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门户网站  > 头条新闻

乡贤“软实力”,赋能基层治理“硬支撑”


一方水土,十里乡贤。近年来,我县在做优基层治理时,充分发挥乡贤的桥梁、智库和榜样作用,从而推动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不断把乡贤“软实力”转化为基层治理的“硬支撑”。

从造桥修路到项目招引,从邻里议事到人居环境提升……如今,全县各村社以乡贤为纽带,打开了基层治理新格局。

撬动乡村焕新

催生共富“源动力”

微波荡漾的江水环绕村庄,2.2公里游步道蜿蜒向前,岸边是崭新的亭台长廊和缤纷的滨水公园,不远处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小区,眼前是生机盎然的农田菜园……在萧江镇华山村,既能领略山林水畔间的“慢时光”,也能感受到新农村蓬勃发展的强有力脉动。

然而,在2020年之前,这里还是全县有名的脏乱差“后进”村。“改头换面”的背后,是“扛打”的村两委队伍敢想敢干,是给力的乡贤们鼎力支持,是全村人人参与共建的团结氛围。“走在我们村里,看到的每一项工程、每一条道路、每一处景致,都是全村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望着眼前挂得满满当当奖牌的荣誉墙,华山村党总支书记林国乐感慨道:“确实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将全村所有的道路改造升级成柏油路;房前屋后的脏乱点摇身一变成为精致的小公园;违法乱建的江边空地打造成为古色古香的休闲长廊;闲置土地盖起了屋角飞檐的亭台楼阁,扮靓乡村“颜值”;最大的垃圾堆放点打造成为音乐喷泉公园,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现代化的小区林立,村民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能解决全村拆迁困难老人安置问题的老年公寓正在积极筹建中……道不尽的“华山故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华山村还设立了社会发展基金,不仅是用于环境建设,还服务于村民所需所盼的事项,比如兴办了食堂,村里的老人只要花4元钱就能吃上营养丰富、荤素搭配的饭菜,甚至有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直接配送到家;向第三方专业社会机构购买服务,定期为老人进行健康走访……这些都获得了村民和村民在外务工的子女们交口称赞。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参与村集体建设是村民们的共识。”林国乐的言语间满是自豪,“设立发展基金用于村里大大小小的项目,发动乡贤筹集的就超过1000万元。”翻开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一串又一串的名字,“这几年,为村里项目出钱出力的人太多了。”他说,所谓“乡贤”,但凡能为家乡发展出力的人都能担得起这个名头。而在华山村,人人皆可称“贤”。

发挥乡贤力量

绘就民生“幸福图”

联动交通部门完善道路设施、协调电信公司安装路口监控设备、求助企业实现对特殊困难家庭的定向资助……在鳌江镇曙东社区,发展的秘籍是将“乡贤+”力量下沉到基层服务,不断升级优化,将一个个群众需求变为现实,绘出安居乐业的幸福图景。

“2017年,我们成立了平阳县曙东公益联合会,与26个单位共建,共同打造层次高、接触面广、影响力大的乡贤‘朋友圈’。”曙东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王美芬说,乡贤不仅仅是身边的“本地人”,而是一个更大的“朋友圈”。“不管是在家乡,还是在外地只要能对社区、对群众有帮助,都是乡贤。”

这几年,该社区在联合共建的支持下,持续推进助困助学、排忧解难、慰问关爱等工作开展:在电信支局等企业乡贤支持下,为社区的大学毕业生解决返乡就业问题;通过浙江帅帅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劳模资源,为有需要的老人送去不粘锅;天真幼儿园为社区提供乒乓球桌;脏乱差的停车场改建成儿童活动区,共建“共享社·幸福里”标杆小区。此外,该小区还结合多方乡贤资源,打造“红·资·芳·菲”党建品牌、“曙东红姑”矛调品牌等,实现多元共治、事务共办、资源共享的社区治理模式。

目前,曙东公益联合会是全县所有村社中第一个注册成立的社区社会组织,现有1618名志愿者,他们来自不同乡镇、不同行业。联合会成员不仅是资源共享、互惠共建的交流平台,更成为“引贤、留贤、用贤”的“乡贤池”。

筑起乡情桥梁

打造发展“同心圆”

激活乡贤资源,汇聚乡贤力量,使之成为促进家乡全面发展的新动能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中坚力量。

昆阳镇上林垟村充分发挥“乡贤+调解”作用,创立老支书劝导室,至今已调解各类纠纷400余起;湖屿村积极探索“乡贤+特长发挥”模式,通过在外规划设计人才对村庄进行整体改造;水头镇新联村通过“乡贤+协商”形式,提出“公司+基地+农户”“茶旅融合”发展等建议,为全村400余户茶农户增收……

“乡贤是一种优质的社会资源,是构建基层治理新模式的一个关键突破口。”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县以乡情乡音为桥梁,积极探索乡贤赋能基层治理建设新模式,通过“乡贤+N”形式,多渠道吸引乡贤参与到村社建设和基层治理中来,为基层治理注入“源头活水”;通过成立乡贤共建委员会,让“乡村议事会”“大家的事情大家办”蔚然成风;设立社区发展基金会,以“众筹”解“众愁”,让社区的大事小情有人管、有章循;并建立议事协商机制,提升村社运行规范化水平。

“以乡贤为楷模连接起乡愁,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引入、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该负责人说。下一步,我县还将在探索建立更加灵活的议事协商机制、更加广泛的乡贤参与机制和更加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为社会发展注入动力和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