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目标: 提升平阳县“爱心卡”养老服务的质量、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引导老年人选择优质服务机构,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策依据: 落实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养老服务“爱心卡”实施方案》(浙民养〔2024〕87号)和《关于健全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的通知》(浙民养〔2024〕8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平阳县实际情况制定。 核心机制: 建立“白名单”制度,对能为平阳县户籍“爱心卡”持卡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进行筛选、准入、管理和退出。 一、 什么是“白名单”? 性质: 一份经过官方审核认证的、具备资质和能力为“爱心卡”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优质养老服务机构名录。 功能: 老年人可在“白名单”内的机构中自主选择服务提供商,使用“爱心卡”结算服务费用。 二、 哪些机构能进入“白名单”?(准入条件) 基本资质: 依法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社会组织)或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企业),年检合格,具有养老服务相关经营范围或能力。 服务原则: “宽进严管” + “就近服务”。 核心门槛: 通过公开征集程序,量化综合评分必须达到80分及以上。评分标准涵盖: 服务支撑: 与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的合作协议、乡镇出具的满意度证明。 服务场所: 独立办公场所、培训场地、面积要求。 服务价格: 价格公开透明、制作服务卡、承诺免费探视/心理慰藉。 财务管理: 专职/兼职财务人员、独立核算、风控制度。 服务人员: 持证护理员数量与老人比例达标(承诺1:30以内)。 内控管理: 内部管理制度、专职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体系、服务追踪、人员考核、一线人员报酬承诺(占服务金额60%以上)、快速响应热线。 服务设备: 基础服务设备配备(如血压计、理发工具等)。 加分项: 信息化管理系统、二维码信息管理、特色居家养老服务案例。 选择方式: 采用类似“开放式框架协议采购”(参考财政部110号令)。由各乡镇在通过准入审核的机构中,自主选择2家或以上为本辖区老人服务。 特殊区域: 边远山区、海岛等地区,经批准可聘请本地养老护理员或亲情护理员。 优先纳入: 已被确定为平阳县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行动上门服务商的机构,原则上可直接纳入首批白名单。 三、 “白名单”机构如何被管理?(监督与退出) 双重管理: 接受县民政局和属地乡镇政府双重管理,需提供详细的服务清单(内容、标准、频次、价格)。 严格监督: 线上监管: 通过“浙里康养”平台实时监控服务工单、评价和投诉。 线下抽查: 县民政局委托第三方抽查;乡镇民政部门每季度随机入户走访核查。 社会监督: 设立投诉热线(如96345),鼓励老人及家属举报违规行为。 强制退出(一年内取消资格): 发生以下情形之一且未整改: 当年被有效投诉3次以上。 发现虚假交易、虚假刷卡、套现金额较大。 发生非服务类的严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发现虐待老人。 服务机构主动退出。 四、解读机关及联系人 解读机关:平阳县民政局 联系人:曹小敏 0577-63711017 政策原文:
|
||||||||||||||||