工集中地、场所,举办现场咨询活动,给农民工送上法律“大礼包”。今年以来共开展农民工专项行动,并为特殊群体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67件。将妇女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多方位保障妇女获得及时、高效的法律援助,对接妇联工作站开展定点式服务,做到妇女维权案件繁简分流,因势利导。今年累计解答妇女法律咨询312件,办理妇女法律援助案件135件。二是拓宽宣传渠道。坚持做好“学习宣传+法援惠民”两篇文章,广泛开展法律援助法宣传活动。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活动为主题,开展法律援助进校园活动;以“情系农民工 温暖在冬季”为专题,组织开展法律援助进工业园活动,提高群众对法律援助职能的知晓率。今年累计开展法律援助宣传2场次。三是健全服务网络。畅通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绿色通道,在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设立农民工维权窗口,县法律援助中心对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实行“一站式接待,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加大流动服务工作力度,针对年老、残疾等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工作,实现“能援则援,应援尽援”。 三、加强队伍管理,提升利民力量 一是强化跟踪管控。综合运用同行评估、庭审旁听、案件检查、征询司法机关意见、回访受援人等措施,强化法律援助案件的过程管控,确保实现法律援助服务与有偿法律服务同案同质。今年已累计开展援助案件听庭35次,完成听庭评议35份,回访81人次。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定期对案件承办人员、工作站工作人员开展培训,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系统了解业务新知识,提升服务水平。邀请市专家律师对案件承办人员开展专题讲座提升法律援助律师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辖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培训场次2次,培训人员105人次。三是组建专业团队。打造“人才”名片,根据综合情况,筛选热心法律援助事业且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执业律师组建法律援助签约办案团队,对办案团队实行“准入制”“退出制”“评价制”,对不符合要求的法援律师一律劝退。强化法律援助骨干律师办案力量,推动援助队伍的优胜劣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