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牌坊巍然矗立,千亩茶园层叠似浪,新修建的民宿群与古村落相映成趣。漫步山门镇大屯村,一幅“红色底蕴打底、绿色生态铺陈、古韵风情点睛”的乡村振兴全景图,正伴着晨曦晚霞徐徐展开。 时针拨回2017年,刚返乡任职的郑学局面对“吃水靠肩挑、出行靠双脚、产业空心化”的困境,攥紧了拳头:“一定要让大屯变个样!”他带领村民打响民生攻坚战,建成大屯红军供水站,让清泉流入千家万户;拓宽通村公路,打通山货出山的通道;打造红色文化长廊,竖起青石八柱牌坊,让革命记忆可观可感;建成村民中心及文化礼堂,编纂《大屯村村志》,为乡愁文脉留下鲜活注脚......沉睡的资源被逐一唤醒。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偏居一隅的古老村落焕发新生。2018年以来,该村先后获得1项国家级、15项省级荣誉,书写了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生动篇章。 “下个月完工,国庆前就能试营业!”站在即将竣工的民宿前,郑学局眼中满是期待。这栋民宿以红色主题为中心,乡村“美学+体验”为载体,既保留了古建筑风貌,又融入现代休闲元素,30间客房各具特色,将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居住体验。而这,仅是大屯村“红绿古”融合发展的一角。 近年来,郑学局积极探索,牢牢把住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在宁波市结对帮扶和当地政府支持下,村集体年收入达80余万元。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的模式,该村整合流转闲置农房、茶园山地,引入专业运营团队打造茶园与民宿。第三方公司每年支付的租金,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每年三四月份的采茶季,村民化身采茶工,日均能赚150多元,每人每月增收3000多元;民宿开业后,本地村民还能优先上岗,实现家门口就业。 站在新建的观景平台远眺,郑学局似乎看见明年眼前一带的热闹情景:赣南脐橙、瓯柑挂满枝头,吸引各地游客前来采摘;茶园也将推出“采茶-制茶-品茶”全链条体验项目,让游客亲手体验从“一片叶子到一杯茶”的过程。 从破解“饮水难”到蹚出“共富路”,这位扎根乡土的村支书,用实干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让鲜红党旗在乡村振兴的最前沿高高飘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