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公司产值达到3亿元,其中包含低拖滞复合式定钳连续极速制动器的制动系统产品就卖出了2亿元。”浙江吉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明特说。 低拖滞复合式定钳连续极速制动器堪称吉尚公司的“王牌产品”。它由吉尚公司与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院所联合研发,成功攻克新型结构设计、噪声控制、热衰退改进等技术难题,首创的新型复合式结构设计,有效解决传统卡钳拖滞大、噪声大、寿命差等问题,打破国外在该技术领域的壁垒,实现高端零部件“国产化”。近三年来,吉尚公司坚持以科技为先导,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仅投建了国家级CNAS实验室、省级企业研究院,研发投入超3000万元,还引入了国内外先进设备。得益于大额的科技投入,该公司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5%,产品销量和产值连续三年平均年增长35%以上。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首位战略”,在全市率先开展规上制造业企业“科技论英雄”评价工作。该项工作旨在通过科学评价,树立科技创新典型,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规上制造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力,高水平建设 “创新平阳”,为我县加快打造工业大县、经济强县蓄势赋能。 “我们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树立科技创新典型,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助力高水平建设创新平阳。”县科技局党组成员丁莉莉表示,在科技论英雄体系建设上,我县按照既全面又突出重点的思路,确保评价指标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作用,不断完善权威、公开、透明的实施体系。同时,将评价结果与企业形象建设、现实需求相结合,构建荣誉、奖惩、资源三个维度挂钩体系,有效激发了企业创新投入的积极性。 据县科技局相关数据显示,“科技论英雄”工作成效显著,有效激发了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自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全县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三年增长50%;规上企业的研发机构覆盖率(包括自建研发机构)从 2022年的30%提升至现在的47%;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2年的3.01%提升至2024年的3.54%。此外“科技论英雄”还引领企业加大高能级企业创新体系建设,以更大力度推进技术攻关。三年来,全县新增认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9家、市级 64家。 “科技论英雄”的实施,也倒逼传统产业企业持续加大科创投入,带动创新主体持续增长。2022年以来,我县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07家,分别增长54.7%、33.5%,科技“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